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踴躍支持

第二百四十七章 踴躍支持

讓楚行真的感動的,還是最早追隨楚行的安塞百姓,從商人到百姓,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竟然主動牽頭,農會、商會、工會、女會,甚至村長、族長,各方勢力的帶頭人,都開始主動捐款。

甚至連一些小學的小學生,都將他們往日里父母給他們買肉包子的錢捐出來。

他們不求任何彙報,也不會去買將軍府推出來的債券,他們覺得他們今日的美好生活,都是將軍贈予的,所以他們要回饋將軍。◥..▃▂

楚行知道此事之後,他感動之餘,肯定不會讓大家白白支持,一來以後有什麼好的政策,肯定是要緊著安塞來,其次便是命有司將所有捐款人都記錄下來,並贈予他們一份價格不菲的債券。

這便是楚行的投桃報李。

之餘其他州縣的百姓,也積極主動的購買債券。

一來,他們覺得楚行缺錢了,他們得主動幫一把,這種好日子剛過了沒多久,不能讓楚行因為沒錢了,而中斷了。

二來,就是平山墩將軍府,在他們看來,比朝廷講信用多了,沒有人覺得楚行會賴賬。

那可是個一言九鼎的男人。

長久以來,楚行辛苦建立的威信終於開始發揮作用了。

誰會懷疑一個為了百姓敢拚死而戰的將軍,會欠他們錢不還呢?要知道大傢伙的命可都是將軍給救下來的。

並且將軍給了他們房屋,給了他們土地,這才讓他們有機會去種田,去工作,積攢下財物。

榆林。

這裡是昔日的九邊重鎮之一,一座純粹的軍事要塞。

既然榆林歸楚行管轄,而且是朝廷正兒八經的劃在楚行治下,楚行肯定在此地大力發展工商業,然後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同時大肆開墾土地的。

一來,只有大家都有工作,有一口飯吃,才不會繼續生亂。

二來,只有榆林自己發展起來,才能更有實力,抵抗隨時可能產生的戰亂。

吳甡穿著普通文士的衣服,身邊兒跟著一種親隨,在榆林正在了解民生。

楚行可以買通很多人,讓他們替自己遮掩,但是同時有很多人是無法買通的,比如說眼前這位吳大人。

楚行的狼子野心,他比誰都清楚,但是他也很痛苦。

他不知道,他要不要將這些消息稟告給崇禎。

一來,楚行做的非常好,當初的人間地獄在楚行的經營下,重新變得繁榮起來,拿榆林舉例子,當初他來榆林的時候,這裡盜匪遍地,流寇漫山,百姓就跟豬狗一樣,連一條活路都沒有。

但是自從楚行入駐此地之後,這裡一家家作坊經營起來,無數的百姓有了工作,大量的牲畜和鐵器的支持下,農田也重新得到了開墾。

最主要的是文教,在楚行的努力下,那些中斷的學堂重新開業,雖然在吳甡看來,楚行的課堂里教導的內容過於龐雜,但是這裡的夫子,卻從來沒有忘記教導他們儒學。

吳甡因為替天下賑災,去過太多的地方,很多地方的文教已經徹底斷絕了。

讀書人都跑路了,誰還去教人讀書識字,但是在榆林卻能見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小學,課堂里的朗朗書聲,聽起來是真的讓人迷醉。

吳甡承認,他已經替楚行隱瞞了許久了。

他覺得此子雖然狼子野心,但是對待百姓真的不錯。

他雖然信仰儒學,但是卻也更希望,有人能夠實現天下大同,而不是那種動蕩混亂的社會。

當然,他也希望將楚行治理土地的辦法,偷偷的學一些,然後送到朝廷哪裡去。

因為他覺得,楚行的辦法雖然好,但是那是小仁,只有讓天下都過上平山墩一般的日子,那才是大仁。

所以在所有人都忙著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吳甡一直默默的注視著平山墩。

他希望以自己的見解,去了解平山墩,然後總結出經驗,獻給崇禎。

此時,吳甡的一個弟子,看見大量的百姓,懷裡拿著錢或者銀票,排著隊去官府門口。

那文士上前問道:「你們是去繳納賦稅嗎?」

那百姓一邊兒走,一邊兒說道:「這位公子,說的是什麼胡話,這又不是收稅的日子,繳納什麼賦稅?而且,咱們榆林是新城,今年是免稅的,聽說明年也只需要繳納六成賦稅。」

「那你們拿著錢和銀票來這裡做什麼?」書生更加震驚了。

那百姓笑著說道:「這位公子怕是新來的吧,入了黃冊沒有?」

那書生一看,沒想到這老百姓還挺謹慎,一問他入了黃冊沒有,自己這邊兒一停頓,立刻有十幾個百姓虎視眈眈的圍了過來。

嚇了那書生一跳,趕忙從懷裡掏出路引和憑證,遞了過去道:「在下是吳甡先生的弟子,來榆林遊學的。」

「哦哦,原來是吳大人的弟子,那吳大人我記得,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是確實挺善良的一位大人。」那百姓笑道,隨即揮揮手道:「是好官的弟子,來咱們榆林遊學的,大家不必緊張。」

那書生一臉的尷尬之色,若不是要問事情,此時他已經跟這百姓打起來了。

那百姓卻不管他們這些書生心裡怎麼想,開口說道:「今年將軍外出救回來不少百姓,肯定錢不夠用了,這不要跟我們借錢么,聽說是以作坊的利潤做抵押,咱們都來支持一下。」

「你們不怕楚行賴賬嗎?他就是個將軍!」書生一臉驚訝道。

要知道,這些普通百姓,一年下來,才能攢多少錢。

這看他手下拿著好幾兩,怕是一大家子的積蓄。

「一看你就不適合讀書,一點心眼都沒有,」那百姓反問道:「若是將軍沒有錢,拿什麼養軍隊,拿什麼發展城市?將軍只是借錢,又不是不還,你們夫子不給你講道理嗎?將軍取之於民,是用之於民,這是雙贏的好事啊!」

原來楚行的農會也好,工會也罷,都有開啟民治的作用,大家經常在工作之餘,是要一起聽戲,聽書,進行學習的。

書生大驚,他倒不是不知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理。

這大道理,他自從讀書的時候就學過,可是他跟先生學習的時候,先生告訴他,書上的道理跟現實世界並不是完全互通的。

為何這個道理,到了榆林又行了?

書生帶著一肚子的疑惑,去見吳甡,並將對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了吳甡。

吳甡聽完,也只是一聲長嘆,沒有解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賊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賊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踴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