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攻城之戰(上)

第三百七十八章 攻城之戰(上)

三日後,全部攻城人馬才到達,老遠就聽到趙牧扯著掐了脖子的鵝叫聲:「想當初先帝曾拉過咱家的手,爾等快快把這些炮架起來,明日打進東勝城就有咱們好日子過了。」隨著總後勤車馬營在烏蘭木倫建立起糧草轉運站后,沿著烏蘭木倫河而上的後勤車馬綿延了十幾里,延綏副總兵張安指揮著一千輔兵在烏蘭木倫河邊的一個梁塬高處建起了糧草儲運站。

在張安的眼中,這批軍隊跟以往的編製很大不同,連配屬自己的一千輔兵,人人都身著號衣,所配的一把很像是綉春刀式樣的一把刀,可斬斷以往的鐵器。還有是車馬特別多,服飾高度統一外,全身裝備精良,新式小炮多,所以配置的彈藥馬車也多。所欠缺的就是在著甲上,除了虎賁團外都沒有著甲,全是頭戴著一頂鐵盔。其實張安還不了解槍榴團也是著甲的,只是身著一種新式甲衣,前後都有胸甲及護背,只是外罩著包衣,看不到裡面的護胸鋼板片,這是一種衝壓整件插板,只要把鋼板插進衣著背心中即成。

雙方大營相隔五里,全都派出小股游騎不斷地遊走騷擾,今日你斬我三騎,明日我斬你二騎,這種大陣對持,小股游兵的拼殺是冷冰器時代最血腥的,因為派出的全是悍將勇士。

好在目前虎賁團全身著甲,防護到位,手中的加長斬馬刀鋒利無比,在雙方衝鋒時,手中的短火槍可在百米內先敵開出二槍,而韃靼騎兵的騎弩要在八十米內才能有效擊殺,所以很是吃虧,等到先挨了兩槍后,進入到八十米內時放箭,這批明軍身著的盔甲有效阻擋了弓箭,再等到雙方五十米內時,韃靼只有手中的飛斧才能擊殺明軍的身甲,這麼近的距離一個呼吸間,雙方的馬就接仗,等韃靼騎兵拔出騎槍或是彎刀之時,明軍的斬馬刀也到了跟前,可是這一批明軍人人都是變態裝備,個個手中的刀鋒利無比,所到之處削鐵如泥。要不是韃靼騎兵馬背嫻熟,弄不好會連人帶馬一劈兩半。

守衛東勝城的是七土默特,滿都魯部,也是兵馬強壯,特別能戰的部落勇士達萬人。今日碰到的這股明軍讓這些韃靼兵著實有點吃不消了。

公元1496年弘治九年,十月二十日,章子俊正式打響了攻城第一炮。這是大明朝自永樂朝後,第一次主動攻擊韃靼,收復較大的駐地。

隨著顧弶扯著嗓門大喊一聲「開炮」,不亞於李雲龍的那聲小,身旁親兵護衛手中的小三角紅旗,立時揮下后,整個重炮團,重炮一百門,大將軍炮200門,御虜炮400門,前後分批次開炮。

京城,早在一月前,章順就接到父親的家書,定在十月二十日發起收復東勝衛,要求章順把早就寫好的一篇戰前戰報同時同日登出來造勢,想要提醒朝堂上的哪些人,韃靼鐵騎不可怕,只要發展科技才是強國之根本。

標題為《收復昔日故土東勝衛今日打響第一炮》據本報特約記者一枝花來自東勝衛的報道:「隨著延綏副總兵張安的一聲令下,我朝萬餘延綏軍在平安伯帶領鄉勇的配合協同下,今日正式打響了收復大明故土東勝衛的攻城戰,大明的勇士們,衝鋒殺敵啊,自古好男兒保家衛國戍守邊疆,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最後又添加了王昌齡的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乾。」

什麼叫做煽動,可惜明朝人還不明白報紙輿論對民眾的威力有多大。自從報紙誕生起,坊間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職業讀報人。這些讀報人不光是讀報,還幫著解釋事態發展的動向。著實吸引了眾多酒樓茶樓飯莊的掌柜們,原先哪些說書的也改成了先讀報后吹牛。經過這些巧舌如簧的解說,往往會把某一件看似平平無奇的小事,變成蜿蜒曲折,情節一波三折的故事。要不然這些人吃什麼?真的是靠嘴皮子求生。單口相聲就是從此時興起的。

這一篇文章就是要帶動民眾的血性,讓百姓知道大明目前最大的威脅來自外族韃靼,製造緊迫感及民族國家意識的覺醒,也讓廟堂上的朝臣們明白不是平安伯好鬥,而是韃靼鐵騎到了家門口,不得不奮起反擊,還座實了是朝廷出兵,平安伯只是協助,出點錢財而已。特別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就是說雖然平安伯只是一個虛位封號,跟庶民一樣,卻不敢忘了家國,所做的一切是對還是錯,還需時日才能評判。這就是說給自己開脫掉私自擁兵,私自攻打發起兩國戰爭,私自佔有領地,私自代表大明皇權,為接下去的進一步操作合法性做鋪墊,等攻下了東勝衛后,看朝庭跟不跟認不認。如果朝廷派兵守衛,那麼以上的所有罪狀就不成立,反過來朝廷不認可的話,章子俊也有能力守住東勝衛,就是說東勝衛不是大明的領土和轄地,可以考慮搬家建國了。

想必朝廷不會糊塗到這個地步,所以說章子俊是為自己開脫掉所有的大逆不道及罪狀。朝堂上的人難道看不明白,不知道平安伯的用意?跟古代人玩這種小心思,章子俊就像是小兒科了,可是不得不說這一著棋還真把朝廷給難住了。

原本朱佑樘已經做好了準備,等這一次韃靼兵退後,首先拿這位平安伯開刀,不管是打了勝仗還是打了敗仗,命延綏衛參戰也是監督平安伯在榆林所做的一切,目前已經影響到了皇權,就拿這一次,自說自話去攻打東勝衛,不管是錦衣衛還是東廠,都有傳報平安伯在延綏地區的百姓,只知平安伯,不知朝廷及皇上。有自己的「寶鈔」,有自己的糧倉,有自己的學堂,還有自己的火器作坊,還弄出了一條鐵路,朝廷派去的巡御史還是各方官員,要麼被架空,要麼同流合污,水潑不進針插不進,這是要做什麼?難道要反嗎?還是要割據一方?

平安鎮的工業發展越來越像民國時期了,各種各樣的工業製品出現在了普通百姓人家中,比如早就大量生產的各種各樣的肥皂,還有近期推出的熱水瓶,用玻璃吹制的雙層保溫瓶,已經在大批量產出,雖然玻璃的質量透明度什麼的還不是很好,可是也沒有影響到製作一些瓶瓶罐罐什麼。

目前市面上大量的搪瓷用品充滿著整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軍隊中,裝水的羊皮袋以被搪瓷水壺替代,每個士兵都有一個水壺,還有各種民用的器皿,有盛酒的杯子,喝茶的茶具,還有燉鍋等等,因為其輕便得到了廣泛使用,這就又要說道平安鎮生產出來的鐵皮材料,正因為有了這種低碳鋼有很好的延展性,為後期的加工成為了可能,這種大批量的衝壓件加工成品,降低了成本。打破了以往凡是鐵器必將很貴百姓用不起,生活中大都沒有一件是鐵器,哪怕是門鎖之類的也是奢侈品,能有一把切菜割肉的菜刀,都是一件大家當。

自從蒸汽機製造出來后,動力問題得到了解決,煉鐵廠就利用蒸汽機的動力,改進了煉鐵爐的鼓風,煉鐵溫度直接上升了三百多度,從原來的一千多度,改到了一千六百以上,新的高爐利用初煉出來的生鐵塊,進一步提煉后煉出了鋼材,章子俊對目前的鋼材分為三檔,低碳鋼製作民用品,中碳鋼製造各式兵器,高碳鋼製造火車車輪及工具鋼等。

鍊鋼爐主要原料來自周邊各地中小煉鐵窯,明朝人採用古代煉鐵高爐,因為溫度的限制,煉出來的鐵含雜質較多,必須重新回爐。所以從榆林到神木的鐵路線很重要,因為神木有鐵礦、煤礦、還有冒出地面的石油。這種石油只要粗煉一下,就能給煉鐵爐提供燃料,在焦碳的加持下,爐內溫度將進一步提高,利用這種方法,才能精鍊出這三種鋼材,新式窯爐對製造玻璃也進一步提升。煉焦煤時,又能回收多種副產品,焦油、粗苯、硫磺、硫銨等,又把這些產物配製在手榴彈、炮彈中用來提高黑火藥的威力。

所以說所有的產出都是一環套著一環,特別是化工類,如果不知道其中的環節,就不能發展下一步。煤可以悶燒成焦碳,從中可獲得很重要的焦油、粗苯、硫磺、硫銨,其中焦油進一步提煉可獲得煤焦油,可以在煉製高碳鋼時用作還原劑發揮重要作用,就是數量太少,不然用途極大,什麼合成橡膠、醫藥、防水材料等多要用到。硫磺、硫銨這二種更加金貴,硫磺可製成火藥,而硫銨用作金屬防鏽,電鍍等。可以想象在明朝弘治年代要獲得這樣的東西,是多麼地不易,不是不易而是仙人的操作。

下一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城之戰(下)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進兵東勝衛(下)

大明求生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求生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八章 攻城之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