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大遼始亡於興宗

第四百八十九章:大遼始亡於興宗

「這,按老師所言,遼國雖亡於天祚帝,實亡於遼興宗耶律宗真,始亡於遼聖宗耶律隆緒」

實亡於遼興宗,原因其實有兩個,一個是遼興宗時期,聖宗朝的科舉老臣倚老賣老,並不聽話。興宗與朝臣置氣,特別是與專管漢人的南面官朝臣,尤其如此。

然而,興宗置氣的手段就是盡量不提拔升遷,導致南面官的職位基本兩個就得缺一個。這雖然表明上看,節省了朝廷的開支。但人手奇缺,導致剩餘的南面官開始寄託於私人師爺幹活。

隨之而來就是越來越多的政務朝廷置之不理。這就使得原本朝廷的權力流落地方。百姓發現,找朝廷不如找地方宿老士紳。朝廷的威嚴,從根本上被消解了。而且朝廷沒人,更加收不上來田稅、商稅。這進一步加劇了朝廷財政的惡化。自以為得計的遼興宗則更加堅持削減官員,節省開始。從此以後,就再也走不出這個循環了。到興宗朝晚年,武將也得不到提拔。邊關遇襲,士兵常常不知道該聽誰的。因為各個駐地都卻最高武將。朝廷在事後也一度也找不到合適的武將。在軍事上,以進攻著稱的遼兵,被迫轉向專職防守。

除此之外,興宗朝最大的弊病就是戰亂頻發。先後多次征討北宋、西夏,甚至三次遠征朝鮮,幫助朝鮮平定南部新羅叛亂。就在三征朝鮮后,女直人趁著遼國兵力空虛開始在遼東坐大。到最後,興宗竟然寄希望於讓一個文士領兵,號稱五十萬大軍兵分三路進繳女直人。結果遼國軍隊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盲目開拔,被女直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而這三路大軍中,中路軍其實是伴隨著遼國起家的怯薛軍,天子衛率。就這麼被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文士在遼東薩爾滸給葬送了。從此,大遼的滅亡已經是指日可待了。還能繼續撐兩代皇帝,完全是女直人太少了。在薩爾滸之戰後,一來需要時間消化戰果,征討蒙古、朝鮮。二來是女直人自己也沒文化,還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這個學習的過程需要時間。

-------

至於始亡於遼聖宗,根源在於聖宗漢化引入儒學及欽定科舉,從此萬世不移。殊不知,在宋以前並沒有純儒學的王朝。就算參考東漢與唐朝,不過也就一百多年的太平。而遼國從建國到聖宗末年已經歷經六任皇帝,115年了。

期望從北宋那裡抄抄寫寫得來的儒學就能輕鬆幫助遼國跨過兩百年門檻,純屬是想當然了一點。

當然,另外對比,就發現,先雜學后醫學再儒學的遼國,享國祚二百一十八年,遠長於單獨依賴儒學的北宋。而西逃后以草原雜學建立的西遼國祚175年,而以儒學退守江南的南宋也才享國祚152年。

事實上,北宋的儒學如果真那麼好,宋神宗也不會一個勁琢磨改革了。遼聖宗找這樣的老師來學,只能說要不是契丹人善戰,遼國早就滅了。

當宋應昌把這些掰開了,一點點講出來時,不用刻意強調儒學的無能,基本已經再明確不過了。

「這些都是你老師給你信里說的?」嘉靖有些疑惑地盯著宋應昌。

「一半是,一半是根據老師的話本內容以及大綱故事猜出來的。老師雖然沒有明說,卻已經相當不言自明了」宋應昌還是一五一十地回答。

「你老師為什麼不把這些都寫進話本呢?」嘉靖忙不迭地追問一句。

下一章:第四百九十章:京城民間故事流行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四百八十八章:嘉靖三問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九章:大遼始亡於興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