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四軍四支隊在皖中開展抗日鬥爭

第十七章 新四軍四支隊在皖中開展抗日鬥爭

「1932年,「五一」發生過扒糧運動。」程明遠在1960年6月11日的口述中,《九、扒糧鬥爭情況》:1932年5月1日扒糧運動屬於皖西北中心縣委領導,「總指揮張*逸、杜靜明、周維紹三人。扒糧的群眾編成大隊、中隊、分隊,是以區鄉編的,同時組織武裝糾察隊,任務是保護扒糧群眾的安全,走時是分*合*,先遠后近,共計扒有三下,參加扒糧的群眾有兩萬多,同時從「五一」雞叫干起,一直干到五月二號事前都進行組織分工,扒張家圩可立河倉時,由杜靜明、朱八戒負責領導一、二大隊,約一兩萬人,計扒有3000多石稻子;扒北分路口(倉名不詳)由張志逸、劉五(又名叫劉洪照)領導三大隊去的,約一千多人,這次沒有扒到糧,反而我們被打傷了十幾個人,扒高河沿倉是周維紹和*啟開領導四大隊約三、四千人進行的,計扒有四千多石稻子,剛扒結束時,國民黨軍隊來了,當時武裝糾察隊掩護扒糧群眾撤退,周維紹因有*氣病不能跑路,同時又穿著白大*子,戴著拿破崙帽子,故引起敵人注意,他在前面跑,敵人在後面死盯著他,結果他跑到麥果田裡隱藏,被敵人捕去了。三天後被槍殺。顧先行是雷麻支部書記,在周維紹被殺害后捕去(也是參加這次扒糧的)也被槍殺,候啟開現在合肥新中煙廠當工人。

「上*有這樣的指示,扒糧鬥爭的目的主要是發動群眾,解決群眾沒有吃的問題,其次也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鬥爭的具體東西,扒糧均在春、夏荒時候,地主家糧食很多,出錢都不賣。在扒糧之前發動群眾,組織群眾,首先通過群眾大會討論那些人參加,最後進行舉手表決,並且具體計劃,掌握某個倉,有多少稻子,去多少人,男子干多少,女子干多少,保證倉里糧食一次扒光。」

1934年2月9日,中共廬江特區委組織七、八十名群眾,在白石山河下扒了地主外運大米6000多斤。

3月16日晚,駐無城國民黨保安大隊某中隊因上司欠薪餉兵變。

5月,李家老屋支部書記李福三被捕后叛變。

6月14日,廬北游擊隊受重創,張守仁犧牲。

李福三叛變后,供出廬江柯家坦地區地下黨的組織,大部分黨員被捕自首,少數外逃,該地區黨的活動中斷。6月14日晚,廬北游擊隊在向肥西丙子鋪轉移的途中,夜宿雙棗樹,準備奪取雙棗樹反動民團槍支。因哨兵?宛志敏叛變投敵,游擊隊被圍,張守仁在突圍回廬江途中單龍寺附近犧牲。

7月,馬哲聰率游擊隊七、八十人,從舒城返廬,繳獲黃泥河商團長槍20餘支。8月,廬北游擊隊解散。9月,張家聲回廬江北鄉恢復黨的組織。

1935年2月,中共皖西北中心縣委改為皖西北特委。1934年10月,中共壽縣中心縣委與合肥中心縣委合併組成中共皖西北中心縣委,同時組建皖西北游擊大隊,活動於合肥、廬江、巢縣、壽縣等十幾個縣。1935年2月,皖西北中心縣委改為中共皖西北特委,書記劉敏,組織部長張如屏、宣傳部長李德保、婦女部長王天雲。隸屬上海臨時中央局領導。

1935年春天,皖西北游擊大隊廬江北鄉活動,配合地下黨恢復和發展高板橋、蓮花套等黨的地方組織。6月,皖西北游擊大隊改編為皖西北獨立游擊師。師長孫仲德,政委張如屏,參謀長曹雲露,下轄3個連共130餘人,槍100餘支。

1935年冬,活動於壽縣、肥西、廬江一帶的皖西北特委和皖西北游擊師,在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圍剿下,遭受了嚴重損失。由劉文、孫仲德、張如屏、曹雲露率部進入巢南山區,特委機關秘密設於巢城,人員分散隱蔽在巢無廬交界地區和長江中的白沙洲、黑沙洲一帶,繼續開展革命活動,恢復和建立了一些黨的組織。

1935年2月石塘橋東北一帶發生了較大規模的農民武裝暴動,從石獅黃、長崗崔、施集、張集、黃疃、李九三、龍山等許多村莊都有農民參加,為首人靳守先、黃文清、傅家法、施榮祖、劉國凡、張光江等,龍山大袁壩一戰,消滅縣保安隊及胡載之部幾十人,並包圍了欄杆集胡載之圩子。因天下大雨,圩子未打開,后國民黨派兩個團來「清剿」,參加暴動人員才撤散。整個暴動歷時半個月

1938年春進步青年張幟、許用思、丁植民、王仲一、張學功等人,在周沖小學召開會議,成立了合肥東鄉抗日救亡協會,積極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

1938年5月日軍集結了2000多人,由巢縣分兩路向西推進。11日,日軍一部佔領了龍泉山、方山、雙山口、白馬山高地一線。12日,日軍一部六七百人從巢湖北岸越過巢合邊界,佔領了六家畈、長臨河、撮鎮。13日,日軍又佔領了店埠等地。14日,合肥淪陷。

1938年6月東北抗日官兵組織的東北流亡抗日挺進隊到肥東馬集,消滅了一股川軍的叛軍部隊。7月,東北流亡抗日挺進隊改為東北流亡抗日挺進縱隊。

1938年9月新四軍四支隊八團奉命向皖東地區挺進抗日,由廬江東湯池出發,經壽縣地區,越過淮南鐵路進入肥東梁園一帶,在石塘橋與東北流亡抗日挺進縱隊會合。會合后即在肥東、巢縣、全椒一帶開展抗日活動。

1938年春進步青年張幟、許用思、丁植民、王仲一、張學功等人,在周沖小學召開會議,成立了合肥東鄉抗日救亡協會,積極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

1939年1月新四軍四支隊八團參謀長趙啟民率領一營攻打了三十埠劉溝沿圩子劉孟乙據點。劉孟乙是三十埠地區一霸、維持會的總頭子。劉孟乙在合肥淪陷后投降了日軍,糾集幫會、土匪等烏合之眾300餘人,橫行鄉里,殘害人民。八團一營連夜將劉溝沿圩子包圍,併發起進攻,圩內敵人無一逃脫,除擊斃外,生俘劉孟乙及其參謀長以下100餘人,繳獲步槍100餘支、機槍1挺,戰鬥結束后,將劉孟乙押到梁園(八團團部駐地)經審訊后處決。

1939年1月中共合二區委在大張祠堂成立,書記孫樂宜,委員羅東漢、李秉初、張幟、許用思。區委下設7個黨支部:闞集支部,書記羅東漢;大張支部,書記張庚;石塘支部,書記張學功;馬士龍支部,書記馬敦金;王鐵地支部,書記王仲一;老梁集支部,書記梁正權;大張學校支部,書記×××。

1939年2月日偽軍組織了七八百人,向駐在東山口附近的四支隊八團進攻,企圖一口吃掉八團。八團三營以長矛、大刀和手榴彈頑強阻擊,連續打退了敵人3次衝鋒。此時,二營從浮槎山插向東山口斷敵後路,一營由軍高、呂家塘插到廟子崗,進行側擊。激戰一天,打退敵人進攻,斃傷日偽軍150餘人,打死戰馬6匹。此戰極大地振奮了肥東人民的抗日鬥志。

1939年春,在新四軍四支隊原游擊第二縱隊的基礎上成立。政治和軍事上分別屬舒無地委和新四軍軍部(同年6月改歸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領導,下轄3個大隊。主要活動於皖中地區,開闢抗日游擊區,並擔任與皖南新四軍的交通聯繫任務。縱隊司令部機關駐無為縣開城橋王家大墩一帶。

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成立,中共無為縣委領導的武裝取得了縱隊新三連的番號。1940年3月,江北游擊縱隊擴編,新三連正式編入縱隊直屬隊,僅留10餘人槍作為縣委的武裝護衛隊。經數月鬥爭,縣委武裝發展到40多人槍,對外號稱手槍團(隊)。

(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程明遠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程明遠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 新四軍四支隊在皖中開展抗日鬥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