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紅樓夢書名變遷隱藏的秘密
正文:
按第一回敘述,《紅樓夢》先後經歷了《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這四個書名的變遷。
我們必須清楚,不論這四個書名,作者假借誰的名號起下,其實,都是作者本人。
作者為甚不起一個名,顯得明了;或者起十個,顯得古舊珍貴?單單隻起這四個呢?
我覺得,一方面是做廣告,強調這書好,引發讀者興趣;另一方面,是怕讀者誤讀,想提醒讀者!
那麼,作者想提醒讀者什麼呢?
《石頭記》這個書名,很顯然是提醒讀者注意石頭。石頭在書里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存在,一直掛在賈寶玉的脖子上。好多故事情節都是圍繞著它展開。通常放在第一位的,都是最想引人注意的。所以,我覺得,作品中有關石頭的表達,最接近作者真實的寫作意詣。石頭是什麼?按書中所記,是一塊補天之材,卻沒有被重用。這跟作者自己有才,卻鬱郁不得志是吻合的。和書里的主要人物,賈寶玉的人生境況,也是吻合的。
《情僧錄》這個書名,應該是提醒讀者,這是一本言情小說。
從情,這個角度看,正如作者書中所寫,空空道人以為,這書,不外談情而已。一般的小說,全都談情。這話,本不必說。但作者卻專門拿出來說。可見,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此情,非彼情!這樣一個意思。也就是說,他寫的情,是和別人寫的情,不一樣的。這個意思,在這段文字前面的文本中,是專門有詳細表述強調的:「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艷約、私訂偷盟之可比。」
那麼,是什麼情呢?從情的品種看,有愛情,親情,友情,世情,憤恨之情,愛國之情等等。
一般讀者,看這書,多半會被一位帥哥和幾位美女的愛情吸引,而忽視作者其他情感的表達。
所以,我覺得,作者多半是想強調:不要只當愛情故事來讀!還要注意親情,友情,憤恨之情和愛國之情等。
從僧,這個角度看。非常有趣!怎麼有趣呢?僧,應該是佛教徒。也就是修佛的那些人。可是,給自己改名為」情僧」的這位,原本並不是佛教徒,而是一位道教徒!因為,他原本的名字是「空空道人」。
看到這兒,我就暗自驚嘆:這《紅樓夢》實在厲害的很!一個道教徒看過之後,居然會棄道投佛。難道,它是一部非常神奇,非常有魔力的佛教經典?
再仔細想想,這空空道人,能見到石頭的原身,並能與其對話,說明,他也是位修鍊成仙的人,或者,至少也像當初下山時的姜子牙,差不多算半仙。照此,他功力也是不錯的!居然,這麼輕易,就讓《紅樓夢》給收伏了!漸漸就變成一個佛教徒!
我想:作者,讓空空道人信仰改變,是想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寫作意圖呢?
一個人身上最難改變的東西,就是這個信仰!
這事兒,突然,讓我想到了《西遊記》。
據考證愛好者透露:《西遊記》的成書時間,大約是1560-1580年。《紅樓夢》的成書時間,大約是1758年左右。相差二百年左右。照此說,《紅樓夢》作者,多半兒是看過《西遊記》的。因為,《西遊記》很火呀!
在《西遊記》里,孫悟空原本學的是道法,應該是道教徒,豬八戒和沙僧也是。後來,他們全投到了佛教門下。這一點,與空空道人的華麗轉身,多麼相似!
還有,孫悟空原本是塊石頭,後來,幻化成猴。《紅樓夢》里,也是一塊兒石頭,幻化成仙。這也極其相似!
由此可見,《紅樓夢》的創作,受《西遊記》的影響不小。
從世界觀這個角度看,《西遊記》表達的是一段佛漸盛,道漸衰的歷程。我想,這和當時的現實,是對應的。《紅樓夢》的作者應該也在表達這個意思!
《風月寶鑒》這個書名,應該是提醒讀者注意理解書中的「風月」。書里說是孔梅溪起的名。這名字,顯然是假託。依據《紅樓夢》作者寫這書的特點,一般有名姓的,多半要賦予一定的意義。那麼,這個孔梅溪,為什麼姓孔?名字里為什麼有梅,有溪?確實也值得思考。
有人可能會以為:我這樣想問題,有點過度解讀的味道!或者有點兒穿鑿!
但是,由於《紅樓夢》作者有這種習慣所以,我還是想先穿鑿一番,再對穿鑿的結果做一下分析,有道理,說不定就對了!沒道理,就把它當成一次鍛煉腦細胞的機會了。反正平時瞎浪費腦細胞的時候多了去了。
先看我下面對孔梅溪的第一組聯想:
孔-孔子-儒家-正統思想。
梅-梅花、梅枝-四君子之一(雪中綻放,有傲骨的那種)。
溪-小股水-山泉(多半兒是清澈風底的那種)-清朝—清流(一種孤傲性格的人)。
好,這三層意思連起來,似乎在說:持儒家正統思想的人、四君子這類人、以清流自居的人,會把這書看成是「風月寶鑒」!也就是一部告誡人們不要沉溺風月的書!
如此一想,倒是挺有意思!而且,我感覺這意思,可能差不多就是作者的意思。
再看我下面對孔梅溪的第二組聯想:
孔-小孔、針眼兒那麼大的小洞。從這種叫孔的地方看過去,近處的事物,往往只能看到局部。遠處的東西,雖能看到整體,但又離得很遠,也很難分辨清晰。
梅-就是梅這種植物,梅花(挺小的一種花兒)。
溪-就是挺小的一股水。
好,這三層意思連起來,似乎在說:透過小孔看梅花和小溪,這麼看的話,也只能看到風月這麼點兒東西。
如此一想,還是挺有意思!而且,我感覺這意思,也是差不多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照此來看,兩個意思,指向同一個意思:有一部分人,只會從這書里看到「風月」二字。
所以,作者提到《風月寶鑒》這書名,同前面的《石頭記》、《情僧錄》一樣,都是為自己撐起的一張保護傘!
《金陵十二釵》,應該是提醒讀者注意,本書側重寫的是十二個女子。
在這裡,先普及一個知識:據考證愛好者說,把小說分成「章回」這種形式表達的,就始於這部《紅樓夢》。這也算曹雪芹的一個首創。此後,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都成了章回體。從這點,也可以看到《紅樓夢》對後世小說創作的影響力。
《金陵十二釵》是作者明確告知,由他本人起下的名。因此,這個名字,就得好好研究一番,因為,作者起完這名后,就發布了一首意味深長的詩句: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我覺得:這是作者在提示,他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就在這個書名里。
首先,研究一下金陵:
金陵:是地名。舊指南京。這貌似沒什麼好研究的。但如果這樣想:世上那麼多地名,為什麼作者偏偏要說金陵這地方呢?好像就有點味道了。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遭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曾多次遭受兵災,但又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表現有:
(1)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在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
(2)東晉、蕭梁、劉宋,都以南京做根基,力圖北伐,一統全國。雖敗,但也扎穩華夏之根基。
(3)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複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都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出現岳飛等許多北伐名將。
(4)大明通過南京鞏固根基,北伐成功,建立大明王朝。
有人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看完上面這些有關金陵的資料,是不是就有點兒感覺了?
《紅樓夢》作者,生活在北方少數民族統治下的清朝。反清的思想,應該是很濃烈的吧?特別是明朝,通過以南京做根基,驅逐了蒙古少數民族對中原的殘酷統治。開創了幾百年的大明王朝。
所以,我覺得曹雪芹反清思想是有的,至於是否想光復明朝,這不確定。但至少渴望中華大地由漢族一統的思想,從書名用金陵二字,可以初步得出來。
其次,再研究一下書名中的「十二」。
看到「十二」。大多數人會想到:一年有12個月,12生肖(注意:十二生肖是按照古時一天十二個時辰來排序的,每個時辰,用這個時辰中,最活躍,生命力最茂盛的動物,作為標識。時間從子時開始。子時,就是半夜十二點左右,那時老鼠最有精神,所以,當然是老大了!)。不論12個月,合成一年;還是十二生肖,合成一天。實際上,都是一個「圓滿」的意思。即十二為分,一天或一年,為合。
另外,王根權研究認為,古時把大地分成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統合起來就是大地。大地還有一種分法,先分成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每個方向再分出兩個方向,這就是四面八方。四面八方也是十二。可見十二這個數字是能夠代表大地的。而且是一個統一的大地。大地,不就是天下嗎?秦始皇所建立的不就是一個天下統一的封建王朝嗎?因此,秦始皇鑄造十二銅人的「十二」第一層意思就寓意著「天下統一」。還有,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一年十二個月,如此往複便是千秋萬代。兩者合一。「12」這個數字解密后就是:天下統一,千秋萬代。而「秦銅人」應該是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第一座和平統一紀念碑。
好了,把「十二」這個詞的古意擺在這兒,我們是不是也能看出一點兒意思,那就是「統一」。古人常把少數民族當成外敵。他們的統治,自然也會被當作外敵入侵。所以,驅逐少數民族入侵,恢復漢族統一,就成為古人普遍的共識。
看過《紅樓夢》的都知道,書里根本就不止寫了十二個美女。而且,重要的美女,也不止十二個。所以,僅僅憑什麼十二釵正冊,副冊(這是:滿紙荒唐言呀!),去想問題,實在對不起曹雪芹這句詞呀。
最後,再研究這個「釵」。
1、婦女的一種首飾,由兩股簪子合成:金~,玉~,裙~(舊指婦女,亦稱「釵裙」)。荊~布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2、釵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辛棄疾詞《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即在表述這種離情,納蘭性德詞中「寶釵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濕蘭襟」也飽含與自己所愛分離的痛楚。
3、釵是我國傳統武器之一的鐵尺。釵的設計就是用來克制刀劍用的。鐵尺原本是流傳在我國湖南各地的一類短器械,其套路不一,打法也不盡相同。主要用於制敵和自衛。
根據釵上面這種情況。我們是否可以把釵真正的意思,理解成是「鐵尺」呢?也就是用來克制刀劍用的武器。
照這個思路想下去。就是說,《紅樓夢》的作者,明著像是寫女人的首飾,實際上是在寫一種兵器。也就是給釵這個字,賦予了雙重意義!
我覺得,這樣理解,更對頭一些。
理由如下:
1.既然是想寫美女,完全可以像《金瓶梅》那樣,以裡面的美女的名字命名。
2.既然,真像許多人理解的那樣,是想用飾物借代美女。美女身上那麼多配飾,為什麼偏偏是釵?尤其是美好,軟柔的配飾,不是更能代表美女的美妙!為什麼偏偏選一個帶金字的釵呢!金屬,是硬的質地,偏男,而非女。可見,這釵字,大有深意。
3.《紅樓夢》里的男人,多半兒軟得沒骨頭。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就是缺少一點兒金的硬氣。
4.釵,還是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一種贈別的物件。通常,應該是女人贈別男人!此時,男人要離去!女人來送;並擔心再難見到,便送這東西。男人離去做什麼?會讓女人那麼擔心他的安全?一種是上戰場,一種是出遠門兒討生活,一種是去追求理想,實現抱負吧?
《紅樓夢》里的男人,都在做什麼呢?或者不離家,或者有離家的,也在周邊兒找美女。縱使有出遠門兒的,貌似也沒有一個值得那些美女送釵吧?從這個角度看,這釵,也不僅僅是指美女。
綜合以上分析研究,我大致認為:《金陵十二釵》這書名,更接近作者原意。
最後,還要說,曹雪芹,也是一個化名兒,不是真名兒。這名字,是像孔梅溪那樣,有什麼意思嗎?
據考評愛好者說,作者真的姓曹。如果考評的沒錯,這就沒什麼意思可講了。至於雪芹二字。雪裡,肯定沒法長芹菜。所以,雪芹的意思,多半可能是指乾淨,潔白的芹菜花。喻意大概指:自己是高潔清爽淡泊之人。
書中最後的書名,通常會是真書名。作者的姓名,也用真姓。這種情況比較靠譜。
如果,這個名字,像孔梅溪、空空道人一樣,只是託名兒,那麼,幾代考評愛好者的辛苦,就全白下了。那些證實的證據資料,全部將被推翻。
如果沒有超過那些考評愛好者的詳實證據,這作者只能歸屬曹雪芹。
如果有誰,哪一天,真能把曹雪芹是真作者的事兒推翻,那這曹雪芹的名字,就得像孔梅溪一樣,好好研究一番。
以我看書的經驗,感覺曹雪芹,應該是真正的作者,而不是託名。理由如下:
1.考評愛好者的證據,我都看過,比較靠譜。
2.一個作者,用一輩子寫完一本書,肯定想告訴人家,這書是他寫的。除非他寫了《金瓶梅》那麼另類的作品。《紅樓夢》的文本,對當時禁忌的東西,做了「隱」「幻」的處理,而且處理的很好。就像《西遊記》那樣。《西遊記》在社會上非常流行,而且流行了許多年,作者也沒受什麼大牽連。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屬名,應該也不怕事。
3.這書,作者並沒寫完。或者,像有人說的那樣,書寫完,遺失了。但大家都認可這是一部草稿本。在草稿本上,作者先落名,到印刷時,又因擔心而改掉,用假名,是可以理解的。但草稿本。先落真名,過過癮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4.書中用一大段文字,專門說書名。這種情況,最後的書名,通常會是真書名。作者的姓名,也用真姓。這種情況比較靠譜。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