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離間分化(二)
「讓公、郭公,請留步!」
劉辯離開長秋宮不久,大長秋趙忠便追了出來,喊住了正欲離去的張讓與郭勝二人。
只見他一臉急切地看看左右,隨即壓低聲音對張讓說道:「讓公,郭公,你二人方才怎能在何皇后與史侯面前說那樣的事?」
見趙忠轉頭看向自己,郭勝一揮拂塵撇清關係道:「別看我,咱家此次也是被讓公拖下了水。」
聽聞此言,趙忠又轉頭看向張讓,卻見張讓惱羞成怒道:「趙常侍想要咱家怎樣?承認那馮禺是受咱家指使?……趙常侍可別忘了,限制史侯在宮內走動,可是咱們一致的決定,又豈是咱家一人?」
見張讓發怒,趙忠的語氣放緩了幾分:「咱家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孫璋、封諝、夏惲三人此番若受無妄之災,心中必生憤恨……兩位也聽到了,方才皇后盛怒,命我到永樂宮拿人,緝拿孫璋、封諝、夏惲三人至長秋宮問話……讓公,這事怕是要鬧大了。」
聽到這話,張讓亦皺起眉頭,苦惱道:「咱家也沒想到,史侯竟會誤以為是董太后所為……」
三人默默無言。
良久,郭勝謹慎地開口道:「要不……先跟孫璋他們商議一番?」
在趙忠搖頭苦笑之際,張讓異樣地瞥了郭勝一眼,旋即他凝著雙眉露出沉思片刻,足足過了十幾息,他好似做出了什麼決定,咬牙說道:「這件事,還請兩位賢公相助咱家。」
趙忠聞言面色微變,假裝不知道:「讓公指的是?」
張讓微不可差地皺了皺眉,似乎是有些不悅於趙忠在這種時候假裝不知,不過又聯想到他此刻有求於對方,他也只能放低姿態:「孫璋幾人必不肯承認,介時希望趙公在皇後面前替咱家說話……」
聽聞此言,趙忠用陌生的目光看向張讓,心中暗驚。
要知道自中常侍王甫身死至今,他們十常侍基本上都是共同進退,想不到今日張讓為了在史侯面前妥協責任,竟打算出賣其他人,這讓他看到了張讓自私自利的一面。
『看來我也得早做打算……』
心中嘀咕一句,趙忠忽然平靜說道:「咱家幼弟淳,年輕有力,或可為甲房殿令,陪伴史侯左右。」
「?!」張讓猛地看向趙忠,心中冒火。
從旁,郭勝也急了,睜著眼睛對趙忠道:「趙常侍,你……」
他的話還未說完,卻見趙忠轉頭對他說道:「郭公乃中常侍,不宜屈尊事殿令一職,若郭公願意成全,咱家可以舉薦郭公為大長秋丞。」
「……」
郭勝張了張嘴,頓時啞然。
大長秋丞是大長秋的下屬兼副職,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六百石的職位,但關鍵在於這也是一個可以接近何皇后的官職,更何況倘若是他郭勝當上大長秋丞,何皇后更信賴他或者趙忠,還未可知。
因此對於郭勝而言,以房殿令交換大長秋丞,也不算虧。
畢竟就像趙忠所說的,他乃宮內中常侍,哪怕爭取到甲房殿的房殿令,他自己也無法擔任,只能派心腹去陪伴那位史侯左右,這又如何及得上他自己陪伴於何皇後身邊呢?
於是郭勝不再做聲,手持拂塵最後半步表明立場。
這可氣惱了張讓,他冷笑著趙忠道:「趙常侍以往對郭常侍前防萬防,想不到今日竟如此大方。」
趙忠拱手作揖道:「此一時彼一時,咱家有責任要為舍弟打算,望讓公成全。」
聽到這話,張讓目視趙忠良久,但最後還是泄了氣,點點頭道:「也罷。……日後史侯之事,就交由趙常侍與令弟負責。」
「多謝讓公。」趙忠拱手道謝。
張讓雖看得心中懊惱,卻也明白此刻並非計較的時候,只能壓在心中。
既三人已私下交換了利益,剩下的事那就簡單多了。
在一番合計后,趙忠便前往永樂宮拿人。
永樂宮,即南宮的嘉德殿,靈帝的生母董氏居住在此,號為永樂宮,董氏則又稱永樂太后。
別看董太后與何皇后是婆媳,其實勢同水火。
雙方的矛盾最早來自於董太后之兄董寵與何皇后之兄何進,自何進進入廟堂起,這兩位國舅就為了爭權而開始明爭暗鬥。
最後何進計高一籌,聯合宦官將董寵以矯稱永樂太后屬請的罪名下獄處死。
自那以後,本來就不喜歡何皇后的董太后,更是與前者勢同水火,為了報復何氏,董太后收養了王美人所生之子劉協,號曰董侯,處心積慮想要說服作為兒子的靈帝改立董侯為太子,因此何皇后愈發記恨。
這十年來雒陽漢宮內的爭執,十有八九都是這對婆媳引起,可見二人相互敵視到什麼地步。
今日劉辯在何皇後面前提起此事,就好比是在火上澆油,也難怪何皇后盛怒。
約一炷香工夫后,趙忠率長秋宮郎衛數十人,來到永樂宮拿人。
永樂宮令孫璋收到消息,倍感莫名其妙,出殿與趙忠相見,詢問緣由。
趙忠既已私下與張讓、郭勝交換了好處,又豈會出賣張讓,半真半假道:「史侯杖斃甲房殿令馮禺一事,孫公可知道?」
「知道啊。」孫璋頗有些幸災樂禍地點點頭。
此時趙忠壓低聲音說道:「現有人告訴史侯,是孫公與封諝、夏惲為討好董太后,挑唆馮禺冒犯史侯,史侯在皇後面前告了三位,皇后盛怒,命咱家請三位至長秋宮問話。」
「什麼?」
之前還在幸災樂禍的孫璋目瞪口呆,愕然道:「這與咱家三人有何干係?那馮禺不是張常侍手下的心腹么?」
說著,他隱隱感覺有點不對,沉聲問道:「趙常侍,究竟是何人誣陷咱家三人?」
趙忠也不回答,暗示左右郎衛上前制住孫璋,口中寬慰道:「皇后只是請三位到長秋宮問話,孫常侍不必擔憂。」
他話是這麼說,可孫璋能當上永樂宮令,成為十常侍中『第三位』,職權僅在張讓與趙忠二人之下,又豈是愚笨之人,見趙忠閉口不言究竟是誰誣陷了他們三人,孫璋立刻就意識到被自己人出賣了,大聲對身旁隨從呼道:「快通稟太后,請太后救我!」
見此,趙忠亦有些心慌,伸手按住孫璋低聲說道:「孫公若坦然前去,咱家可以對天發誓,咱家與張常侍、郭常侍,顧念舊日情誼,定會保得孫公周全,但若孫公將事情鬧大……」
然而他的話卻被孫璋的痛罵給打斷了:「好啊,原來是你們三人合謀害我!」
也難怪他這麼快就反應過來,畢竟他是十常侍中的第三位,除了同為中常侍的同僚,誰敢拿這種事來誣陷他?
必然是張讓的心腹馮禺惹惱了史侯,張讓怕牽連自身,是故將過錯推卸於他孫璋。
想通這一層后,他大罵趙讓,連帶著趙忠、郭勝二人也被罵了進去。
他才不信趙忠的承諾,畢竟在中常侍王甫那件事前,他們宮內諸中常侍一直都是相互攻訐、自相殘食,後來實在是抵不住士人的反撲了,這才聯合起來。
可即便是聯合,他們私下亦相互防範,免得自己地盤被其他人侵食,談不上真正的彼此信賴。
若他此番被抓到長秋宮,何皇后在盛怒之下將他處死,誰能保證他能活命?
靠出賣了他的張讓、趙忠、郭勝幾人?
他才不信!
「太后救我!太后救我!」
孫璋一邊呼救,一邊指使跟隨他的小宦官與郎衛糾纏。
此事果然驚動了董太后,董太后當即招入趙忠質問。
別看董太后其實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太后,真正的太后名分應當是當年選立靈帝的竇妙竇太后,董太後作為靈帝的生母只能算作『藩后』,可要知道靈帝還活著呢。
皇帝既在,宮內朝中誰敢對董太后不敬?除了何皇后,沒人有這個膽子。
就連被靈帝稱作『趙常侍是我母』的趙忠也不敢。
面對董太后的質問,趙忠也只能老老實實將事情經過道出,不過他卻隱瞞了與張讓、郭勝交換利益之事,將一切都推給何皇后。
董太后聞言也是大怒,昔日一介屠戶之女,今日竟敢派人闖到他永樂宮來拿人了?
豈有此理!
她當即保下平日里頗討得他歡心的孫璋,憤然命郎衛將趙忠亂棍逐出。
趙忠不敢反抗,灰溜溜地回到長秋宮,將未能拿住孫璋三人的原因全部推給董太后,在何皇後面前哭訴:「太后包庇孫璋、封諝、夏惲三人,命郎衛將臣亂棍逐離。」
何皇后一聽,心下愈發篤定。
好啊,果然是你這個老不死的在背後耍陰謀。
而另一邊,董太后亦憤於何皇后囂張跋扈。
次日,董太后命孫璋、封諝、夏惲三人向靈帝告狀,告何皇后囂張跋扈。
由於其中牽扯到張讓,被靈帝質問的張讓又驚又怒,連忙派人通知長秋宮。
何皇后得知此事,亦不甘示弱,叫趙忠、郭勝告董太后令孫璋、封諝、夏惲三人私下教唆甲房殿令馮禺限制史侯的行動。
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鬧得整個後宮不可開交,也令靈帝頭疼不已。
此時有明眼人發現,這次董、何兩枝相爭有些詭異。
以往這兩位鬧騰的時候,以張讓、趙忠、孫璋、郭勝等人為首的十常侍基本上都不直接參与,但這一次,宮內諸常侍卻好似分作了兩支隊伍,一支相幫董太后,一支相幫何皇后,甚至於相互攻訐,愈演愈烈。
對此宮內、廟堂皆感到匪夷所思,唯有一手主導了此事的劉辯心中得意。
「該走下一步了。」
他心下暗暗想道。
下一步,即設法成為監國太子!
拜他所賜,歷史上在董、何兩家立場上搖擺不定的張讓,這次只能站邊何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