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供銷社主任王占龍
接下來說說g省甘州地區下轄的沿山縣及沿山縣下轄的靠山鄉。
沿山縣位於甘州地區中部,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小縣,全縣人口約三十餘萬。
沿山縣靠山鄉,位於縣域最南面,緊靠著祁連山。這裡,氣溫低,耕地少,土地貧瘠,自然條件差,系該縣最為貧困的一個鄉。靠山鄉政府就坐落在祁連山下的半山坡上。
靠山鄉雖說是個鄉,但鄉政府所在地卻非常簡陋,就一條街道,兩邊分佈著鄉政府、經管站、農技站、學校、衛生所、糧管所、派出所、供銷社等單位。
平時的時候,除了單位上上班的人和學校里上學的學生外,就再沒有多少閑人了,街上顯得稀稀拉拉、冷冷清清的。
靠山鄉政府往南三里多的劉家寨村,是靠山鄉最南面的一個村,沿著祁連山根,散布著幾個小村莊,分別是劉家寨村下屬的幾個社。每個社也就是戶人家,住的大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子,看上去破爛不堪。
劉家寨村一社又是幾個社中最靠南面的一個莊子,自然條件條件較其他幾個莊子,更差一些。
劉家寨村,主要有劉、王兩姓。
最早的時候,劉家寨村只有劉姓人家,所以才叫做劉家寨。
劉家寨村的王姓人家,是後來才遷徒來的。
那還是清朝末年的時候,中原發大水,淹沒了村莊田地,水災嚴重,地里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遂有十多名河南人,在族長王玉民率領下,幾經輾轉,來到了沿山縣靠山鄉劉家寨村這個地方。
當時,這些河南人,長途跋涉,饑寒交迫,人人疲憊不堪,面有菜色,在來到劉家寨這個地方后,見劉家寨依山傍水,地方也大,人口又少,應該是個能夠安身的地方,便停了下來,就地搭建窩棚,準備安家居住。
劉家寨村的劉姓人,見十多名外地人,來到自己的地盤上,也沒有個啥說法,就地搭建了窩棚,似乎有常住之意,心裡甚是疑惑,遂由族長出面,找到了這群河南人的頭,族長萬玉民,詢問是什麼情況。
劉姓族長找來了,問你們是哪裡人?從什麼地方來?發生了什麼情況?咋吱也不吱一聲,就在我們莊子上搭建窩棚呢?
王玉民見問,噗通一下,跪伏於地,聲淚俱下地說道:主家爺爺,俺們是從內地中原來的。前不久,俺們家裡發了大水,地里顆粒無收,生活無以為繼,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貴地,打算暫時住上幾年,待度過飢荒年景,再返中原故鄉去。
王玉民一邊哭訴著,一邊又是叩首,又是求情,懇請劉姓人家寬懷開恩,能夠收留接納他們,以便能使他們有個地方生存下來,將來他們定將報答主家爺爺們的大恩大德等等。
王玉民哭訴著,其他一些河南人也跟著跪伏在地,流淚磕頭。
劉姓族長聽到這個情況,又見那十多名河南人可憐兮兮的,心裡暗想,人家家鄉遭災了,萬不得已才流落到我們地方上來的,要是硬攆上他們走,他們也的確無處立腳。劉姓族長遂心生憐憫,不好再說什麼了。
劉姓族長是個好心人,有心讓那些河南人留下來,但又不好一人做主,遂召集莊子上各家主事的男人,來到劉氏祠堂,共同商議此事,決定允不允許這些河南人留下來。
祠堂里,劉姓人家的男人們,商量來,商量去,覺得這些河南人也不容易,千里迢迢,大老遠地來了,再往哪裡攆呢?再說了,劉家寨地方大,人口少,土地貧瘠,自然條件也不好,既然這些河南人不嫌棄,要在這裡生活,就由著他們算了,多少還給莊子增加些人氣。
於是,劉家寨的劉姓人家,收留了流落到此的王姓人家。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劉家寨有了王姓人家。
後來,王姓人家也沒有離開劉家寨,而是和劉姓人家通婚,結果就都是親戚了。如此一來,親戚道里的,咋再好攆人家走呢?!
再後來,經過將近一百餘年的繁衍,王姓一族也漸漸興旺了起來,成了劉家寨村第二大姓的人家。
在劉家寨劉姓人家收留了王姓人家數十年後,王姓人家中,有個名叫王占龍的,漸漸發達了起來。
王占龍的家,就住在靠山鄉劉家寨一社。
剛解放的時候,王占龍二十歲,因人活泛,機靈,肚子里有些文化,能說會道,能寫會算,有眼色,會來事,就公家看上了,就被抽到鄉上去幫忙。幫來幫去,王占龍把自己給幫成了鄉上的工作人員,被分配在靠山鄉供銷社工作。在供銷社工作期間,王占龍先是干營業員,後來是會計,再後來就升為靠山鄉供銷社的主任了。
時間到了一九九0年,在沿山縣靠山鄉供銷社當主任的王占龍60歲了,按規定,要退休了。
王占龍的婆姨名叫張菊花,沒有工作,是個農村婦女,在沿山縣靠山鄉劉家寨村一社種地。
王占龍和張菊花老兩口共生育了三個子女,老大是丫頭,名叫王婷,當年十八歲,剛剛高中畢業;老二、老三都是娃子。王占龍的大兒子,名叫王軍,十四歲,在鄉中學上初二;王占龍的小兒子,名叫王兵,十一歲,在村小學級。
那時候,子女的戶口跟母親;所以,王占龍的三個子女,都是農村戶口。
若是沒有過多照顧老同志的政策,王占龍直接退休就行了,也就沒有後面要講的故事了;然而,當時沿山縣有個政策,就是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在退休的時候,可以相應地安排一個子女頂替招工。
根據這個政策,在王占龍退休時,可以安排一名子女頂替招工。問題是王占龍三個子女中,兩個兒子歲數小,不符合國家年滿十六歲才能招工的政策;符合國家招工政策的,恰恰是王占龍排行老大的丫頭王婷。
這個情況,把精明了一輩子的王占龍給難住了。
在農村,特別是在地處西北內陸地區的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王占龍雖然當了一輩子的國家幹部,但他是在地處西北內陸地區當幹部;所以,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王占龍也有,有時候還非常嚴重。
即將退休的王占龍心想,就算是頂替招工,也得兒子來頂替招工嘛,畢竟兒子是自己的,要傳宗接代哩,能有個工作,自然是再好不過了;至於丫頭嘛,是自己親生的,這個不假,但將來長大了,畢竟是要嫁人嘛!等到將來丫頭子嫁人了,不就成別人家的人了嘛,要是把自己的工作,讓丫頭頂替招工了,不就等於把自己家的工作,讓給別人家的人了嘛。
丫子毛的!這個事情太虧!
因為要把自己家的工作讓給別人家的這個事情,王占龍一想起來,就心疼的不行。
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著實把王占龍給愁住了,愁得王占龍整夜裡都睡不著覺。
王占龍琢磨來,琢磨去,覺得在頂替招工這個問題上,不能鑽牛角尖,要兩害相權取其輕。
王占龍覺得,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也不是不可以讓丫頭王婷頂替上班,雖說丫頭將來要嫁人哩,會成為別人家的人,但畢竟是自己的親生丫頭嘛!現在是新社會了,丫頭子就是嫁到誰家去,也還姓王嘛,不可能成為啥王氏嘛!
然而,讓王占龍糾結的是,他的丫頭王婷,正和村上劉富貴家的二蛋,談著對象哩!
王占龍心想,我一個漂漂亮亮的丫頭子,假如頂替了老子招工了,就是公家人了,就吃上公家飯了,就算是嫁人,成為別人家的人,也該是個好人家,咋能嫁給劉家的二蛋?!咋能成為他劉富貴家的人?!
丫子毛的!想到這個情況,王占龍就是一肚子的氣。
和王占龍同莊子上的劉富貴,年了,名字雖然是叫了個富貴,但命里一點也不富貴,家裡就三間破土房子,也沒幾件像樣的傢具,窮得叮噹亂響,婆姨葛桂花還是個老哮喘,一天到晚,呼哧呼哧的,看著就讓人鬧心。
劉富貴兩口子生有一兒一女。
劉富貴家的老大,也是個丫頭,名叫劉文秀;老二是個娃子,就是和王婷談對象的劉文明,小名字叫個二蛋。
劉富貴的家庭,在劉家寨村來講,算是最貧窮的人家了。就這麼個家庭條件,安穩種地就行了,但人家劉富貴人窮志不短,盼子成龍心切,把他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劉文明的身上,一心一意、不惜一切代價地供濟著兒子劉文明上學讀書。
在村子里,別人家的娃子讀個小學,最多是讀個初中,就回家務農了,幫著家裡掙錢了,劉富貴卻一直供濟著兒子劉文明,讀到了高中畢業,把一年到頭幸辛苦苦掙下的幾個嗑大豆的錢,就全讓兒子給花掉了。
因為這個原因,劉富貴家成了劉家寨村一社最貧困的人家。
關鍵是窮得叮噹亂響的劉富貴,還邋遢的很,一年到頭,穿得破破爛爛,從來也不洗刷一下。一個不的人,滿臉的皺紋,頭髮都白了一大半,看上去倒就像七十歲的老漢一樣。
每當碰到劉富貴,王占龍的心裡就非常彆扭。
王占龍心想,我咋說也是個國家幹部,就算是做親家,也該是和差不多的人家做親家,讓我和劉富貴做親家,這不是羞辱我嘛!
更讓王占龍感到彆扭的是,他的叔伯兄弟王占雄,娶了劉富貴的丫頭劉文秀。
王占龍心想,王占雄雖然小我十來歲,但輩分和我是一輩的嘛,我把丫頭嫁給劉富貴的兒子,這個輩分上就亂了套了嘛!再說了,就他那個家庭,他那個家風,他那個家庭環境,丫頭子嫁過去了,咋可能和他們生活到一起?!
那麼,王占龍為啥這麼介意劉富貴的家庭?劉富貴的家庭到底是個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