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基礎建設

第三百二十五章 基礎建設

熱門推薦:

陳廷敬與張英從福建登陸之後,一路上磨磨蹭蹭走走停停,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實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拖延後,才不得已返回長安。

兩人在決定回長安的路上便商量好了對策,尤其是現在兩人的老家已經被華夏軍隊接管,華夏官吏並沒有為難他們的家人,在推行新政的時候一視同仁。

華夏的做法讓二人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在承天府待了一年多的時間,雖然沒有完全理解華夏的運作方式,但是有一點兩人都看明白了,那就是華夏的國策並不反對兼并土地。

想要兼并土地的前提是必須足額繳納賦稅,華夏的稅務部門權力很大,在針對大戶不交稅的情況,稅務部門甚至有權對拖欠賦稅的大戶資產進行拍賣。

就這一條特權讓士紳大戶恨的牙痒痒,可是又沒有什麼好辦法,稅務部門的政績就是多收稅,任何人不交稅都會影響稅務部門官吏的晉陞,這就等於是砸稅務部門官吏的飯碗。

不過華夏的稅務官吏可沒有明清官吏巧立名目盤剝地方的惡習,在土地清丈之後,所有耕地都會進行重新制定黃冊,完全按照地契進行徵收。

士紳大戶倒是想將官府的賦稅轉嫁到無地的佃戶頭上,可是華夏官府給他們來了一個釜底抽薪,直接將願意移民的失地百姓遷徙走了。

原本老百姓除了種地之外就沒有什麼營生可以養家湖口,就算地主將租子訂到四五成也只能咬牙認了,可是現在百姓有了更好的出路,誰還願意給地主拼死拼活。

沒有大量的失地百姓給這些士紳盤剝,士紳們空有大量的土地,沒人耕種就產生不了任何的財富,官府可不管你有沒有種地,只按照地契進行徵稅。

士紳大戶們倒是起來反抗過,可是在華夏軍隊的強力鎮壓下,任何敢於挑釁的勢力都會被毫不猶豫地鎮壓下去。

當然官府也不是沒有給士紳大戶留下活路,官府給了士紳大戶兩個選擇,一個是將土地賣給官府,或者自己賣給願意接手的大戶人家也行。拿到現銀之後,可以進城投資實業,現在華夏外貿方興未艾,各行各業都是機遇,只要大戶人家願意投身實業,官府會給予一定的扶持條件。

另一個選擇就是將土地集中起來,採購農業機械,進行農場化經營,華夏有現成的農場經營成功的例子,只要大戶願意,官府可以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當士紳大戶發現農場的好處之後,不用官府主動推進就會自主將土地以農場方式經營,沒有人能夠拒絕有利可圖的合法收入。

農場最大的好處就是土地集約化,用最少的人力,做出最大的產出,這就使得農副產品的生產成本非常的低廉,能夠帶給農場主可觀的財富。

對於張英與陳廷敬來說,兩人都見識過農場的效率,因此在給家人的建議中,強烈要求家人一定要按照官府的要求,進行農場化經營,將零散的土地通過置換、買賣等方式進行成片化經營。

至於大量進行農場經營會導致大量的百姓失去土地,成為無產者,兩人知道這就是華夏的基本國策。農業從業人口減少,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土地不會被過度開發。

尤其是西北地區,本身就是土地貧瘠、氣候乾旱,一旦人口無限制增加,遇到天災人禍,必然會再次出現明末那種大規模的流民造反事件。

對於失地百姓的安置問題,華夏官府已經有了非常細緻的安排,一部分家庭會被分流到華夏新開拓的土地上進行耕種,一部分會被安置到城市的工廠中轉職成為工人。

原則上北方人向外東北遷徙,南方人向南洋遷徙,當然一些自發的移民行為,只要不違反官府的規定,官府也不會進行阻攔。

陳廷敬與張英二人,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都在深入地研究華夏的各種政策,以及推行這種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兩人都是一代人傑,經過仔細研究后發現,華夏出台的這些新政,幾乎每一條都是針對華夏曆朝歷代的弊政進行最優化的處置。

首先華夏沒有進行激烈的均田運動,將士紳大戶的土地平均分配給普通百姓,以獲取普通百姓的支持,取而代之的是擴大土地的擁有量,通過開發南洋獲得大量的土地,用以安置無地的赤貧百姓,以獲取這些赤貧百姓的擁護。

華夏軍隊的兵員大部分就來自於這些家庭的子弟,他們在獲得了土地,並在南洋各地紮下根基之後,必然會對華夏官非常擁護。

他們會擔心如今的好日子有一天被人搶走,為了不讓這種事情發生,這些移民家庭在自家還不怎麼富裕的情況下,毅然地將自家的兒子送進軍隊,只為保證自家來之不易的生活不被人搶走。

張英與陳廷敬在承天府走訪了很多的移民家庭,這些家庭在承天府這樣的繁華之地日子過不是很好,比不上城裡的工人家庭。

可是他們卻非常的滿足,因為他們在大陸老家的時候,這樣的日子想都不敢想,不但能夠吃飽穿暖,還能天天吃魚,隔三差五地吃頓肉。

兩人看的越多,就對滿清越是絕望,這樣的一個朝氣蓬勃的勢力又怎麼能是滿清這樣的只知盤剝不知建設的勢力能夠抗衡的。

因此二人從福建登陸之後,就想著如何幫著華夏儘快的統一天下,讓華夏百姓少流一點兒血,多保留一些元氣,這麼多年華夏百姓的血流的太多了。

在承天府的時候,兩人不止一次聽何斌等人談起過,華夏不以滿清為主要敵人的說法,華夏上下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無論是關外的滿蒙,還是西南苗黎都是華夏的一份子,無論是誰得了天下都是華夏內部的話語權之爭、權力之爭。

華夏最大的敵人不在內部而在外部,那些漂洋過海來到華夏跟前的西夷才是華夏的生死大敵,這些與華夏相比,無論是外貌,還是思想都格格不入,一旦被這些西夷佔據了華夏,華夏就是真正的亡國滅種。

二人雖然下了決心投靠華夏,但是還想近距離地觀察華夏軍隊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會有哪些激烈的手段,在遇到堅決抵抗的軍隊又會如何做?

因此二人一路上都是跟著陳莽的軍隊後面看陳莽攻城略地,華夏軍隊表現出的紀律性,讓二人嘆為觀止。一路行來,華夏軍隊直到打過長江,威逼武關,二人也沒有發現一起華夏軍隊屠殺無辜百姓的惡事,反倒是華夏軍隊一次次拿出自己的軍糧救濟他們發現的災民。

甚至為了救濟災民,華夏軍隊寧願放慢進軍的步伐,以確保軍隊過去的地方不會有一個人,因為吃不上飯餓死路邊。

這樣的軍隊二人別說沒見過,就是聽都沒有聽說過,難道他們不知道兵貴神速嗎?這樣為了百姓貽誤戰機,不怕給敵方創造擊敗自己的機會嗎?

二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華夏上下根本就沒把滿清看做對手,對於華夏軍隊來說,戰爭是次要的,穩定一地的社會,保證社會不會出現動亂,才是他們最主要的精力。

因為在戰場上,滿清與華夏軍隊相比完全是兩個時代的軍隊,如果非要做個比較,那就是八里橋時代的英法聯軍水平去打還趕不上僧格林沁軍隊水平的軍隊,只要開戰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這就是剛開戰的時候,滿清軍隊還能有幾次像樣的抵抗,到了後來只要望見華夏軍隊的影子就會望風而逃,一方面是滿清朝廷希望拉長華夏軍隊的補給線,另一方面也是真的實在打不過。

二人在滿清將兵力集中在關中各個關口,準備與華夏進行決一死戰的時候,返回了長安。對於二人的回來,康熙似乎看到了絕望中的一道曙光。

整個朝堂上下都認為陳廷敬不可能再回來,隨著山西落入鄭氏的手中,那就更加的不可能,沒想到在滿清窮途末路的時刻,不但陳廷敬回來了,還將張英也帶了回來。

康熙第一時間接見了兩人,二人也是好幾年沒有見到康熙,發現才三十多歲的康熙頭髮已經花白,這讓兩人忽然想起傳說中的崇禎皇帝。

眼前的康熙與當年的崇禎何其相似,就是不知道康熙有沒有『君王死社稷』的勇氣,看著消瘦的皇帝,兩人趕緊跪地行禮:「臣陳廷敬、張英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兩位愛卿快請起!來人賜座!」

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收攏人心,而不是擺所謂的帝王威嚴,這一點上天子聰穎的康熙非常清楚。

「謝陛下!」

等兩人坐下后,康熙迫不及待地問道:「兩位愛卿從鄭氏那邊回來,可有鄭氏的最新消息?」

「陛下!實不相瞞!一年前開戰的時候,我們二人就被鄭氏放了回來,可是我二人並沒有第一時間回來,不是不想回來,而是想在暗中觀察一下鄭氏的破綻。」陳廷敬首先說道。

康熙這個時候也沒有心思計較二人為何沒有第一時間回來的原因了,而是繼續追問道:「你們可有什麼發現?」

「雖然話很不好聽,但是臣還是要說,我大清根本不是鄭氏的對手,無論從國力,還是從軍隊的強弱對比,我大清都差距巨大。

更別說在民心向背上,由於鄭氏的宣傳,華夏百姓早已將我大清的官兵當成了屠夫,只要鄭氏軍隊開到,百姓都是夾道歡迎,主動幫助鄭氏軍隊運送軍資,提供大清軍隊的信息。

可以說我大清在道義上、軍事上、政治上全輸了,輸的非常的徹底。想要在軍事上重新復刻當年睿親王入關時的盛景恐怕已經不現實了。

不過臣等在承天府多次聽鄭氏之臣字裡行間透露過,他們從來沒有將我們當成敵人,現在對我們發動戰爭是覺得我大清擔負不起管理這個國家的重任。

尤其是他們的內閣大臣陳永華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大清入關四十多年,沒有一年不在打仗,百姓早已厭倦了戰爭,然而卻始終無法擺脫戰爭對百姓的傷害。

老百姓對於誰當皇帝並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有衣穿,可是當百姓發現我大清入了關當了皇帝,他們的生活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的困難了。

這才是天下始終動蕩的根本原因,天下一直動蕩不安,才給了野心者機會,這一點上朝廷上下可有反思?

臣知道這些話犯忌諱,肯定會有許多人攻訐臣,認為臣是在詆毀大清、詆毀陛下,然而朝廷如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再不朔本清源,大清滅亡就在眼前了。」

這些話,換了開戰之前陳廷敬打死都不會說,因為只要他敢說這樣的話,等待他的絕對是滿清的屠刀,滿清朝廷殺人可從來不會猶豫。

可是這個時候,滿清已經處在滅亡的邊緣,連命都快沒有了,還會在乎說這麼幾句刺耳的話,康熙聽完陳廷敬這番話,嘆了口氣說道:「陳愛卿!現在說這些已經為時已晚,就算朝廷改弦更張,也是大廈將傾難以收拾了。眼下可有什麼好辦法,能夠讓鄭氏停下戰爭的腳步,就算是讓我大清重新回到關外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無論如何朕都無法接受成為亡國之君,朕少年登基,親政之後三藩已是尾大不掉,讓朕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削藩竟然激起了天下這麼多人的同時反抗。

在這一點上你說的是對的,大清在入關之後,確實做得不夠好,至少在南方做得不夠好,可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事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就算是朕有心改變,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改變的了的,不說滿蒙親貴的反對,就是那些關外入關時就跟著的漢臣也不會答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之海權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之海權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基礎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