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危機四伏
錢幣,說穿了不過是一小塊金屬。
當鹽、鐵等礦產歸屬朝廷的時候,只要開爐,錢幣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其中還可以參雜一些其他的礦物,比如鉛或錫來降低貴金屬的含量。
當市場認可的時候,這種金屬就可以當錢用,而當市場不認可的時候,發行貨幣實際上就等於在變相地掠奪百姓的財富!
而秦法又規定,在交易時,半兩不準挑選,也不能拒收。
這就讓本是被武力征服的六國遺民,更加對大秦不滿,整個天下,都彷彿置身於一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上。
而為了應對這樣的危機,始皇帝做出的決定,就是不停的出巡,依靠個人的威名強勢鎮壓。
依託前期修建的馳道,周遊全國,移動朝廷,走到哪兒摁到哪兒。
於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東郡落下隕石,上寫七個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清晰的秦篆,絕不是石頭自己長出來的,而是有人刻上去的。
而這種東西,被當時人稱之為「讖」,後世稱之為菲克紐斯,其主要,就是通過偽造證據,捏造事實,散布謠言,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這塊隕石的目的,就很好理解了。
那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天下人,尤其是六國遺民們:等祖龍一蹬腿,咱們就可以不用忍受秦國人的暴政了。
始皇帝的死訊就是咱們暴動的信號!
什麼時候他掛了,什麼時候陳勝吳廣們就如同雨後春筍一樣遍地開花!
而面對著這種裝神弄鬼的手段,始皇帝的選擇自然是派遣御史抓人。
而結果則是,御史們說這案子太難了,破不了,另請高明吧。
最終採用的手段,則是濫殺無辜推卸責任的方式,把隕石落地旁邊的住戶全部屠戮!
雖說秦法嚴苛,但是御史們這般糊弄,這很能說明問題。
事實上,到了始皇帝中晚期,秦帝國各地的問題已經快要摁不住了。
除了之前提到過的菲克紐斯,還有刺客多次行刺嬴政,也是每次連個主謀都抓不到!
張良搞過大鎚子砸馬車刺殺事件,結果逃之夭夭逍遙法外!
而史記記載:三十一年,始皇微行咸陽,與武士俱,夜出,逢盜蘭池。
蘭池宮在哪?
在咸陽東,和秦都咸陽近在咫尺!
已然暗流涌動的天下,依靠著始皇帝一個人的強勢威壓。
始皇帝還在,暫時還能憑藉個人超強的威望摁住快要炸開的火藥桶。
可他還能活幾年?
所以史記還記載了: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這和熒惑守心,東郡隕石是同一年!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天下人已經快等不下去了,始皇帝若不死,只怕有關他駕崩的菲克紐斯,一定滿天飛!
大秦啊,大秦,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嗎?……扶蘇放下手中的竹簡,長出一口氣,久久一言不發。
房間外跪坐在蒲團上的治粟內史鄭國、奉常胡毋敬、太史令董湯以及剛剛趕來的御史大夫馮劫,有些不明所以的小聲議論。
「董湯,你不是說殿下要改史嗎?」馮劫皺著眉頭斥責道。
「不改史,要我太史令的史卷作甚?」董湯梗著脖子回答,他是打定主意了,要是太子膽敢改史,他一定會做出和祖上董狐一樣的抉擇!
「都閉嘴吧,殿下出來了!」鄭國小聲訓斥。
「哦?御史大夫來此作甚?」聽見了他們議論的扶蘇明知故問。
「嗯、這……」馮劫怒視一眼董狐,回答道:「臣來勸諫殿下切勿再微服出行!」
真是個蹩腳的借口,你這是敷衍都懶得敷衍我了呀!……扶蘇點點頭,說道:「好,孤知道了。」
坐在軺車上返回咸陽宮的路上,扶蘇一直在想著該如何挽回這個二世而亡的帝國。
按照原有的歷史,召集天下精銳,繼位后立刻出巡,繼續當一個滅火隊長?
不行,胡亥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沒有始皇帝的威望,這一招完全行不通。
此時的劉邦已經落草為寇,而項梁也已經羽翼漸豐,彭越、張良等人只怕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不過好在我先一步把英布丟到栒邑去挖煤,那裡有蘇角帶領的5000九原軍,制服幾百個只有礦鎬的盜匪,還是綽綽有餘的。
真是難啊,此時的山東、山南諸郡縣就像一個裝滿了炸藥的火藥桶,只等著像陳勝吳廣這樣的火星去把他們點燃了!
……呵呵,即便是老秦人最多的關中諸郡,最後不也是『赳赳老秦,喜迎沛公』了嗎?
坐在這個位置上,天然就處於人民的對立面啊!
咦,不對,雖然我是剝削階級反動派的大頭目,但是我一樣可以想辦法爭取人民的擁戴啊!
在這個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都是農民的大秦,只要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項梁之類的野心家,不過是些跳樑小丑罷了!
而要取得農民階級的擁戴,不,至少說是讓農民們不願意提著腦袋和朝廷玩命,其實很簡單的。
只要讓他們勉強吃飽飯,有衣物蔽體,有片瓦遮身,誰願意去當朝不保夕,並且有幾率會被殺全家的反賊啊!
嗯,看樣子要借著的我的登基大典搞點事了……扶蘇轉頭對身邊的一名中常侍說道:「讓叔孫通來咸陽宮見孤。」
……
始皇帝三十七年九月初三(前210年),咸陽宮。
秦二世登基大典。
天亮時分,大臣們穿著各自的朝服在大殿外車馬場列班等候。
而後,由謁者(郎中令屬官)按爵位高低,分班次將大臣們分別領上大殿平台,再分列等候。
從殿門平台一直到大殿兩廂,均有雄壯威武的甲士持戟而立。
大臣引導完畢,臚傳之呼聲從大殿內迭次傳出,如天音呼喚,莊嚴肅穆。
隨著迭次呼聲,一隊隊分屬於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車郎中將、戶郎中將、騎郎中將的中郎、郎中持長戟整肅開出,從大殿門口分列兩廂直達殿內陛(帝座紅氈高階)下,在廣廈之下形成一條寬闊的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