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群雄齊聚武當山
「這……」
季青臨的這一番話,令宋遠橋和莫聲谷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怎麼也想不通,為何張翠山會想不開要自裁,只覺這季青臨說話就跟個神棍似的……但畢竟關係到張翠山性命,他們也只好重視……
隨後季青臨又與宋遠橋、莫聲谷說了會兒話,約莫大半個時辰后,俞二俠忽然急匆匆來報,說五師弟已帶著妻子殷素素回山,與師父見上了面,師父命大家都去真武大殿集合,迎接他們。
宋遠橋和莫聲谷大喜,莫聲谷直接朝門外奔去,宋遠橋稍穩重些,邀季青臨一同前去真武大殿,但神情之中亦是掩不住的歡喜。
季青臨隨著他們一起,不多時,便一同來到真武大殿。
此刻真武大殿已是熱鬧非凡,眾多武當弟子、長老,簇擁著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和一位清俊英颯的青年。
那清俊英颯的青年,現下已撲在那鶴髮童顏的老者懷中,聲音嗚咽,道:「師父!弟子大膽,還未稟明您老人家,便貿然娶了素素為妻,如今孩子都已十歲有餘……」全然沒了大男子氣概,彷彿久未歸家的孩兒。
那鶴髮童顏的老者正是張三丰,他如今已活了一百歲,修道八十餘年,胸懷空明,早已不縈萬物,但他和張翠山親如父子,陡然間見到張翠山,終忍不住緊緊摟著他,歡喜得流下淚來。
「你在冰火島上十年不能回來,難道便等上十年,待稟明了我再娶妻么?笑話、笑話!不必告罪,張三丰可沒有這等迂腐不通的弟子!」張三丰捋須笑道。
張翠山為難道:「可……可是,弟子娶的媳婦來路不正,她……她是天鷹教教主白眉鷹王的女兒……」
張三丰仍不以為意,朗聲笑道:「那又如何?正邪二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倘若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倘若一心向善,沒做惡事,那便是正人君子。」
季青臨心道:「張真人所言有理啊,但他恐怕還不知道,這殷素素可沒有一心向善,而且做了難以洗白的大惡事……」
張翠山見師父並不計較殷素素的身份,登時大喜,忙去拉來殷素素,拜見師父。
張三丰稍稍打量了殷素素一眼,見她容光照人,清麗非凡,確是個佳人,心下對這位「徒媳婦兒」頗為滿意,便慰勉了她幾句。
眾人又敘了番別情,漸漸開始談到無忌被擄之事,大家都是愁眉深鎖。
當日下午,武當眾弟子、長老在紫霄宮四處打掃布置,準備明日的壽宴,同時武當七俠和張三丰一起討論如何救出張無忌,以及明日眾門派上山逼問張翠山謝遜及屠龍刀下落,該怎樣應對等事宜。
宋遠橋知季青臨見識不凡,便邀他一同來商討,張三丰聽聞他是「驚天一筆」朱長齡,頓時倍感親切,畢竟他當年十分仰慕一燈大師這位仁善的絕世高手,而朱長齡正是一燈大師門徒的後人……
次日,張真人百歲壽宴終於來到,武當山上十分熱鬧,張燈結綵。
武林中各大門派,均派遣了不少人前來賀壽,令紫霄宮中的椅子都不夠坐了,宋遠橋只好派弟子出去抱些圓石回來,密密麻麻地放在廳上……
壽宴開場之後,由其大弟子宋遠橋現身致辭,然而武林眾門派除了一向與武當交好的峨眉之外,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少林、崆峒等門派找了個由頭,故意將話題往張翠山夫婦身上引,欲趁機發難。
張三丰活了上百歲的年紀,怎會瞧不出這些人的心思?他一向豪爽,便開門見山道:「諸位前來,可是為了我這五弟子張翠山?」
張翠山聽到師父提起自己的名字,便站了出來。
少林派的空聞也是個磊落性子,直言道:「正是。我們有兩件事情,想要請教張五俠,其一,張五俠當年殺了少林麾下龍門鏢局滿門七十一口人,又擊斃我少林僧人三人,這樁血仇,該如何了結?其二,敝師兄空見,被金毛獅王謝遜殺害,還請張五俠告知謝遜下落,也好讓我們為空見師兄報仇!」
張翠山一聽,臉上登時色變。
空聞大師說的這兩件事,前者涉及到他的妻子殷素素,後者涉及到他的義兄謝遜,而且他的妻子和義兄在這兩件事情上也確實是做錯了,教他如何辯護?
他思來想去,終只能說道:「空聞大師,龍門鏢局和少林僧人這七十四口人命,絕非在下所殺,在下雖知道殺人者是誰,卻不能相告……至於這第二件事……確是我義兄昔年造下的罪孽,但在下已與義兄結八拜之交,恕不能奉告他下落!這兩件事均與我師門無關,只由張翠山一人承擔,諸君倘若以死相逼,要殺要剮,便請下手吧!」
群雄見他這一番話說得滿臉剛正不阿,心知硬逼問下去是難以教他吐露真言了,須得想些其他的法子。
不多時,一位崑崙派長老走了出來,開始從道德方面下手,質問張翠山道:「張翠山,你自已明知真相卻不肯吐露,守小義而不顧大義,枉為武當弟子!你摸摸自己的良心,你對得起那龍門鏢局枉死的那七十四口人么?你對得起一生慈悲有德、與人無爭的空見大師么?」
張翠山被他這一番話嗆得啞口無言,涔涔汗下。
他這一生不怕人以武力強逼,就怕人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摘於他,他若是個小人也就罷了,可他卻偏偏是個名副其實的正人君子……
殷素素見丈夫臉現痛楚之色,那少林僧人責他一句,他臉上的肌肉便抽搐一下,心下不忍,便走上前去,朗聲道:「你們聽好了,龍門鏢局滿門,皆為我殷素素所殺!我那時在天鷹教坐第三把交椅,還未嫁給張五俠,跟他素不相識。你們若要為龍門鏢局報仇,便找我們天鷹教好了,天鷹教的總舵,就在江南海鹽縣南北湖的鷹窠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