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馬鐙,匈奴人的戰鬥力一樣很強。

沒有馬鐙,匈奴人的戰鬥力一樣很強。

在討論沒有馬鐙的匈奴騎兵是否厲害之前,先感謝以下幾位大大。

『月下青風』大大指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出自「程氏遺書」卷十二,並指出漢朝女子改嫁很正常。現已將此語改為『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謝謝月下青風大大。

『笑看雲翻』大大指出,漢代時三個字的名字好像很少,而且誰要取三個字的名字估計要被歧視。看到此評論吃了一驚,回想一下確實很少。例如:劉徹、李廣、衛青、劉邦、韓信等等,似乎都是兩個字的名字。回頭又一想,三個字的人物其實也不少,如:霍去病、程不識、李廣利、司馬遷、公孫弘、東方朔等。當然,後邊幾位是複姓,純屬搞笑一下。

謝謝笑看雲翻大大。

『爛柯樵』大大批出漢時所謂的金,一般以銅居多。我也相信,漢時的金大多為銅,不然不可能動不動賞賜幾十萬兩,乃至於千萬兩。

但遍查史料,裡邊大多為金,包括名家翻譯的也都用『金』而不用銅,將錯就錯,只當秦漢時候盛產黃金吧。

謝謝爛柯樵大大,當然還要謝謝很多很多關注本書的大大。

下面,討論『按相關部門要求進行屏蔽』大大指出的,沒有馬鐙匈奴厲害有限這個問題。

說實話,以前我也相信匈奴人沒有馬鐙厲害有限,因此在上本《踏秦川》時,匈奴幾萬幾十萬的騎兵被大秦步兵割韭菜般的所滅。

但,遍查漢史,發現自劉邦到漢景帝之間,大漢與匈奴人對戰,勝績寥寥,只到文景大規模養馬,漢武帝使用騎兵對騎兵,這個局面才被顛覆。

如果,匈奴騎兵不厲害,都是下馬而戰,試問他們落後的弓箭與質量並不高的彎刀,怎麼能打得過完全繼承秦朝的強弓、勁弩,以及戟、戈、矛等長柄兵器?要知道,中原的治煉技術十分的發達,匈奴在佔領陰山一帶后才開始少量的採礦冶鍊。(沒有再查資料,記憶中好像是陰山。)

經過不斷的查資料,終於找到沒有馬鐙匈奴人也很厲害的證據。

因為馬匹的移動及地面的不平坦造成顛簸,所以影響騎射的準確度。騎弓手會趁坐騎四腳離地才放箭,將影響減至最低。另一方面,由於箭有一定的重量,箭飛行一段短距離後會向下。因此騎弓手向天空射箭,一般是箭與地面成四十五度,讓箭飛行時呈拋物線,再垂直地擊中目標。

上邊沒有說是什和朝代的騎弓手,就算是有了馬鐙之後的騎弓手吧。但,根據《六韜》中《犬韜—武騎士》中記載:

武王問太公曰,選騎士奈何?

太公曰: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長七尺五寸已上,壯健捷疾,超絕等倫。能馳騎彀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譯文如下:

武王問太公道:怎樣選拔騎士?

太公說:選拔騎士的標準,取其年齡四十以下,身長七尺五寸以上,身強力壯,敏捷快速,超過一般人的,能在乘馬疾馳中挽弓射箭,對前、后、左右各方應戰或迴旋進退,越過溝塹攀登高地,衝過險阻,橫渡大水,追逐強敵,打亂眾多敵人的,這種人稱為武騎士,待遇不可不優厚。

《六韜》又稱《太公兵法》,有人說是後人假借太公之名所做,但不管怎麼說,今日考古已發現,漢初的古墓中已有《六韜》的竹簡殘片,可見《六韜》是在出現馬鐙前所做。由中可以看出,那時農耕文明的騎士尚能在疾馳中挽弓射箭,對前、后、左右各方應戰,越過溝塹,衝破天險,追逐強敵,何況一輩子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人?由此可見,匈奴人與漢軍對戰是不用跑到跟前下馬應戰的,加上速度極快,戰鬥力應該很厲害。

究竟有多厲害呢?漢初,匈奴號稱有『控弦之士』三十萬。他們作為游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他們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十分靈活。漢的晃錯曾在《言兵事疏》中說匈奴有三大長處為漢軍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其二,險道傾厭: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其三,風雨罷勞,譏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

由晃錯的《言兵事疏》可見,匈奴不光馬比中國的強,騎士比中國的強,就連忍飢挨餓,連續做戰的能力也比中國人強。

由此,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匈奴人很強,沒有馬鐙也很強,李陵五千步兵戰匈奴十數萬騎兵,完全是在匈奴人的戰鬥力被漢朝大軍打得銳減后的一個異數,絕對不能作為匈奴騎兵戰鬥力很弱的論據。

謝謝各位大大,我的話完了,歡迎斧正。

在討論沒有馬鐙的匈奴騎兵是否厲害之前,先感謝以下幾位大大。

『月下青風』大大指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出自「程氏遺書」卷十二,並指出漢朝女子改嫁很正常。現已將此語改為『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謝謝月下青風大大。

『笑看雲翻』大大指出,漢代時三個字的名字好像很少,而且誰要取三個字的名字估計要被歧視。看到此評論吃了一驚,回想一下確實很少。例如:劉徹、李廣、衛青、劉邦、韓信等等,似乎都是兩個字的名字。回頭又一想,三個字的人物其實也不少,如:霍去病、程不識、李廣利、司馬遷、公孫弘、東方朔等。當然,後邊幾位是複姓,純屬搞笑一下。

謝謝笑看雲翻大大。

『爛柯樵』大大批出漢時所謂的金,一般以銅居多。我也相信,漢時的金大多為銅,不然不可能動不動賞賜幾十萬兩,乃至於千萬兩。

但遍查史料,裡邊大多為金,包括名家翻譯的也都用『金』而不用銅,將錯就錯,只當秦漢時候盛產黃金吧。

謝謝爛柯樵大大,當然還要謝謝很多很多關注本書的大大。

下面,討論『按相關部門要求進行屏蔽』大大指出的,沒有馬鐙匈奴厲害有限這個問題。

說實話,以前我也相信匈奴人沒有馬鐙厲害有限,因此在上本《踏秦川》時,匈奴幾萬幾十萬的騎兵被大秦步兵割韭菜般的所滅。

但,遍查漢史,發現自劉邦到漢景帝之間,大漢與匈奴人對戰,勝績寥寥,只到文景大規模養馬,漢武帝使用騎兵對騎兵,這個局面才被顛覆。

如果,匈奴騎兵不厲害,都是下馬而戰,試問他們落後的弓箭與質量並不高的彎刀,怎麼能打得過完全繼承秦朝的強弓、勁弩,以及戟、戈、矛等長柄兵器?要知道,中原的治煉技術十分的發達,匈奴在佔領陰山一帶后才開始少量的採礦冶鍊。(沒有再查資料,記憶中好像是陰山。)

經過不斷的查資料,終於找到沒有馬鐙匈奴人也很厲害的證據。

因為馬匹的移動及地面的不平坦造成顛簸,所以影響騎射的準確度。騎弓手會趁坐騎四腳離地才放箭,將影響減至最低。另一方面,由於箭有一定的重量,箭飛行一段短距離後會向下。因此騎弓手向天空射箭,一般是箭與地面成四十五度,讓箭飛行時呈拋物線,再垂直地擊中目標。

上邊沒有說是什和朝代的騎弓手,就算是有了馬鐙之後的騎弓手吧。但,根據《六韜》中《犬韜—武騎士》中記載:

武王問太公曰,選騎士奈何?

太公曰: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長七尺五寸已上,壯健捷疾,超絕等倫。能馳騎彀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譯文如下:

武王問太公道:怎樣選拔騎士?

太公說:選拔騎士的標準,取其年齡四十以下,身長七尺五寸以上,身強力壯,敏捷快速,超過一般人的,能在乘馬疾馳中挽弓射箭,對前、后、左右各方應戰或迴旋進退,越過溝塹攀登高地,衝過險阻,橫渡大水,追逐強敵,打亂眾多敵人的,這種人稱為武騎士,待遇不可不優厚。

《六韜》又稱《太公兵法》,有人說是後人假借太公之名所做,但不管怎麼說,今日考古已發現,漢初的古墓中已有《六韜》的竹簡殘片,可見《六韜》是在出現馬鐙前所做。由中可以看出,那時農耕文明的騎士尚能在疾馳中挽弓射箭,對前、后、左右各方應戰,越過溝塹,衝破天險,追逐強敵,何況一輩子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人?由此可見,匈奴人與漢軍對戰是不用跑到跟前下馬應戰的,加上速度極快,戰鬥力應該很厲害。

究竟有多厲害呢?漢初,匈奴號稱有『控弦之士』三十萬。他們作為游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他們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十分靈活。漢的晃錯曾在《言兵事疏》中說匈奴有三大長處為漢軍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其二,險道傾厭: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其三,風雨罷勞,譏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

由晃錯的《言兵事疏》可見,匈奴不光馬比中國的強,騎士比中國的強,就連忍飢挨餓,連續做戰的能力也比中國人強。

由此,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匈奴人很強,沒有馬鐙也很強,李陵五千步兵戰匈奴十數萬騎兵,完全是在匈奴人的戰鬥力被漢朝大軍打得銳減后的一個異數,絕對不能作為匈奴騎兵戰鬥力很弱的論據。

謝謝各位大大,我的話完了,歡迎斧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羽林大將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羽林大將軍
上一章下一章

沒有馬鐙,匈奴人的戰鬥力一樣很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