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全軍西撤
季漢當興風起蜀中第四百五十七章全軍西撤夜晚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楊清覺得自己才睡下不久就又要起床了,儘管仍然還有些發困,但沒有辦法,天已微微發亮,他身為一軍主將必須提早起來統籌安排撤軍事宜。
用冷水洗了一把臉,楊清頓覺精神百倍,在衛士的幫助下披戴好盔甲,將青淵寶劍系在腰間,等周興過來就在他的陪同下出帳巡視。
眾軍昨夜就接到了撤軍的通知,輜重皆已基本收拾齊整,軍士們陸陸續續從營帳中走出,按照軍中條令和預定部署整隊集結,等候命令。
「兄長。」關興騎馬從遠處馳來,行到近前使了個漂亮的翻身躍下馬來。
楊清點了點頭,問道:「安國,你那邊收拾妥當否?」
「我那邊都準備好了,就等丞相軍令了。」關興回道。
楊清道:「待會兒汝率步卒先撤,我領騎兵斷後。」
「好,兄長一切小心,曹真發現我軍撤走恐會出城攔阻。」關興道。
楊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放心吧,我還怕他不出來呢。」
二人說了會兒話,便見數名騎兵從營寨門口急馳而來,奔到近前,當先一人抱拳道:「楊使君、關將軍,丞相軍令,北城大軍迅速趕去西城會合。」說完,將手中的金漆令箭遞了過去。
「好,回去稟報丞相,我等立即按令行事。」楊清接過令箭看了一眼,道。
傳令兵答應一聲,領著手下掉轉馬頭,回去復命。楊清和關興回到大帳,當即召來一眾將校傳達軍令。
半個時辰后,關興先一步領著近五千步卒押運輜重從後門離營,向西城行去,而楊清則領著三千多騎兵列陣營前,防止魏軍出城襲擊。
與此同時,南城的漢軍也動了起來,紛紛向西城轉移。如此大的動靜自是瞞不過城上的魏軍,不過他們最開始還以為漢軍是正常的兵力調動,只是想要調整主攻方向而已。
等到探馬發現漢軍幾乎是往西城移動后,曹真他們這才反應過來,漢軍根本不是在調動兵力而是想往西撤軍。
「大將軍,蜀軍這是要跑啊,我等可不能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撤離,張合將軍和驃騎將軍正在加速趕來,還有一兩日就能抵達長安,末將以為我等必須立即出擊將他們留下。」費曜抱拳道。
曹真不置可否,朝左側的郭淮問道:「伯濟,你怎麼看?我軍要不要殺出去阻攔蜀賊退兵?」
「大將軍,我料蜀軍之所以這麼急著撤離,定是因為他們探得了張合將軍和驃騎將軍兩路來援的消息,若讓其順利退走,我們聚殲蜀軍於長安城下的謀划就會徹底落空。」郭淮道。
曹真道:「那你的意思也是和公明一樣,我軍要殺出去攔阻?」
「非也,諸葛亮向來足智多謀,他既然敢選擇在白日里撤軍,就定然是做好了萬全準備,我等貿然出擊必中其詭計,此非智者所為也。
旁的不說,適才卑職在北城望見楊清親自率領騎兵堵在城外,此人被諸葛亮留下斷後就是為了防止我軍出城追殺,我軍若要出擊,也只能派遣騎兵,步卒是濟不了什麼事的。
可眼下城裡的騎兵不足四千人,兵力與蜀騎相當,就算殺出去也難以獲勝,因此以淮之愚見,我等目前並無多少出城追擊的能力。」郭淮道。
曹真道:「伯濟啊,你先是說要出擊,現在又說不能出擊,那到底該當如何?」
「是啊,郭使君,咱們總要有個應對,總不能在這裡干坐著吧。」費曜雙手一攤,苦笑道。
郭淮道:「以郭某愚見,我等現在不可輕舉妄動,只能引兵遠遠跟在蜀軍後面,而大將軍可立即遣使將蜀軍西撤的消息急報儁乂將軍知曉,讓他改變行軍路線在半道截殺蜀軍。
他一動手,我等就立即從后殺出,這樣兩路夾擊,雙管齊下,方有拖住蜀軍的可能。」
「善,此計大妙。」曹真贊道。
費曜也附和道:「不錯,我們這裡的兵力還是太稀薄了,只能與張合將軍一起動手才能成功。」
「一旦將蜀軍拖住,等驃騎將軍趕到,我軍依然可以憑藉優勢兵力大破蜀軍。」郭淮道。
曹真笑道:「哈哈,伯濟此計甚合吾意,就照君說的辦。另外,諸葛亮素來詭計多端,焉知他此番撤軍不是為了哄騙我等而故意做出來的假象?
要防備他趁我軍分兵出擊而突然殺回奪城,這一點務必要小心警惕。」
「大將軍思慮周全,淮不及也,此事確也不可不防。」郭淮躬身佩服道。
曹真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謙虛了幾句,隨即頒下數道軍令。
先是派遣信使分向張合和司馬懿通報漢軍撤走的最新情況,然後命郭淮、顏斐留守長安,他自己則與費曜帶領騎兵三千、步卒兩千尾隨漢軍西去。
當然此時漢軍尚未走遠,他們只是集結兵馬待命,準備等過個半天再出城追去。
而留在城下斷後的楊清見魏軍沒有打開城門出擊的跡象,心中稍安,又挨了一個時辰后就引著部眾向大隊人馬追去。
「丞相,楊使君遣人來報,魏軍並未從城裡殺出來,他已率領騎兵歸隊。」軍列中部,楊儀縱馬上前,對諸葛亮稟道。
諸葛亮奇道:「哦?想不到曹真他們竟還真沉得住氣。也罷,傳令伯約,叫他把人撤了吧。」
「諾。」楊儀應道。
原來諸葛亮不僅僅是讓楊清率領騎兵斷後,而且還讓姜維在一險要之地埋下了伏兵,若魏軍出城追擊,大軍就會反殺回去給予敵人重創。
只是可惜曹真等人極沉得住氣,沒能使諸葛亮如願,不過魏軍沒來糾纏也是好事,漢軍可以放心地大踏步西撤。
卻說渭水南岸的張嶷收到撤軍命令后連夜率領四千漢軍退往安陵,雙方隔河對峙許久,魏軍早有懈怠,竟未有一絲察覺。
張嶷與留守在安陵的偏將胡原順利會合后,兩股漢軍合兵一處自是統歸張嶷指揮。他一聲令下,五千兵馬沒有一刻耽誤,倍道兼程地往武功撤去。
直到第二日天明,渭水北岸的魏軍方才發現對面的漢軍不見了蹤影,閻和得報登時大驚,本欲立即率部過河追殺,又恐漢軍有詐,只好先命斥候過河打探。
到得下午,斥候將軍情打探清楚,閻和得知就連安陵的漢軍也一併撤走後這才放下心來,領著數千魏軍終於渡過了這條阻攔他們多日的涇水。
望著涇水感慨一陣后,閻和率軍趕到了安陵,好不容易回到了己方城池,可這時的他卻犯起難來,是該追擊張嶷大軍,還是該返回長安。
思索良久,閻和終於下定決心,還是先率軍回到長安與曹真會合再說,漢軍退走的緣由尚不得知,不能輕易去追,遂在休整半日後領軍向長安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