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時代烙印
張星沉曾經在大理天龍寺修行時,每月都有一次門內論武,論武的主持人,則是她的師傅,天下有數的武理大師正嚴禪師。所謂的門內「論」武,並非單純地同門師兄弟比試武功,而是同門師兄弟輪流講述自己本月的習武心得,或者在外修練時遇到的其他門派的武功。張星沉記得正嚴禪師曾經在一次門內論武時,說武學傳承,重要的是武功,更加重要的是習武的理念。武學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可以表達的範疇。所以所謂的「武功秘笈」,那些畫在捲軸里,寫在書本上的東西,無論寫得多麼詳細,永遠都只是武功中的一小部分。單純通過秘笈學武功,就像是拿著一張歌譜唱歌,美聲民族流行,想怎麼唱完全看個人,丟失的恰恰是這門武功傳承下來的最精髓的部分。
比方說,每一代的武林都會有幾個鶴立雞群、無人不服的絕頂高手。這些絕頂高手們的特點,會不自覺地為後人所學習、模仿,試圖引導進自己的武功體系。於是每一代,武功的理念都或多或少會發生改變。宋初之時,姑蘇慕容家曾出過一位高手慕容龍城。這位高手憑藉自己在借力打力方面的濃厚造詣打遍天下無敵手。在慕容龍城之後數代之內,幾乎所有門派,或多或少都引入了借力打力方面的技巧。再往後,六扇門的羅本初憑其無與倫比的內力控制統治江湖十餘年,於是現在的武學理念,在借力打力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內力轉換、變招變速等各種應用。而這些應用和改變,都是不會添加到秘笈里,只能通過師傅口傳身教的方式一代一代傳下去。shuhaige.com
另外,不同的人因為資質不同、基礎不同、觀念和理解力更是千差萬別,就算同一個師傅傳授同一門技巧,在不同弟子手上也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這就是為什麼正嚴禪師寧可耗損自己壽元也要挽救張星池的原因。好學生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好老師。因為只有資質、性格等各個方面都與師傅屬性相合的弟子,才能把師傅的武功最原汁原味的傳下去。而事實證明,張星池並沒有辜負正嚴禪師的期待。在正嚴禪師門下,將正嚴禪師的一陽指和一陽劍指學得最好的,正是張星池。
張星池記得她出師離開天龍寺的那一天,正嚴禪師和她最後一場關於武功的前途走向的談話。正嚴禪師跟她提起過武功的「時代烙印」。各個門派的武功都是由師傅到弟子一代一代傳下去,而師傅的武功,都不免會受當代絕頂高手的影響。以至每傳一代,門派的武功都會因為沾染當代的流行技法而稍微變化。當對武學史的了解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武功的時代烙印就像山間的梯田一般明顯,一目了然。這種像一遍遍刷漆一般的改進,就是武林界所謂的「武功進化論」。
「以為師研究武理五十餘年的眼光來看,如今各大門派的武功,隨年代的「改進」非常快,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正嚴禪師當時一臉嚴肅地道。
「這難道不好嗎?」張星池好奇地問。
正嚴禪師沉吟半晌,才搖頭道他也不知道。正嚴禪師研究武典數十年,發現武功的時代烙印,大致總是尚著「簡單實用」的方向前進。五代時期的大俠獨孤求敗,在中年時獨創的「獨孤九劍」更是在取巧方面達到顛峰造極的地步。後來獨孤求敗終究認識到他在「技」的方向走得太遠,於是棄利劍,改用「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玄鐵劍,晚年更是連重劍也拋棄,改用完全靠內力驅使的木劍,從歧路上又折回了武學正道。
但是,後世受「獨孤九劍」的影響卻遠比「玄鐵劍法」更深。因為習武一途,內力永遠都比技巧難練。而且技巧可以從高手那裡學,但內力卻學不會。這樣一來,使得武功的趨勢總是一代比一代實用,一代比一代花哨。表面上看,這種改進是向一代又一代聰明絕頂的高手學習,對提高自己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但實際上呢?
正嚴禪師帶張星沉來到天龍寺藏經處,指著最中間供放的《六脈神劍》對她道,這本《六脈神劍》乃段家先人所創,豈今不下五百年。就在一百多年前,文德皇帝段思平曾憑藉六脈神劍打遍南詔無敵手,並創建了大理國。據文獻記載,段思平建國時,段家精通六脈神劍者不下五人,但現在大理段氏一脈,能施展六脈神劍者僅他一人,再往那下一代,已經無人能練這門奇功了。這種武功衰退的趨勢並不僅局限於大理段家。天龍寺自建寺以來,在南詔以及在天下武林中人的地位始終沒有太大的改變。說明不僅僅是段氏一脈,整個武林都在不斷衰退中。只不過大家雖然心知肚明,卻誰也沒說出口而已。別看少林寺每過個十來年就推出一個「數百年來武功第一」的高僧撐面門,其實都是忽悠世人的謊話——少林派也早就衰落得不成樣子了。
但為什麼表面上學習他人技巧能提高自己實力,但實際上武功卻一代不如一代呢?正嚴禪師也不知道,只能推測人的精力有限,在模仿高手的同時,意味對本門武功精華的部分丟棄。但是這僅僅是理論而已,他找不到證據。正嚴禪師曾試想過將現有武功的時代烙印層層剝去,還原當年武功的神韻,但是這個工作量實在太大,在他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完成了,而他的後輩,沒有和他同等的武學見識,依舊是無法完成。
「你是我門下武學理論研究最深刻的弟子。也許有朝一日,你能替為師回答這個問題——走吧,替我向丐幫的江幫主問一聲好。」正嚴禪師摸著張星沉的頭,輕聲嘆道。
後來張星沉才知道,正嚴禪師為了救她已經耗盡了全身所有力氣,又勉強打起精神,把自己全部武學知識都教給了她。當她離開天龍寺后的第三天,正嚴禪師便因為油盡燈枯,於天龍寺後院禪房坐化。
大理段氏最後一個精通六脈神劍的高手就此瞌然長逝,大理段氏關於六脈神劍的武學傳承也至此中絕。四十年後枯榮、段譽等人憑自己的個人理解從武功秘笈上自已領悟到的六脈神劍,和段氏一脈傳承下來的六脈神劍,其實已經是另一回事了。
丐幫幫主江嵐六年逝世。參加完江嵐的葬禮,看著二師兄汪劍通繼位幫主之後,張星沉便再也沒有回過丐幫。這些年,她一直在琢磨正嚴禪師口中的武功「時代烙印」。張星沉也曾像正嚴禪師曾經嘗試的那樣將武功烙印剝離,但剝離后剩下的東西卻總是支離破碎,不成體系。一次次的失敗並沒有擊潰張星沉的信心,她知道她要找的東西就在前方,只要有機會捅破那層紙,她的武功便將更上一層甚至好幾層樓。
果然,機遇終於來了。
張星沉打起十二分精力應對這一黑一白兩個奇怪的年輕人。眼前這對年輕人的內力、招式不屬於當世任何一家門派,出招之處,往往能讓張星沉出乎意料。
張星沉一開始以為那是這對年輕人武功別有系統,但越打越覺得不對勁,這對年輕人的武功路數,明顯是很正統的中原武學,但他們的武學理念,似乎總是介於正邪門派理念之間,與當代武學概念有著明顯的偏差。打到第一百招的時候,頭腦中突然一道靈光閃現:這兩個人使的,剝離了近代時代烙印,溯本追源的古代武學!
張星池本就是十分聰明的人。在她的頭腦里,各種武學歷史、武學常識就像磚頭一樣整整齊齊地壘在她前面,看不到前方的路。這道靈光就像是為她開啟了一個門縫,從門縫中,她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張星沉還待與兩人多斗一會兒看個究竟,一個響亮的聲音突然驚醒了她的思緒。「張女俠,再不放下武器投降,你的朋友可就要沒命了!」張星沉內勁一吐,逼退白衣男子,回頭看時,卻見單長齡正拿刀擱在尉九的脖子上,一面朝她喊話,一面舉刀作勢欲割。看著尉九一臉歉然和無奈的表情,張星沉嘆了一口氣,退後兩步,將手中的「君子劍」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