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見安妮薇
當戰艦靠近以後,玩家們才發現,戰艦的桅杆上,懸挂著白底紅條紋的十字旗。這是英格蘭的旗幟,要到18世紀以後,這面旗幟上才會陸續加入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圖案,成為世人熟悉的米字旗。
船的甲板上,一個服飾光鮮亮麗的年輕貴婦正朝著賽馬娘興奮地招手。因為反光,所以賽馬娘第一時間沒有認出來是誰,直到貴婦人衝到岸上以後,他才看清楚,來人竟然是被他送回歐洲的安妮薇!
賽馬娘沒想到竟然還能再見到安妮薇,心中的欣喜之情自是猶如一江春水綿綿不絕,看到她面色紅潤,衣著考究,知道她如今過的很幸福,一直在他心頭的那塊石頭也終於能夠放下了。
原本,賽馬娘是很想跟她來一個大大的擁抱的,但看到安妮薇身後,從甲板上悠然走下來的一個年輕貴族,他激動的手最終還是放了下來。
兩人的眼神相交,都能看到彼此眼神里的激動,那是久別重逢的喜悅、知道對方平安時的心安,以及......
一絲欲言又止的情意。
最終,千言萬語彙聚到嘴邊,說出來的卻只是異口同聲的一句「好久不見」。
兩人的心有靈犀讓彼此都垂下了眼瞼,避免對視,以稍稍平復一下百感交集的內心和愈發潮紅的臉頰。
半晌,當那個年輕的貴族走到賽馬娘的身邊,很自然地挽起她的手時,安妮薇這才回過神來。她對身旁的貴族說:
「這位就是我常常跟你提起的把我從東方解救出來的恩人。」
接著,她又對賽馬娘說:「這位是我的丈夫,來自英格蘭的約翰爵士。」
約翰十分大方地上前向賽馬娘伸出了手,用蹩腳的中文說道:「您好!中國人,我很感激您救出了我的妻子,請允許我向您表達敬意,您是一位高尚的紳士。」
約翰有著一頭燦爛的金髮,寶藍色的瞳孔十分澄澈,他的嘴角掛著和煦的微笑,整個人看上去十分有親和力。
賽馬娘也微笑著伸出了手:「你好。」
接著,安妮薇簡單地向賽馬娘介紹了一下她回到歐洲后的生活。她回到歐洲叔叔家后,叔叔對侄女的到來十分驚喜,對她也非常地好。後來在叔叔的介紹下,她和約翰結了婚。
約翰是一個靠著軍功獲封的新晉男爵,他人很不錯,不僅絲毫不介意安妮薇的過去,而且還對她寵愛有加,安妮薇也全心全意地對待約翰,兩人的婚後生活十分美滿。
不過,平淡的婚後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約翰便接到了英王查理一世的徵召。當時正值英國崛起,開始挑戰老牌海洋強國荷蘭的霸權,英王讓一群擅長海戰的小貴族化整為零,各自帶著小股的海軍在全世界搶劫荷蘭的商船和殖民地,以此削弱荷蘭的國力。
約翰便是這其中之一,得到了國王命令后,約翰告訴了安妮薇。安妮薇便提出,讓約翰主動請命負責到東方來襲擊荷蘭人。約翰同意了,因為東亞距離歐洲太遠,所以根本沒有人和他爭,其餘人都巴不得有人願意去干這最累的活,於是很快他的請求便通過了。
就這樣,安妮薇跟著約翰,重新踏上了前往東方的旅程,沒想到剛到台灣,便看見明軍和荷蘭人正在激烈地交火。於是,約翰便果斷出擊,幫助明軍擊退了荷蘭人。
知道了來龍去脈,賽馬娘的心裡雖然有了一絲絲失望,但更多的還是由衷的祝福。對於安妮薇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
帶著淡淡鹹味的海風吹拂而來,將安妮薇的頭髮微微吹起,露出了她胸前的玉佩。一個歐洲貴婦的胸前佩戴著濃郁東方色彩的玉佩,這著實有些違和,不過其中的深意,賽馬娘卻瞭然於胸,他的臉頰不由又是一紅。
那玉佩不是最常見的佛陀、八卦一類祈求神靈保佑的圖形,而是一把精巧的飛刀。
遠處一波接著一波的海浪聲此起彼伏,像是大海在歌唱,又像是賽馬娘漸漸恢復平靜的心跳。
這段從未開始過的感情,到這裡便剛剛好。
溫情脈脈的敘舊被遠處荷蘭人的腳步給打斷了,只見港口外,幾輛馬車駛來,荷蘭人正在從馬車上卸下一門門重型火炮。
看來荷蘭人仍未死心,鹿耳門港是熱蘭遮城的門戶,他們是斷然不會如此輕易就放棄這裡的。
本著凡是荷蘭人的軍隊就要打,凡是荷蘭人的貨物就要搶的原則,約翰當即表態,要和玩家們一起痛擊荷蘭人。
於是,一時間鹿耳門港內再次槍炮聲大作,將剛才短暫的寧靜給轟得稀巴爛。港內船隻甚多,各種貨箱更是堆得到處都是,如此複雜的地形,荷蘭人一時半會兒根本拿不下來,但玩家們礙於人數的差距也不敢衝出去。
雙方就這樣一直僵持了一天,誰也奈何不了誰。
鹿耳門港激戰的時候,肆虐澎湖附近的颱風終於挪了窩,向著更加靠北的方向遠去。鄭軍休整一新后,颱風一走就立即重新起航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鹿耳門港。
這一次,再也沒有出什麼幺蛾子,一路順風順水的同時,也沒有再遇上荷蘭的艦隊。等鄭軍終於抵達鹿耳門港的時候,浴血奮戰的玩家們一片歡欣雀躍。
穩穩地靠岸,一萬多名鄭軍士兵在鄭成功的帶領下朝著港口外的荷蘭人陣地發起了猛攻。鄭軍的艦船也紛紛向荷蘭的炮兵陣地開火。
荷蘭人的大炮攏共也沒幾門,被如此強大的火力轟炸,立即就蔫了菜。荷蘭士兵的總數其實也只有兩千五百人,看到自家炮兵完犢子了,前面又有一萬多名敵人排山倒海般朝著自己殺來,登時就嚇得腿都軟了,紛紛朝著熱蘭遮城的方向逃去。
逼退荷蘭人,明軍倒也不追,而是等待全部軍隊登陸,然後整理好隊形后,才浩浩蕩蕩地向著熱蘭遮城進發。
加上留守熱蘭遮城的一千守軍,荷蘭總共也不過三千多人的兵力,而這已經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得知明朝有可能會攻台之後,盡全部能力抽調的所有能夠抽調的兵力了。
雖然人數上處於劣勢,但堅固的熱蘭遮城卻給了荷蘭人莫大的信心,他們相信,只要龜縮在城內,那麼明軍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說到底在名義上這並不是明朝和荷蘭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是明朝興明商會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兩個商業組織之間的戰爭,只要是商業組織,那麼首先考慮的便是利益。
荷蘭人寄希望於用防守重創明軍后,讓興明商會明白,縱使打下台灣,他們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高昂的,高昂到哪怕收復台灣也不足以彌補。荷蘭人相信,這樣一來,興明商會便會放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