10.適應環境――辦靈事
辦事提醒:
☆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之中生活,環境對人有一定的要求;人對環境也有一定的需要。
☆適應社會環境首先得學會改造環境的需要。
☆適應社會環境還得抓住機遇。
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之中生活,環境對人有一定的要求;人對環境也有一定的需要。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如此。社會環境對人有一定的要求條件,人對環境也並非心滿意足,這樣就需要適應。適應能力對一個成大事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成大事的基礎,因為一個人若連適應生存的能力都沒,那麼還說什麼成大事呢?
適應本身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即順應的意思,其實質是人們為了生存而與環境之間發生的調節活動,由此可見,適應水平直接影響了人的生存,難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原則之一。
要很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環境,必須學會做到以下兩點。
(1)是改造環境的需要
無論哪種形式,最後都要達到環境與人們自身的和諧一致。
下面讓我們看一看一位下崗女工是如何適應社會的。
一位剛過不惑之年名叫陳紅的下崗女工,面對三次下崗,卻不甘命運的擺布,自強不息,走上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創業之路。經過幾年的拼搏,創建了幾十萬元資產,用自己勤奮的雙手,塑造了不屈的人生。
1986年年底,陳紅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下崗的命運。雖然失去了「鐵飯碗」心碎般難受,但她是要強的女人,她堅信,別人能夠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關鍵是要有決心、有毅力。痛定思痛,她不再寄希望於鐵飯碗,決定尋找自食其力的門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1987年9月,她多方籌資2000元購買了毛線編織機,並報名參加了編織技術培訓。一個月後,她用所學的技術開了一個毛線編織加工店,很快生產出第一批產品。織出的毛線襯褲規格齊全,花式多樣,價格便宜,鄰里朋友口碑相傳,小小編織店的名氣一下在縣城傳開了,生意越來越紅火。
苦心經營兩年多,別人見這營生有利可圖,便紛紛入圍,小編織店一下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競爭日趨激烈。再加上蘇南針織品在響水市低價傾銷,使得編織店的利潤越來越低,陳紅的生意也越來越不景氣,這時她主動放棄了編織市場,別找門路。她走南闖北,調研市場,又辦起了市第一家塗料廠,高薪聘請技術員,開發出了填補空白的產品,一炮打響,取得巨大成功。
從陳紅奮鬥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沒有果斷決定自己創業,如果沒有果斷決定轉行,那麼她就不會有現在的成功。
適應的環境的應化而迅速改變自己的觀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有一副聰慧的頭腦和靈動的眼睛,做了生活的有心人。
(2)抓住改變環境的機遇
社會環境的變化,雖然對一個人的命運有直接影響,但是,任何一個環境,都有可供發展的機遇,緊緊抓住這些機遇,好好利用這些機遇,不斷隨環境之變調整自己的觀念,就有可能在社會競爭的舞台上開出一片天地,站穩自己的腳跟。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人人都眼盯著機遇,所以要獲得機遇的光顧也很困難。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創造機遇,改變不利於處處發展的環境。
某音樂學院的一個大學生,被分配到某企業的工會做宣傳工作。剛一開始,他很苦惱,認為自己的專業才能與工作不對口,在這裡長幹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會耽誤,而且日久生疏,自己的專來也可能被荒廢。於是他四處活動,想調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中去。可是,幾經折騰,終未成功。之後,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他發誓要改變「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狀況。他找到單位工會**,提出了自己要為企業籌建樂隊的計劃。正好這個企業剛從低谷走出來,扭虧為盈向高潮發展,也想大張旗鼓地宣傳企業形象,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計劃。這回他來了精神,跑基層、錄人才、買器具、設舞台、辦培訓,不出半年,就使樂團初具了規模,兩年以後,這個企業樂團的演奏水平,已成了全市一流,而且堪與職業樂團相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較高的樂隊經理。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完全改變了自己所處的環境,化劣勢為優勢,不但開闢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養了自己的領導管理才能,為他以後尋求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環境是可以適應的。從大的方面來說,國家的一個新政策就可以改變社會大環境;一個城市的自然環境就可以被工廠的污水、廢氣所破壞;小至單位,一位有威望的領導,他的興越愛好足可以帶動全單位職工的興趣愛好等等。當然,改變環境需要許多條件,但要重要的是你的信心與智慧,這二者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有了適應環境的決心,肯定能夠想出適應的辦法。
辦事關鍵點:適應能力對一個成大事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成大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