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受歡迎的孩子
舒臨冉一早走進治療室,進入單向玻璃觀察室,準備好治療記錄本,等待治療開始。
2:55分,安然帶著14號病人走進治療室,先帶領她看一下單向玻璃觀察室,並和舒臨冉打了招呼,確保病人不會感覺到不舒服,然後坐到治療椅上,開始第一次評估。
安然先向小病人說明了一下心理治療的要求和規則,包括準時、保密、治療時長等,14床都認真聽著,並點頭表示明白。
「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治療吧」
「嗯,好」
「你叫王佳林,今年17歲,高二對吧?」
「嗯」
「那我叫你佳林吧」
王佳林沒有吱聲,但也沒有不願意。
「你能談一談希望通過治療獲得什麼嗎?」
「我不知道」王佳林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搖搖頭:「我以為這是醫院的安排」
「嗯嗯,那你對心理治療有什麼看法呢?」安然知道很多住院病人並非主動尋求治療,而僅僅是聽從醫生的安排,但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個療效因子是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心理治療師是助人自助,到最後需要病人自己來幫助自己走出來。
「就和醫生聊聊天,把不開心的事情講一講,大概是這樣吧」王佳林想了一會兒說道
「我可以理解為你希望通過心理治療來傾訴自己的情緒嗎?」
「嗯」
「所以在生活中你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喜歡壓抑嗎」安然追問道
「嗯,好像是的」
「那你不開心的時候喜歡做什麼呢?」
「以前我小的時候,不會顧慮什麼,不開心就發脾氣,爸爸媽媽都很疼我,會買好吃的好玩的哄我,但後來爸爸走了,媽媽會容易不開心,我就不敢再亂髮脾氣了,再後來,我發現拿刀划自己會讓自己釋放情緒,便通過這種方式」王佳林剛開始語氣比較正常,甚至說道爸爸媽媽會哄自己的時候,整個人感覺輕鬆了很多。說道爸爸走了,情緒立馬轉變,變得冷漠,低沉。
「爸爸走了是什麼意思?」安然發現爸爸離開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不假思索地問道
「走了就是不要我們了,我不懂,大人為什麼說變就變,原來很愛我的爸爸怎麼能那麼狠心呢?」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拳頭緊握著
「是爸爸媽媽離婚了嗎?」
「是爸爸拋棄了我們」王佳林沒有用離婚,而是用拋棄這個詞
「誰告訴你,爸爸拋棄了你們呢?」
「媽媽。媽媽說爸爸是個負心漢,他不要我們了,一開始我不懂,一直讓媽媽給爸爸打電話,每次媽媽就會很難過地抱住我,說爸爸不要我們了,所以她不允許我提爸爸。」
「你覺得爸爸真的不要你們了嗎?」
「我好久沒有見過他了」
「最近一次是什麼時候見到他呢」安然問道
「一個月前吧,我瞞著媽媽給他打電話,說想他了,他來學校看我」
「見面之後感覺怎麼樣呢」
「爸爸帶了好多吃的給我,還說他很高興我給他打電話,如果之後我想他的話可以隨時給他打電話」
「所以爸爸還是很愛你的,對嗎?」
「但他會讓媽媽難過」王佳林感覺很矛盾,她害怕跟爸爸太近,這樣媽媽知道了會很傷心,但她又感覺到爸爸的不容易,他不是媽媽口中說的那個負心漢。
聽到這裡的舒臨冉也在紙上畫出了這個家庭的關係,在家庭中,媽媽和孩子綁在一起對抗爸爸,孩子不希望對抗爸爸,但她又不能也不願意違抗媽媽,奈何她的年齡又太小,沒辦法掙脫這個家庭,必須依靠媽媽。所以她出現自傷行為時,可以分散媽媽對爸爸的敵意,又得到媽媽的細心呵護,自傷行為給她帶來很多正性反饋,導致這種行為越來越頻繁。
在觀察的過程中,舒臨冉的情緒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她在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父母的婚姻生活一直不和睦,媽媽總要拉著自己和妹妹一起來指責爸爸,從小被灌輸的觀點就是爸爸和他家的人都重男輕女,她和妹妹生來就是不被歡迎的。但哪個女孩不渴望父愛呢?所以她一直期待得到爸爸的認可,得到爸爸的寵愛。這種時候,媽媽會怎麼樣呢?媽媽會說她沒有良心,說她不知道誰對她好。舒臨冉將這樣的情緒一直壓制著,她畢業后很少和家裡人聯繫,她壓抑自己不受家庭歡迎的感覺。即使在努力治癒著他人,自己的內心卻創傷累累。學習心理學,未嘗不是在尋求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