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悲壯中的勝利

第三百九十五章 悲壯中的勝利

韃靼不是退回到黃河北岸了,而是兵敗逃亡去了三個地方。在這一次的戰鬥中章越的虎賁團三個營死傷最嚴重,前兩次的戰鬥太順利,全軍上下有點輕敵了,哪知道韃靼騎軍的勇猛,虎賁團第一營老將周壽弟戰死,第二營趙子龍損失大半,第三營林虎失去一條手臂后,也是死傷大半。要不是章勇的槍榴團最後用大量虎蹬炮阻擊韃靼騎軍的反衝鋒,虎賁團將全軍覆沒。

而槍榴團也是死傷嚴重,韃靼騎軍在密集炮火的打擊下,爆發出了無所危懼的反衝鋒,槍榴團陣被衝破一下子衝進了炮陣,章越一看大驚,立即讓周壽弟、林虎出擊營救,就這樣韃靼騎軍在多路騎軍的衝鋒下跟章越的虎賁團在炮陣中廝殺在一起,為了遮斷源源不斷的韃靼騎軍的衝鋒,章勇組織起零散的槍榴團用虎蹬炮採用齊射的辦法攔擊韃靼騎兵。

二個時辰的戰鬥中,韃靼騎軍也是損失過半,特別是重裝騎兵被炮火打亂后,郝日烈顏戰死及幾個台吉圖什墨爾、札爾扈齊帶兵的逃亡,達延汗眼看反擊無望,下令退兵,丟下了後續輜重分別退過黃河而去。

相比這一次韃靼的敗退,明軍雖然也受到了重創,卻收穫頗豐,繳獲了大量的馬匹及各種牲口,還有韃靼這一路抓來的明人百姓達三萬多人,以及俘虜了六千多的韃靼戰兵,這些人將來就是用作各地礦區的勞動力,所以說戰爭最大的紅利還是人口的重組。

這場戰鬥也是近百年來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雖然規模不大,卻血腥無比。當初的土木堡以及京城保衛戰規模巨大,雙方投入了幾十萬的軍隊,可是戰後統計結果,真正在戰場上殺傷的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被強虜的老百姓,眼前的這場戰鬥,雙方死傷的都是實打實的生力戰兵,特別是韃靼,在攻打東勝城時損失了萬人,現在又損失了兩萬人及全部牲口,馬匹。出來時七萬控弦鐵騎,目前分成了三路逃回了四萬人馬,而且裡面還有不少受傷人員。沒有幾年的恢復,韃靼再也無力南下「打草谷」了。

據戰後統計,韃靼實際戰死人數一萬多餘,三次戰鬥俘虜一萬三千餘,其中最大的俘虜人數就是這一次的收穫,達六千人數,加上三萬多的奴隸百姓及女人,章子俊要安置這些人數犯難,所以在達拉特修建城垣,用來安置,因為達拉特地處黃河主流邊上,對面是將來的包頭,沿河兩邊都是產糧區,足夠養活幾十萬人口,所以就在達拉特建城。

章家軍在這一次的戰鬥中死傷也是幾萬人,虎賁團戰死八萬餘人,傷亡最大,槍榴團戰死三千餘,餘下共戰死四千餘人,加起來一萬六千多人。一共才三萬多的軍隊,死傷了一大半,可謂是損失慘重。

從東勝城沿著烏蘭木倫河去往榆林蜿蜒的道路上,每天都有幾百成千具戰死士兵的棺木運往神木、榆林,在這一路上嗚嗚咽咽牛角號聲,終日不斷,告知著沿途的人們這一場戰爭的殘酷性。

這一次戰死的士兵安置,跟前一次不同,為了提高戰鬥力,章子俊特別下達了戰前動員令,往後如果士兵戰死後,除了自願安置在平安鎮烈士陵園內,也能送回老家祖祠,給予一切必要的榮譽及功賞和撫恤。

所以在戰前每一名戰士的「負章」上都寫明了姓名、家住何方詳細地址等等。在古代負章是一種分清敵我的標誌,主要是背在背上,所以叫「負」,「章」類似身份牌,上面寫有士兵的詳細概況,跟軍中的造冊簿上的記載是一樣的。

古代崇尚能落葉歸根,死後能在家鄉入土為安,所以這樣的戰前動員令比什麼都重要,不是有詩為證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所以說自古起,那些邊關的士卒戰死後,只能就地掩埋,這是最常見的做法。通常士兵都是從四面八方徵集而來,想要把他們的屍首送回家鄉安葬是沒有可能的。所以在撤離戰場之前,士兵們會把戰友就地掩埋,當然因為過於匆匆,不可能每個人都各自埋坑,再安上一個墓碑什麼的。事實上,在戰場上,死者有全屍的不多,通常是缺胳膊斷腿,甚至於和敵人的屍體混合在一起。能挖一個大坑,把這些人埋進去,讓他們不暴屍荒野已經是好事了。

而這一次章子俊說,凡是戰死的勇士,必定送回其家鄉,除了得到應有得哀榮外,撫恤及功賞不會少。加上古代人對人命不是太看重,相信自己的小命可以輪迴,反正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想法,這也是在戰場上,面對生死個個奮勇爭先,不懼畏死的原因。

章子俊當然不會反對這種沒有根據的理解,反而利用這樣的迷信,對後事加於重視起來,不惜重金做事做全套,讓活著的人羨慕嫉妒也沒用,除非你也戰死一次。哎吆喂,這就是激勵啊,這一著真的很好使。比什麼民族大義,國家興旺,保家衛國這些大道理有用的多。

山西朔州趙家窯,這一日天空中灰色沉沉,寒風中夾雜著些許黃沙和冰雪,在荒蕪的山澗溝壑間,捲起一股一股的小旋龍捲風塵,在恢河邊上的官道上,行進著一隊馬車隊,這隊車馬已經連續行進了十幾日,前頭打著一桿白色的旗幟,一個大大的黑色奠字非常耀目,緊跟著後面又是一桿四方的紅色將旗,上書一個大大的明字,這就是章子俊派出的戰死將士的靈柩車隊,像這樣的車隊,這一個多月內,已經派出了幾百隊了,每一隊的靈柩有幾百至幾十具不等,這一次朔州趙家窯共戰死了三人,沿途無論是遇見山賊還是強盜,所到官府衛所駐地,都是禮敬膜拜,這就是大義啊。雖然平安伯規定,護送靈柩車隊人馬不得騷擾途中官府百姓,可是連日來每當這樣的車隊行進時,總有當地百姓自發地為其讓路行方便,連山賊強盜們也是行注目禮,沒人敢攔住去路,還在路邊奉上茶水。最後連所經的地方官府衙門也派出衙役一路護送出駐地,這就是古人特別敬重英雄,更何況是這些打韃靼戰死的勇士,因為這百年來,死在韃靼人刀馬下的百姓不知其數,邊關的百姓深受其害,有些地方車馬不能過的路段時,連夜派人修繕起來。鋪上黃沙,洒水淋路面。

車隊到達朔州時,當地官府衙門已經報知了趙家窯死者家屬,在去往趙家窯的路上,附近的百姓已經跟隨著車隊一同前往趙家窯,一起為戰死的三位勇士送行。這是何等的哀榮,而這一切都是自發的。

相同的事還發生在山西汾州府石樓書院,從石樓書院從軍的低級軍官傷亡也不少,因為這些學生軍官有常識,有學問,能寫會算頭腦靈活,能看透時政大局,一般在軍隊中擔任小旗、總旗、排長的職務較多。這些年來石樓書院除了輸送這種軍隊官員外,還有各工礦中的管事、賬房等職業。

試想只要在石樓書院結業后就能當官,在當地可謂是石破天驚的事,當年因是林熙及王芿嶠的家鄉,身前王芿嶠回鄉后創辦的石樓書院,漸漸成為了繼平安鎮科技學堂后又一個不按官府學政管理的「私塾」,顯然這個私塾的規模不是那種教員一二位,學生三四人的那種,而是幾百人的教員,上千人數的普通農家孩子,只要年滿八歲就能免費上學,書院還管理著這幾千學生的吃、住,其規模龐大,這一切都是章子俊在撥款。蒙學五年中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加上一本數學經。五年後升入初中階段,進入學經課程,就是十三經、史記、資治通鑒、詩詞歌賦、各類文選。經史子集的精華部分全要背過。在此期間加入了地理、醫學、作文、物理、化學等基礎知識,直到七年後畢業可分配到各地擔任各種技術人員,進入軍隊就是小官,進入工礦就是管事,重要的是每月的酬銀比一般的人要高出一倍以上,妥妥地按學歷計報酬。

這一次的戰事從石樓書院出來的學生兵,死傷了三十七位,當靈柩途經石樓鎮時,加上整個鎮的百姓都目睹了這三十七位學生兵的哀榮,車隊行進到城門外時一百四十八名旗甲鮮明的儀仗兵,莊嚴肅穆地抬著死者靈柩,邁著正步前往石樓學院操場走去,因為只有書院內的操場地平廣闊,接下去能做進一步的儀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求生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求生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五章 悲壯中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