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革命失敗后 黨的工作中心轉移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正式決定「**」,公開背叛孫中山所確定的國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綱領,實行「蔣汪合流」,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歸於失敗。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堅決批判和糾正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確定了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農村,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並決定全黨從組織上過渡到秘密狀態,要求對各地保存下來的黨員,凡能秘密回原地原籍工作或隱蔽的,回原地原籍。根據中央的決定,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旋即於8月初由武漢遷回蕪湖,著手貫徹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巢湖地區各縣在武漢、蕪湖等地工作或學習的共產黨員先後被派遣回原籍,組建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
1927年8月,共產黨員任惠群、苗樹德等人分別回到無為、廬江,成立了中共無為特別支部和廬江特別支部。和縣也中共安徽省臨委直接領導下,設立過黨的通訊處,指定溫亞伯為通訊員,不久自行消失。無為特支成立后,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擴大了黨的影響,發展了黨的組織。1928年冬,正式成立中共無為縣委。廬江特支成立后,主要在縣城周圍地區活動。廬江其他地區黨組織由鄰縣黨組織幫助建立。
1928年春,中共桐城縣直屬支部先後組建了廬南地區鄭家灣、小鄒庄等6個黨支部,1929年5月統一成立了中共七架橋區委。在七架橋區委的推動下,不久又建立了羅昌河、沙溪、黃泥河3個區委。廬北地區由共產黨員張守仁於1928年秋建立了中共白石山特別支部。此外,中共桐城縣孔城區委與(合)肥西三河支部、三河特別區委也在廬江邊緣地區建立了十幾個黨支部。至1930年7月,全縣已有6個區委,遂根據中共安慶中心縣委的要求,正式成立了中共廬江縣委。
巢縣、含山縣黨組織的建立始於1929年,原中共蕪湖市委書記周心撫,於1929年春離開蕪湖后,來到含山開展黨的工作。1929年下半年先後建立了中共張什一支部和巢縣支部。1930年10月成立了中共巢含縣委。
隨著黨的工作重心向農村的轉移,黨在農村中有了很大的發展,為革命形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由於1930年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在安徽的影響和貫徹,使全區黨的力量遭受了很大損失。受其影響,1930年6月6日,中共桐城縣委及所屬廬南地區黨組織發動了廬南羅家嘴暴動;1930年12月7日,中共無為特別行動委員會發動了無為六洲暴動,均由於組織不善、選擇時機不當,暴動很快即告失敗,這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地劣紳起到了懲戒作用,但卻過早地暴露了黨在這一地區的活動,招致了敵人的瘋狂鎮壓,對黨組織的發展極為不利。
1927年夏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后,在武漢安徽黨務幹部學校學習的無為籍共產黨任惠群、劉方定、商恩甫、倪受健、張泰康被迫返鄉。8月,任惠群至蕪湖接受了中共安徽省臨委的指示,回無為聯絡4名黨員成立了中共無為特支,任惠群任書記。特支成立后,通知所有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全部退出國民黨,宣傳國共破裂,揭露國民黨的反革命陰謀,教育黨員提高警惕。並以無(為)城?和東鄉復凝洲作為特支的主要工作點,發展黨的組織。至9月,全縣已有黨員16人。遂根據省臨委指示,在特支的基礎上成立中共無為特別區委會,直屬省臨委領導,機關駐白峁洲,下轄3個支部。
1927年10月,中共無為特區委在無為中學發動學生會開展驅逐反動校長的「擇師運動」。1928年3月,特區委吸收了在「擇師運動」中表現突出的3名進步學生加入共青團,成立了共青團無為中學支部。
1928夏天,中共無為特區委在無(為)東冒新洲召開黨員大會,40多名黨員出席,會議傳達了中共安徽省臨委指示,宣布成立中共無為縣臨時委員會,並確定了今後的工作任務,準備進一步發動群眾,組織農民和手工業者,建立農會組織,進行抗租、抗稅、抗債鬥爭,從中吸收優秀分子入黨,以壯大黨的力量,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至8月,全縣已有黨員88人。
1928年冬天,中共無為縣委員會正式成立,仍然屬安徽省臨委領導,1929年5月,省臨委撤銷,成立直屬中央的中共蕪湖中心縣委,無為縣委即改屬蕪湖中心縣委領導,機關駐無為馬城壩,下轄4個支部。
1928年暑期后,由原無為中學團支部改為城區團支部。
1928年下半年,在中共無為縣臨委領導下成立無為濟難會。組織形式上隸屬中國濟難會安徽省總會。主要任務是通過募捐等,為黨籌措活動經費,1929年5月後,黨的籌款方式改為向地主強制借款,不再募捐,濟難會遂不復存在。
1929年,以進步學生為主體成立中國反帝大同盟無為支部,主要從事反帝宣傳活動,並為黨發行報刊,成立時間不長即停止活動。
聚星鄉位於肥西縣,於官廳鎮至山南鎮中間,四面環山,風景秀麗,周邊紫蓬山、圓通山、獨座山、周公山、將軍嶺、大潛山、古山、龍穴、雞鳴山。肥西縣誌有詩:周公獨坐將軍嶺眼觀龍穴,小姑愁眉大潛山耳聽雞鳴。
為了工作,程明遠經常隨老表徐吉彪的大木帆船?到馬尾河(現在叫兆河)渡口,若是去槐林嘴,在馬尾河擺個渡,方便的很。馬尾河入沐家集(現在叫沐集)圩區有座寺廟,雖然破舊,仍然有香火。
前面提及徐吉彪幫上海李大姐撐船跑運輸,她家織布廠的原料和商品都要通過這條船送達。船上雇傭船員幫手,比如升帆,清理、做飯等,那時候,女人是不許上船的,一日三餐吃飯時是有講究的,筷子是不能橫放於碗上,這是師傅傳下的規矩。在巢湖跑船,姥山塔、巢湖廟、馬尾河渡都是最好的航標。
程明遠對槐林嘴的地形逐漸熟悉起來,槐林嘴有個村莊叫姜家倉村,革命組織十分的隱蔽,雜姓人家多。村子東頭有個大塘,取名鑼塘,塘的西邊是一口土井,不深,直徑一米多。塘的北面,一棵老棗樹,村子中心也有一棵古老的皂角樹,三四個人都合抱不過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