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胡應嘉的亞聖思想
獨立性之後則是理性了。有了自己獨立的利益,自然就要求主體優先為自己的獨立利益著想了。而這就是理性。
高翰文在講座時強調了,理性與聰明與否無關,與知識多少無關,甚至與是否被騙也無關。只需要在可認知的信息環境中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就行了。
這裡的利益,自然包括短期利益,也包括長期利益。既包括名也包括利。複雜點還包括對風險收益的權衡。
這一點年輕人倒沒什麼質疑的。只是胡應嘉心裡一陣反胃。
如此明目張胆把追求利益變為道德,把斤斤計較變為道德的,也就高翰文一家了。
虧得先前自己還在琢磨獨立性的事情,原來都是為了自己獲利著想。
也是,胡應嘉一下子心中瞭然,只要全體百姓沒有獨立利益,不就沒有利益衝突了嗎?那麼就不是一個自利的社會而是一個利他的社會。
想到這裡,胡應嘉瞬間也眼前一亮,保戶良民的獨立利益太困難了。但抹殺百姓的獨立利益,讓大家榮辱與共,似乎並不麻煩。
先前太祖的戶籍制度不就是很好的開始嗎?
虧得以前還不明白,原來太祖皇帝超前了那麼多。
只要有計劃地將百姓分門別類地規定好戶籍,每個人製作規定的事情,那麼自然各戶籍百姓就成了相互依賴的利益整理。朝廷在其中將每個戶籍單位的多餘利益收集起來再不同的戶籍之間重新分配就好了。
這樣,大明百姓自動就成為相親想起的一家人了。天下為家原來竟然如此簡單。
至於分戶籍,完全可以按照當前各個作坊種植行當區分出來就行了。這並不是一個多複雜的事情。
想到這裡,胡應嘉內心真的是心潮澎湃。儒學兩年多年,竟然讓自己想出了一個讓儒學落地的具體方法。這不說是亞聖也相差不遠了。
可笑的是,這一法門竟然是在新學的啟發下誕生的。新學還真是會主動給自己找好掘墓人啊。事實上,只要不事事講明前提條件,引導大家針對性地批評新學,哪裡這麼容易被戳破呢?
高藩台,還是太狂妄了,小覷天下英雄了。
「老兄,老兄,還在聽嗎?」
看著眼前人一副神遊天外的表情,年輕人講完理性后就沒繼續了。等了一會兒,見眼前人還沒反應,才出言詢問到。
「到哪兒了?」胡應嘉一面問內容,一面讓手下的師爺去買只鉛筆過來好做筆記。新學諸事皆壞,唯有這個紙筆上算得上是勉強有些益處。
「到平等了。」
年輕人才繼續接著講起來了平等。
前面講了獨立性與理性,那麼什麼是這兩項的保證呢?那就是平等。
沒有平等,上下位之間哪裡存在獨立呢,上位者不都是一個命令就能號令下位者了嗎?獨立性在有等級差異的社會毫無意義。同理理性也是一樣。缺少獨立性,下位的各種理性思考決策都無法實施,最終只能學會身為下位卻以上位者視角思考,但時間長了發現這樣的思考毫無益處,就會偷懶放棄思考。
因此平等是保證前兩項必不可少的選項。平等也是良民道德精神的第三支柱。
俗話說起來,凡是狗眼看其他良民低的都不是良民,或者自絕於良民之列。當然,平等既然是良民道德,那自然也只在良民範圍內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