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工合成
第3章人工合成
獵鷹號飛船雖然是一艘登陸飛船,不過當初的工程師們卻為它配備了一台明顯超出需求的大功率聚變發動機。這種設計當然是有用的,此刻的趙長星便直接拿出了可以在真空低溫環境下工作的鑽孔機,直接將電源連接到獵鷹號飛船之上,用它的能源開始了工作。
無土栽培車間並不打算直接建造在地面上。之所以如此,一是考慮到平整地表的工程量,二是出於保溫需求。趙長星需要在地面上先鑽出一些孔,將一些支撐柱固定住,然後在支撐柱上面鋪設牆體。
等建設第二期的永久式建築之時,就需要趙長星耗費精力和時間來平整地面了。
碎石飛濺之中,在高精度測距儀以及小希的幫助之下,一根又一根下端可以自動膨脹的支撐柱被趙長星固定在了塞德娜星的地表之上。它們互相之間排成一條直線,且相互之間距離完全相同。
第一批支撐柱共一百根,佔據了100平米的面積。
之後,規劃之中的無土栽培車間的地板被取了出來。它們很厚,足足有25厘米,內部集成了水電通道、監控元件、保溫層、防輻射層等一系列東西。
一切複雜的東西在當初設計製造之時便已經弄好了,到達塞德娜星的宇航員們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將它們簡單的拼接起來而已。
同樣在測距儀的幫助之下,趙長星將第一塊邊長一米的正方形地板固定在了四根支撐柱之上,接下來是第二塊,第三塊,一直鋪設了十五塊,才結束了這一次登陸的工作。
這一次登陸所攜帶的東西都已經安裝完了。
看了看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八個小時。隔著宇航服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趙長星並沒有直接坐上獵鷹號飛船回去,而是返回飛船,又拿出了一些工具。
此刻火種號飛船之上,除了食物之外,水、氧、聚變能源等儲備全線告急。他必須要帶一些補給回去,不然,最多再過兩天,整艘飛船就要停擺了。
其實對於趙長星來說,水,氧,聚變能源這三樣東西都是一樣東西。只要能獲取到水,這三樣就都可以得到補充了。因為水可以被電解為氫氣和氧氣,氧氣用於呼吸,氫氣則可以作為聚變能源。
在塞德娜星上,水並不缺乏,但純凈的,大塊的水冰就很少了。它們多和托林、乾冰、固態氣體、星際塵埃等混合在一起。為了減少後續工作量,趙長星還是打算走遠一點,儘可能的弄一些含水量較高的混合物回去。
有火種號飛船在天空之中看著,在這個冰冷死寂的暗紅色世界之中,趙長星並不怕迷路。
向東方——也是對於這顆星球來說太陽升起的方向——走了大約一公里左右,在一處懸崖邊緣,趙長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對於被凍的無比堅硬的水冰來說,機械切割很顯然是不明智的。在這種環境里,加熱切割才最節省力氣。他取出攜帶的電加熱刀,緩緩將其插入到了混合著各種雜質的冰塊之中。於是,沒有看到絲毫霧氣,接觸到電加熱刀的地方便十分迅速的出現了裂縫。
不到半個小時,一大塊體積將將不到一立方米,質量不到一噸的大冰塊便被切割好了。
但在試圖拖走這一大塊冰的時候,趙長星腳下一滑,一個趔趄,直接掉了下去。
塞德娜星的重力加速度只有0.5米每平方秒不到,於是他便以相比起地球來說十分緩慢的速度向著黑暗幽深的懸崖底部落去,並掉在了地面上。
一側是光滑的懸崖,另一側同樣是一望無際的平地。他輕輕的拍了拍腦袋,爬起來打算繞路回到上面去。但下一刻他就反應了過來,明白這裡不是地球,而是塞德娜。
他雙腿彎曲,下一刻猛然蹬直,於是身體便晃晃悠悠的飛了起來,一下子跳了十幾米高,直接從懸崖底部跳到了之前的地方。
這一次他小心了許多,終於成功的固定住了那一大塊水冰。
就算在塞德娜星,這顆水冰的重量也有約上百斤重。他用繩子將其拖了回去。放置好后,才滿身疲倦的駕駛著獵鷹號飛船回到了火種號飛船之中。
將近一噸水,足夠他做許多事情了。不過火種號飛船之中水、氧、聚變能源儲備嚴重不足,後續還得源源不斷的補充。恐怕以後的日子裡,他每一次下去,再上來的時候都得想辦法帶一些水回來。
依靠熱量融化了這一大塊冰,並在融化的過程之中分離了其餘的氣體,且過濾純化,將其直接灌注到了電解設備之中后,趙長星才來得及洗了個澡,吃上一口飯。
十幾個小時沒有吃東西,趙長星已經餓壞了。但這頓飯卻只有30克肉,一小碗米飯,外加一些維生素片和一大杯清水。
吃了這些東西,腹中飢餓不僅沒有解除,反而愈發嚴重了。但他也只能強忍著。畢竟下一頓飯在八個小時之後,自己不能打亂了進食計劃。
在這難得的休息時間裡,他再一次開始思考從哪裡弄吃的這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但很遺憾,他仍舊一無所獲。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他便一直維持著這種生活作息,不斷的往返於塞德娜星與火種號飛船之間,將一箱箱建材拉下去,將一塊塊水冰拉回來,一直到最後一口食物也被吃掉為止。
現在,他徹底沒吃的了。但建造任務還得繼續,不能耽誤。
他咬著牙,進入醫療中心,滿是心痛的拿了幾包營養液喝掉,才感覺身體恢復了一點力氣。這玩意兒是以後自己或者別人生病了應急要用的,且在工業化進程開啟之前根本無法自己製造,用一袋就少一袋,就意味著未來某一個病人可能會因此而失去生命。但現在實在沒辦法,只能先用掉一些。
不過這很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最根本的問題仍舊沒有解決。
這一天,他仍舊登陸了塞德娜星,工作了八個多小時,直到將最後一塊屋頂蓋板裝上。於是,一個被一百根粗大支撐柱支撐起來,離地約有一米,總面積高達100平米的大房子便建好了。
當然,現在所建成的只是一個殼子而已,後續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設備安裝與調試工作,一切都弄好了,它才能投入運轉。此刻的它甚至連密封工作都沒有來得及做,內部仍然是真空狀態。
站在還沒有安裝隔離門的門口,望著遠方無盡的漆黑與天空之中的點點星辰,趙長星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這顆星球之上有水,有二氧化碳,有甲烷、乙烷、金銀銅鐵等等等等數不清的物質,但就是沒有吃的。
忽然間,趙長星腦海之中閃過了一個想法。
「沒吃的,我就自己造!現在也就只有這一個辦法了,不行也得行!」
他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
乘坐著獵鷹號飛船,他再度回到了火種號飛船之中。之後,他便撲到了電腦之前,在小希的協助之下,開始在浩如煙海的文獻庫之中檢索。
這裡記載了人類文明從誕生之初直到滅亡的幾乎所有科學資料。小到母豬的產後護理,大到火種號宇宙飛船的建造圖紙,這裡全都有。
「找到了!」
忽然間,趙長星眼睛一亮。
那是一篇名為「一種新型的電能驅動人工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糖」的論文。
在一連串的字元之中,趙長星敏銳的將自己需要的東西挑選了出來。
從理論上來說,無論大米還是小麥,或者土豆、紅薯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維持人體生存的主要能量來源便在於此。因此,只要能想辦法通過人工手段合成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解決食物問題。
碳水化合物由氫氧碳三種元素構成,從理論上,人們可以通過水和二氧化碳這兩樣東西直接將其合成出來——只要能固定二氧化碳就可以。
在以往的人類世界,有關於這方面的研究並不算很多,原因很簡單,實在沒有必要。因為自然界之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從而合成糖,也即碳水化合物太過普遍,太過簡單與廉價,完全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用極其複雜的步驟,耗費極其高昂的成本去人工合成。
就算最先進的合成手段,其合成出的碳水化合物,單位成本也要遠遠超出雪花牛肉。
一個老農加一畝地,種上一些土豆就能輕易收穫到許多的碳水化合物,何必那麼麻煩去人工合成?
但對於此刻的趙長星來說,就算人工合成的成本再高,恐怕也必須得去嘗試一下了。
他聚精會神的看著這篇論文,心中漸漸明朗起來。
「能源么,有了氫氣補充,聚變反應堆那裡完全可以承受。水我有很多,二氧化碳也有很多。需要14種生物酶和NADH參與催化?我想一想……恩,這些生物酶玉米種子里都有。需要的設備……改造一下,應該可以湊齊。」
種子雖然珍貴,但少量的用一點還是可以的。
確認整個流程從理論上來說完全沒有問題之後,趙長星心中振奮了起來。他有些捨不得的又用掉了兩包營養液,補充了一下體力之後,立刻開始忙碌了起來。
這本書沒有字數限制,想寫多長都可以,呃,新書期暫時一天兩更6000字吧(2000字一章的話等於一天三更,但彩虹懶得那麼做)。
如果沒有意外,中午12.06一章,下午17.06一章。如果有事,會提前請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