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坐咸陽嬴政稱皇帝
先秦時期,自從秦穆公圖強以來,國運日益興盛。後來經過歷代秦君的勵精圖治,尤其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到了秦庄襄王的時候,秦國的力量又有所上升。庄襄王名叫異人,曾以人質居於趙國,是個懦弱無能之輩。富商呂不韋看中他奇貨可居:那就是能利用他實現由商從政的大願,於是把自己的愛姬嫁給他。後來生下一子,因為出生在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的正月初一,就取名為政。後來異人又在呂不韋的幫助下返回秦國,登上了王位,這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就立呂不韋的愛姬為皇后,嬴政為太子。嬴政十三歲時,庄襄王猝然病故,嬴政便代父嗣立為秦王。那時候,秦國的疆土已經擁有巴蜀、漢中、宛、越、郢、南郡、河東、太原、上黨、東到滎陽。這時呂不韋擔任宰相,號稱文信侯。嬴政年幼,尊呂不韋為仲父,國事由他處理。當時有個荀況的學生名叫李斯的前來西秦效命,得到呂不韋的賞識。這時蒙驁、王齮、麃公等人相繼擔任將軍。
秦王嬴政即位后,國家連年用兵,戰爭不息。在這其間,秦王的弟弟成蟜造反,失敗后被殺。第二年,嬴政舉行了加冕儀式,開始親政。他親政后,母親的情夫嫪毐又發動了叛亂,嬴政當機立斷,派兵剿滅了他,殺了所有的同黨。呂不韋因嫪毐事件被牽連罷相,母親流放到雍地。韓國又派水利專家鄭國來秦國修建鄭國渠。事後發現這一舉措實際上是為了消耗秦國的國力。秦王十分震怒,於是下了逐客令,驅逐所有的外國人。李斯也在驅逐之列。
李斯見自己被驅逐,就給秦王寫了一篇《諫逐客書》,闡明統統地驅趕外國人就是把有才能的人趕往別國,這樣秦國就難以駕馭諸侯了。秦王看了這篇文章,非常高興,就取消了逐客令,讓李斯留了下來。這年有個叫尉繚的人也來到秦國,他向秦王獻了一系列計謀,都被秦王採納。可是尉繚卻說秦王是個刻薄寡恩,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因此長懷去意。秦王知道后,就強行拜他為國尉,讓他執掌軍務大權。隨後秦國繼續向東方用兵,王翦的功勞最大。嬴政十三年,桓齮率軍大舉攻伐趙國,一年後再破趙軍。就在這年,韓國的奇才韓非來到秦國。韓非和李斯是同學,韓非要阻止秦國攻打韓國,而李斯要滅韓,就將韓非害死在獄中。緊接著秦國大舉攻伐趙、韓、魏三國。趙軍大敗,韓國的南陽被秦國奪去。魏國見秦國咄咄逼人,也獻出土地請和。由於秦國在東方的戰爭接連取勝,就開始了統一六國的偉大戰爭。這也是中國古代分裂時間最長而進行的一次統一戰爭。
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是從嬴政十七年開始的,也就是公元前二三零年。秦國的內史騰進攻韓國,大敗韓軍,擄獲了韓王安,把韓國納入秦國的版圖。十九年,王翦、羌瘣又平定了趙國,在平陽擄獲趙王遷。二十二年,王賁進攻魏國,挖掘河溝淹了魏國的首都大梁,魏王請降。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率軍攻打荊楚,大敗楚軍,昌平君戰死,統帥項燕自殺,楚國就滅亡了。二十五年,秦國讓王賁率領大軍進攻燕國的遼東,服虜燕王喜。二十六年,秦國派將軍王賁從燕國的南方攻破了齊國,齊國也滅亡了。秦國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先後滅掉韓、趙、魏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楚、燕、齊,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
秦並六國,舉國歡騰,京都咸陽被祥和、快樂、安寧的氣氛所包圍。自春秋開始,整整五百餘年,華邑各民族幾乎都是在連綿不斷的戰爭中渡過,勞動人民在飢餓和死亡的相伴下,為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付出了極其沉痛的代價,二十多萬個日日夜夜的煎熬,使廣大的人民不得不嚮往和平,渴望統一。所以除了六國的貴族以外,全國的民眾都擁護秦國的統一戰爭。人人都希望能過上父子相聚,夫妻相守,合家團聚的好日子。現在這種好日子終於到來了,嬴政從此君臨天下,開始了新的紀元。這正是:祥雲迷玉閣,君臨天下開物象;瑞氣罩金樓,賓服四方換新天。
秦王二十六年三月,和煦的春風吹遍關中大地,滿天的朝霞映紅千家萬戶。這天,秦國的都城非常熱鬧,咸陽宮更是熱鬧非凡。人們早早起來,開始忙碌起了新的一天。秦王起的也很早,他經過一番上朝的準備,在咸陽殿召見了群臣。文武大臣手持笏板,意氣風發地肅立於丹墀之下,目不斜視地注視著秦王。
時年三十八歲的秦王看上去英姿勃發,不過他的相貌確實奇特,在他那白凈的面龐上,長著兩道彎彎上翹的鬍鬚,鼻樑又窄又高,真是名副其實的鷹鉤鼻。再加上他有一對非常引人注目的眯縫眼睛,這對眼睛又細又長,如同鑄劍師在深山暗洞里煅造出來的兩把利劍,不時地射出兩道令人不寒而慄的光芒。眼睛睜大時,又恰似秋陰下的兩灣池水,肅殺陰冷,深不可測。因此人們無法琢磨這位君王究竟有何等的心計與胸懷。秦王的身體也非常奇特,他的前胸窄而突起,形狀像個鷙鳥,側面看顯得特別明顯。正因如此,尉僚對他的相貌很不滿意。
只見秦王輕啟唇齒,慢條斯理地說:「以前韓王向我國獻出了土地,並且奉上一塊玉璽,請求作秦國的藩臣,可不久就背信棄約,與趙、魏聯合起來反叛秦國,所以寡人派兵討伐,俘虜了韓王。寡人認為這事已經圓滿解決,戰爭將會停止,誰料趙王又派他的丞相李牧前來結盟,寡人就歸還了趙王在我國做人質的兒子。可是後來趙國又背信棄義,在太原反叛秦國,寡人只好派兵討伐,虜獲了趙王。趙公子嘉不自量力,自立為王,寡人也派兵滅了他。魏王起初立約臣服我秦國,可不久又和韓、趙等國陰謀叛亂,還襲擊我國,秦國再次出兵打敗了他們。楚國開始時也獻出青陽以西的土地,不久又違背盟約,還襲擊我國的南郡,因此寡人也發兵征討,抓住了楚王,一舉蕩平荊楚。燕王昏庸暴虐,他的太子丹是個可惡的傢伙,竟敢暗中唆使荊珂行刺寡人,妄想置寡人於死地,真是罪大惡極,因此寡人的雄兵一到,他的國家就完了蛋。那個在海邊的齊國,也是不自量力,齊王竟然聽信相國后勝的奸計,與我國斷絕邦交,秦軍只好乘勝南下滅了他們。等到服虜了齊王,平定了齊國,大功才算告成。寡人憑藉微不足道之身,依賴祖宗的威靈,興兵討伐混亂的六國,他們的君主不得不俯首稱臣,天下到此才完全平定!」秦王說話的聲音尖而且炸,好似豺聲狼音,唬得群臣膽戰心驚。群臣齊聲拜呼:「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秦王用犀利的目光環顧群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臣,然後再次高聲道:「眾卿平身!」群臣又重新起身肅立。秦王說:「寡人略有微功,如今要是不更改名號,實在是無法弘揚我大秦的功業,希望你們討論一下帝王的稱號。」根據功勛爵制,秦國以右為上,因此德高望重的右丞相王綰出班奏道:「大王,從前五帝有地千里,外面是侯服和夷服,諸侯有的臣服,有的不臣服,天子也無法控制。現在大王興正義之師,討伐暴亂,平定了六國,又把國家分成若干郡縣,這是上古以來不曾有過的功績,連五帝都趕不上大王啊!臣等已經和博士們商量過了:古代有天、地、泰三皇,其中泰皇最尊貴,大王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臣等冒死獻上尊號,大王就稱泰皇,天子之令稱為詔,天子自稱為朕,臣下向天子奏事稱陛下。」王綰言畢,群臣一起附和道:「臣等冒死獻上尊號,大王就稱泰皇。」
秦王聽了王綰的話,沉思片刻,說:「取用三皇中的『皇』字和五帝中的『帝』字,稱『皇帝』,其它的就依你們的建議。群臣立即改口道:「皇帝最好。」秦王接著說:「朕是開天劈地以來的第一位皇帝,就稱始皇帝,後代子孫就用數字計算,從二世、三世,一直傳到千萬世。」群臣即刻拜呼:「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始皇帝讓大臣平身後又接著說:「朕聽說上古時的帝王只有名號,沒有謚號。到了中古,帝王們根據生前的事迹要取謚號。這麼一來當兒子的批評父親,做臣子的議論君王實在不應該,朕現在就尊庄襄王為太上皇。另外把和氏璧琢為傳國玉璽,由李斯負責,在上面刻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代代相傳。」
五十多歲的博士淳于越走出隊列,上奏道:「陛下,每朝的統治必須和金、木、水、火、土五德相配。周朝以火德統治天下,秦滅周即為水滅火,現在應以水德治理天下。冬季為水,十月為冬季的首月,應該把十月定為一年的開始,群臣應該在十月入朝慶賀。八卦中北方屬水,其色主黑,衣服、旄旌、節旗、國旗、軍旗都應該以黑色為貴。坎數為六,符信、法冠都改為六寸,車寬為六尺,馭馬為六匹,天下同軌。北方最大的河流是大河,應該把大河改為國家的『德水』。更重要的是治理國家應與五德相配。水是陰性,主刑殺,秦國應該用法家的思想來治理臣民,即是囚犯再多,都不應該拿『仁愛』來寬容,這非常附合水的德性。」始皇帝點頭應允。
左丞相隗狀聽了淳于越的話,出班奏道:「陛下,天下剛剛統一,六國臣民尚未歸附,一旦急於用法來治理民眾,怕有不妥。」始皇帝問:「依丞相之見呢?」隗狀回答:「臣以為:戰爭剛剛結束,老百姓都想過安定的日子。秦國應該發動地方官採用綏靖政策,在各地安撫百姓,百姓安定了,國家也就安定了。儒家的仁愛之說對老百姓沒有什麼不好,何必用法來恫嚇他們?」始皇帝沉思片刻,道:「不是恫嚇,而是秦國在各地駐軍。若用仁愛加之,百姓就會輕視法令。秦國自從商鞅改制,歷代都推崇嚴刑竣法,因此秦國才完成了一統江山。淳于越的水德之說正附合當前的實際,治理國家,應以『法』為本,以『刑』為輔,雜以儒、道、陰陽等百家之說,國家自然能長治久安。」眾人聽了始皇帝的話,再次山呼萬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