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一回
前言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趙襄子(趙無恤)北登夏屋(今山西代縣草垛山)誘代王(姜姓),使廚人操銅以食代王及從者。行斟陰令宰人各以擊代王及從官,遂興兵平代地(今河北蔚縣一代)。封伯魯(趙襄子兄)子為代成君。」
又據《寰宇記》記載:「代地本翟姜姓之國,周末強大,在七國之前稱王。今雲中、馬邑、五原、安邊、定襄皆為代國之北地焉。」
又有《資治通鑒》記載:「全代之時,北有強胡之敵,內連中國之兵,然尚得養老、長幼,種樹以時,倉廩常實,匈奴不敢輕犯也。」
有關古代國,史料中所載甚少,始封之君不詳,從建國到滅亡,大約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其故地代王城,就是我故鄉的一個小鎮。距離我生活了四十年的村莊只有二十里路程。很多年前,我就有意把故鄉的這段歷史寫出來,可惜那時候手頭竟一點資料也沒有,而且無從查找。有關代國的傳說,在民間也是少之又少。於是,只好將這個心愿埋到心底。直到一九九八年底,蔚縣晉劇團推出了一部新編歷史劇《代國情》,後來這部劇還以河北省優秀劇目的身份參加了進京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獻禮的演出,並獲得了好評,好像還得了個什麼獎。——從那時起,我心中的那個願望便又重新燃燒起來。只是由於種種緣故,一直拖到今日。本來打算寫成史實類的,可是查遍了史料,與故事有關的卻只有短短的幾十個字。沒辦法,只能寫成傳奇了。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一段極富傳奇色彩,卻又鮮為人知的故事。
夏商之後的西周,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翟人(一說代戎),在以現今河北蔚縣為軸心的一塊土地上建立了奴隸制國家——代國,都城在今河北蔚縣代王城鎮。據《千寶搜神記》記載,開始建築代王城時,曾有「板干(築城牆的木板)一夜自移」在「大澤」中「自護結葦為九門」的說法。九門分別為:正南榮陽門(通往飛狐關)、東南興隆門(通往九宮口峪)、正東寶源門、東北迎海門、正北富農門、文勝門、西北興圃門、正西鍾秀門、西南崇德門。昔日代王城,城池平面呈橢圓形,東西寬2200米,南北長3400米,全城周長9256米。明代著名學者尹耕在《兩鎮三關志》中寫道:「蔚廢代城,俗呼代王城。圍二十五里,九門遺址尚存。」
據專家考古研究表明,古城池中西南為宮殿區,佔地面積約五萬平方米。城內分佈古泉多處,皆為壺流河支脈。其中密河源於宮殿區外,流經鍾秀門(西門),金波泉流經文勝門(北門),門轉泉源出迎海門,皆匯入壺流河。
當時的代國,壁壘森嚴,國富民強。代地中南部地區以種植農業和桑麻業為主,北部地區以畜牧業為主,青銅製造等手工業比較先進,商業繁榮。尤以「代馬」而聞名天下。在春秋戰國時期,「代馬」與「胡犬」、「崑山玉」並稱為「北方三寶」。
在古代,馬匹是重要的軍隊裝備,因此,代國在他的近鄰趙氏眼中就成了一塊非吃不可的肥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據史學家分析:代國東接燕國,南臨中山國、晉國趙氏,北靠匈奴,西壤樓煩、林胡。可謂連接中原與北方各族的樞紐地帶,具有非同一般的戰略位置。倘若代歸趙屬,一來可保趙北之安全,此外,對進一步擴張也十分有利。事實證明,代為趙地后,趙武靈王以此為基地對外擴張,如佔有西北方的林胡、樓煩等地,還有,趙攻打中山國的北路軍隊,也是從代地出發的。
古代國當時疆域遼闊,包括今河北的淶源、蔚縣、陽原、懷安、萬泉、張家口市區及張北南部、尚義南部、宣化西部、易縣的西南;今山西的靈丘、廣靈、大同、陽高、天鎮及渾源的東部和北部、繁峙東部;今內蒙古的興和南部、豐鎮東南一部分。
趙簡子(趙秧)時,趙氏就已經對代國垂涎三尺了。只是,那時趙氏連年征戰,兵困馬乏,代國又是兵強馬壯,壁壘森嚴,要想滅代,談何容易。趙簡子把女兒嫁給代王,只是滅代時機不成熟時的一種政治策略。他的兒子趙襄子之所以能夠於夏屋陰謀誘代王上鉤,就是得益於他當年埋下的伏筆。
自趙襄子滅代起,至五胡十六國止,代地歷經秦、兩漢、三國、魏晉數代,近八百多年,除東漢治高柳(今山西陽高)外,代王城始終是治所,足見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如今,經過2800餘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昔日輝煌的王者之城已只剩下了殘垣斷壁。但從這些遠古留下的痕迹,依然可以想見當年的景象。2001年7月,代王城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六月,我和女兒回故鄉探親,專程去了幾次代王城和周邊一些在古代國時被圍在城內的村莊。雖然收集到的資料有限,但令我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考古專家、歷史學者和國內外喜歡探幽訪古的人士,把目光投向這裡,用他們的虔誠尋找著過去的故事……
第一回
春秋末年,諸侯爭霸,戰火連綿,天下紛擾。所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一時期,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最混亂、最血腥、最艱難的時期;也是弱肉強食表現最為突出的時期。最著名的《孫子兵法》就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誕生的,由此也可見當時戰事頻繁之一斑;同時,也說明了戰爭一個質的飛躍——已經從原始的簡單的一味的如野獸爭領地般的野蠻拼殺,提高到使用計謀、策略抑或陰謀的符合人類特徵的階段。野心的不斷膨脹,導致陰謀的不斷推陳出新,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陳規被打破了,弱可以勝強,小可以吃大,戰爭已經不再按照固定的規則進行了,所以,即使你是強國,是大國,也並不能保證就高枕無憂。吳越之戰便是小魚吃大魚的典範,而三家分晉則是蝦米吃掉大魚的例子。
春秋五霸,晉國絕對算得上是一條大魚。但是,可悲的是這條大魚只是一個空架子,實際的內臟器官完全掌控在幾個小蝦米手中,也就是所謂的六卿——智伯、韓、趙、魏、中行氏和范氏。這六卿各自都有自己的分地、百姓和軍隊,並且都建有自己的都城,儼然是六個小國。表面上他們同朝為官,都是晉出公的臣子,暗地裡卻明爭暗鬥,打的都破血流。他們時而聯合,時而敵對,直到後來拼的只剩下韓、趙、魏三家,才總算告一段落。三家經過和平協商,瓜分了晉國,各自為王。也就是從那時起,才正式進入戰國七雄時期。
在六卿之中,智伯氏是勢力最大的一家,因此,他驕橫跋扈,從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這也是他後來遭到滅頂之災的重要原因。趙氏家族當時並不強大,也經常受到智伯氏的欺辱。不過,能做到六卿之一,所實話已經很不容易了。大家都知道「趙氏孤兒」的故事,趙氏家族曾經有很長一個時期一蹶不振,因此我們不得不說,現任的掌門人趙鞅——趙簡子——是個頗有心計的人。他禮賢下士,很會用人,而且在畝制和賦稅方面的改革也給趙氏的百姓帶來不少好處,所以也很得民心。為了擴張勢力,他的一生幾乎是在戰車和馬上度過的,直到後來在討伐衛國的途中染病,才終於結束了他的戎馬生涯。大約兩年後,他便與世常辭了。
大約公元前470年左右,一日,趙簡子從朝堂議事回來,剛坐到書案后,僕人奉上的茶還沒送到嘴邊,董安於就進來了。董安於是趙簡子最器重也是最貼心的家臣,他足智多謀,為趙氏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趙氏與智伯氏的矛盾不斷激化,智伯氏便一口咬定是董安於從中挑撥,揚言除非趙簡子殺了董安於,否則,趙氏家族將再次面臨滅門之災。以趙簡子當時的實力,根本不可能與智伯氏抗衡,為了顧全大局,其實也是為報趙簡子的知遇之恩,董安於毅然自殺身亡。智伯氏的野心,董安於早就看出來了,因此,他時刻都注意著智伯氏的一舉一動。只要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他就會立刻報告趙簡子,並且總是能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化險為夷。不過,他今天來卻是有另外一件事。
「主君,你回來了。」董安於深施一禮。
「哦,是董先生。你有什麼事嗎?」趙簡子放下銅碗,抬起頭,微笑著看著董安於。
「主君,我來是給主君推薦一個人。」
「既然是董先生推薦的,這個人一定錯不了了。」趙簡子捋著花白的鬍子,笑了。
「主君,其實這個人我也不熟,是無恤公子讓我向你推薦的。」
「無恤?」趙簡子斂起笑容,眉頭微微鎖了一下,「難得他還能想到為寡人舉賢分憂——可是他為什麼不自己來呢?」
「回主君,無恤公子把腳崴了,正在宮裡養著呢。」
「怎麼崴的?嚴重嗎?」趙簡子站了起來,繞過書案,來到董安於眼前。
「主君不必著急,已經沒事了。公子跟王良學習駕車,有一匹馬突然失了前蹄,把另一匹馬也絆倒了,公子被從車上甩下來。萬幸的是沒有摔傷,就崴了一下腳。扁鵲先生給公子醫治的,現在已經能走路了,只是不敢太用力。」
「你說扁鵲先生?他來了嗎?在哪兒?寡人一定要見見他!」趙簡子眼睛里放著光,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喜悅。
「回主君,扁鵲先生就在新絳(趙氏都城,后遷至晉陽),已經來了一段日子了。具體住在哪兒,無恤公子知道。主君想見他,臣去問明公子,請來就是。」
「不,扁鵲先生是當今名醫,難得來我趙地,寡人一定要親自去請。」趙簡子反剪著雙手,踱了幾步,「無恤要你舉薦的是什麼人?」
「呃——,此人名叫張夢談,是無恤公子的門客。臣倒是見過一面,二十多歲,儀錶堂堂,言談舉止不俗,像是有些能耐。」
「哦——,寡人心裡有數了,有時間寡人見見他。若真有能耐,寡人會重用他的。」趙簡子回到書案後面坐下,拿起一卷竹簡,隨意翻了翻,又放下了。「唉!最近,寡人老是心神不寧,寢食難安。智伯氏對我趙家一直都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如今更是明目張胆,毫不掩飾了。今天在朝上,他就故意找寡人的茬,寡人與他爭執了幾句。他與韓魏兩家串通一氣,其野心昭然若揭。寡人擔心,智伯氏會很快採取行動。單是他一家,我們就難以抗衡,更何況還有韓魏助紂為虐!晉陽那邊怎麼樣?」
「晉陽有高共治理,主君大可放心。」
「嗯。董先生,你明日派人去傳寡人的旨意,命高共加強壁壘,多造弓箭。實在不行,寡人想遷都晉陽。」
「是。」董安於答應著,往後退了兩步,正欲轉身,忽然眼珠一轉,上前躬身揖禮道:「主君也不必太過上火,那韓魏兩家不過是迫於智伯氏的淫威,並不見得會真心幫他。眼下我們趙家雖不及智伯氏強大,但光憑他自己的力量,想要吃掉我們,也絕非易事!我想,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智伯氏是不會貿然行動的。」
趙簡子沉思片刻,微微點頭道:「董先生說的倒也在理,但防患於未然總是好的。晉陽城池堅固,又有汾河可做阻隔防禦,是塊寶地呀。你知道寡人為什麼用高共去治理晉陽嗎?高共這個人雖然有些自負,但才能是有的。以前,尹鐸就曾經勸過寡人,不可以把此重任交給高共這樣自負之人,寡人沒有聽他的,看來是對的。」
「尹鐸將軍也是為主君考慮,說實話,當初臣對高共也有些看法。主君慧眼識人,臣實在是佩服。」
「哈哈哈!」趙簡子笑了,「尹鐸英勇善戰,帶兵打仗是沒得說。不過,要是讓他治理城池……」說到這兒,趙簡子突然把話咽了回去,微笑著搖了搖頭。正在這時,太子趙伯魯怒沖沖的闖了進來。趙伯魯是趙簡子的嫡系長子,中等身材,略顯有些富態。他一手握劍,另一隻手緊緊攥著拳頭,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樣。及至殿中,才發現董安於也在,於是,他猶豫了一下。
「什麼事?如此沒有體統!」趙簡子面帶怒色,將身子扭向一旁。
「父君,」趙伯魯看了看董安於,抱拳稟道,「我要廢了太子妃!求父君應允!」
趙簡子慢慢轉過身,面目冷漠,捋著鬍鬚,語氣平和,卻明顯帶著怒氣:「為什麼?——你的臉怎麼了?」
趙伯魯又看了看董安於,董安於低著頭,裝作沒看見的樣子。趙伯魯咬了咬嘴唇,吞吞吐吐地說:「父君,太子妃,她……她……實在不可理喻!簡直就是一個潑婦!」
趙簡子的身體微微發抖,嘴唇哆嗦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來。董安於見狀,急忙陪笑給太子伯魯施禮道:「太子,夫妻拌嘴本是常事,過了氣頭就好了。主君國事勞頓,這等小事何必麻煩他老人家呢。一會兒微臣去勸勸太子妃,保准相安無事。太子,你且放心,回宮去吧。」
「住口!」伯魯轉過臉,怒目圓睜,「這是我們的家事,你是哪棵蔥?也敢在此指手畫腳!」
董安於躬身抱拳,往後退了兩步。他有心立刻離開,卻轉念一想:不好,如果這樣做,一是對趙簡子不尊,二來顯得自己小肚雞腸。趙伯魯懦弱無能,卻又剛愎自用,何必跟他計較呢?雖然心裡這麼想著,但畢竟面子上有些抹不開——趙簡子都沒有和自己這麼吼過——不覺臉上有些發熱。
「混帳!」趙簡子猛擊了一下書案,說話的聲音都開始發抖了,「你連自己的家事都處理不了,將來如何掌管趙氏的基業!……」話未說完,只感覺一陣胸悶氣短,頭腦昏沉,不由得眼往上翻,身體搖晃,撲通一下,栽倒在書案上。這一下,可驚壞了大殿中的另外兩個人。
「父君!」
「主君!」
兩個人一面呼喊,一面慌忙上前。只見趙簡子雙目緊閉,牙關緊咬,面如白紙,任你千呼萬喚,就是沒有絲毫反應。門口的侍從侍衛也都被驚動了,眾人一齊跑進來,七手八腳的把趙簡子抬回寢宮。消息很快隨著初秋的微風傳遍了趙宮中的每個角落,趙簡子的其他幾個兒子——趙無恤、趙羅和趙恆子,以及他的夫人姬妾,紛紛匆忙而至。最後趕來的是趙簡子的女兒趙無邪,她與趙無恤乃一母所生,長無恤四歲。出落得如花似玉,風姿妖嬈,簡直有傾國傾城之貌。只可惜她的母親只是個從妾,又是翟人之女,因此,在那些出身高貴的兄弟姐妹之中,她和弟弟無恤的地位是最低的。也正由於此因,無邪與無恤的感情卻形同母子,對弟弟的關懷簡直超出了英年早逝的母親。對於她的這位父親趙簡子,無邪甚至感到陌生,父親的關懷,比起其他兄弟姐妹,簡直是天壤之別。
親人們哭天抹淚,不知所措;御醫們出出進進,亂作一團;大臣們聚在院子里,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董安於在外廳踱來踱去,坐立不安。看到最後一個御醫出來,他急忙上前攔住,焦急的問道:「主君情況如何?」
御醫嘆了口氣:「主君是急火攻心所致昏厥,只是,行針灌藥都不奏效,很是讓人費解。如今,也只好看主君的造化了。」
「你說什麼?難道主君……」董安於驚得差點兒坐到地上,立時覺得渾身發冷,手腳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