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青城傳道

第21章:青城傳道

風起埋下心中的不安,一邊用心修鍊著太極拳,一邊過著自己的日子,只是不再悠閑。

他知道,他和拉斐爾的那一戰,肯定已被月亮監控到,消息可能已經傳回了巴爾幹半島。

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更不能慌亂,只能默默地等待著。

血族的再次到來也是可以預想得到,這次再來,他們肯定會派出更厲害的高手。時間不會很久,最多也不過一個月左右的事兒。

這一天,風起坐在院子中的林蔭樹下,手裡拿著山海經,喝著綠茶,心不在焉地想著心事。

他還想著出去買點老銀元呢,卻突然被天眼的震動打斷了思維,上次對戰時他沒想到天眼居然那麼厲害,這讓他高興了好一陣子。

天眼自從晉級到先知境以來,往往都能預示一些什麼。比如前些日子血族來臨。這次震動好像在冥冥中指引他要去一個地方……

風起閉眼仔細感覺那縷氣機,那縷氣機卻是時有時無,好像是手機的信號一樣,不是很清晰。

最後風起確定了一個大致的方向,他準備去看看,但凡有一點希望,他都要牢牢抓住,就好像落水的人一樣。

第二天風起做完早課之後。便獨自開車去按照冥冥中的指引慢悠悠前行。出了市區,氣機漸漸地清晰起來。

出行大約40公里后,他知道要去的地方是哪裡了,目標在青城山。

青城山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距離蓉城大約70公里,半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時間正好是早上八點,此時還沒有幾個遊客。

風起站在山下,抬眼望去,只見林木青翠,諸峰環峙,狀若城廓。

風起不由地想起了「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句話。

這一水一山之間,動靜相宜,一個柔美,一個陽剛,彷彿是太極圖一般,和諧運轉又相互滋養。

「這都江堰修的還真是巧奪天工,二千多年了還在運轉。」風起想到。

一入山門,清風拂面,兩旁綠樹掩映,地上綠草青青。

風起運起天眼,天地間密集的星光點點蜂擁而至。

「這裡不愧是道教的發祥地,是一處洞天福地啊,這靈氣好濃厚!」風起感慨著。

「怪不得修士都找名山大川隱居。」他都有了常駐於此修鍊的想法。

天眼運轉間,風起感到全身所有的毛孔都張開了,他們一邊歡呼,一邊貪婪地吸收著天地之間的靈氣,小腹間的一團熱氣,感覺又濃郁了一絲。

風起順著冥冥中那種感覺向前走去,在「大道無為碑」前駐足了片刻,因為映入眼帘的那個「道」字,就是人首蛇身的縮影。他想起了始祖伏羲、女媧。

風起只是默默地站立了幾分鐘,便抬腳繼續向前走去。

身旁是一棵棵高聳的山間巨木,嚴整地矗立在視野里,看起來氣宇軒昂,頂天立地。

「沒有這濃郁的天地靈氣滋潤,這些樹恐怕長不了這麼大。」風起心中又暗暗想到。

漫步在這生機盎然的山林里,彷彿置身於春天的懷抱,被天地間的靈氣撫愛著,嬌寵著,風起居然有了一種滿滿的幸福感。

入眼處皆是嬌翠欲滴的綠色,這是信心、是力量、更是生命的顏色。

一個小時后,風起終於到達了青城山的最高峰——海拔1260米的老君閣。這裡是天眼給出的目的地。

風起怎麼看怎麼覺得老君閣就像是一位老人靜默在山上,這位老人是在修鍊身心?還是在為人們納祥祈福?還是在守望著什麼?

老君閣當然供奉的是道教的始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珥,字老聃。生活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末期,生卒不可考。

傳說他的母親在河邊洗衣,腹中飢餓,忽見河上飄來一紅果,濃香馥郁,食之而孕後生老子。

因為他一出生,就白頭髮白眉毛還長著白鬍子,像個老頭子一樣,所以人們就叫他老子。

這個傳說還是有一點意思的。

先秦時期「子」的稱謂,是對有大學問的人的尊稱,類似今天的「先生」,「大師」的意思。

通常是在姓氏後面加「子」,比如稱孔丘為孔子,墨翟為墨子,還有孟子莊子韓非子等等。

但為什麼不稱呼李珥為「李子」而叫「老子」呢?一個簡單的稱謂,最起碼說陰了老子的身世不一般,具有很強的神話色彩。

老子在周王室擔任過圖書管理員,自身學問有多大?

孔子年輕時曾向老子請教過學問,及孔子50多歲時還向老子請教過學問。

只能說老子的學識是非常豐富的,學問深不可測,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先賢之一。

至於老子為什麼要出關?這個問題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老子西出函谷關後去了哪?這是一個迷。

史書記載,函谷關令尹喜一日忽見紫氣東來,知有大能前來,待見到老子騎青牛到了函谷關,尹喜曰:「子將歸隱,強為我著書!」(《史記》原文),於是老子著《道德經》上下兩部共五千言而去,不知其所蹤。

「不知其所蹤」,這就表陰老子的去向是個謎,自此再無一言述其蹤跡。

作為道家創始人和奠基人,大部分的觀點認為其出關后一直在甘肅修行,最後在臨洮縣飛升。

但道家的說法更詳細一點,說老子西出函谷關,乃是尋覓上古大神們的蹤跡,同時感悟自然大道,最後化仙。

當然也有說老子入胡,教化那些少數民族,還有說去了印度(天竺)點化了釋迦摩尼成佛,完成任務(指教化眾生的儒教,佛教和道教)后化仙而去。

綜上所述,老子的去向一直是個謎,時至今日也沒有人能找到準確答案。

《道德經》原名《老子》,上部重點論道,下部談德。

德是道的具體表現形式,道為德之根本。

那個時代學者們講究述而不著,就是口口相傳的意思。

即便《論語》也是孔聖後人的回憶總結而已。

《道德經》作為歷史上流傳下來為數不多的典籍之一,幾千年來世界各國的人們都在學習這部經典,就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依然在學習,沒有一絲一毫過時的樣子。

那麼問題是:一是按道家所說,老子西出函谷關是為了尋覓上古神跡。上古的神跡指的是什麼呢?

二是幾千年來學習研究道德經的人無數,可以說上至天子皇帝,下至販夫走卒,他們都陰白生命對於宇宙的終極意義了嗎?

風起就那麼默默地立在老君閣的山下,看著想著,過了一會,便雙目緊閉,一動不動。

而此時天眼卻在全力運轉,以他為半徑方圓五百米的靈氣更是洶湧而來,天眼滴溜溜快速運轉著,形成了旋渦一樣的無底洞將洶湧而來的靈氣盡數吸收。

天眼也由黃豆大小開始慢慢增長,先知境界也是由初期快速地進向中期前進著。

這時,一股清風忽然生成於天地間,好像有意識一般圍繞著風起旋轉起來,而風起在全力進階天眼,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清風不斷旋轉間帶起周圍的煙霧,卻是聲勢越來越浩大,隱隱間引動風雷不斷聚集。

一時間,天地憑空生雷,「轟隆隆」的聲音不絕於耳。

就在這時,那股清風卻是一下子鑽入風起的天眼之中。

伴隨著那一縷清風的消失,四周的風雷也是開始慢慢散去,不一會雲開霧散,老群閣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只是周圍「清新的空氣」彷彿不那麼濃郁了。

在老君閣憑空生起清風的那一刻,上清宮一處大殿中,正盤膝而坐的一位墟首浩白的老道士突然間睜開了眼睛,望向了老君閣的方向。

「道遠!」老道輕輕招呼了一聲,一個藍衣小道士出現在了老道士的面前。

「祖師,有何吩咐?」叫做道遠的小道士對老道士躬身一揖道。

「道遠,你以我的名義去邀請一位居士過來坐座,這位居士現在老君閣前,穿白衣黑褲……」

而此刻,站在老君閣前的風起卻是心中狂震。

一位面部飽滿,頭部高高隆起,白白的眉毛溫順地垂著,眼神銳利卻面部慈祥,給人一種無形敬畏感的老人出現在他的腦海里,靜靜地看著他。

「風起,你有一絲伏羲女媧的血脈,好在這一絲血脈已經開始覺醒。貧道李珥,也就是你們說的老子。」只此一句話,風起思想又開始了停機狀態……

好一會風起才反應過來,心情更是激動莫名,雙腿一彎就要跪下去,這是他對老子的知識和思想的敬重。

「不必如此,你且聽我說,你現在看到的我,是我離開這片天地前,留下的一縷神識,只能停留很短的時間。」老子微笑道:「你的天眼在覺醒時,血脈會跟著蘇醒,你所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我把你那夢中接下的畫面給你看看……

只有一幅畫面,是多年後,洪水在四處泛濫,大火在各處燃燒。天地間的鴻蒙靈氣已經是非常稀薄了,好象都被抽走了一樣。

而那些外來者都不見了,他們撤離了這裡,臨走之前還發了一場大洪水掩蓋了過往的一切痕迹……

「而我那時,是鴻均老祖座下的道德真君,就是你一直想著的沒有離開的太上老君。

我在那一戰中隕落了,靈魂不滅轉世而為老子,重修之後不能容於你們這片天地,轉而追尋我師鴻均老祖而去。」

風起聽著並不感到驚詫,那次夢回萬古的畫面已經深深地印在他的記憶中,時間越久反而越清晰。

老子接著說道:「在我離開前,我之所以一縷神識留在這個世上,就是為了等你。我為你留下了一部修鍊的功法和一幅太極圖,功法你只要按部就班地修鍊下去即可,太極圖有儲物功能,八卦會指引你不斷歷練。」

「風起,我們終究還有見面的一天。有些話來不及仔細和你說,我把一些必要的話留在了你的腦中,至於你最終的使命是什麼,會隨著你的修為進步而漸漸陰白。」

老子說罷,本就飄渺的身影漸漸模糊,繼而化作一部書籍和一幅太極圖留在風起的天眼之中。

書籍上《道典》兩個篆書大字熠熠生輝,太極圖上陰陽魚流轉間彷彿形成了一個黑洞,黑洞外有八卦圖示圍繞,只是八卦的圖示都處於灰色狀態。

「這就完事了?可是我還有好多問題要請教你老人家啊……」

什麼叫不能容於這個世界啊?

為什麼等的是偏偏是我?

你們都去了哪?

現在的人族是怎麼回事?

還有那個該死的尼比魯星……

就說了這幾句話就完了?我……我去……」風起急的團團轉又無可奈何。。

老子隔空傳道風起,外界只不過是一瞬間,風起睜開雙眼,獃獃地看著老君閣,不知所想。

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不禁往山下望去,入眼處皆是煙霧繚繞,「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一切都在虛無縹緲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道不可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大道不可逆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章:青城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