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蘿蔔議事規則
「這是這都是高老師給他們設計的?」王家安看完后驚訝地問到,完美錯過了剛剛那唯美的一幕。茁
「不是,裡面劃線部分是高老師設計的,細節是他們自己嘗試后調整的」許國被王家安一句話從話劇拉回了顯示,趕緊回應道。
「這樣,就是這規則怎麼這麼奇怪了,叫蘿蔔議事規則,是老師從泰西人那邊得來的?」王家安好奇地問道。
「是羅伯特不是蘿蔔。我們都是剛到,怎麼會清楚這麼多。改天去拜訪一下泰西坊才是。看看那群紅毛鬼到底是什麼」許國一邊喝茶暖身子一邊回應到。
就這時,王家安才感覺到身體有些發冷,感覺也喝口熱茶,怪異地打量了四周。扯了扯衣服,只覺得怪哉,不過也不好說啥又埋頭欣賞這個羅伯特的精妙設計了。
「六步、十二原則,精妙,特別是織造局還補充了制服加面具規則,更是難得,若是經筵、朝會百官都能暢所欲言,有些問題何至於人人緘默不語」王家安有些發牢騷地抱怨到。
在他心裡,要是之前也這樣玩匿名分享討論,不至於搞得兩人講解時,全程就沒幾個鼓掌的尷尬了。
「你就只看出了這?再看看」許國有些沒好氣地說道。茁
「這個會議主持人卻也奇怪,只需要看討論有沒有緊扣話題就行了,卻不需要參與討論,更不需要分辨誰的討論更優秀,這」
王家安突然意識到什麼,卡殼了好一會兒才小聲試探性說出來。
「這不就是聖人講垂拱而天下治嗎?原以為垂拱而天下治是要任命最厲害的首輔丞相帶領百官實現三代之治。按照這個蘿蔔規則,垂拱卻在於讓大家緊扣主題而已。如果做好主持就能成明君,聖君臨朝,那往後百姓的盛世可就有望了。」王家安激動地說道。
古往今來,庸君、昏君、暴君遠多於明君、聖君,其根源就在於明君、聖君的標準要求太高了。按照儒學講,首先發心要善,其次施政要仁,最後結果要好。但這一個套路能不能行得通,前後兩者是否必然存在上下承接關係,可從沒有論證。
對比下來,千年難於的聖君唐太宗,似乎並不是儒學教育長大的。一個沒沐浴多少儒學的皇帝成了儒學士子的聖君,多少有些可笑。
相反,幾乎按儒家聖君標準培養的兩宋前兩代皇帝以外的所有皇帝,卻似乎只有北宋真宗、仁宗、南宋孝宗三朝達到明君標準。但兩宋一共是十八位皇帝,算下來明君比例兩成都不到。
儒家這明君成材率也太低了。很難說儒學到底是培養增加了明君的成材率還是降低了明君的成材率。茁
一旦想到儒家是否降低了明君成材率時,王家安也驚訝於自己這大逆不道的思想。感覺兩眼看著許國,期待許國能說點道理,沖淡其邪惡的想法。
「對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但緊接著的問題是,既然這個蘿蔔的方法這麼好,怎麼高老師就沒獻給皇上呢?而是讓一群匠人長工先試探呢?」許國趕緊拋出自己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