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黃義明籌謀圍剿逆倫邦

第四十一章:黃義明籌謀圍剿逆倫邦

第四十一章:黃義明籌謀圍剿逆倫邦

劉惠恕

且說黃義明與莫卧兒國議和后,決定撤兵回邦。他先讓關向雲與楊曉黎所轄之第三軍、劉宏業所轄之後十三家軍護送中軍參軍張定邊攜帶重金返回好古邦城,又讓孫甜甜所轄之第四軍返回轄區,讓毛淡棉遵城尉孫福祿與木各具城尉趙財壽亦各率本部兵馬返回轄區,自己則帶領周潁與何耀輝所統之第六軍、宋倩雯與馬力田所統之第一軍,共同送第六軍副將馮曉嵐赴暹羅與巴頌王子完婚。

他們去時走的是海路,跟隨暹羅王子巴頌的船隊涉孟加拉灣、安達曼海,約經兩周后,抵達暹羅國都大成,與暹羅國大成王朝國王「森列拍臘照古龍拍臘馬」簽訂兩邦聯姻條約后,替馮曉嵐與巴頌王子完婚。當時的暹羅國都免不了家家張結綵。婚後三天,黃義明一行在暹羅王妃馮曉嵐與巴頌王子的陪同下,前往視查王妃的封地與王妃府所在地班南耶市。黃義明關照馮曉嵐說:你的封地在南塔河與湄公河之間,東面與南掌王后杜近芳的封地相聯,西至湄公河,與緬邦相鄰,而湄公河的上游即中華之瀾滄江,直入雲南境。這塊地方雖小,僅方五百里,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你一定要替我五倫邦守住這塊土地。我將第六軍的一千士兵留給你,你可在王妃府所在地擴軍至五千,另可在班本、孟恩、琅南塔、芒薩四地設城尉,每城尉可轄兵三千,另替邦都養兵一千,暹羅地溫潤產米,不愁養不起軍隊。平時當惠待民眾,整軍經武,以後圍殲逆倫邦時,或可助力。馮曉嵐答道:牢記師傅囑託。

與暹羅王妃馮曉嵐與巴頌王子辭后,黃義明率周潁與何耀輝所統之第六軍余部、宋倩雯與馬力田所統之第一軍,經湄公河、瀾滄江及雲南林間小道,費時約兩周,返回邦都好古城。黃義明抵達邦都后,所做的最重要事情,是於次日在邦主議政大廳召集軍事會議,與六部尚書、在邦都的各軍將領協商圍剿逆倫邦的策略。

在會議上,黃義明先是回顧了立邦三年來所取得的軍事成就,包括:立邦之初取江心坡千里之地;后敗緬邦,拓地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由密支那流經毛淡棉遵入海口三千里江道以西之地;助南掌王子復國,拓地南掌國北端南康河流經南烏河匯入湄公河以西直至與暹羅交界之二千里地;俘金邊王子,拓地湄公河由達拉至格羅奇馬以東千里之地;敗安南,拓地濱江以北至鎮南關以南之地二千里;與暹羅聯姻,拓地南塔河以西、湄公河以南、上接中華雲南勐臘及瀾滄江一線之地五百里;敗莫卧兒國,得賠款十萬兩黃金,謝緬邦、暹羅出軍助戰,謝黃金二萬兩,尚節餘八萬兩黃金充國庫。

說完這些話后,黃義明道:賴全軍將士浴血奮戰,三年以來,我五倫邦已由立邦之初,原先龜縮於江心坡一隅的小邦,成為西鄰莫卧兒,北靠中華雲南、廣西兩省,東界安南、南海,南抵孟加拉灣的南洋雄邦,凡我五倫邦力弘禮教亦即中華教化所及之處,民眾得以安生,糧阜人豐。眾人齊道:元帥英明,率領全軍將士奮戰,壯我邦業。黃義明道:現在還不是頌揚某某英明的時候,我們眼前尚有一個強敵逆倫邦未滅,這是我們的心腹之患,召集眾位與會,是要脅商如何最終剿滅逆倫邦之策,請諸位共同獻計。

兵部尚書楊忠良攤開一幅簡圖道:自五倫邦立邦以來,在黃帥統領下,實際上與逆倫邦經歷了兩個階段的戰爭,第一階段是取江心坡千里之地,斷其臂膀,絕其東道糧食補給;第二階段是與逆倫邦盟國的戰爭,剪其羽翼。現這兩個階段的戰爭我邦都已取勝。而據已得情報:逆倫邦余軍共有二十萬,其中十萬人因支持三藩之亂,充當後勤,困於中原,無法回調,真正能戰之軍尚餘十萬人,困守於野人山一隅。

野人山位置在我邦邁立開江之西,又名胡康河谷山、枯門嶺、克欽山區。其南與緬邦相鄰,西與莫卧兒國相鄰,其西北是冰雪復蓋的喜馬拉雅山脈,屬中華西藏地區;其東北為高聳入雲的橫斷山脈,屬中華雲南地區。野人山地區位兩大山脈夾峙地區,方圓約六百公里,系邁立開江與欽敦江上源各支流的分水嶺。地理上的野人山地區,實包括兩個部分,即胡崗谷地與本帕山。其至高點為本帕山,海拔3413米,而山周山谷地區稱胡崗谷地。而之所以有野人山之名,是因為這一帶地區原始森林密布,山巒重疊,樹林里沼澤綿延不斷、河谷山地猛獸橫行、瘴癘瘧疾蔓延,居住者門巴族尚未開化,時有野人出沒,有食人習慣,是以有「野人山」之稱,在當地緬語中,稱此地方為「魔鬼居住的地方」。

而上野人山,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自本帕山巔有急溪自西向東涌下,至山谷溪流漸寬,匯入邁立開江。沿此溪流上本帕山,為入野人山的正途,亦稱東山大道。據偵逆倫邦主盧桂生沿此途設下重防,由此途抵達本帕山巔,必須過三關、四洞。三關之一指牛角關,據說守將嶺姓鄔,手持巨斧,有萬夫不當之勇;左右兩側又有苗、侗兩寨為犄角,是以又有「犄角關」之稱。三關之二指蝴蝶關,據說守關將領為有「劍神」之稱的蝴蝶夫人,其貌美天下第一,手持雙劍應敵,對手常失魄被擒。三關之三是指楊家關,據說守關將領是南宋名將楊再興後人,精通韜略。四洞分指「地、水、火、風」四洞,守關將領不明。而過得四洞,方能抵達本帖山腳。由此上山,須經三道寨城,而所過之處,均有滾木檑石把守,守山者為逆倫邦主盧桂生本人。據說山上共有十年積糧,且有水源,因此不怕圍困。而要進入野人山尚有另一條路可走,即西山小道。要由此道上山,可沿欽敦江(又作親敦江、「更的宛江」)上行。欽敦江位緬邦西北,現屬我邦第四軍孫甜甜轄區。其下游在敏建以下約十公里處、木各具城北,注入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其上游名塔奈河,塔奈河之北,有支流烏尤溪,其水源由本帕山巔向西南方向流下。順烏尤溪道上本帕山,多遇高岩深壑,路艱難行,但人畜仍可通行,昔年逆倫邦向緬邦征糧,走的即是此路。

楊忠良言畢道:上述即是已知的野人山軍事設置,至於如何攻打逆倫邦?尚請元帥拿出主意。

黃義明接著說道:有關逆倫邦的軍事布署,楊尚書已說得明白,我想與眾位強調的是,進入野人山區,如入險地,最大的敵人首先不是有敵軍的存在,而是林地中沼澤綿延、河谷山地中猛獸橫行,以及瘴癘肆虐。據傳野人山區即當年諸葛武候渡滬水七擒孟獲的地方,而諸諸武侯進入野人山區之所以成功,是他事前準備充分,利用矢車菊為葯,躲避了瘴癘對軍隊的侵襲。矢車菊一作「鬼燈檠」,系山慈菇的別名,此見於前朝名醫李時珍《本草綱目》一書之所記。又傳古時西南地區有戰,曾有十萬大軍進入野人山區,最終走出來的僅剩三萬人,其中軍中有四十名燒飯女子,後來走出來的僅有四。而這些死難者中,大多並非被敵軍所殺,而是因為此地林木蔓延,沼澤叢生,夏日大雨後,土地潮濕,毒蚊肆虐,人被叮著,即感染瘧疾,無葯救治而死。此外,人進入野人山區,尚易感染回歸熱、破傷風、敗血病等各種森林疾病,由此可見進入野人山作戰的艱辛,戰前必須做好充分的防護準備。此外,從每年五月下旬到十月間,是野人山的雨季,雨季期間,人不易入野人山作戰,目前是八月份,我軍尚有兩個月的休整時間,而要取得進入野人山作戰的最終勝利,我們要充分利用要這兩個月的準備時間整軍經武,不打無准之仗。

黃義明言畢,問眾人有關野人山況,尚有何不明之處?眾將齊答無,但想聞知具體備戰方式。黃義明道:這兩個月時間中如何備戰?當務之急是補充兵員。我軍征莫卧兒兩個月,減員頗多。目前匯於好古城可戰之軍有宋倩倩、馬力田統領的第一軍不足三千人;關向雲、楊曉黎統領的第三軍不足三千人;周潁、何耀輝統領的第六軍不足二千人(另一千人已由馮曉嵐分得,駐暹羅封邑);劉宏業統領的后十三軍不足五千人。而錢壯壯、程好禮統領的第二軍有押送軍糧任務,不能與戰;孫甜甜、鄭玉輝統領的第四軍現駐緬邦封邑;李近芳、王佳蘭統領的第五軍現駐南掌封邑;吳愛梅、陳思靜統領的第七軍現駐安南封邑;鄭秋菊、衛斯斯統領的第八軍現駐金邊封邑;均無法與戰。因此我邦現可戰之兵僅有不足一萬三千人,而以不足一萬三千人的軍隊去剿滅有十萬人之眾的逆倫邦,人數肯定不夠。要使現駐邦都的四軍能夠承擔起攻打逆倫邦的任務,必須每軍擴展至一萬人。

至於如何擴法?上次邦都議政會議上,楊尚書所提出的擴軍方案很好,即每城城尉除自轄軍隊三千人外,代為邦都培訓軍隊一千人,隨時供邦主調譴。而五倫邦原有好古城、圭道城、勞康城,大戲台、毒鼠關、正壺關、反壺關七城,后又新添緬邦、南掌新得之地二十五城,合共三十二城,每城新增可供中央軍隊隨時調譴兵員一千人,便是新增軍隊人數三萬一千人。現正可把各城尉代為邦都培訓的兵員調撥於待出征的四軍之中。而逆倫邦雖有十萬之眾,卻是平攤於廣闊面積的各個點上,我集中兵力攻其一城一地,有著局部的優勢,因此從人數上來說,我邦待戰四軍人數有四萬人已足夠了。但存在的問題是:現四軍已有人數,均百戰老兵,後補新兵人數雖眾,卻均無作戰經歷。因此即便擴軍,亦尚賴各軍統將在這兩個月中,抓緊時間訓。至於各軍待補人數,請統軍將領各自向軍部楊尚書提出調撥申請。

眾將又問具體作戰布署?黃義明道:十月出兵圍剿逆倫邦,我的想法是,既然上本帕山有東山大道與西山小道兩條,我軍亦可兵分兩路,一路由我統領一軍、三軍、六軍直取東山大道,此為圍剿逆倫邦的主力軍。一路由劉宏義統領,走西山小道,如兵力不足,可就近借調孫甜甜之第四軍、毛淡棉遵城尉孫福祿與木各具城尉趙財壽各自率領的本城兵馬為後援。西路軍重在斷敵後路,亦可探尋有無奇襲本帕山的捷徑。不知我提出的作戰方案,諸將以為如何?眾將齊道:元帥妙算無遺策,吾等無異議。

黃義明又道:既然眾位對我的出兵計劃無異議,我現在想問的問題是:將現有待戰四軍人數擴充至四萬人,軍糧上是否有備?

戶部尚書程知義道:元帥不必憂慮。自元帥立邦三年以來,有戰無敗,邦境安寧,四野流民漸集,農業、手工業、採礦業復甦,物阜財滋。僅以我江心坡七城計,每城均有住戶十萬戶,合七十萬戶,年可供庫銀七十萬兩。現江心坡一兩黃金約可兌十兩白銀,兌一百錢白銀,兌一千文銅錢。一兩銀子約可購大米二石,一石米約二百斤,一兩銀子約可買四百斤大米。以一兩白銀作為一位士兵的全年口糧費計,外加軍服,器械,馬匹等費用,一位士兵的全年軍費約折白銀十兩,也就是說:元帥現養軍一萬人,需月耗白銀一萬兩,一年當耗白銀十二萬兩。而以我邦現租賦收入折銀計,不計各與國、封邑所貢銀糧,僅以江心坡七城年貢銀七十萬兩計,即可養軍5.8萬人。當然這筆錢不能全用以養軍,而是要發百官薪俸,投資市政民生建設,給四與國聯姻換糧銀等等,但卻可從邦庫中節約些許以充軍費。此外,元帥征莫卧兒歸,獲黃金八萬,可折銀八十萬兩,以之養軍,四萬人大軍年需軍銀約折四十八萬兩,兩年折九十六萬兩。而從邦庫中再補銀十六萬兩,即可供我軍征逆倫邦兩年軍費之用。

黃義明道:如此甚好,十月份我軍伐逆倫邦之役當可無虞。隨後黃義明又詢問與會眾人對邦政尚有何建議。大夥一致回答無。於是黃義明說道:賴全軍將士浴血奮戰三年來,我們取得了立邦江心坡、戰勝逆倫邦與國兩大勝利,並拓地八千五百里,成為雄峙南洋的大邦。這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今晚可在邦主議政大廳舉行一瑒盛大的宴會予以慶賀。請勿忘通知醫館張子賢館長、奇技館方知命館長、樂苑館宋好樂館長及映氏三姐妹,以及好古城長張子賢、城尉孫瑛蕙樊海江夫婦一併參加。此外現時會議結束,尚是下午時分,距晚間宴會尚早,我上次邦政會議余時帶大家參觀了將軍府,現想與眾位再參觀一下工部尚書張員外與方知命館長精心打建的好古城公園,以不負二位的辛勞,不知大家以為如何?眾人一齊叫好!

於是黃義明乘興,帶領六部尚書與眾與會將領從邦主議政大廳後門走入好古城公園中。入園所見,自然是免不了亭台、樓榭、假山、花木一類,使人目不暇接,眾人一齊叫好。隨後,眾人來到花園中心的陣亡將士紀念碑前默哀片刻,以示對陣亡將士們的懷念。然後沿著園路左側的竹徑穿行,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座拱型小石橋橫架於溪流之上,橋欄有字,上書「尾生橋」。黃義明吃了一驚道:此處何來得尾生橋?陪同的工部尚書趙員外說道:此橋早已有之,倒不是方館長出奇設計。跟在黃義明身後的宋倩雯問道:師傅,何人為尾生?黃義明嘆了一口氣答道:尾生為中國春秋時期一位為情而死的痴情少年,傳其與一女子相約於橋樑,久候女子不至,水漲,尾生抱橋柱而死。此事見《莊子盜跖》篇所記,又見於《史記蘇秦列傳》中蘇秦向燕王所述。而據古籍《西安府志》所考:尾生遇難之橋,在陝西藍田蘭峪溪上,名為「藍橋」,後世因此把男女相愛,一方失約,另一方殉情,稱作「魂斷藍橋」。以此論之,尾生遇難之橋,當在中華陝西藍田,不該在江心坡,而江心坡有此橋,或當古史訛傳所至。

跟在黃義明身後的關向雲問道:師傅,尾生這一做法是對還是錯?黃義明答道:古人一般從正面來頌揚尾生的這種守信精神,將「尾生橋」作為守約的標誌,《國策燕策一》評價為:「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但從儒學的角度來看,尾生心中只有個人之「小我」,而無天下之「大我」,因此其精神不值得提倡。儒家主張士人以天下為己任。據《論語微子》篇所記:有隱士長沮和桀溺一起耕田,孔子過路,派子路去問路。二人問道:你為誰趕車?子路回答:魯國孔丘。二人又問:你是何人?子路回答:我是孔子的學生仲由。桀溺說:天下洪水滔滔,誰能改變呢?你與其跟隨躲避壞人的人,還不如跟隨我們這些躲避世事的人。說罷繼續耕作。子路回來把這些話告知孔子。孔子的回答是:「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象長沮、桀溺這樣的隱士,個人人格雖無缺失,但其心中只有個人的「小我」因此他們要做到潔身自好,只能與鳥獸同群。而我們儒家學派是與人同群,只能以天下為己任,積極躲避壞人,而躲避壞人的方式,是積極改造人類社會,使天下有道。這便是吾等儒家學派心中所懷的「大我」。有宋末丞相文天祥,家境富裕,但當國遇危難時,散盡家財,組織民眾抗元。兵敗被俘,堅拒投降,寫有《正氣歌》言志,有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其又賦詩《過零丁洋》言志,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就是儒家心中的「大我」,也是吾輩取法的榜樣。黃義明言畢,跟隨在其身邊的女弟子們齊道:謝師傅教誨。

眾人又繼續前行,發現路邊草叢中有一個墳墩,墳前有碑,黃義明近前觀望,發現碑誌上寫得是「子期墓」三字。黃義明又吃了一驚,問道:此處何來得子期墓?陪同的工部尚書趙員外答道:此墓亦早已有之,非方館長出奇設計。跟在黃義明身後的周潁問道:師傅,這子期又是何人?

黃義明答道:子期,鍾姓,名徽,字子期,傳為中國戰國時期楚國漢陽(今湖北武漢蔡甸區集賢村)人,是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挑扁擔、手拿斧頭的樵夫,但其懂得音樂。有一次晉國大夫俞伯牙奉晉國君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行至漢陽江口,突遇暴雨,只好停舟暫避。為了消磨時間,俞伯牙便在船撫琴遣情。一曲彈罷,有在隔岸樹下避雨的樵夫鍾子期說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意指琴意志在高山。一曲又罷,鍾子期又道:「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江河。」意指琴意志在流水。俞伯牙聽罷大喜,認為遇到了知音,邀樵夫上船長談,二人結為兄弟,並約定來年這一天再相會於此。而到次年俞伯牙如期來到漢陽舊地,不料鍾子期已去世百日。其父相告:子期死前囑託,墳一定要築在漢江邊,生不能再見伯牙彈琴,死後也要兌現諾言,在九泉之下能聆聽到俞伯牙的琴聲。俞伯牙聽到噩耗后大哭,來到了子期墳前,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以示對亡友懷念后,將自己手中的瑤琴摔碎,表示今後世上再無知音,也不會再彈琴。這一則故事千百年來廣為流傳,表示人與人之間友誼的堅貞。此事在《呂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湯問》中均有記載,而近人明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一著中,則依據此則傳聞演繹成《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名篇。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之事若為實有,子期墳當在古楚國漢陽江邊,即今湖北武漢蔡甸區集賢村上,不該在此。而今江心坡有子期墓,一定是後世好事者為之,其如今在東瀛日本有楊貴妃墓一樣。但不論今江心坡的子期墓是真是假,俞伯牙與鍾子期之間這種珍惜朋友間情誼、一諾千金的精神都值得後人傳承。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有言:「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哉其一乎!」黃義明言畢,其身邊的幾位女弟子又齊道:謝師傅教誨。

且說眾人探尋子期墓畢,已近暮色,於是一齊返邦主議政廳參加宴會。此次盛宴,自然是吃盡了南國所有的美味。但此次盛宴的特點卻不是在吃上,而是另有兩點:其一是將宋好樂樂苑館的三位女助理映芳童、映芳蕾、映芳思三姐妹邀請上桌,而不僅僅是因其為演藝人員,讓其赴宴。其原因是:三年前映氏三姐妹在大戲台被俘投誠時,被黃義明暫時廢去了武功。但黃義明有言在先,讓映氏三姐妹在宋好樂樂苑館中服役三年,三年後武功自復,屆時三姐妹去留自便,去則給路費,留則聘為樂苑館副館長。而三年來,映氏三姐妹在樂苑館幫助宋好樂傳播雅樂時,切身體會到黃文明人格的光明磊落,決非盧桂生之流卑劣人品所能相比。因此其三年役滿、武功恢復后,決心留下來,追隨黃義明共創五倫邦大業。即然映氏三姐妹決意留下,黃義明自然也得兌現前言,聘三姐妹為樂苑館副館長,而今晚的盛大筵會自然不能不邀請其前來。

既然映氏三姐妹已被聘為樂苑館副館長,便涉及到一個具體待遇問題。由於立邦三年來,五倫邦政治穩定,邦財收入漸豐,吏員收入已改立邦之初的隨軍供給制形式,漸行九品十八級。至於三姐妹的待遇,吏部尚書張萬祺早已與黃義明協商過,暫給從四品待遇。而當時五倫邦所行的薪俸待遇,根據張萬祺與黃義明的恢商意見,仿中華歷朝舊制,行九品十八級。各部尚書、各軍主將、江心坡七城城主均拿二級,張萬祺欲讓黃文明拿一級,黃義明不同意,也跟著一起拿二級。各軍副將與江心坡七城城尉圴拿三級。在江心坡以外封邑封所設城池一律稱鎮,再下稱鄉。而新任鎮長拿四級,鎮尉拿五級。鄉長拿六級,鄉尉拿七級。而新任鎮長、鄉長與鎮尉、鄉尉皆從科舉考試中舉的文武進士中充任。至於七級以下之八、九級,皆由科舉未中而充任各城、鎮、鄉各級文武辦事機構中的屬員拿。而限據黃義明的意見:九品十八級的薪俸待遇,級差不能太大,最末之從九品級,要保證吃喝有餘,成得了家,能夠結得了婚,生得了子。此外三年一考,合格者予以什級。而薪俸待遇,從九級至一級間的差距,不得超過三倍,給予映氏三姐妹從四品的結遇,是因為其原本投誠敵城長,初始待遇不宜超越創邦時期的副將(三級)待遇。

而這次宴會上的亮點之二,則是宴會結束時,由宋倩雯演唱黃義明中年時期所創作的一首詞《青山詠懷》,該詞由宋好樂館長作曲,映氏三姐跟著音樂節拍,跳起她們最擅長的綵綢舞。全詞為:

沁園春青山詠懷

浪跡青山,覓句求章,路斷危崖。問平生自好,高川落澗,奇岩勁柏,古剎夕霞。幾度搜芳,樵蹤野嶺。露宿荒庄伴暮鴉。年華越,嘆青春度盡,白髮垂遮。歷冬百草萌芽,把酒問、人生可再華?此生匆匆到,又匆匆去,雖存金玉,難買春花。或曰青春,「騷服」①可致,當隱瀛洲戴紫紗。餘思去,戀神州故土,村仆清茶。

①古代道家清晨服氣養生曰「騷服」,又名「早服」,見老子《道德經》。

這首詞寄託了黃義明中年時代有心報國,卻報國無門,只得寄情于山水的無奈心情。一曲唱罷,餘音繞梁,眾人無不感到血脈賁張,亦增強了終將剿滅逆倫邦的必勝心境。

2022年2月10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黃義明定南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黃義明定南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黃義明籌謀圍剿逆倫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