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少上諸邑

第102章 少上諸邑

這片平原谷地真是蒙驁的福地。前兩天,蒙驁在這裡伏擊了從長平關來襲的趙軍,擊潰了一個萬人將,擊殺了數千人。但由於天色黑暗,趙軍雖然潰散,但所獲首級不多,大約還不夠千級。就這不多的首級,由於戰事緊急,最終也沒有來得及清點,最終不知其數。蒙驁只能任由軍司按各人記錄的數目確認,加在一起竟然有五千級。蒙驁自知沒有這麼多,但還是確認了,據此寫成文書,作為今後計功行賞的依據。三天後,秦軍再度在這裡以正面突擊擊潰了另一支萬人將。這一次的戰果明明白白,共有三千餘級,有首級,有屍體,沒有任何疑問。

這裡大戰之時,端氏那邊也看到了些端倪,派出哨探來打探,回報說是秦軍在與趙軍大戰。端氏那邊雖然沒有得到命令,但也主動派出一支兩千人的精銳趕來助戰。只不過等他們趕到時,戰鬥已經結束了。領隊的公乘把部隊留在十里之外,自己領著一些大夫們過來相見。只趕上看見蒙驁的部隊在收割首級。他們見到了蒙驁,雖然只離開了不幾天,但卻像隔了很久。

當少水出現趙軍時,公乘也十分緊張,他的部隊雖然是上黨目前最精銳的部隊,但在谷口和長平關經過了長時間的戰鬥,自己損失巨大,而且十分疲憊,端氏城池也不大,不知道能夠堅守幾天,有一點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現在蒙驁一舉擊潰了趙軍,徹底挽回了局勢,令他們十分欽佩。見過蒙驁后,蒙驁讓他們留在軍中,把另外兩個公乘也叫過來。雖然戰場還沒有打掃乾淨,長平關的趙軍還在十里之外與秦軍對峙,但蒙驁已經開始考慮下一步的行動了。

連打了兩個勝仗,斬殺了數千趙卒,令兩個萬人將失去戰鬥力,但秦軍的態勢並沒有根本改善。上黨本來有兩萬人,經過兩個多月的戰鬥,特別是高都失陷,目前連輕傷員在內,能戰之士不過一萬五千上下,且連戰皆疲。而趙軍雖然前前後後有四個萬人將失去戰鬥力,但根本未失,兵力仍然遠多於秦軍,只要稍加整頓,不難捲土重來。更為可慮的是,風聞韓、魏、楚聯軍已經進入上黨,而秦軍還沒有和他們交手,僅僅是趙軍就已經讓秦人感到吃力了,如果把聯軍的生力軍加上,蒙驁感到應付惟艱。

就在秦軍士卒們興高采烈地把趙軍的屍身堆起焚燒時,這幾名秦軍的最高層登上這裡最高的山峰,一面眺望四周,一面商討未來的行動。

高都失守后,通向河內的大門已經敞開,聯軍隨時可以順丹水而下,突擊河內南陽。另一方面,端氏也不能有失,否則通往河東的道路也將敞開。

三名公乘一致認為,僅憑上黨這一萬五千人,在沒有任何後勤保障的前提下,企圖拖住晉楚聯軍近二十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提議蒙驁上報咸陽,應準備退出上黨,進入河東,參加河東保衛戰。具體的辦法,一種意見認為,應全力留守端氏,如果聯軍來攻打,則不予堅守,而是一步步退往河東,但撤退的過程伺機給予敵軍以打擊,並為河東動員軍隊,爭取時間。到達河東后,可以從河東獲得補給,恢復戰鬥力,重新作戰。另一種意見認為,應在高都附近活動,相機退往河內南陽。因為大家對河內南陽的民情不報希望,多數認為還是退往河東,最為穩妥。

但蒙驁不同意,他道:「臣為上黨守。守者,守也。但得殘軀,必立於上黨也。上黨但有軍一萬五千,而少邑民,是以憂也。今惟端氏有邑民千戶,未足養軍;高都有邑民萬戶,而陷敵手。今所急者,在得新邑,而奪其民也。少水諸邑,久不服秦,雖納糧賦稅,終未歸化。秦失上黨,而少水諸邑復叛為趙。今若取之,據山川之利,利於攻守。」

一名公乘道:「少水諸邑久不服化,蓋以山川遠隔,勢難及也。但貢糧草而已。非不欲取也,力所不及也。昔上黨數萬眾,力猶不及,今才萬人,何以攻之?」

蒙驁道:「昔者,秦有上黨,據長子、襄垣、黎、潞諸城,此皆肥美之地,而力不能耕。故不取也,恐空耗人力。今則不然,吾軍勢窮,無處安身,自當取之,以為安身之本。此時勢異也,非可執一端。」

另一名公乘道:「臣聞少水諸邑,多則千餘戶,少則數百戶,取之則無利,攻之則危。願慎之!」

蒙驁道:「彼居少水之上,河流四達,加以險阻,易守而難攻。彼邑才千戶,取之不難;而吾以千餘卒守之,必能固也。據此而四達,東可至上黨,南可救端氏,道山而西,可至河東。誠四戰之地,取之宜也。」

一名公乘道:「彼處山川之險,兵少而不敷用,兵多則備空,當用幾何?」

蒙驁道:「彼才千戶,吾以精兵五千攻之,必取。其餘仍守端氏、濩澤,以掣彼肘,勿令攻河內、河東也。」

見蒙驁決心已定,一名公乘道:「臣願率軍掠於少水,必得其邑乃歸。將軍自守端氏,以為各處呼應。」

另外兩名公乘也道:「臣等皆願往擊少上!」

蒙驁道:「往擊少上,是吾根本。吾將自攻之。少則三五日,多則十日,吾必歸也。」

三人就在山上,重新劃分了部隊,分配了各自的任務。待長平關的趙軍退去,秦軍躡出十里收兵。就在平地上吃了乾糧,並不休息,而是趁著夜色,一名公乘領四五千人返回濩澤,其餘人皆返回端氏。隨蒙驁前來的高都殘部五百人歸入蒙驁的親營,一起返回端氏。但在此地留下一個營,監視東面長平關和北面長子的趙軍。由於端氏有邑里,有醫者,負傷和生病的士卒大都回到端氏治療。

進入端氏后,蒙驁立即投入對少水上游幾處城邑的偵察中。

少水在端氏折向東行,在端氏上游,少水自北向南流,沖刷出一條百餘里的穀道,兩側山坡上,很有些可耕地,那些面積較大的耕地上,自然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聚落。這裡的邑民,只靠耕地無法生存,一般都要兼營放牧或打獵。長期山地生活,養成了他們自由不羈和慓悍勇猛的性格。這裡,只要有個百十來戶的聚落,就會依山建立起城池,以為自保,並頑強抵抗著來自上黨方面的強力壓迫。由於這裡經濟條件並不優異,上黨方面一般也不會過於壓迫,只要他們表面上臣服,上貢納獻即可,通常並不派官管理。蒙驁這次就是決心強力征服這一帶不服王化的邑民。

距離端氏最近的城池,直線距離不過二十餘里,但由於山道曲折,實際要走三十多里。目前是夏天,他們放的羊,在端氏就能望見。

蒙驁只進行了兩天準備,就點齊一千人,加上自己的親營一千人,共計兩千士卒,往北出發,去攻擊這座城池。

這座城池不過百來戶人家。見大軍來襲,驚恐萬狀,紛紛扶老攜幼,逃往山上。按過去的經驗,如此龐大的軍隊,由於給養不足,在這裡無法長期駐紮,通常過幾天就會自行撤退。但這一次情況明顯不同。蒙驁在這裡留下一百人,帶著部隊繼續往山裡前進。與此同時,端氏的秦軍則動員了與這處城邑有親緣關係的端氏邑民,上山勸說邑民下山歸家;對他們說,只要他們服從,這些軍隊只會保護他們,而絕不會加害。

一方面是有親屬的勸說,另一方面,住在山上也實在不方便,這些邑民將信將疑地陸續返回城邑。駐紮於城內的秦軍果然向他們宣布,只要他們遵守秦律,他們就能得到保護。

於是按照秦律,每名士兵按爵位認領了一兩戶邑民作為自己的臣僕,為首的大夫甚至認領了五戶,這些民戶的安全,就由他們的主人負責,而臣僕則要供應主人每天的飲食。

秦軍每天出操、值勤、巡邏、放哨,多數時間不在家裡,只有一日兩餐回家吃飯。不幾天,邑民們也就習慣了他們的存在,縱然有些心疼糧食,但能買來安心;更何況,這些士兵不出勤了,還會幫他們做農活,整理羊圈,擔水……是個好勞力!

採用類似的策略,蒙驁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收服了山谷五十里範圍內的幾個小城邑。在他的前面,是一個有著三百戶人家的城邑。而蒙驁的士兵都被安排到各城邑中,除了親營一千人未動,士卒只剩下三百人。

沒有安排進城邑的士卒,被蒙驁嚴令只能吃餱糧,露宿,不得進入城邑騷擾邑民。當蒙驁大軍來到這座相對較大的城池時,也按往常一樣在城外露宿。

大城就是大城。他們見蒙驁率軍到達,不像那些小城那樣逃進山裡,而是關閉的城門,上城準備抵抗。同時,派出有頭臉的說客,前往蒙驁營中,希望說服蒙驁撤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平長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長平長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2章 少上諸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