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槐林嘴上鳳凰台 革命烽火歲月

第四章 槐林嘴上鳳凰台 革命烽火歲月

宋代羅願《新安志》「嘴」中記載,槐林嘴,在十字河上,有槐林宮,臨湖。

巢湖市1985年地方志記載鎮邊一嘴延伸入湖,嘴上有很多槐樹,鎮以此得名。十字河,又名石茨河,石次河,河上有一石拱橋,年代久遠,現在包裹在316省道石次河段。

槐林宮就是現在的圓照寺,過去叫巢湖廟,巢湖寺,娘娘廟,和中廟是姊妹廟,隔湖相望。

槐林嘴上鳳凰台,現在叫魚石崖,沙泥呈硃砂顏色,比較結實,賴浪侵襲?,特殊的岩石層形成,成為難得一見的風景。

槐林嘴,盛產漁網。從清朝的繅絲技術進入中國,許多地方出現種桑養蠶業。繅絲其一可以為絲綢業提供原料,其二,蠶絲可以織網捕魚。槐林嘴就是蠶絲網的重要產地,純手工織網,十分的辛苦。蠶絲比較細,網眼小,蠶絲網的下水深度也很有限,不過四十、五十公分。蠶絲網織好網片,需要裝扎。上面是毛草浮子,下面是陶泥燒制的漁網腳子,扎網的工具是篾梳子,扎網的線是細麻,整個的蠶絲網加工的最關鍵的一道工序是侵豬血在屋檐下晾乾,主要是增加漁網的重量和賴用程度。

因為在以後的章節中要提及槐林嘴的蠶絲網,有必要在這裡介紹一下。

程明遠1926年參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程明遠主要以木匠的面貌出現在合肥的大街小巷,為革命而奔走。

汪勝友,1871年出生於一戶貧農家庭,槐林嘴大汪村人。父母早亡,他小小年紀和兩個哥哥相依為命。30多歲時,汪勝友與大哥一起

由巢縣漂泊到湖北漢口謀生,進入京漢鐵路江岸機廠做工。

但是,霸佔著鐵路的軍閥不但欺負沿線的老百姓,還想盡辦法壓榨鐵路工人。汪勝友每天當牛做馬,一天干十幾個鐘頭,只有幾角錢的工資。工人受傷廠方不但不給治療,還要扣工資。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工人進車間就沒有了自由。上班時間不給喝水,不給上廁所,下班還要被搜身。監工對他們張口就罵,舉手就打,簡直不拿他們當人看。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為了改善勞動條件,提高收入,鐵路工人紛紛拿起「罷工」武器。在工廠主眼裡,汪勝友是個「刺頭兒」,罷工鬧的最厲害的有他,代表工人們出來談判的也經常是他。因為,汪勝友辦事公正,樂於助人,積極為工友們爭取利益,工人們都說他「為工人們打衝鋒」。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工人們在各級黨組織的幫助下,逐漸懂得革命的道理,開始組織工會,為爭取自由民主的權利而奮鬥。不久,京漢鐵路沿線的工會組織發展到16個,會員超過兩萬人。

為了形成合力,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備委員會決定在鄭州召開總工會成立大會。可是,控制京漢鐵路的吳佩孚擔心總工會會動搖自己的統治,便以「軍事區域,豈能開會」為理由強烈反對。

1923年2月1日拂曉,鄭州全城戒嚴,軍警拿著槍跑來跑去,沿街關門閉戶,儼然一副大敵當前的樣子。工人們好不容易衝破了警察的包圍,擁進會場,鄭州警察局長黃殿辰就帶著手槍趕過來,他跳上台大叫:「不準開會!不準開會!大帥若是知道,要槍斃你們!」黃局長看到這麼多工人聚集,顯然有些膽怯,心裡有點虛。工人們根本不理會黃局長這一套,最終,把黃局長趕走,繼續開會。

警察們還強行佔領並且搗毀總工會和鄭州分會會所,驅逐參會工人和代表。為反擊北洋軍閥對工人運動的鎮壓,總工會決定自2月4日實行總罷工,號召鐵路工人「為自由作戰,為人權作戰」當日,漢口鐵路工人率先罷工。汪勝友帶領工人組織宣傳隊,貼標語,散發傳單,揭露北洋軍閥的罪行,京漢鐵路頓時陷入癱瘓。

京漢鐵路的大罷工招來了吳佩孚的瘋狂鎮壓,他調來兩萬多軍警,強迫工人復工。汪勝友挺身而出,代表工友們表態,「堅決不復工!」惱羞成怒的吳佩孚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大肆屠殺罷工工人。製造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剛剛成立不久的京漢鐵路總工會遭到了北洋軍閥的血腥摧殘,汪勝友僥倖逃脫,秘密轉移到鄭州機務大廠,繼續開展鬥爭。

兩年後,全國鐵路總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和鄭州鐵路分會恢復成立,鑒於汪勝友的勇敢表現,工人們一致推選他為鄭州鐵路分會委員長。1926年夏天,汪勝友加入中國共產黨。危難之中,汪勝友勇挑重擔,不負眾望,積極發展會員,開辦工人俱樂部和學校,創辦工會日刊,組織工友學習,帶領工人同敵人鬥智斗勇。

1926年7月,為配合北伐軍作戰,汪勝友組織秘密小組,對鐵路進行破壞,炸軍車,割電話線,為北伐軍攻佔武漢三鎮立下大功。

敗退鄭州后,氣急敗壞的吳佩孚接連發出六次布告,要嚴查「赤化」,追查「赤黨」分子。10月6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汪勝友不幸被捕。面對酷刑,汪勝友咬緊牙關,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汪勝友壯烈犧牲。

北伐軍攻下鄭州后,?鄭州鐵路分會將汪勝友重新安葬,並且,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1930年冬天,汪勝友遺骸安葬的槐林嘴大汪村。新中國成立后,將出賣汪勝友的叛徒鎮壓,?並且,追認汪勝友為革命烈士。

1927年春,第一次國共合作所發動的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以迅猛之勢席捲古老的中華大地,盤踞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封建軍閥勢力迅速瓦解。為了發動江北地區的國民革命運動,迎接北伐軍北上,同年三四月間,中共蕪湖特別支部派遣特支委員禹子鬯與原中共旌德三部補習學校支部負責人曹重堪來到和縣,組建國民黨(左派)和縣臨時執行委員會,並且,4月初成立了巢湖地區第一個黨組織。但時隔不久,國民黨右派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蕪湖「四·一八」**「清黨」事件,4月底,因形勢惡化,國民黨(左派)和縣臨時執行委員會無形消失,共產黨員被迫避難他鄉,和縣支部隨之解體。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的力量被迫轉入農村。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和實行土地革命,開始了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時期。此後,在外地從事革命活動的中**員任惠群、苗樹德等人相繼返回無為、廬江,發動群眾,建立黨的組織及農民協會、互濟會等群眾組織。至1929年底已建有中共無為縣委、中共廬江特別區委、中共巢含特支等組織,革命運動明顯出現復興的局面。

程明遠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十人團,1927年春夏間成立黨小組后,從此,合肥黨小組正式開始活動,經常黨小組開會研究,根據各人原來的住址進行分工,目的主要是發展黨組織。一時間,合肥成了「小莫斯科」。

程明遠的老表徐吉彪,在巢湖水上以撐船打漁為生。水性很好,在家排行老二,人稱二爺。其實,解放前,巢湖的匪患猖獗,土匪多,老百姓受盡了欺凌。很多的船家都是有槍支的,私藏在隱秘處,有條件的還有押運保鏢。徐吉彪也就是我爺爺,聽母親提及奶奶,我父親的母親姓張,在家排行老三,?名字叫張三姐。父親和大姑姥是張三姐所生。

後來,爺爺帶了小姑姥的母親胡常英過來,也漸漸的在槐林嘴找到了落腳的地點——井字蔣村。那時候,很多的村莊都是人煙稀少的村莊,居住的房子是低矮的泥棚子。好一點的是地主、富農家的房子,黃草的拍頂子,土坯牆,木山子。貧苦農或是外來戶就是泥棚子或是土坯毛草屋。不能比富人、地主家的屋子高。據說,爺爺在井字蔣村度過了一段苦日子之後,上海李大姥家開一家織布廠,家裡雇傭了一些工人,是個有錢的資本家。父親少年的時候,還到李大姥家織布廠當過學徒,可是,吃不了當學徒夜班和蚊子打仗,中途作罷。

槐林嘴老街甚是熱鬧,有賣魚的、賣肉的、賣菜的、賣麻的、賣煙酒糖果的、有賣柴草的。』當時有個茶館、洗澡堂子,生意很好,是槐林嘴小?魏村魏姓人家開的,?掌柜的叫魏取舟,懂點木匠活。修繕娘娘廟的時候,他也捐過資,還幫娘娘菩薩做了一艘大船。

張三姐還曾經為了親兒子、親女兒,一度在槐林嘴的六度庵住過一些清凈的日子,兵荒馬亂的,爺爺忙於跑上海到合肥的運輸,奶奶明顯的心灰意冷。直到後來在義城的南埂生下老爺李照寶,才完全離開六度庵。大姥的婆家是槐林嘴楊泗溝,也是李姓人家,後來,上了宣城水陽鍋廠,生鐵鍋鍋廠。這些關係網為日後革命活動奠定了基礎。

六度庵是姓向的家廟,九龍山也有一座家廟,是胡姓人家的。六度庵在九龍山的山腳下,離槐林嘴老街不過三里地。井字蔣村離槐林嘴老街約五里,楊泗溝離槐林嘴老街約三里,楊泗溝離高林橋約三里。

魏取舟是我外公,他家開茶館、洗澡堂子,好吃的還是花生米,鹹鹹的,脆脆的,香。母親守字輩,名霞。三歲就失去母親。母親的媽

媽姓盛,盛橋大戶人家。中醫世家孫先生醫術高明,孫家和盛家又是兒女親家,盛橋離槐林嘴二十里。西邊小翟村有個姑姥,和我家特別親,也是父親常去的地方。

盛橋過去就是白山,屬廬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程明遠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程明遠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槐林嘴上鳳凰台 革命烽火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