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捷報入京,振奮人心
五月初五端陽節。滿南京城的人,都起了個大早。家家戶戶都在門窗上,插著艾草和草蒲。艾草能避各種邪氣,而草蒲則是斬妖劍,傳說唐代魏徵夢中斬惡龍,用的就是草蒲劍。很多人上了街,在各大菜市裡採買著雞鴨魚肉,中午要好好搓一頓的。城南聚寶門外,幾名守門的兵丁,羨慕的看著來往的人群。「哎呀,真倒霉!」一名兵丁揉著額頭道:「今天上直,秦淮河上塞龍舟是沒得看了!」「誰說不是呢,」另一名兵丁一臉艷羨道:「聽說今年秦淮河上,加上蘇州浙江來的,一共有三十艘龍舟,要好生比試一番了!」「嗨,昨晚最後一把,我都搖到五五六了,」另一名兵丁一臉不甘道:「誰知道丁老六搖到了三個六豹子,這不來替他來了!」幾人正閑聊著,忽見南方一陣塵煙騰起。「什麼情況?」兵丁們握緊了手中的長槍。不多時,便見一騎飛馳而來。那是一匹黑色駿馬,上頭騎手穿著一身黃衫,身後背著一桿紅色小旗,小旗上寫著『急報』二字。「通通讓開,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說話間駿馬已到聚寶門前,眾兵丁慌亂後退,躲了過去。騎手一溜煙的進了城,往長安右門方向疾馳而去。街上行人急忙避讓,指著騎手背影指指點點起來。「應該是南面來的急報吧?」「也不知打的怎麼樣了,別敗了呀!」「呸呸呸,閉上你的烏鴉嘴!我大明天兵,定然是有勝無敗的!」「就是就是,那什麼鳥梁王,早點把脖子洗乾淨倒是真的!」「但願如此了!」~坤寧宮正殿中,一片歡聲笑語。太子朱標和太子妃常氏,正陪著朱元璋和馬皇后說話。旁邊,皇長孫朱雄英,騎在一隻木馬上,口中念念有詞。「駕駕駕,馬兒你快點跑,帶我追上王保保……」「哈哈哈!」朱元璋聞言,手撫頜下長須,暢快笑道:「這娃兒倒是狠哦,小小年紀,就要去會王保保了!」「呵呵,」太子朱標慈愛的看朱雄英一眼,陪著笑道:「這孩子小小年紀,平時就愛擺弄木刀木劍。」「重八,那不是像你小時候么?」馬皇后打趣一句道:「我聽湯和說過,你小時候放牛,時,就要當大將當皇上了!」「嘿嘿,孫子像爺爺,那不是天經地義的嘛!」朱元璋自得一笑道:「咱小時候聽說皇帝用的是金扁擔,頓頓都能吃白面饃饃,自然想當皇帝嘍。」「呵呵!」正殿內的人,都被皇帝的這番話,給逗笑了。不多時,燕王朱棣帶著燕王妃徐妙雲,還有不到一歲的燕王長子朱高熾也來了。馬皇后從徐妙雲手中接過朱高熾,輕輕的逗弄起來。「快看看,這小娃肉嘟嘟的,太可愛了!」朱元璋也湊過來,低頭用鬍子撓朱高熾的痒痒。「嘎嘎嘎!」還不會說話的朱高熾,嘎嘎嘎的笑了起來。「哈哈,」朱元璋也樂了,暢快笑道:「這娃兒不經逗!」
一片歡聲笑語間,喜順喜滋滋的從殿外奔進來。「皇爺,皇爺大喜啊,楚王殿下一馬當先,智取樂源城,威震雲南諸地,我大明南征天兵士氣大振!」「什麼?」朱元璋聞言一愣,沒想到才十六歲的六子,竟能立下奇功!喜順連滾帶爬行到朱元璋面前,雙手呈上急報。朱元璋連忙接了過來,急速瀏覽起來。須臾,他便仰頭肆意大笑起來。「喔哈哈哈哈!都說虎父無犬子,古人誠不欺我!」太子朱標和燕王朱棣聞言,面色各異。朱元璋笑罷,將急報扔給朱標,輕捋頜下長須道:「你們也看看,一起高興高興吧!」朱棣連忙湊上去,跟著朱標看起急報來。很快,兩人看完,臉上都是驚喜交加。朱標驚的是,六弟身先士卒,頂著敵軍而上,根本不考慮自己的危險。他喜的是,朱楨足智多謀,竟有騙城的法子拿下樂源,可謂是足智多謀、用兵如神了!朱棣則不同了,他驚的是,六弟小小年紀,就如此出眾,待他再成長几年,豈不是越發厲害了。他喜的是,還好自己跟老六的關係很好,是兄弟加連襟的關係,將來無論如何,都能讓老六最大可能的站在自己身邊。朱元璋看著站在面前的兩兄弟,似是想起了什麼。他馬上下旨道:「快,快去通知充妃,自從楚王從征,她就一直擔心,此番讓她也樂一樂吧!」永和宮內,後院的小佛堂中。充妃胡氏正閉目跪在一個蒲團上,對著身前的鎏金觀音像,念念有詞。「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保佑吾兒平安歸來……」好一會,她念完禱詞,終於睜開了眼。宮女玉兒便將剛燃起的一束線香,遞到他的手中。胡氏接過線香,恭恭敬敬將其插在銅像前的小香爐上。然後,她又俯下身子,恭恭敬敬的給菩薩磕起頭來。磕完頭,玉兒上前,將胡氏攙扶起來。兩人出了佛堂,胡氏又問道:「還沒有楚王的消息么?」玉兒低聲道:奴婢今早去乾清宮問過來,南邊暫時還無消息傳來。」「唉……」胡氏輕嘆一聲,不再說話。兩人正往前院走去,卻見喜順一臉喜色的小跑進來。「娘娘,娘娘,奴婢給你報信來了!」「什麼事?」胡氏好奇問道。「楚王,楚王在前方大破敵軍,立下大功,皇爺讓奴婢來告訴娘娘,不必擔心了呢!」「是嗎?」胡氏聞言,竟有些難以置信。「千真萬確呀!」喜順笑吟吟道:「皇爺還說,請娘娘午間去坤寧宮,一起用膳呢!」「哎呀!」胡氏樂得大喊一聲,連忙合掌朝著天空拜道:「多謝菩薩保佑啊!」~恰逢佳節,又得捷報,洪武皇帝的心情大好。他下旨將捷報內容在城內廣為傳之,讓升斗小民與君同樂。到午間快吃飯時,滿南京城都傳遍了,我大明天兵,在南邊大勝的消息。一時間,不知有多人家中焚香,又有多少百姓同喜。南京城中的節日氣氛,愈發的濃烈起來了!新人新書,求讀者老爺們繼續投票、繼續收藏、繼續追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