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新秩序(九)
摘除包括大腦在內的所有容易腐爛的器官,再進行整容,之後放入百年都不會變化的溶液中浸泡。何銳的兩位夫人在聽說將何銳遺體保存在水晶棺裡面的步驟后,情緒都崩潰了。
但沒有高層被兩位夫人的感受而改變決定。人民需要1個明確的慰藉,國家也需要。在這種時候,所有的私人感情都必須讓道。
李潤石的感情的確受到了衝擊,但是他的理性卻承認了這種做法的必要性。李潤石現在已經能理解,為什麼何銳在另1份給中央的信中,對自己的身後事並沒有任何錶示。因為何銳知道現階段的世界並不是那麼美好。
按照中央的計劃,何銳的出殯儀式以及全國追悼儀式在4月2日進行。這1天,全國各地,包括鄉村的民眾都在村裡的廣播前聽直播,或者在電視前看著京城的出殯儀式。
京城的人口從600萬暴增至1200萬,數百萬從全國各地乃至於世界各地趕來的人員參加了這場出殯。上百萬軍隊趕到京城維持秩序。
上午8點,運載著何銳遺體的靈車駛出殯儀館。水晶棺裡面,何銳靜靜的躺在裡面。55歲還不至於讓男性顯得特別衰老,何銳現在還沒什麼明顯的皺紋,皮膚光滑整潔。因為身體器官受損而變得白皙的皮膚,更凸顯了這位前中國領袖的莊嚴遺容。粉色的嘴唇以及緊閉雙眼上的長長睫毛,讓何銳更顯得年輕。
靈車開的很緩慢,兩側的上百儀仗隊都是身高188年的年輕軍人。他們盡心竭力的護送著中國的領袖前往出殯的終點。那威風凜凜的軍容,與這莊嚴的時刻極為搭配。
10車道的人民路兩側是寬闊的人行道,人行道上矗立著數百萬前來送行的人群。國旗、黨旗、軍旗,以及各國代表團以及民間組織所打出的各國國旗在道路兩側林立。沉默的向何銳致敬。
雖然也有人嚎啕大哭,但是更多人只是陷入1種肅穆的情緒之中。何銳生前,中國已經得救。不僅是中國,整個世界的殖民地也都從殖民主義的統治下獲得了解放。所以大多數親自送別的人們並不特別的悲傷,他們對何銳的期待已經被滿足,哭泣在此時反倒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陳放何銳遺體的水晶棺在花朵的環繞之中,在這肅穆的氣氛中緩緩經過人民路。
坐在敞篷靈車內的是吳有平,徐乘風等少數人。他們是最早跟隨何銳參加革命的老戰友,他們也請求親自為何銳抬棺。沒人和他們爭奪,也只有這些人才被認為最合適擁有這樣的權力。
前來抬棺的人們並沒有披麻戴孝,對於國家來說,何銳的私人屬性早就被極度淡化。私人性質的裝束反倒不配在此時出現。
前總理吳有平不時回頭看看水晶棺中的何銳。在1915年,吳有平就覺得何銳是那種在眾人中光芒4射的人。有何銳在的地方,何銳就是那個中心點。
哪怕是現在,吳有平依舊這麼認為。在這裡的所有人都是為了何銳而來,為了減少維護秩序的壓力,政府其實並不期待有更多人前來。但是數百萬人的依舊在路邊為何銳送行。
有人在車隊前灑下鮮花,3月的河南還沒到鮮花盛開的時節,那些花都是從南方各省送來。有些反季節的花朵甚是從南半球空運而來。
香氣瀰漫在街道上,有茉莉花,有桂花,有香水百合。這些花幾乎鋪滿了街道,在數百的車輪下被壓碎,卻無人在意。
靈車車隊裡面的人此時腦海里根本沒有花朵的事情,吳有平再次回頭看了看何銳的棺材,突然就淚流滿面,他抹著淚水對身邊軍服筆挺,佩戴著元帥軍階的徐乘風說道:「徐元帥,如果不是以後還能再見到主席,我是不可能讓主席這麼快下葬。」
徐乘風知道吳有平這些天幾乎天天守在何銳靈柩前,這讓徐乘風很羨慕。已經辭去了所有職務的吳有平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徐乘風卻不同,他還需要完成軍委的工作。戰爭進入了尾聲,但戰爭還沒結束。在這最後的階段,反倒決不能出事。
「總理,等戰爭結束了,我們1起和秀山還有若凡去看主席。他們沒能等到主席親自檢閱和他們1起回來的部隊,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得多難受。」徐乘風說著,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兩邊的群眾看到徐乘風與吳有平等人在車裡抹眼淚,不僅悲從中來,也再次流淚。
哪怕是普通民眾,也都將1些期待寄托在何銳身上。絕大多數期待,都在何銳生前得到了政策以及制度上的回應。
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的未來。哪怕為了實現這些需要大家自己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這些期待並沒有落空。所以民眾都願意來送別,並非是那種看熱鬧的好奇,而是真正的想來送別。
哪怕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1個時代因為何銳的死去而終結,但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好像非來不可。
不怕慢,就怕站。車隊經過1個個送別的方陣,向著終點前進。
意識到何銳正在離自己遠去,突然有群眾唱了起來,「5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
這首歌的節奏歡快,並不適合送葬。但是在這1刻,人民卻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有人開始,其他人就跟著唱起了《歌唱祖國》。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
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
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如果何銳在去世后很快送葬,人民還會沉浸在驚愕與悲痛之中。但這次送葬與何銳的去世相差了20多天,37都過了。當大家反思何銳的1生,卻發現何銳的1生問心無愧,並沒有什麼遺憾可言。何銳的1生所追求的都正如《歌唱祖國》的歌詞1般。
哪怕是意識到不到這些的民眾,此時卻也從歌詞中感到了共鳴,便與送別的民眾1起唱了起來。
靈車上的吳有平最初不是很在意,但是不久后,他也低聲跟著唱道:「……我們勤勞我們勇敢
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
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們愛和平
我們愛家鄉
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滅亡。」
在後續車隊內的李潤石等理想主義者們,此時也都從沉痛中徹底擺脫出來。身為何銳的戰友,大家都認為何銳的離去令人遺憾,但何銳本人的1生並不悲哀。
地位與權勢不過是過眼雲煙,而何銳卻真正的在中國的歷史乃至於世界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這印記將在未來變成歷史,用來承載著中國繼續向前的腳步。只要中華文明依舊存在,何銳就不會被磨滅,而是繼續活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之中。
在送別的人海中,有不少外國記者。他們無1例外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所震驚。不少外國記者見識過中國傳統的送別,死者家屬們哭天搶地的動靜,給他們留下的更多是禮貌性表示悲哀的印象。
眼前的1切與中國的傳統送葬完全不同,人民雖然悲傷,卻並不悲哀。《歌唱祖國》的合唱甚至讓送葬呈現出生氣勃勃的感覺。這令歐美記者們的內心莫名其妙的悸動起來。
歐美早就認為何銳很偉大,眼前的送葬則讓記者們覺得中國人民真的很偉大。不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偉大的領袖身上,而是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綁定在1起。再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人民了。
在送葬結束后,數百萬送葬的人民又抵達了人民廣場。在主席台上,李潤石用他那抑揚頓挫的聲音大聲對著廣場上數百萬人,以及7億中國人民,以及佔全世界人口80%的人們發表了演說,「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外國記者們感受到,廣場上的數百萬人的情緒都被這慷慨豪邁的演說所打動。那些本低垂的紅旗被高高舉起,再次揮舞起來。沒有人歡呼,卻也沒有人再沉浸於悲傷之中。在無言情緒彷彿已經達到頂點的這1刻,李潤石的聲音繼續在龐大的人民廣場上回蕩,「人民萬歲!人民萬歲!人民萬歲!」
這1天,在人民廣場上所有外國記者們都顫抖著打著冷顫。有些人是因為巨大的欣喜,有些則是因為感受到了令他們窒息的恐懼。
1945年4月3日,在何銳送葬的第2天,李潤石親筆文章刊登在國民日報頭版,《把革命進行到底》。
也是在這1天,完成了情緒上重建的世界人民解放軍恢復了全面攻勢。首當其衝的就是比利時。
世界人民解放軍登6部隊從已經被解放的英國出發,在強大的海空兵力掩護下登6比利時。第2次世界大戰的最後的戰役終於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