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楚使

第391章 楚使

時值紛爭亂世,諸國表面上都是尊奉儒家民本學說為治國正道,其實對商賈的作用都十分重視,商賈雖然政治地位低下,但相對太平盛世而言,社會地位較高。

南楚看似疆域廣大、物產豐饒,實則其時雲貴、兩廣還是尚未大規模開發的蠻荒之地,真正賴以支撐國力的糧賦重地,只是兩湖、川東、江西及皖南之地。加之君臣無心圖治,朝堂猶尚奢靡之風,這就為秦氏得以在南楚立足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大環境。

秦長風不惜耗費巨資,窮十年之力,為秦氏在南楚布下了一張盤根錯節的龐大關係網。即便如此,一旦面臨滅國之危,根本無須冠以「資敵、通敵」之類的罪名,直接認定你是姦細,就是奉命潛隱的敵人,一夜之間便可將秦氏連根拔除!更何況,難道還冤枉了你秦氏嗎?

這也是秦公一再叮囑楊致,讓秦長風一切資財產業皆可棄之不顧,保命為先的原因。隨著戰事的進展,秦長風、秦如炬的處境日益危險,二人對此心明如鏡。

釜底抽薪的經濟絞殺,最終必會導致物價飛漲,民生艱難。心存幻想、迫於無奈訂立的城下之盟,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可想而知。為了應付戰爭耗費,只能加重對百姓施以苛捐雜稅的盤剝,從而導致民怨沸騰,人心喪亂。

依張博虎之才智,不可能連這點遠見都沒有,對此應該看得非常清楚。但楊致聽秦如炬這麼一說,張博虎明明看破了其中玄機。卻怎麼都像是故意放任秦氏將巨額黃金偷運出楚。若說資敵的話,這才叫真正的資敵呢!……莫非是想為自己留條後路?也只好這麼理解了。

只聽秦如炬繼續說道:「長風決定冒險一賭。我便一口應承下來。譚重元當然不會出具放行手諭授人以柄,而是給了一面相府的通行令牌。長風與我皆是心懷惴惴。為防另生變故,決定一齊留在長沙以為應對,只命一位絕對可靠的執事掌柜出面押送。」

「令人意料的是,這一路竟是非常順利。後來我去相府復命,仍是先前那位中年文士出面接待,只與我說了三個字:知道了!」

譚重元與張博虎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啊?楊致也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問道:「那你這次來,南楚方面是否有所交代,命你向我轉達什麼條件?」

秦如炬搖頭道:「沒有。恰恰相反的是。相府只是命我前來傳話,問詢楊帥何時可以開始和談,和談地點定在何處,以及大夏方面有何條件。」

楊致不禁曬然失笑道:「有意思,真有意思!」

想了一想,囑咐道:「在任何情況下,你與長風都是以生命第一為首要原則。黃金是小事,不要急於運送。不是我誇口,你們就是將數萬兩黃金擺在了楚帝的皇宮。總有一天還得落到我手裡。」

秦如炬當即一口頂了回來:「我的命是秦氏給的,老爺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會捨命護衛長風周全。」

「在長風與我的眼裡,十餘萬兩黃金絕對不是小事。只要運出來了。那就是秦氏的。若是運不出來,即便將來會落到楊帥手裡,都不可能是秦氏的了。要真有那麼一天。楊帥將黃金歸還秦氏,皇上會怎麼想?又如何堵住世人的悠悠之口?長風曾經說過。楊帥功成之日,便是卸任之時。屆時不帶一兵一卒的急流勇退。分文不取,楊帥必會因此名垂青史!」

「長風竟有如此眼光見地,我倒真是小看了他。」楊致執拗的強調道:「不過終究是命比錢重要,你們最好安心等我的消息。」

「你此番回去,可以這麼復命:其一,南楚慷他人之慨,我不領這個情。其二,隨時可以開始和談。其三,和談地點就設在我的行轅帥帳。其四,兩國以現有的實際控制線為界,南楚償付大夏軍費黃金十二萬兩,或是現銀八百萬兩,外加糧秣五十萬石。在此條件下,大夏可以罷戰。」

秦如炬越聽越是心驚:「楊帥,若是照你提的條件,這……這南楚還能答應和談么?還敢來與你和談么?」

楊致笑道:「虧得你還是個商人!難道沒聽說過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你儘管放心好了,南楚一定會遣使前來和談的。」

「南楚把聲稱奉送於我的黃金萬兩都算在了秦氏頭上,很是值得玩味。他們至少藉此隱晦的表達了兩個意思:一是上次秦氏夾帶至信陽的黃金,南楚應該大致有數。我開口索要償付的軍費,指不定也會以此沖抵。二是強行綁架秦氏,作為和談的籌碼之一。」

秦如炬不無鬱悶的道:「我軍將士辛苦打下的地盤,焉有退還之理?自然是保持現有分界線了。如若楊帥所言成真,南楚此番和談需要付出的代價豈不是十分有限?」

楊致不以為意的道:「在這亂世求存的年代,能有幾個蠢人?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劃分庸碌與英明的界限,並不是能否想到,而是能否想到做到,將想法切實付諸實施。南楚不過是迫於情勢、屈從現實,大夏在戰場上尚未得到的東西,絕不可能在和談中輕易得到。但不管怎麼說,總是優勢在我。」

楊致在前世便是王陽明的鐵粉,在這一世也是將「知行合一」奉為座右銘,而且養成了換位思考的逆向思維習慣,以此法解人析事,少有大錯。

秦如炬這次一去之後,竟是過了十餘日都沒有任何消息。

楊致推測,罷戰請和的決策或是出自楚帝與譚重元,強行綁架秦氏作為籌碼則必定是出自張博虎的手筆。反正條件是開出去了,談或不談,該怎麼談,那是南楚君臣應該考慮的事。

朝廷的糧秣支應與軍費撥付,仍是有條不紊的源源不斷而來。由此可見,楊致還抱著有棗沒棗都打上一杆子再說的想法,趙啟卻是連多少敲點竹杠的心思都欠奉,擺明了待到緩過勁來,便又毫不猶豫的再度開打。

要打就打吧!楊致自問先前呈送的兩份奏章毫無私心,既是為大夏著眼長遠計,更是對麾下數十萬將士的性命負責。

這一日午後,新任中軍校尉馬運來報:楚軍派人知會我軍陳准所部前哨部隊,南楚議和使節將於兩日後抵達孝感。

終於來了!不知楚帝派來的使節是個什麼人物?(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世吉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世吉祥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1章 楚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