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原來種牛痘成功了

第四百零二章:原來種牛痘成功了

「你是想告訴孤,這些十年來你的研究失敗了?」

朱瞻堂強壓憤怒,語氣冷若冰霜的問道。

他其實心裡清楚,就丁寶國千分之一的失敗率而言,並不算失敗。

畢竟,朱祁鉀太小了,若種痘的話,很可能就是那失敗的千分之一。

而他庶出的五個兒子,除了第三子和第四子因為早產夭折之外,其他三個兒子皆在三歲之後種痘成功,如今都十分健康。

朱瞻堂在十年前就讓丁寶國研究種痘,就是為了將來能派上用場。

可是現在,他目前唯一的嫡長子就要因為痘疫而夭了。

當然,美王妃張氏仍然十分年輕,將來還會為他誕下嫡子,但朱祁鉀終歸是他目前僅有的嫡子,他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保住對方。

「種牛痘研究的怎樣了?」

朱瞻堂又問道。

因為之前朱高煦就任命專門的御醫組織人手研究種牛痘的事,所以他在十年前,讓丁寶國也同時進行著種牛痘的研究。

「稟告大王,近三年臣與弟子們為一萬三千五百餘人種了牛痘,卻是無一失敗,包括臣的嫡次孫在內。」

丁寶國摸了一把額頭的冷汗,趕緊補充道:「臣本打算在過春節前向大王稟告,不曾想小殿下竟然感染了痘疫。」

他的意思是說朱祁鉀這件事,他目前也是無能為力,畢竟孩子太小了,本來就不到種痘的年齡,就算提前種痘,其兇險也是九死一生。

「種牛痘這件事你辦成了?」

朱瞻堂不冷不熱的問道。

丁寶國小心翼翼的答道:「萬餘人之中,無一失敗,應該是成了。」

「萬無一失,算是成了。」

朱瞻堂悲喜交加,感嘆道:「老天待孤不薄!待孤不薄!」

在古代,痘疫即天花是一種可怕的傳染病,無葯可治。

然而,只要得過一次並康復,就終身不會再得。

根據這一特性,古代華夏醫家用好幾種方法來使沒得過天花的人輕微感染天花,從而獲得免疫力。

在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華夏人第一次詳細記錄天花的發病過程與癥狀,探討治療藥物。

此後,華夏醫家在免疫學上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顯露出戰勝天花的一線光明,在孫思邈的醫書中首次提出「以毒攻毒」的構想,建議以染疫的「父血」「膿汁」進行免疫預防。

到了宋代,醫家開始試用「人痘」預防接種天花。

具體是從得天花的人身上取下一點瘡痂,磨碎後用棉簽放到沒得過天花的人鼻孔里。

後來經過上百年的逐步改進,到明代時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

就是取天花瘡痂的時候,從得病但比較輕微的人身上取,這樣病毒的危害也較輕。

剛取的瘡痂稱為「生苗」,若種痘后再取、連取七代,則「選練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猶存,所萬全而無患也」,可稱為「熟苗」。

「熟苗」相對「生苗」毒性更弱,這樣對接受種痘的人來說,安全性更高。

歷史上,「人痘」技術在明代漸漸成型,但民間出於恐懼,對種痘術百般禁忌,而種痘術由於缺乏由朝廷組織的科研集合,本身也很不成熟,因此在華夏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推廣。

永樂十七年,自從朱高煦秉政之後,非常關注防治天花的技術。

除了繼續重視隔離和對藥物研究的投入外,還大膽啟用新的防治方法。

後來,朱瞻堂感染天花,朱高煦派人從民間尋得一位精通種痘醫術的老先生莫七來進行治療。

朱瞻堂康復之後,朱高煦向朱棣極力推薦種痘預防法,不僅獲得首肯,而且還率先在皇宮中進行試用。

每年春、秋兩季,朱高煦派人協助老醫生莫七於紫禁城之中,為年齡三至六歲的皇室子女接種人痘,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永樂二十年,朱高煦不滿足於莫七取得的成功,在聽聞江東有民間醫生擅長種痘術后,即令內官監太監王景弘前往徵求,當地布政使參政推薦醫生丁啟訓應詔。

丁啟訓進京后,為皇室子孫及大臣子弟接種人痘,都獲得了顯著的效果,被錄為太醫院御醫,乾熙六年他奉命赴西域、大漠為各都司衛所士兵種痘。

半輩子的種痘生涯增長了丁啟訓的防治經驗,乾熙八年他受令編撰《種痘全書》。

從此,種痘技術得到朝廷的官方認可,成為一種防治天花的權威手段,迅速在全國推廣開來。

在朝廷的鼓勵下,各地醫生苦心鑽研,不斷琢磨,有的經驗豐富的「痘疹科」醫生在種痘上的成功率幾近百分之百。

朱高煦不僅派人找種痘的醫學人才,而且在民間張榜公布《力勸普種痘花法》,勸說百姓為子女幼童接種痘苗,以預防天花感染。

此外又刊刻發行《痘疹定論》,傳播疫苗種植技術。

在朱高煦的帶領下,大明對天花的戰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丁寶國是丁啟訓的族侄,少年時便跟隨丁啟訓學醫,後來跟隨美王朱瞻堂漂洋過海來到了沃洲。

朱瞻堂小時候種過人痘,差點沒扛過來,所以他對這個狠重視。

而且朱高煦曾說過沃洲土著可能會被大明百姓身上的傳染病給弄滅族,沃洲諸藩要想化夷為夏,就必須對種痘術重視起來。

因此,朱瞻堂讓丁寶國研究種痘術。

由於丁寶國經常帶著弟子們給百姓種人痘,所以發現有些百姓在種人痘的時候,本身就對天花有抵抗力。

為了尋找這裡面的具體原因,他經過多方了解,竟然驚訝的發現,這些人之前都得過牛痘。

牛痘的癥狀沒有那麼勐烈,雖然很多擠牛奶的人會被牛傳染牛痘,但丁寶國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因為感染牛痘而死亡。

而他本身也一直在奉命研究種牛痘技術,即用「種牛痘」的方式替代「種人痘」。

他不斷觀察和記錄牛痘的狀況,經過多年實踐,他確信得牛痘的牛是不會死亡的,得牛痘的人也是不會死亡的。

所以,他才敢用他的嫡次孫做試驗。

丁寶國的嫡長孫就是種人痘的時候夭折了,而他的嫡次孫身體更弱,他擔心種人痘會讓他的次孫步他的長孫的後塵,所以就讓他的次孫試了種牛痘的新方法。

他清楚的記得,就在他五十大壽那一天,他為他的次孫完成了接種牛痘的試驗。

他從一名擠奶女工的手上取了牛痘膿皰液,然後在他六歲的次孫手臂上用手術刀劃了兩道,然後注入了膿皰液。

這次的實驗非常成功,丁寶國的次孫不僅恢復了,而且後來在種人痘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的痘疫反應。

「去把你種牛痘成功的醫桉呈上來,孤這次入京后,會趁機向父皇為你請功。」

朱瞻堂抬了抬手,緩緩說道。

按慣例,他與他就藩海外的兄弟們,每年春節都要帶著妻兒回京跟朱高煦、李瑤團聚在一起過年。

他們會在京城一直過到三月中旬,然後才會各回藩國。

因為三月初朝廷會舉行仁孝文皇后與太宗文皇帝的祭典,接著是祭祖拜太廟,隨後還要召開宗藩會議,事情特別多。

畢竟,清明節,又稱三月節、祭祖節等,孫子去祭典爺爺奶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大王仁慈,臣叩謝大王!」

丁寶國激動無比的拜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朱棣之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朱棣之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零二章:原來種牛痘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