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裕王·真嘉靖親兒子
「微臣錯了,微臣這就打算講其中關鍵」
這時,高翰文才把自己的思路完整地講述出來。
其實一開始高翰文就是想接著架閣庫被燒去清丈田畝的。只是這一招在南直隸行不通。剛剛突然靈機一動,有了全新版本的主意。
那就是讓地區土地、人口與作坊建設綁定。
簡單的講就是,讓地方士紳百姓自己申報田地人口。田賦徭役就按申報的來。
在此之外,官府還需要統計本地總面積,無主的山林、礦地、河湖、官道的面積,用總面積減去無主的土地面積得到可耕地面積。
然後計算申報耕地佔可耕地面積的比例,為地方土地開發比例。而地方人口除以可耕地面積,為地方土地開放能力。
當一個縣,這兩種指標都排名較為靠後時,就不能新版作坊。吃飯都不夠,還辦作坊,這不是自己不務正業嗎?
當然,也可以設定比例,達到多少的可以興辦作坊。
整體而言,當兩個指標都低的地區,要嚴加管束,巡檢司要例行巡邏取締作坊,超過三人以上作坊,一律沒收充公。為了讓其專心務農,不至於驕奢淫逸。凡非生活必需品加征務農稅,以補貼在當地新辦水利。五年如果還不改正,就要麼合併衙門,要麼遷徙外地流民或者分配軍戶充實屯墾。
當兩個指標都高時,則表明當地土地已經被充分開發,人力還有富裕。人多地少,無地可耕。只有這種地方才鼓勵發張工商,朝廷還能增收商稅。
當土地開發比例低,土地開發能力高時,表明這個地方有大量潛在耕地閑置,這幫人寧願閑置挨餓也不開墾耕地。這個時候,只需要上級衙門到當地核查,如無特殊情況,則應引導無地人員去杭州等缺工城市做幫工移民。否則留在當地,懶惰相互傳染,百姓一方面餓肚子不幹活,遇到災荒還要罵朝廷,不體諒朝廷難處,朝廷也缺了一筆商稅。閑置更低收歸衛所屯田。此等地方,作坊規模不得大於10人。
最後一種情況,是土地開發比例高,土地開發能力低。這種地方,地方最應該注意的是這麼少的人為什麼能開墾這麼多地,是不是有酷吏在其中加派稅賦。如果沒有,則表明,這個地方的人務農效率高,可以選部分農民做農官去土地開發比例低,土地開發能力高的地方授田做帶動引領。
具體操作可以按某個標準比例來,也可以府內或者省內各縣排序。后三分之之一為低,前三分之一為高。
等高翰文把自己的思路講完一遍。裕王有些一頭霧水。
於是乎,看著現場有些尷尬,高翰文又重複講了第二遍。
講到開發比例與開發能力兩個指標定義時,呂芳終於反應過來了。
「妙,妙,妙啊,好一個驅狼吞虎的重農政策。差役只需要去查不可耕種之地,和本縣總面積,而不需要去糾結在當地士紳的土地歸屬之中。別地作坊之利不明顯,殿下,奴婢敢肯定,經過這一年的新杭州發展,至少在南直隸、江南一片地區是沒有問題的。之前南京收不上商稅,奴婢來后,拿商稅卡官道擴建,商稅居然也漲了一倍還多。」
看著呂芳在那裡讚歎,這會兒裕王才反應過來。
畢竟初來乍到,對於作坊之利,裕王還沒有什麼切身體會。只是想到呂芳都說沒問題那問題還真是不大了。至少不用直接跟士紳去扯皮,已經很好了。只是還不太敢確定。
「但是作坊之利雖大,就怕地方士紳固執呢?寧願不建作坊也不如實申報田地」裕王還是把自己的問題問了出來。
「王爺,大多數地方都不止一家士紳,田租獲利是有數的,而現在各種絲綢玩物價格飆漲。長期看來,靠田地是撐不起一個正經的士紳排場的。到時,就算一家兩家固執,但其擋了其他家的路,自然有忠貞之士舉報。那就不是朝廷要去找誰麻煩了」呂芳倒是一下子想得清清楚楚的了。
「果然良策,錦衣衛里本就有衛學教授,好些還沒入衛的子弟正好來干統計。只是這是正稅,倒是經戶部節流,能用來彌補兵餉的怕是所剩無幾。有沒有更直接的法子呢?」
裕王露出了他嘉靖兒子的本性,繼續追問到,彷彿不當堂榨乾高翰文,就不讓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