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發兵高句麗
高句麗。
對於這個老鄰居,河北的百姓並不陌生。
早在西漢建昭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三十七年,扶余王子**逃離扶餘國,並來到卒本扶余,在這裡建立了高句麗國。
因為和扶余天然的敵對性,在二百餘年中高句麗一直在和扶余進行漫長而又艱巨的軍事戰爭,並且逐漸膨脹的野心也致使了東漢王朝對其的軍事行動。
不過漢朝大軍一來他們便躲到深山老林中去,東漢也一直沒有徹底去除掉這塊芥蘚之疾,逐漸發展起來的高句麗從東北向遼東半島擴張,同時佔據了朝鮮半島北部,和南朝鮮的兩個本土國家百濟與新羅並列為「朝鮮三雄」,後世稱其為「三國時代」。
在中原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一名高句麗賢王——小獸林王繼位,從中原引進了佛教,並且設立「太學」、改革軍隊,讓高句麗國力暴漲。
等小獸林王死後,他的兒子好太王繼位,對百濟和新羅採取了更為激進的軍事行動,甚至有史料記載好太王曾一戰攻克了扶餘64個城池,1400個村莊。
至於現在的高句麗王,則是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
長壽王在高句麗的歷史上也算是一個猛人,他在趁著拓跋燾和北燕的戰爭中奪取了遼地,原西漢時設立的玄菟郡、樂浪郡、臨屯郡和真番郡等四漢郡也都落入了高句麗手中。
就在前不久,一方面是為了躲避強大的劉宋,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這位長壽王將高句麗的都城從從東北的國內城遷至位於漢江平原上的平壤城,從此平壤也就成了朝鮮半島歷代勢力的政治中心。
對於如何攻打高句麗,劉義真也做到了心裡有數——
巨艦加大炮!
走陸路的結果,楊廣和李世民都嘗試過了,不說不行,但至少很難。
而劉義真從來沒想過要在高句麗身上耗費太長時間。
一個月?
有點急。
那就三個月好了。
有王鎮惡、朱齡石、檀道濟等名將組成的團隊幾日後就拿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劉宋海軍從河北的盧龍港集合,並且兵分三路,依次直接朝高句麗三座靠海的城市——歷林口(大致為今營口)、卑奢(今大連)、丹東(今丹東)發起攻擊。
等到拿下三座城,保證後勤后,大軍便可從海上突襲高句麗的國都——平壤!
「但從海上進攻這一點暫時不能暴露。」
從大海進攻,最關鍵的就是要快,不能拖。
慢了,很可能會導致敵人堅守城池,錯失機會。
所以在劉宋海軍行動之前,劉義真還要給高句麗放幾個煙霧彈。
第二天,一篇討伐高句麗的檄文便被發放出去。
上面列舉了這些年來高句麗軍隊對幽燕之地百姓的侵擾,並站在了道德和法理的制高點狠狠鄙視了高句麗國的誕生,在最後劉義真更是號稱要發兵十萬攻打高句麗國。
甚至劉義真還親自前往了薊縣檢閱軍隊,釋放著極強的進攻信號。
消息傳到高句麗這,他們的長壽王也是懵了。
從北魏被劉義真滅了的時候,長壽王就知道事情不妙。
不過按照他的預判,劉宋拼盡全力滅亡北魏,還出塞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壯舉,總該是要消停一陣了。
在劉宋消停的這段日子,便是他長壽王大展身手的時候,到時候只要幾篇表文送到長安去,再送一兩個王子去,那按照天朝上國以往的尿性,大概率就不會找高句麗的麻煩了。
畢竟據這位長壽王所知,北涼還佔據著河西走廊呢!劉義真沒必要捨近求遠的來費力征討他。
但很顯然,這位長壽王的判斷錯了。
宋軍十萬大軍已經在薊縣集結完畢,隨時都有可能邁過遼西走廊來攻打高句麗的核心腹地。
「這可如何是好?」
平壤王宮中長壽王急的好像熱鍋上的螞蟻。
「那劉義真發的檄文著實可惡!」
「什麼我高句麗屢屢侵犯他大宋邊境,饒他大宋之民……」
「那時候他們漢人的晉室都被趕到南蠻之地去了!他劉氏更不是朝廷的主人,他們怎麼有臉面發出這種檄文!」
十萬大軍!
十萬!
要知道整個高句麗才不到九萬戶百姓!
整個高句麗的正經軍隊也才三千人,算上一些戰力低下的郡兵,充其量湊個五千,再臨時徵召一些農夫、囚犯,就算成一萬可用之兵好了。
一萬對十萬。
這怎麼打?
更別說劉宋的軍隊都是剛剛掃平天下的無敵之師,連強大的鮮卑人都被其打敗,長壽王實在沒有勇氣去和劉義真硬碰硬。
「大王!」
這時長壽王的兒子高助多向長壽王請戰。
「外邦入侵,唯有一戰!」
「他劉義真雖然兵多將廣、智勇雙全、無敵於天下,手下更是有如王鎮惡、朱齡石、朱超石那般的猛將,但他們不是沒有弱點!」
「從河北過來,勢必要穿越四百里遼西古道,那裡儘是些沼澤沙坑,並不適合大量器械、車輛通過,所以宋軍必然無法運往前線太多糧食!」
「只要我軍能頂住宋軍第一波攻勢,並不斷派騎兵截斷宋軍糧草,那宋軍大軍必然會陷入無糧的窘境,時間一長的話,宋軍必然撤退!」
高助多甚至有著更強的野望:「只要宋軍撤退,我等就能趁勢追殺,甚至能一舉消滅這支大軍,殺死劉義真!」
「宋軍剛剛平定河北,若是大軍盡沒,天子身死……父王!我高句麗未必不能如鮮卑那樣入主中原,成就霸業!」
「嘶!!!!」
所有人都被高助多口中的王圖霸業給驚到了。
就在大家想著怎麼應對宋軍的時候,高助多居然已經開始計劃反攻河北了!
長壽王更是不由自主的高喊:「妙!妙!」
「這確實是一條妙計!說不定真的能將宋軍殺個大敗!」
「即刻封你為高句麗大將軍,領全國兵馬西進,務必抵擋宋軍!」
「兒臣領命!」
長壽王美滋滋的看著高助多英武矯健的身姿,向身邊近臣誇讚道:「想不到吾兒竟有帝王之資!」
「得子如此,何愁我高句麗不興!」
喜歡劉宋漢闕請大家收藏:()劉宋漢闕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