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託夢教子 上
?【第03章】託夢教子
雖說這數月來,黃盛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在仁平坊一代,但在去往私塾途中,以及每日下學之後的個把時辰放風時間,還是讓他有機會把這個時代搞懂。【風雲閱讀網.】要不然,依他只知道大唐有李世民、楊玉環和武則天的見識,又怎會知道推官是個什麼玩意兒。
不過接下來,還沒等他有機會幻想如何去跟身為長安市市長秘書和地方法院的院長[1]外父一起展開轟轟烈烈的致富宏圖時,四娘便當頭一盆冷水將他澆了個透心涼。
照四娘的說法,外父李建此來的目的就是讓她歇了豆花店,然後帶著黃盛和二姐返家耕讀。歇了豆花店這事黃盛可以理解,可讓四娘帶他姐弟「返家」、「耕讀」這事就有些不理解了。
首先,這「返家」返的肯定是外父家,也就是說今後外父願意養著他們娘兒仨個,可為什麼之前不養,反倒讓四娘這麼一個大官的親閨女在這市井開門臉賣豆腐腦兒?而現在又願意養了呢?
至於耕讀,不說黃盛怎也不能跑去種地,光是讓他浪費十數年的光陰去考什麼進士,就絕對不可接受。
看來,「託夢教子」2.0升級版,也該是時候騰空出世了!
這夜,黃盛還是選了四娘睡下沒多久的五更時分詐屍,原本他想搞一出借屍還魂的戲碼,可捏拿不準死鬼老爹黃泰的語氣用詞,最終還是採用了1.0的版本。裝模作樣的用小手一邊揉著眼睛,推醒四娘道:「娘,爹又來看三郎了。」
四娘驚醒,也如以往那般,抱黃盛入懷,輕聲問道:「三郎,爹可是又教詩文了?」
黃盛搖搖小腦袋,裝出一臉天真道:「不曾,爹就讓三郎帶話給娘。」
「帶話?」四娘聽著一呆,有些不知所云。
黃盛可就是在等這個時機,便裝作懵懂道:「爹說,娘要是帶著三郎去了外父家,便不能跟爹姓黃了,要改跟娘姓。」
這四娘也是個天生多愁善感的主兒,聽黃盛這麼一說,一聲不吭淚珠兒就跟噴泉似的飆了出來,讓黃盛明白了敢情「淚飆」這個詞絕對是有的放矢。四娘無聲了氣哭了好一陣,這才伸手將黃盛摟緊,泣聲道:「三郎自然是跟爹姓。」
伏在四娘懷中,鼻中雖然全是成熟女子的氣味,可黃盛除了感受得到一股子血脈相連的親情,剩下的便是對四娘的愧疚。話說回來,他要是有辦法,也用不著裝這個神,弄這個鬼了。
接下來兩天四娘時常精神恍惚,應該是被黃盛下的套給套住了。黃盛假傳聖旨的話中之意,也就是死鬼黃泰反對四娘帶孩子回門,而黃泰之所以反的合情合理,是因為黃盛從外父對四娘和自己的態度推敲出這門婚事當中肯定有什麼齷齪。按說女婿一門全家死光,獨留下女兒拖著兩個孩子,親爹又是長安市法院院長加市長秘書這麼一個級別的大官,自應該好好照顧才對,絕不該讓女兒出來拋頭露面開什麼豆花店。
也虧了他不知道這其中的齷齪,若要讓黃盛知道自己中了窩心腳后全靠事主給的喪葬賠償治病,而身為推官的外父非但沒來看上一眼,連慰問品都沒送點,怕是會對這外父的印象更加惡劣。
還別說,事實跟黃盛猜的雖然不太挨邊但道理卻相差無幾,之所以四娘父女有這麼一個家庭問題,其關鍵還是封建迷信的禮教害人罷了。不過此時說來還是閑話,此等隱秘之事,也不是黃盛可以探知的。
四娘思來想去,最終還是領著二姐回了一趟娘家,歸來之後一臉的如釋重負,黃盛問了二姐這才知道四娘想出了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她盤出豆花店搬回長樂坊,外父則每個月給她十五貫的例錢做生活,兩家各住各的,不進一門,不食一席。
之後四娘還帶著黃盛在院子里擺上香案,點燭燒紙,將這個事情恭恭敬敬的稟告給公婆和死鬼老爹,算是堵上了老黃家的口,這就直接把黃盛在這個事上繼續玩「託夢教子」的後路給堵死了。
所以,黃盛也就只能接受這個方案,沒過幾天四娘便將豆花店給盤了出去,帶著兩個孩子搬回了長樂坊。住處據說是黃盛尚未謀面的大舅安排的一處獨戶,是個有兩間正房,四間廂房的兩進小院,柴房廚房齊全,還有三間下人房,並給四娘一家留了兩個雜使的丫鬟,一個煮飯的老媽子和看守宅院的老門頭。
搬過去的當日,看著很有富貴人家氣場的宅院,黃盛便有些後悔了。心說光是安排的偏宅都能是這個氣派,這外父家中指不定有多氣派呢。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樣的獨門獨戶對於黃盛來說也是有些好處的。
大舅給安排的兩個丫鬟分別叫珠兒和露兒,都是十三、四歲的年紀,雖然臉盤子還沒長開,但看著還不算礙眼。老媽子喚作福嬸,竟還是從小帶大四娘的乳娘,兩人相見的時候自是抱頭痛哭,福嬸也是一個勁的念叨著四小姐受苦了,卻沒露出什麼有用的信息。
至於老門頭李壽到沒什麼出奇之處,唯一能說道的地方就是他跟福嬸是在一個鍋里攪勺的冤家。
當夜福嬸帶著兩個丫鬟整治出了一桌好菜,其中就有一道滷水點豆腐腦兒,黃盛嘗了一口就知道這福嬸才是他們家賣豆腐腦的祖師奶奶,這手藝要是在仁平坊的門店裡,一天只怕不下兩貫錢的流水才是。
按照黃盛對此時長安物價的了解,一文制錢大致能買一個小兒拳頭大小的蒸饃,兩文錢能買一個用油煎出的麵餅。也就是說,若此時的一文制錢能抵得後世的一塊錢,那麼一貫錢便是一千塊,外父說好了每月給十五貫的例錢作為支用開銷,也就是說在眼下不算住房開銷,月收入一萬五千塊就能使喚得起兩個十三歲的童工,外加專職保姆和保安。
當然,這樣的物價一開始也讓黃盛吃了一驚,因為他家賣的豆腐腦兒可是五文錢一份,一盤鹵煮最少也得要買上十文,直到很久以後他才明白豆腐腦兒在這個時代就好比後世的卡布奇諾,是高檔的飲品,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吃得來。
題外說一句,黃盛試製肥皂的時候也打探過長安的物價,此時長安市面上一斗白米的價格是五十五文上下,視產地、品質不同有所浮動,一匹純色的白絹能賣上九百文左右。而帶著香味的胰子則普遍在五、六百文的價格,可市場上的豬板油只要幾文錢就能割上一斤,菜籽油、蓖麻油和桐油雖然貴些,但也不超過十文。[2]
只不過,黃盛並不知道他所處的咸通年間是大唐最後的小盛世,從德宗咸通年間起,物價又由低落趨向高漲。[3]
但即便如此,就此時看來,一塊成本只要幾文錢的肥皂,可以換至少十斗百米和半匹白絹,那誰不是說過只要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足以讓人鋌而走險,造肥皂這可是足足百倍的利潤,所以黃盛安頓好之後,便謀划著展開「託夢教子」的2.0版本。
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才在家中歇了幾天,外父便再出殺了出來,將他領到了長安書院。當然,他這種的小屁孩肯定是沒資格進這作為國子監下屬的太學附屬的名牌學院,外公只不過是把他領進了長安書院的附屬幼兒園。
沒錯,如果說國子監大學,那麼太學就是大學預科,書院則是初中加高中的完全中學,私塾自然就是小學加幼兒園。唐代的國子監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學校的差別,與學生資蔭(即父祖官爵)身份有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四門學一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算學三十人。入學年齡為十四歲至十九歲,律學則為十八歲至二十五歲。
至於長安書院,則屬於太學附屬的預科,收入的學生為十二歲至二十歲,學成者由書院直接薦入太學、四門學,次者便推舉去學律學、書學和算學。但對於一些年齡過小的官宦子弟,總也不能推出門外,所以在長安書院之內又設了類似私塾的幼學,專職給小朋友們開蒙,但對入學者的家世要求及嚴,不是有錢有關係就能魚目混珠的。
黃盛外父可是長安府的推官,身份擺在那裡,因此黃盛自然有資格進這類似於後世機關小學的長安書院附院。
在這裡,黃盛只要安安穩穩的苦讀十年,期滿就可以直接撈到一個生徒的身份,而不需要如長安以外各地的學子那般還要參加統一的考試,也算是當時官僚階級所獨有的特權。
****
[1]:唐朝、金、元時的推官相當於現在地方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明和清初還兼有審計局長的職能。宋時比較麻煩,隸屬三司下六部的推官沒法比較,大概只相當於辦公室主任,就是那種高級的秘書人員。
[2]:根據胡如雷先生所著《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及李鴻賓先生所著《隨唐五代諸問題研究》推斷唐末時期的物價大致如此。
[3]:《資治通鑒》卷二五二載:「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
【第03章】託夢教子
雖說這數月來,黃盛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在仁平坊一代,但在去往私塾途中,以及每日下學之後的個把時辰放風時間,還是讓他有機會把這個時代搞懂。【風雲閱讀網.】要不然,依他只知道大唐有李世民、楊玉環和武則天的見識,又怎會知道推官是個什麼玩意兒。
不過接下來,還沒等他有機會幻想如何去跟身為長安市市長秘書和地方法院的院長[1]外父一起展開轟轟烈烈的致富宏圖時,四娘便當頭一盆冷水將他澆了個透心涼。
照四娘的說法,外父李建此來的目的就是讓她歇了豆花店,然後帶著黃盛和二姐返家耕讀。歇了豆花店這事黃盛可以理解,可讓四娘帶他姐弟「返家」、「耕讀」這事就有些不理解了。
首先,這「返家」返的肯定是外父家,也就是說今後外父願意養著他們娘兒仨個,可為什麼之前不養,反倒讓四娘這麼一個大官的親閨女在這市井開門臉賣豆腐腦兒?而現在又願意養了呢?
至於耕讀,不說黃盛怎也不能跑去種地,光是讓他浪費十數年的光陰去考什麼進士,就絕對不可接受。
看來,「託夢教子」2.0升級版,也該是時候騰空出世了!
這夜,黃盛還是選了四娘睡下沒多久的五更時分詐屍,原本他想搞一出借屍還魂的戲碼,可捏拿不準死鬼老爹黃泰的語氣用詞,最終還是採用了1.0的版本。裝模作樣的用小手一邊揉著眼睛,推醒四娘道:「娘,爹又來看三郎了。」
四娘驚醒,也如以往那般,抱黃盛入懷,輕聲問道:「三郎,爹可是又教詩文了?」
黃盛搖搖小腦袋,裝出一臉天真道:「不曾,爹就讓三郎帶話給娘。」
「帶話?」四娘聽著一呆,有些不知所云。
黃盛可就是在等這個時機,便裝作懵懂道:「爹說,娘要是帶著三郎去了外父家,便不能跟爹姓黃了,要改跟娘姓。」
這四娘也是個天生多愁善感的主兒,聽黃盛這麼一說,一聲不吭淚珠兒就跟噴泉似的飆了出來,讓黃盛明白了敢情「淚飆」這個詞絕對是有的放矢。四娘無聲了氣哭了好一陣,這才伸手將黃盛摟緊,泣聲道:「三郎自然是跟爹姓。」
伏在四娘懷中,鼻中雖然全是成熟女子的氣味,可黃盛除了感受得到一股子血脈相連的親情,剩下的便是對四娘的愧疚。話說回來,他要是有辦法,也用不著裝這個神,弄這個鬼了。
接下來兩天四娘時常精神恍惚,應該是被黃盛下的套給套住了。黃盛假傳聖旨的話中之意,也就是死鬼黃泰反對四娘帶孩子回門,而黃泰之所以反的合情合理,是因為黃盛從外父對四娘和自己的態度推敲出這門婚事當中肯定有什麼齷齪。按說女婿一門全家死光,獨留下女兒拖著兩個孩子,親爹又是長安市法院院長加市長秘書這麼一個級別的大官,自應該好好照顧才對,絕不該讓女兒出來拋頭露面開什麼豆花店。
也虧了他不知道這其中的齷齪,若要讓黃盛知道自己中了窩心腳后全靠事主給的喪葬賠償治病,而身為推官的外父非但沒來看上一眼,連慰問品都沒送點,怕是會對這外父的印象更加惡劣。
還別說,事實跟黃盛猜的雖然不太挨邊但道理卻相差無幾,之所以四娘父女有這麼一個家庭問題,其關鍵還是封建迷信的禮教害人罷了。不過此時說來還是閑話,此等隱秘之事,也不是黃盛可以探知的。
四娘思來想去,最終還是領著二姐回了一趟娘家,歸來之後一臉的如釋重負,黃盛問了二姐這才知道四娘想出了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她盤出豆花店搬回長樂坊,外父則每個月給她十五貫的例錢做生活,兩家各住各的,不進一門,不食一席。
之後四娘還帶著黃盛在院子里擺上香案,點燭燒紙,將這個事情恭恭敬敬的稟告給公婆和死鬼老爹,算是堵上了老黃家的口,這就直接把黃盛在這個事上繼續玩「託夢教子」的後路給堵死了。
所以,黃盛也就只能接受這個方案,沒過幾天四娘便將豆花店給盤了出去,帶著兩個孩子搬回了長樂坊。住處據說是黃盛尚未謀面的大舅安排的一處獨戶,是個有兩間正房,四間廂房的兩進小院,柴房廚房齊全,還有三間下人房,並給四娘一家留了兩個雜使的丫鬟,一個煮飯的老媽子和看守宅院的老門頭。
搬過去的當日,看著很有富貴人家氣場的宅院,黃盛便有些後悔了。心說光是安排的偏宅都能是這個氣派,這外父家中指不定有多氣派呢。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樣的獨門獨戶對於黃盛來說也是有些好處的。
大舅給安排的兩個丫鬟分別叫珠兒和露兒,都是十三、四歲的年紀,雖然臉盤子還沒長開,但看著還不算礙眼。老媽子喚作福嬸,竟還是從小帶大四娘的乳娘,兩人相見的時候自是抱頭痛哭,福嬸也是一個勁的念叨著四小姐受苦了,卻沒露出什麼有用的信息。
至於老門頭李壽到沒什麼出奇之處,唯一能說道的地方就是他跟福嬸是在一個鍋里攪勺的冤家。
當夜福嬸帶著兩個丫鬟整治出了一桌好菜,其中就有一道滷水點豆腐腦兒,黃盛嘗了一口就知道這福嬸才是他們家賣豆腐腦的祖師奶奶,這手藝要是在仁平坊的門店裡,一天只怕不下兩貫錢的流水才是。
按照黃盛對此時長安物價的了解,一文制錢大致能買一個小兒拳頭大小的蒸饃,兩文錢能買一個用油煎出的麵餅。也就是說,若此時的一文制錢能抵得後世的一塊錢,那麼一貫錢便是一千塊,外父說好了每月給十五貫的例錢作為支用開銷,也就是說在眼下不算住房開銷,月收入一萬五千塊就能使喚得起兩個十三歲的童工,外加專職保姆和保安。
當然,這樣的物價一開始也讓黃盛吃了一驚,因為他家賣的豆腐腦兒可是五文錢一份,一盤鹵煮最少也得要買上十文,直到很久以後他才明白豆腐腦兒在這個時代就好比後世的卡布奇諾,是高檔的飲品,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吃得來。
題外說一句,黃盛試製肥皂的時候也打探過長安的物價,此時長安市面上一斗白米的價格是五十五文上下,視產地、品質不同有所浮動,一匹純色的白絹能賣上九百文左右。而帶著香味的胰子則普遍在五、六百文的價格,可市場上的豬板油只要幾文錢就能割上一斤,菜籽油、蓖麻油和桐油雖然貴些,但也不超過十文。[2]
只不過,黃盛並不知道他所處的咸通年間是大唐最後的小盛世,從德宗咸通年間起,物價又由低落趨向高漲。[3]
但即便如此,就此時看來,一塊成本只要幾文錢的肥皂,可以換至少十斗百米和半匹白絹,那誰不是說過只要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足以讓人鋌而走險,造肥皂這可是足足百倍的利潤,所以黃盛安頓好之後,便謀划著展開「託夢教子」的2.0版本。
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才在家中歇了幾天,外父便再出殺了出來,將他領到了長安書院。當然,他這種的小屁孩肯定是沒資格進這作為國子監下屬的太學附屬的名牌學院,外公只不過是把他領進了長安書院的附屬幼兒園。
沒錯,如果說國子監大學,那麼太學就是大學預科,書院則是初中加高中的完全中學,私塾自然就是小學加幼兒園。唐代的國子監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學校的差別,與學生資蔭(即父祖官爵)身份有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四門學一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算學三十人。入學年齡為十四歲至十九歲,律學則為十八歲至二十五歲。
至於長安書院,則屬於太學附屬的預科,收入的學生為十二歲至二十歲,學成者由書院直接薦入太學、四門學,次者便推舉去學律學、書學和算學。但對於一些年齡過小的官宦子弟,總也不能推出門外,所以在長安書院之內又設了類似私塾的幼學,專職給小朋友們開蒙,但對入學者的家世要求及嚴,不是有錢有關係就能魚目混珠的。
黃盛外父可是長安府的推官,身份擺在那裡,因此黃盛自然有資格進這類似於後世機關小學的長安書院附院。
在這裡,黃盛只要安安穩穩的苦讀十年,期滿就可以直接撈到一個生徒的身份,而不需要如長安以外各地的學子那般還要參加統一的考試,也算是當時官僚階級所獨有的特權。
****
[1]:唐朝、金、元時的推官相當於現在地方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明和清初還兼有審計局長的職能。宋時比較麻煩,隸屬三司下六部的推官沒法比較,大概只相當於辦公室主任,就是那種高級的秘書人員。
[2]:根據胡如雷先生所著《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及李鴻賓先生所著《隨唐五代諸問題研究》推斷唐末時期的物價大致如此。
[3]:《資治通鑒》卷二五二載:「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