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武大郎的婚姻悲劇
眾所周知,潘金蓮是因為不喜歡武大,才與西門慶私通的。那麼,究竟是武大的什麼地方,不討潘金蓮喜歡呢?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幾乎脫口而出的是,武大的身高。對這個說法,我並不認同。因為,高女人和矮丈夫,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男女身高相差到潘金蓮與武大的,雖不多見,但也有不少。有趣的是,他們這些人里,夫妻關係還常常都是恩愛有加的。
回答這個問題,排到第二位的是,武大的長相。
對這個說法,我同樣不認同。
因為,美女與野獸式的夫妻,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高女人與矮丈夫中,也不乏其人。
現在的名人里,就有不少例子擺在那兒。
我覺得,潘金蓮最不喜歡武大的,不是其身高,長相,而是其軟弱的性格。是因為對其性格的不喜歡,才進一步波及到對其長相、身高等,產生厭惡的。
潘金蓮是被張大戶白白送給武大郎的。張大戶把潘金蓮送給武大的原因正是看中了武大性格上的這種軟弱。
也正是武大這種性格上的軟弱,才能使張大戶能夠繼續佔有潘金蓮的身子,來滿足自己的貪慾。
張大戶這種極度自私的貪慾,最終使他送了命。
書中是這樣描寫潘金蓮對武大態度的:「原來這金蓮自嫁武大,見他一味老實,甚是憎嫌,常與他合氣。報怨大戶:普天世界斷生了男子,何故將我嫁與這樣個貨!每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奴端的悄世里悔氣,卻嫁了他!是好苦也!」
可見,金蓮最不喜歡武大的,是其軟弱的性格。
武大長的矮小,但如果學富五車像《三國演義》里出使魏國不走狗洞進城的張松;如果武功了得如《水滸傳》里的王英;如果道術高妙如《封神演義》里的土行孫(后兩位可是娶了頂級漂亮美女做老婆的主兒);金蓮多半兒還是會喜歡武大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男人長的矮小了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了做男人的骨氣、志氣和血性。
武大沒有這些,一樣也沒有。
我們想想,如果武大是那種有血性的男人,張大戶會把潘金蓮白白送給他做老婆,給他一頂綠帽子戴嗎?
由此可見,張大戶從一開始,就是極端自私的站在自己貪慾的角度,來安排潘金蓮這樁婚姻的。
他絕對沒有考慮過潘金蓮自己的感受。
潘金蓮的感情生活,是從被迫嫁給一位年近六旬的糟老頭子做小開始的。接著,又被送給一個渾身上下一無是處的武大做老婆。
在這個過程中,潘金蓮的人生一直都是被動的。
一個人,對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愛的需求」沒有權力自己來選擇,這是多大的痛苦和悲哀!
如果任這種情況就這樣延續下去,潘金蓮的一生也就和當時絕大多數類似的中國婦女一樣默默無聞了。
但潘金蓮沒有讓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她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大踏步的開始由被動的人生向主動的人生挺進,漸漸走出了一條血花翻飛,轟轟烈烈的人生道路,讓後人道不盡,說不完。
這是潘金蓮性格中的可貴之處,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敢於向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發出挑戰。
如果拿我們現在的道德和法律標準來評判,我們自然不認同她婚內出軌和殺死丈夫的行為方式。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誰又能給她這樣一個處於下層社會,被封建禮教浸染,又沒有什麼文化的女人,指出一條更好的道路?
仔細想想,我們可以發現,潘金蓮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她人生之初,在王招宣家受到的上流社會教育。
我們看書中的描述:「他父親死了,做娘的度日不過,從九歲賣在王招宣府里,習學彈唱,閑常又教他讀書寫字。他本性機變伶俐,不過十二三,就會描眉畫眼,傅粉施朱,品竹彈絲,女工針指,知書識字,梳一個纏髻兒,著一件扣身衫子,做張做致,喬模喬樣。」
這段經歷,我們不能忽視。正是這段經歷,讓潘金蓮看到了與她的生活不一樣的生活。就彷彿一個長期生活在一間黑屋子裡的人,你帶她走出去,讓她看到了外面美麗的風景,然後又把她送回黑屋子裡來。之後,她的心如何還能安定下來!
潘金蓮的這段生活,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福樓拜筆下的「包法利夫人」。她也是人生之初被送到上流社會辦的教會學校,接受了類似潘金蓮的教育,才出現了後來類似潘金蓮的選擇。
我們肯定包法利夫人的選擇,我們也應該肯定潘金蓮的選擇。
由此,我還想到了《紅與黑》里的於連。於連後來的選擇,不也是基於年少時,在市長家上流社會的經歷?
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紅樓夢》里的那些丫鬟,下人們,哪一個沒有與潘金蓮類似的經歷?所以,潘金蓮的選擇,代表了當時的許多人。
所以說,潘金蓮就是當時社會制度培育出來的的一個產物,一個「怪胎」。
當然,潘金蓮除了不喜歡武大的性格,也不喜歡武大的外表。她對武大的身高和長相都不滿意。
潘金蓮第一次見著武松時,心裡是這樣想的:「一母所生的的兄弟,怎生的我家那身不滿尺的丁樹,三分似人七分似鬼,奴那世里遭瘟撞著他來!」
這是潘金蓮把武大與武松作比較后的思想活動。這不僅表現了潘金蓮對武松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對武大的憎惡,對自己人生的感嘆。
潘金蓮這樣的審美標準,肯定離不開她在王招宣家所受的教育。
潘金蓮對武大性格的不喜歡,追根究底,是因為武大不附合她對男人「社會地位」的需求標準。
潘金蓮對武大外表的不喜歡,追根究底,是武大不附合她對男人外形的審美標準。
潘金蓮這兩點對老公的要求,並不比現在的姑娘挑男朋友苛刻。
她們不僅看身高,還要看財產多少,長相如何,性格怎樣等等。
相比較而言,潘金蓮看不上武大,一眼就看中武松,一點兒也不算過分,是人之常情。
何況,武松不僅是一位赤手空拳的打虎英雄,而且還是一位身高體健的帥哥。
當然,在潘金蓮不喜歡武大的因素里,還有一個,便是武大窮的丁當響。
就拿當今社會來說,帥哥窮了,都沒幾個姑娘願意拿他來做老公,何況是一個三寸丁枯樹皮的武大呢!
就算有幾個姑娘,自封為「顏質控」,一時迷戀帥哥,不顧他的窮困潦倒結了婚。等結婚以後的新鮮勁過了,激情談了,過上一段時間的苦日子,其中不少,她準定就後悔了。
魯迅在他那篇著名的小說《傷逝》中,早已經把這道理講的很明白了:沒錢就沒好日子過,沒好日子就容易整天吵架,吵架就傷感情,傷了感情就容易離婚。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這個武大,要官位沒官位,要長相沒長相,要錢沒錢,要膽量沒膽量,車就別提了,房也是租借的。
他幾乎把男人的一切短處和弱點全佔有了。
這正是作者寫潘金蓮出軌這件事,匠心獨具的設計與安排。
大家想想,如果武大有上面提到的一個優點,潘金蓮再做出那樣的選擇,我們還會如此同情潘金蓮的人生選擇嗎?
反觀潘金蓮,偏偏是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美人胎。她不僅長的模樣美麗,身姿美好;而且還口齒伶俐,能歌能舞,琴棋書畫,無不精熟。
一個女人的全部好處,幾乎都被潘金蓮佔有了。
一般女人,能有潘金蓮的一半兒好處,肯定都會高興的整天如喝了蜜似的。
作者讓這樣兩個人,結為夫妻,其實就是想喚起我們的同情心,讓我們去認真思考潘金蓮的人生選擇。
我覺得,這正是《金瓶梅》作者的高妙之處。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