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陛下此舉,必有謀划!
匆匆離去的首輔魏藻德,剛出皇宮,便被等候多時的朝廷命官們堵住了。
「首輔大人,情況如何?」
「可有讓太子南下避難?」
「首輔大人,不知詔書可有涉及朝政安排?」
......
遺詔在皇上公布之前,本是不能透露的,但是當下大明已經傾頹至此,除了表面的威儀之外,還能有多大的效力?
更何況,若是明朝的官員能夠聽令行事,令行禁止,大明又如何會發展到這般地步。
正式因此,首輔才剛剛出來,便有一群熟絡的官員趕來探問情況。
首輔沒有多言,只是往僻靜處走去,等到周圍出了這些官員以及伺候的下人外,再無旁人,方才開口。
「陛下的遺詔......確定是太子監國,然而欽定不許投降,不允南遷。」
「啊這,皇上糊塗啊!」
「困守京城只是死局,陛下這是斷了我大明的後路!」
聽到首輔傳來的準話,周圍一圈期盼著南下保平安的大臣紛紛痛心疾首。
其他臣子同樣若有所思,分析著利弊。
「那首輔大人,除了這些之外,遺詔上還說了什麼?」
並不是所有明臣都想著南下偏安,等長吁短嘆的群臣語畢,便有人開問。
畢竟,陪都之中同樣有一整套的朝廷班子,他們這麼一大群大臣浩浩蕩蕩過去,必然會有人擠占不到好位置。
況且,這大明明顯已經運道已盡,若是找個合適的機會另附龍庭,或許更有可為。
而這機會或者時勢,便要在皇帝的遺詔中找尋找尋了。
「這......」
首輔略有些遲疑。
「首輔大人,陛下一人所思,必有缺漏,您講出來也是為了幫陛下查漏補缺嘛!」
「是啊,您這也是半月之前才上任,當時我等可都是極力相薦,遺詔之事又怎可獨斷?」
見首輔停頓,周遭的大臣紛紛催促。
「這倒不是老夫不願說,實在是陛下所言太過不可思議。我若講出,怕各位同僚笑話。」
「但講無妨!」
「唉,好吧。」
首輔見不通通講出,周遭這些同僚們顯然是不會放過,拱拱手,開始細講。
其他人見狀,趕緊噤聲。
「陛下第一部分的內容,講的都是為帝二十載的感慨,這就不一一贅述。」
「遺詔第二部分,講的是御駕親征之後的安排,太子監國,處理國事,以太祖之訓勉之,讓太子不可投降不可偏安,絕境之時,當以身殉國。」
聽到這裡,臣子的面色不一而俱。
面色羞慚者有之,輕蔑無視者有之,不過更多的是面無表情。
頓了頓,首輔面色複雜地繼續闡述:「遺詔的第三部分......陛下說,當年太祖並非身亡,而是入山閉關修仙,而今仍活於世。明若亡,太祖必出山,橫掃不臣,再造乾坤!」
「?!」
「嗯???」
「嘶!」
不出首輔所料,所有聽見這番話大臣,不是驚駭莫名,就是一副迷惑懷疑的樣子,剛才的淡定沉穩全都沒了蹤影。
「什麼?首輔大人,你是說,太祖朱元璋尚在人世?!」
「開玩笑的吧?世間焉有三百年之帝王!」
「首輔煩請複述,小人實在沒有聽懂。」
......
「沒錯,陛下在遺詔中說,太祖朱元璋修仙去了,明亡之後就會出來橫掃人世。」
首輔滿面複雜地又重複了一遍。
這一下還真有不少人驚疑不定了。
遺詔,那可是要傳世保存的正規文書,尤其其中還涉及下一任皇帝即位的事情,皇上不可能在遺詔中開玩笑吧?
但是,太祖洪武皇帝還活著?哪怕平日里講道論玄的大臣也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情。
這要是太祖還活著,那他們這些貪贓枉法,結黨營私之輩,還能有活路?
「不可能!皇上真的是瘋了,太祖皇帝早就安息了兩百年了,為了維穩局勢,他居然連太祖皇帝都敢編排!」
一名言臣義正言辭駁斥。
這話一出,不少臣子眼前一亮。
對啊,皇帝這分明是假借太祖之名維持局勢,振奮人心罷了!
這樣的操作,學識淵博的眾臣隨便想想都能找出一堆例子來。
「陛下這是欲效仿,前朝狄青,陣前扔銅錢占卜的故事?」
「唉,詔書如此堂正之文,怎可言談鬼神?陛下糊塗啊!」
好些臣子都在找補,試圖在言語上徹底否決掉太祖在世這樣的驚駭言論。
各種各樣的猜測紛紛被列舉,原本被這一說法嚇到的大臣們也紛紛鬆懈下來。
此時,見被眾人圍在中間的首輔一言不發,便有人主動攀談。
「首輔大人,這事兒您怎麼看?」
「對,首輔大人,太祖之事是真是假啊?」
首輔回應道:「真假自然毋庸置疑。太祖雖雄才偉略,然亦是肉體凡軀,又怎麼可能活上數百年?依我看來諸公當細思,陛下此舉所圖為何。太祖都被陛下給拋了出來,接下來陛下當必有違例舉動。」
儘管當時崇禎表現的那麼真實,之後的反應也都跟真的一樣,但是首輔又怎麼可能相信這樣的神話?
相較於太祖當真在世,他更相信皇上這樣做,一定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
之後將他摒退,也不過是欲擒故縱,讓他把這個消息傳播到臣子之中罷了。
「這......若只是如此,不至於牽涉太祖吧?畢竟,陛下若是編排了太祖,之後不管能不能挽救大明,後世都必有污點。」
有人提出疑慮。
身為皇帝,拿太祖開玩笑,如果真是為了實現什麼目的而特地這麼做的,那事兒可真不小。
哪怕是當真挽回了大明的頹勢,死後的謚號也必定是惡謚,甚至必定被後人批判。
畢竟,這可都夠得上褻瀆太祖了。
這話相當在理,周圍不少人聽了之後都驚疑不定,確實,如果只是瞎說的,那這樣的內容寫進遺詔之中,崇禎後世的名聲可就徹底掃地了!
崇禎素來愛名,又怎麼可能做出以太祖行騙之事?
兵部尚書張縉彥聽了卻是眉頭一挑,突然說道。
「張侍郎雖然想了很多,但終究還是想少了一點!」
「若是陛下真的將這些內容寫進詔書里,後世自然免不了一片批判。但要是......
陛下僅僅只是口頭說說,根本沒有把這番話寫進詔書呢?」
「這......」
這話一出,周邊的大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由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對啊,如果根本沒有寫進詔書的話,那皇上的這番話可能就真的只是嚇唬嚇唬他們而已。
但若是如此的話,他們又該做何打算?
此時,一位侍郎走出一拜,誠懇求教:「張尚書,那不知我等當如何是好?」
「安心等著吧,陛下若是有什麼打算,明天朝會,自會說明,屆時應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