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扭轉勝負
東州城內擺滿了將士們的屍體,有被活活餓死的,還有在戰爭中重傷不治身亡的,鮮血浸透了這片區域。活著的將士也是在垂死掙扎,面對戰友的屍首,他們無可奈何。
此時此刻,躺在地上的東州守將手撐著地,他把自個的身子用力向後挪了挪,背靠在了牆上,嘆息著:「我們現在雖然掛起了免戰牌,但要是再等不了糧食和援軍,我們只怕要死在這裡了!」說完,他沮喪的低下了頭。
就在時候,遠處穿來「駕……駕……」和馬不停蹄的腳步聲。
將軍一旁的副將拍著將軍的肩膀:「將軍,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這一刻,活著的將士都激動的站起來身子。大夥都都在高興的呼喚:「蒼天有眼,我們有救了!」
不出半柱香,押運糧草的人馬總算是趕了過來。
只見領頭的曹世恩一個手勢,身後的車馬都停了下來。
他先是對東州城的將士發表歉意:「眾將士們,苦了你們了!」隨後,又轉過頭去,對自個收下命道:「這些將士們一定是餓壞了,速速給這裡活著的每一個將士發兩塊燒餅供這些將士們食用,另外把運載的飲水搬運下來好讓這些將士們打水!」
」是,將軍!」
下屬們發起了燒餅,接過燒餅的將士也顧不及燒餅味道如何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不出片刻,兩個大燒餅就被吃的連渣都不剩。
「大家不要慌張,人人有份!」
搬運水兵水桶的援兵大聲呼喚:「將士們吃完了就拿著自個的水壺在這裡排隊打水!」
將士們吃飽喝足之後,總算恢復了元氣。
「舒服多了!」
這時曹世恩下了馬,他走在了將士們的周圍,誠懇的告訴這裡的每一位將士:「將士們!聖上已經親自率兵趕往這裡,東洲城有救了!」
一時間,將士們滿是歡喜,高呼萬歲!
與此同時,由李梟親自率領的五千精銳已經翻過了黑鷹山,還查探了後山腳下擺好陣型的敵兵。
李梟冷哼一聲:「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這些野蠻人還是在我們的出口處設下了埋伏!」
這時一旁的士兵對敵軍的所作所為有些疑惑,他詫異的問道:「王爺既然這些野蠻人已經知道了黑鷹山,他們為何不提前從後山翻上來,而是遠著在出口死等呢?」
「黑鷹山再怎麼說也是在大夏的疆域里,他們遠道而來根本摸不清我們是否早已在山上設下了埋伏,所以斷然不敢貿然上山,他們之所以排好陣型在後山腳等候,是因為黑鷹山上層巒疊嶂再加上有濃霧阻擋,即使我們手持弓弩,居高臨下,也無法對他們實施精確性的打擊。同樣下山可活動的範圍非常有限,一旦我們現在貿然下山,極有可能被敵軍亂箭射死。」
李梟這番解釋,那士兵總算大徹大悟:「還好聖上和王爺有先見之明,不然這次我們就無功而返了!」
李梟嚴令:「沒有寡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動,等我們援軍到了,我們就趁亂攻下山去,如果到了傍晚。援軍仍未趕到我們就全軍撤退速速趕往前線支援東洲將士!」
「是!」
東洲城裡之前吃飽的士兵們還在休息,這時一陣馬停蹄的腳步聲又從遠方傳來,大家聽到聲音都知道是聖上親自率領的援軍到了。
等能見著人,眼光的士兵一眼就看到聖上頭頂上的龍冠,屆時,士兵單膝跪地,歡呼:「聖上萬歲……聖上萬歲……」
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大夏援軍還沒有趕到,正當李梟要發達撤退令時,援軍到了。
後山腳下的野蠻人面對遠處殺來的夏軍,一時間不知所措。
前方探子一目兩軍廝殺場景,即刻點燃鞭炮,隨著一陣鞭炮聲巨響,李梟一聲令下:「給我殺!」
夜晚,李和雍已經在東洲城上,一目自己派來的援軍已經一路殺了過來,他舉起手中的兵刃:「將士們,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聽我號令,全軍進攻!」
屆時,夏軍士氣高漲,再有與援軍的前後夾擊,使得這一夜東洲城下的恆爾軍全軍覆沒。
天蒙蒙亮,地上推滿了恆爾兵的屍體,仗打了一宿,將士們看到他們的屍體后一個個精神煥發,舉槍高呼:「勝利了……」
天永十六年一月李和雍親征解東洲城之圍,同年三月李和雍摔兵南伐。
次月,大軍登上戰船,漂浮在江河之上。
李和雍看了看地圖,心裡對去往恆爾的距離仔細估量了一番:「照這個速度,我軍起碼還要一個多月才能過渡江!」
一旁的李梟應道:「是的,朝皇!」
「我軍不擅長水戰,絕不能在江水裡逗留太久,傳令下讓工兵加速打造浮橋,若有怠慢者,定斬不赦!」
旦日,北安城,東宮太子府。
李善煜正在審閱奏章,這時下人來報:「啟稟太子殿下,西相趙毅覲見!」
李善煜放下手中毛筆,只見他面容和藹:「快快有請!」
趙毅入了東宮,太子李善煜面對這位與父皇一同打天下的大臣可謂是畢恭畢敬:「來人,賜座!」
太子爺雖然如此敬重趙毅,但趙毅身為臣子還是給太子行了稽首四拜之禮。再聽到太子的:「快快請起,坐!」這些話后,自個才安然的坐了下來。
「不知趙大人現在覲見,有何事稟報?」李善煜帶著微笑,恭敬而問。
趙毅見太子如此仁義,也不猶豫:「太子殿下,這次微臣來主要是稟報兩件事這第一件事是聖上已經在一個多月之前解了東州城之圍如今已在率兵南伐的路上,這第二件事就是今年七月,就是我大夏每隔三年一次的武舉考試,武舉考試考試是為了給大夏選拔將才,雖然聖上不在京城,但是武舉考試還是要照樣進行的!」說完,趙毅就從袖中拿出了一個厚厚的本子:「啟稟太子爺,這是禮部記下這次武舉所需的禮儀用具和銀兩,請太子殿下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