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部分
論語
0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0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0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04.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05.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06.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07.子曰:有教無類。
08.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0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0.子曰:頻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1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12.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13.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14.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5.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16.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17.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8.子曰:善人,教民百年,亦可以即戎矣。
19.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20.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1.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22.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3.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26.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2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9.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30.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1.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32.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3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34.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35.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6.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7.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8.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39.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40.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始,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4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42.子曰:君子不器。
43.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44.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
45.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7.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48.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4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5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55.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56.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57.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58.哀公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59.季康子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於:「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6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61.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62.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6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4.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尓所及也。」
65.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66.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7.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68.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9.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70.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71.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72.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7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74.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7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78.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