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朝堂
鄖縣東門。「聽說這些都是從武昌府運來的糧食......」「是呀!」「遷移來了許多流民,我還擔心他們佔用了我們的糧食,如今好了,有了這些糧,我這心中就不慌了,張縣令真是個能幹的好官呀!」東門門洞前的道路兩旁,早已有衙役在兩旁警戒,讓裝著糧食的獨輪車有序的進城。而在道路兩旁,無法進城的百姓,卻絲毫不顯急躁,相反他們看著這些糧車都是滿臉笑意的談論著,心中對自家的縣令老爺充滿感激。災荒年頭,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個樸素的道理,他們這些平頭百姓都懂。「辛苦諸位了,再加把勁,將糧食運到糧倉后,我向縣令給諸位請賞。」李達站在一旁高聲吆喝道。自從上次張昭與葉斐然達成初步的共識后,糧食換藥材與動物皮革的生意便很快敲定了。而作為生意的具體經手人,李達第一次離開鄖縣前往武昌府,可謂大長見識,如今成功將第一批糧食運回鄖縣,他雖然有些疲憊卻渾身充滿幹勁,畢竟商行天下是他從小的夢想。「吁」張昭一拉韁繩,讓馬堪堪停住,望著東門前忙碌的景象與高聲吆喝的李達轉頭笑著對身旁的楊鋒道「趕巧了,我們從青木寨返回便遇到李達運糧回來了。」「是呀!他這次辦成了這筆生意,又得自得許多時日了。」楊鋒在馬上笑道。「這一路奔波,功勞與苦勞都有了,讓他顯擺一下又何妨,走,我們瞧瞧他去。」張昭失笑道。隨即張昭與楊鋒等人便下了馬來,一行人向東門走去。「阿昭,阿昭......」李達瞧見了走近的張昭不由高興的揮手高聲道「我把糧食運回來了。」張昭加快腳步,待走到李達面前,先是細細打量他一番,見他臉色略有憔悴,人卻還是很精神,不由放下心來,拍了拍李達的肩旁,笑道「好樣的,我就知道這生意上的事交給你准沒錯,這次辦得漂亮。」李達聽了張昭的誇獎,臉上的笑意愈盛,興緻勃勃道「以前困在鄖縣一縣之地乃是坐井觀天,這次前往武昌府,我真是大長見識了......」「打住,一會回城,你再細細給我們講講。」張昭笑道。李達連忙頷首不及。張昭環視一周,遲疑問道「葉斐然這次沒來鄖縣嗎?」「他是和我一起返程的,只是中途收到消息,前往襄陽了。」李達徐徐說道。「喔!」「知道是因為什麼嗎?」張昭皺眉問道。「算算時間,李鬍子造反稱王的塘報已經到了京師,朝廷選定南下平叛之人後,會在襄陽駐紮,到時候,湖廣巡撫等官員都得前往襄陽拜見,葉斐然與湖廣巡撫吳琛是姻親,他受命前往襄陽城,替吳巡撫打前站,所以在中途便與我分開了。」李達笑著解釋道。張昭聞言心中一動,他若沒記錯的話,此次南下平叛的便是都察院右都御史項忠,而此人一直到西廠廠督汪太監崛起前,都是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之後更是做到六部之一的兵部尚書,是個值得抱的粗腿。「哎!不知因為我的穿越,歷史的進程是否有變,本次平叛的人還是不是項忠呢?」張昭心中暗想道。「阿昭,你們出城幹什麼去了?」李達留意到張昭身後的馬順與劉一山都是生面孔,他之前沒有見過,不由好奇問道。「我們去了青木寨,走,進城,我給你接風洗塵,我們一邊吃一邊說。」張昭這才想起還得將會盟一事與自己父親詳細談談,便按下心中的思緒,一行人向城中走去。.......與此同時。北京,紫禁城,文華殿。時入臘月,北京城的天氣越發賊冷,尤其昨夜的一場雪,讓今日前來文華殿參加小朝會的中樞大員更覺寒冷了幾分。文華殿在左順門之東,離內閣最近,沿會極門側磚道前行不過數百步,即是文華殿的正門文華門。大明朝的三個內閣閣臣與七卿(六部尚書與都察院都御史)正向文華門徐徐走來。「咳咳......」一陣咳嗦聲傳來,首輔彭時用手緊了緊脖子上的白狐皮圍脖,想將翻過燕山山脈吹來的北方寒風擋在身外。「首輔,你得好好保重身體呀!」同為閣臣的萬安急速上前幾步攙扶起彭時的右手,滿臉關切的說道「數省大旱,流民再起,河套的韃靼又在犯邊,內憂外患皆在你老一人肩上扛著,為了皇上,為了大明江山,你也得保重身體呀!」落後兩人一步的商輅,瞧了萬安一眼,眼中的譏諷稍縱即逝,待看向彭時時眼中的擔憂之色難以掩飾。「循吉(萬安字循吉)勞你擔心了,我這是老毛病了,自去年起我便上書乞骸骨了,怎奈皇上不允,國事艱難,我等也只好儘力為之了。」彭時輕輕拍了拍萬安扶著自己的手,對於自己這個同僚兼同年的殷勤心中不以為意,面帶微笑說道。彭時與萬安,兩人同是正統十三年進士及第,不同的是彭時乃是那一科的狀元,而且仕途更加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