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槊
馬槊
古代在馬上使用的長矛。南朝梁簡文帝《馬槊譜序》:「馬槊為用,雖非古法,近代相傳,稍以成藝。」宋高承《事物紀原·戎容兵械·馬槊》:「按曹操父子,橫槊賦詩於鞍馬之間,則馬槊之事,已見於此矣。豈其事之所起乎?」
單雄信善用馬槊。
馬槊裡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桿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
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干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干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桿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后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錘狀,有的頭上裝有鐵釘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裝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蓋、截、攔、撩、沖、帶、挑等。丈八槊:槊的一種。長一丈八尺,故名。
護手槊長六尺。槊頭為半圓形,上面有八個鐵釘般長刺。
棗陽槊全長七尺。柄上六尺。槊頭為圓形如棗的鐵鎚,上面密布六排鐵三釘。柄尾有棱形鐵鐏。
狼牙槊尾部有鐏。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蘇東坡的《赤壁賦》中就有「橫槊賦詩」一言。
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
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云:「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棱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
《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桿,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種。」《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桿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桿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