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些廢稿二:棄用的引言
這本書所講的故事,是發生在星河紀時期的,一場關乎所有生靈存亡的戰爭的始末。
原本是我從騎士學院畢業時用來爭取獲得騎士稱號的考古學論文,但那些老學究們認為它「包含了太多的個人臆想和主觀推斷」,更像是一部小說而非學術論文。他們哪裡知道,這些故事可都是那場戰爭的親歷者,偉大的溫特爾帝國皇帝黎明·艾撒親口講給我父親,再由我父親親口講給我的。所以我把這篇論文稍加修改,寫成了這個故事。我當然知道它最終只能流落市井,在地攤和茶館的說書人嘴裡流傳,但也比那些傳奇被遺忘要好。
由於這個故事和半妖、東大陸南方的城邦宿城,以及我們溫特爾帝國的騎士密切相關,所以在正式開始之前,我必須先就這些做一番介紹。這個部分相對冗長和無趣,您大可以略過,但您要對歷史有些興趣,又想在等夥計端上熱茶之前消磨一下時間,倒是可以讀上一讀。
1,關於妖類和半妖
「妖類是如何誕生的」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不論是人類最著名學者們的相關專著上,還是市井的流言里,甚至妖類內部,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在眾多理論和猜想中,最著名的要數「神創說」和「神血論」了。
「神創說」認為同人類一樣,妖類是由神創造的。
傳說火神在定居厄斯大陸的西方以後,不知是出於對自己帶頭創造的人類產生厭惡,還是純粹的突發奇想為了給自己漫長且無聊的日常增添樂趣,便創造了這種結合了人類和動物特徵的生物。這一理論相對合理的解釋了妖類起源於西方大陸,以及同時具備人和動物特徵的原因,所以著名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把它寫進《太陽紀編年史》以後,能廣泛得到認可。
當然,反對這個理論的也不在少數。反對派中的大部分人類學者自然是帶著人類更加高級,或者妖類嗜血成性毫無神性的偏見,以及對巨妖「獨狼」希索曾經率兵橫掃北方大陸奴役人類的怨恨;其他比較理性的學者則是認為大探險時代以來,從各處發掘的太陽紀遺迹中,還沒有找到任何關於妖類的線索,所以妖類應該誕生於太陽紀之後。
而妖類反對派的意見就統一多了,他們普遍認為「同人類一樣」這個說法難以接受,認為人類這種「垃圾生物」根本就不可能是神創造的。
另一種由明朗城的大學者,「拓荒者」波波維奇提出的說法——「神血論」,流傳更加廣泛,影響力也更大。
這位活了數百年的人類精華認為,妖類大部分誕生於西方大陸和北方大陸,而這兩個地方,正是太陽紀末期那場導致眾神隕落,讓原始厄斯大陸分裂成四塊的戰爭的主要戰場。到冰河紀結束之後,在這些被眾神灑下的血液滋養過的土地上,新生的植物結出了名為「血果」的果實。吃下這種果實的動物和相關的捕食者們,便獲得了神的血液,得到進化,成為了妖類。
這一學說幾乎完美的解釋了妖類的動物特徵和習性,以及匪夷所思的強大力量和超乎尋常的生命力。受到它的影響,不少人類開始尋求這種血果,引發了第一次探索西方大陸的狂潮,並間接導致了第二次大陸戰爭。
還有少數考古學家認同「神獸論」。在各地發掘的太陽紀遺迹中,有不少關於「神的侍者」的記載。這些侍者都因為伴神左右,獲得了智慧和力量,比如北方大陸上,在星河紀初期引領人類文明的古溫特爾人,
就曾是冬至女神艾莎的侍奉者,以及東方大陸上至今仍然存續的曾侍奉月光女神白夜的白羽人。而比起人類,「神的侍者」中關於動物的記錄要多得多,比如火神的龍,風神的青鳥,月光女神的白鳥,雨神的巨蟒等等。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引領妖類崛起,讓人類聞風喪膽,曾伴隨冬之女神巡視冰原的獨狼希索。
儘管妖類的誕生眾說紛紜,關於它的分支——半妖的誕生,卻是十分的統一。當然,「半妖是妖類的分支」是人類的觀點,在妖類看來,半妖身上流著骯髒的人類血液,應該是人類的分支。雙方如此一致的排斥這一新生的種族,是因為半妖的誕生,源自一場背叛。
那是在第二次大陸戰爭尾聲,妖類帝國和人類聯軍都集結起所有兵力,準備在北方大陸和西方大陸交接的怪石海峽上進行決戰時,背叛發生了。
先是人類聯軍中負責後援的蘭德爾人臨陣脫逃,導致人類陣線崩潰;隨後負責建造「聯結浮橋」的妖類勞工意外倒戈,幫助布魯塞維爾奇襲妖類大軍腹地,導致親自率領前鋒的妖狼皇帝——雪狼希奈,被困在對岸的風暴角孤立無援。
而且摧毀一切的颶風即將橫掃怪石海峽。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領導者,不得不為了保全各自的種族以及不傷及身為領導者的尊嚴,選擇以決鬥的方式來終結這場必定兩敗俱傷的戰爭。
最終,那場著名的三皇之戰,以溫特爾帝國皇帝御風者·艾撒和宿城王布魯塞維爾戰死,妖狼女皇希蘇重傷而告終。
戰爭結束后,希蘇在死前驅逐了所有參戰的妖類勞工,而御風者·艾撒的繼任者永霜·艾撒則舉國之力,開始攻打位於蘭卡王國境內的蘭德爾人領地——狹長群島,準備為父輩復仇。
蘭卡王國為了保全狹長群島,不得不將公主送往溫特爾帝國和親,並將當時叛逃的數萬蘭德爾人一併遣送。最終,永霜·艾撒接受了蘭卡人的求和,並將蘭德爾罪犯流放到了溫特爾帝國西北部的不毛之地隕星高原。這些罪犯經歷長途跋涉抵達帕塔高原時已經所剩無幾,倖存下來的人,也大多疾病纏身,幸虧得到了先前逃到這裡的妖類勞工的救治,才勉強生存。
就這樣,互相爭鬥了將近一千年的人類和妖類,居然在這群罪犯的努力下,在這片公認不適宜生存的土地上,和平共存了下來。幾百年間,他們互相通婚,早就沒有了純種的妖類和人類,甚至把寸草不生的帕塔高原改造成了富庶的良田,形成了半妖部落。
直到星河紀1879年末,隕星高原上的半妖部落,突然在一夜之間被屠殺殆盡。據當時溫特爾的史官記載,「瀰漫的惡臭,即使在凌冽的北風中依然刺鼻,被焚燒過的斷壁殘垣之中,隨處可見半妖的屍體,血液順著溝壑流淌,染紅了每一片可以立足的土地……」
人們無法知曉是否有倖存者,也無法判斷究竟是誰謀划並實施了這次屠殺。
溫特爾人和妖類一邊忙著互相指責,一邊在各自陣營中好戰者的慫恿下,準備下一次戰爭,大家都默契的放棄了追查倖存者和元兇,讓這件事淪為了酒館里的談資。
半妖奴隸在東方大陸的歷史,則要追溯到人類為了血果探索西方大陸的浪潮後期。那時人類的探險家們開始意識到,「血果」不過是史學家們為了自圓其說杜撰出來的,即便真實存在,也早被妖類吃光了。於是為了挽回損失,開始抓捕妖類,干起了奴隸販子的勾當,沒想到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因為那些達官貴人們並沒有因為「血果」不存在就放棄了長壽的慾望,轉而寄望於妖類的血肉能達到相同的效果,興起了一股短暫的吸血潮。可惜這些喝下妖類血液的人,多半變成了野獸一般嗜血好殺的怪物。而那些被捕捉回來的妖類則成了奴隸,又因為不論在力量還是耐力上都有遠超人類奴隸的先天優勢,而成為了奴隸市場上趨之若鶩的搶手貨。於是,妖類奴隸的貿易愈演愈烈,最終導致了前文提到的第二次大陸戰爭。
戰爭之後,人類和妖類簽訂了和平條約,妖類奴隸的買賣也理所當然變成了非法。
雖然依然有人為了巨額利潤鋌而走險,但規模遠不如前,大部分奴隸販子開始另闢蹊徑。有些參考隕星高原上的人類和妖類,用自己手裡的人類奴隸和妖類奴隸作為原料,來「培育」半妖奴隸;有些則更加直接,選擇前往隕星高原抓捕或者拐騙半妖。
半妖就這樣,成了奴隸販子和達官貴人們的新寵,種族也以這種方式延續了下來。直到1879年年初,珍珠城事件后,半妖奴隸也開始被光明教會的信徒們屠殺,徹底成了瀕危物種。
除了隕星高原的半妖部落和東大陸的半妖奴隸,半妖還曾生活在東方大陸最南端的城邦——宿城。他們大多是趁著金銀聯邦與蘭卡王國戰爭時,逃到這裡的。因為宿城一直以來,都以「無家可歸者的歸宿」為立邦之本,所以半妖們像早就生活在這裡的人類或者其他高等生物一樣,獲得了合法的公民身份。又因為宿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強大防務,使得奴隸販子們無法染指,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宿城是半妖的「聖地」。
2,關於宿城
之前已經提到,宿城位於東方大陸的最南方,又以「無家可歸者的歸宿」為立邦之本,所以即使是半妖這種在其他人類世界被排擠的生物,也能在這裡和人類平等生存。即便是人類內部,也不存在像其他國家或者城邦那樣的種族分明、階級分明。這裡就像一個大樂園,和平,繁榮,又神秘。
宿城的歷史比起其他國家和城邦要短得多,她由大探險家布魯塞維爾,在第二次大陸戰爭中建立,最初只是為了收容那些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人,後來發展壯大,成為了城邦。
布魯塞維爾按照探險家們的契約傳統,和最初的居民們簽訂了契約,以安穩和平的家園,換來王者的身份。在布魯塞維爾殞命於風暴角大決戰之後,居民們中年長的人們聚在一起,推舉了最強大的個體,和他簽訂契約,立他為王。這種方式作為制度被保留了下來,宿城的每一代王,都是由元老選舉出來的。而布魯塞維爾也成為了選擇王者的標準,即擁有難以匹敵的強大力量,以及無上的道德。
雖然作為戰火中建立的城邦,最初來到這裡的人們,都是為了尋求安穩,但誕生在這裡的年輕人們,卻難免對田園生活產生厭煩,加上對布魯塞維爾的光輝事迹的崇拜,讓人對探險家新生嚮往。於是,在長者們樂此不疲的修築家園時,年輕人們卻在建造帆船,準備像自己的偶像一樣出海探險。
當初,在為難民們選擇定居點時,布魯塞維爾特意選擇了這片只有自己探索過的土地,被迷惘森林包圍的鏡湖之畔。傳說,太陽神為了創造月亮取走了這裡的土地留下大坑,天長日久,河流匯聚形成了大湖,又因為大湖的存在,使得樹木更高,更加隱秘,是躲避戰火的完美居所。經年累月,城市不斷擴張,已經有大半建在了湖面上,在這裡成長的孩子,可以說天生就具備在水上生存的能力,每一個都有成為探險家的潛質,並且躍躍欲試。這些年輕人中,就有日後,在大探險時代中名揚天下的德雷克。
德雷克和他的探險船「地平線跨越者號」幾乎探索了厄斯大陸的每一個角落,包括成功穿越環風帶抵達南方大陸,開發潛水技術,成功抵達海底古國等等人盡皆知的事迹,雖然最終在探尋傳說中諸神居住的中央山脈時失蹤,也不能妨礙他成為和布魯塞維爾一樣的偉大探險家。在他之後,越來越多的宿城青年選擇出海成為探險家,因為他們的活躍,使得宿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探險家之都。在各個國家有記載的探險活動當中,有七成以上,都有宿城參與。
探險雖然讓宿城和宿城人名利雙收,卻也有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孩子,於是,有的長者就開始打壓探險活動,導致了與年輕人的對立。直到元老們在研究月光女神的真實之鏡時,偶然發現被鏡中流出的微光照過的泉水,不知為何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於是,為了緩和長幼之間的矛盾,元老們決定讓年輕人們在一年一度的成人禮慶典上,聚集到專門修建的先知塔下,詢問關於他們自己的未來。被泉水認定能夠成為探險家的年輕人可以出海探險,並且會得到無條件的支持;而被認定不能成為探險家的年輕人,則必須留在宿城,安穩生活。這之後,雖然也有懷疑泉水預言的年輕人,私自前往參加一些探險活動,但無一例外,全部以失敗告終。所以年輕人們逐漸接受了泉水的預言,即便沒有立法禁止,那些沒有得到泉水認可能夠成為探險家的年輕人,也不再私自出海探險。
這件事在厄斯大陸上傳開以後,人們爭相在成人禮慶典這一天來到宿城,詢問關於自己或者孩子們的未來,使得宿城的成人禮慶典成了最盛大的集會之一。往往在慶典前七八天,宿城就已經被各種外來人擠得水泄不通,什麼金銀聯邦的工會官員,蘭卡王國的議員,這些平日里難得一見的人,都會出現在宿城各處的酒館、客棧當中。他們就像房檐上的掛飾和燈火一樣,讓宿城原本就歪斜又毫無章法的建築和街道,顯得更加混亂。不過,這都比不上那些將要參加成人禮的宿城青年們的內心,等待著自己命運揭曉前的混亂。
3,關於溫特爾帝國的騎士
考古學家們通常將厄斯大陸的歷史分為四個紀元——光明誕生之前,黑暗統治的時期被稱作「混沌紀」或「暗黑紀」;光明誕生之後,諸神之戰之前,被稱作「太陽紀」;諸神之戰後,漫長的冰封期被稱作「冰河紀」;冰封期結束之後,重獲新生的人類,感嘆星河的璀璨,將新紀元稱作「星河紀」。而作為厄斯大陸上歷史最為悠久的溫特爾帝國,最早則可以追溯到太陽紀時期。
那時的溫特爾,作為有記載的四大遠古王國之一,是人類侍奉冬至女神艾莎的國度。雖然溫特爾王國已經不復存在,古溫特爾人的風貌也難以考證,但從冰河紀末期到星河紀初期的人類文明,確實是溫特爾人引領的。他們探索冰原,建立城邦,復原文字,向東方大陸傳播生存智慧,再到後來勇敢抗擊妖類的侵略,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見證者和推動者。而這其中,作為溫特爾人中的精英階層——騎士,自然是居功至偉。
「騎士」這個稱號,最早源自冰河紀末期,當時的溫特爾還處在游牧部落階段,人們會將駿馬贈予為部落有戰功的人,將他們稱作「騎在馬上的戰士」。到溫特爾王國建立時,「騎士」已經成了一種榮譽稱號,人們會將在某個領域有建樹的精英人士稱作「騎士」。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溫特爾人按照建築院落的傳統,將各種機構稱作相應的「院」,而騎士稱號也就有了具體的劃分。比如戰功赫赫的人會被稱作「軍院騎士」,學識廣博的人會被稱作「學院騎士」。再到溫特爾帝國時期,由於第一次人妖戰爭和之後發生的內亂,為了加強凝聚力和鞏固皇權,「騎士」成為了表彰功勞的爵位和職稱,開始由官方授予,劃分也更加具體。比如為了加強軍隊的管理,「軍院騎士」就被分成了「校尉騎士」、「參謀騎士」和「統帥騎士」等諸多等級,來區分官職和地位。到了和平時期,為了培養人才,溫特爾帝國在首府塞斯城設立了騎士學院,優秀的畢業生會被直接授予騎士稱號,前往各個機構任職。同時,那些在各自領域有相當建樹的人,不論出身,還是會按照傳統,被授予相應的騎士稱號,反倒出身高貴的人,想要獲得騎士稱號卻難上加難。可以說在溫特爾,獲得騎士稱號就等於獲得了一切。
而在溫特爾以外的地方,由於原本就是精英人士,又有常年戰爭的加成,溫特爾騎士一直都是傳奇,以他們為原型的角色活躍在各地劇院的舞台上,他們的事迹在每一張餐桌茶餘飯後的談論中傳頌,從大人到小孩,從婦孺到老人,甚至奴隸和乞丐,都曾聽過那些偉大騎士的故事,象徵著他們身份的帶有雪花圖案的披風,不論在哪裡迎風招展,都能引得少女春心蕩漾,少年心潮澎湃。
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屠龍騎士次非·法特羅,他在冬華城之戰中力據妖狼十萬大軍,為御風者·艾撒奇襲艾斯山脈的一線峽爭取了時間,更是斬落了妖狼釋放的惡龍,使冬華城數百萬民眾免遭烈火焚燒,是現任宿城王范特西之前公認的「人類最強」。在他死後,人們將他葬在了艾撒家的皇冢之中,以表彰他的功績。
還有無數像次非·法特羅這樣的溫特爾騎士,以及宿城的探險家們、明朗城的學者們、蘭卡王國的議員們、金銀聯邦的發明家們、妖類帝國的巨妖們,一起閃耀在歷史長河之中,他們的故事被傳頌下來,引導著下一代人繼續向前。
——以上節選自溫特爾帝國騎士學院,歷史系學生柯飛·曼所著的歷史小說《星河紀:混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