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
沐瑤心想高貴妃果然是好閨蜜,直接幫她給徹底圓上了,都不需要自己解釋。
而且高貴妃這麼想,乾隆也是這麼想的。
他心下欣慰,還覺得沐瑤這是做好事也要把好名聲送給自己,實在貼心極了。
如今江南的農戶養著鴨子,心裡都是感激。
只覺得是乾隆讓蘇家這麼做的,看體恤他們這些受災的百姓們,一時之間百姓之間對皇帝的稱頌越發厲害了。
見蘇家領了頭,其他人自然紛紛跟上,不然連肉湯都要跟不上。
回頭蘇家被嘉獎,起碼他們也能分一杯羹了。
於是蘇召南就收到雪花一樣的請帖,跟著來的還有大筆的銀錢,都是給他們去買鴨苗和糧食用的。
蘇鳴鳳卻是皺眉道:「他們這是看咱們做好事,於是出錢來了?」
有好事就立刻貼上來,這消息倒是相當靈通了。
蘇召南摸著鬍子笑道:「怎麼,你這是不想收下這些銀子了?」
蘇鳴鳳還沒說話,從莊子上趕回來負責買鴨苗的蘇嘉鳳就應和道:「這原本是娘娘的功勞,如今卻要把功勞分給別人,他們借著咱們有了好名聲,實在有些不得勁,娘娘不就吃虧了?」
誰吃虧都行,他妹妹吃虧那是不行的!
蘇召南沒好氣看了蘇嘉鳳一眼,越發覺得把這個長子放在莊子來當管事是對的。
就這心眼,他出去指不定要被人吃了!
然而他看向蘇鳴鳳,竟然也是一副贊同的樣子,頓時無語道:「你們想什麼呢,要這功勞都是娘娘的,娘娘才要危險了。你們想想一個深宮中的妃嬪名聲比皇上還厲害,咱們這娘娘的娘家人更是名聲在外,皇上聽見了會怎麼想?」
蘇嘉鳳一愣,這才恍然大悟道:「是了,如今娘娘只是拋磚引玉,就要安全得多了。」
蘇召南轉向蘇鳴鳳,他也是一副瞭然的樣子,滿心無奈。
蘇鳴鳳這個兒子平日那麼聰明,但是遇上沐瑤的事就立刻糊塗了起來。
也罷,這兩個兄長總歸是太疼妹妹,才會看不見其他,生怕沐瑤受委屈了。
蘇召南就道:「這些人參與進來才好,叫蘇家沒那麼顯眼了。樹大招風卻不是什麼好事情,如今這樣就好。而且光憑咱們家一個,能幫到的人是有限的。不管這些人是為了名還是為了利,又或者只是想隨大流,總歸給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銀錢,也能救下不少人了。」
蘇鳴鳳點頭道:「確實,這些人相當大方了。」
出手一個比一個闊綽,估計怕給少了,要被人比下去,那面子就掛不住了。
蘇召南微微一笑道:「你去寫個摺子遞進宮裡去,就把收到的銀錢列個單子。誰給了錢,先給的放前面,后給的放後面,然後把給的銀錢數目都寫上。用上娘娘那個表格,一目了然。」
蘇嘉鳳雙眼一亮道:「阿瑪,這是鼓勵其他人趕緊送錢來,不然就要排到後邊去了嗎?」
蘇召南摸著鬍子不說話,蘇鳴鳳就道:「阿瑪這是想讓皇上知曉別人給咱們送了多少,又用了多少,回頭買了多少鴨苗和糧食也寫上去?」
聞言,蘇召南才笑了,點頭道:「不錯,未免有人藉此做文章,我們倒不如坦坦蕩蕩一些,反正又不打算伸手,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直接都寫上就是了。」
蘇鳴鳳點點頭,親自列了表格,反覆檢查過之後,這才讓人遞進宮裡去了。
乾隆收到表格,看完后就笑道:「蘇家倒是謹慎,不過謹慎點總歸沒錯。」
李玉聽得出乾隆對蘇家的做法相當滿意,就笑著道:「蘇家辦事一向妥當,更別提這次是托娘娘的名義,卻是替皇上辦事了。」
這話讓乾隆聽得心裡舒服得很,回頭就跟沐瑤提起蘇家送的表格來。
他還特地帶表格過來給沐瑤,她一看,還真是挺清晰的。
就是沐瑤發現,這給錢多的不是京城身份高的貴人們,而是富商們,一個比一個闊綽得很。
看來比起錢,他們更注重名聲了。
至於京城的貴人也不是不想給錢,而是怕給多了叫乾隆知道就扎眼了,索性給的不多不少,差不多就行了。
富商們就沒有這個忌諱,給了不少錢來。
這個表格要是宣揚出去,不少富商為了排在前面叫乾隆能混個眼熟,估計還會瘋狂砸錢了,爭當榜一大哥了。
這法子也不知道是蘇召南想的,還是蘇鳴鳳想的,總歸是一件好事了,錢多了才能救更多的人。
沐瑤就笑道:「這樣一來,能救下的人就多了。皇上若是允許,還可以讓蘇家在江南那邊立個石碑,刻下這些捐錢之人的名字。誰給的多就排在前面,誰少一點就在後邊,總歸人人有份。」
「不過這石碑的位置是有限的,只能是顯眼一點的地方就緊著給錢多的人,沒那麼顯眼的地方也會有石碑,排在後邊的人都能刻上。」
所以給的越少,排在越后,很可能石碑就在不知道什麼犄角沒人看見的地方了。
乾隆聽得挑眉,笑著道:「這個法子不錯,就這麼辦了。」
石碑而已,只要不超過規制,多少塊都無所謂。
甚至都不需要找什麼罕見的石頭,尋一塊大一點的,隨意找個會刻字的匠人就能做了。
哪怕立個百十塊的,乾隆都不會在意,實在省錢又省事得很,卻又會讓人趨之若鶩,確實是個好法子了。
「李玉,你都聽見了?這就派人宣下去,不過總歸要有個限期,不然就不好算數了,就這個月,如何?」
沐瑤點頭,乾隆這個限期還是需要的,不然有人不斷往裡邊加錢,就不好算放在哪裡了:「皇上想得更為周到了,只怕不少人為了搶前面的位置,得擠破頭了。」
乾隆笑了笑,就怕他們不擠破頭砸錢了。
為了名聲而已,什麼銀錢都能拋了。
更別提有些人手裡的錢可能這輩子都花不完,缺的就是身後名,哪裡會捨得這麼好的機會呢!
這樣一來,國庫不需要花多好錢,乾隆就贏得了名聲,砸錢的人也得了名,面子有光,受災的百姓又能得到救濟糧和鴨苗,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傅恆得知的時候也忍不住心裡感慨,這位純貴妃真是個妙人。
如此辦法,既緩解了國庫的壓力,又讓百姓不再因為受災而怨天尤人,當地官員救災也能鬆快一點,更重要的是,乾隆的名聲壓根沒受影響,反而更進一步。原本因為天災太多的緣故,百姓嘴上不說,心裏面估計也會嘀咕一下。
如今受災后還有吃的,又養著鴨苗,十分有盼頭,百姓們哪有空怨天尤人呢?
沐瑤卻不敢放鬆,生怕這蝗蟲沒來,救災的糧食卻沒能送到百姓手裡,仍舊會死人。
於是她寫信再三叮囑蘇家人,必須讓人盯著,絕不能叫糧食落在別人手裡了,尤其辜負了那些捐錢的人。
另外請附近的大夫也能過去,看看受災的百姓們有沒病痛,受傷的也能延醫用藥。
蘇家資助的大夫,只要有空的都趕過去了。
蘇鳴鳳看著沐瑤後邊寫的一段莫名其妙的話,想了想明白是暗語,對上后發現沐瑤要找一個姓黃的大夫,聽聞手裡有奇葯,能夠治療瘟疫。
瘟疫!
他頓時明白沐瑤要找此人的緣故,聯想到暴雨之後淹死無數的牲畜和人,如今尚未完全清理完。
這些人雖然再三被叮囑過,水都要燒過後才能飲用。
但是很多人哪裡顧得上,周圍連木柴都沒有,渴了總不能幹等著去找木柴才能燒火煮水喝,於是就偷偷就近喝點算了。
這就讓很多人肚子不適,上吐下瀉的,幸好有大夫在,這樣的病人卻還是層出不窮。
想想這天要冷了,後邊糧食沒能補種上,受災的百姓只怕餓死得要很多,那麼就很可能會爆發瘟疫了。
光是想想,蘇鳴鳳就後背一寒,又想到沐瑤特地讓百姓們養鴨苗,原來早就想得那麼遠了嗎?
如果糧食真的無法及時補種,這些鴨子在春天之後就能直接殺掉來吃,也是一份相當大的糧食了。
哪怕後邊其他地方帶來的糧食不夠,這些鴨子也足夠養活那麼一大片的災民。
省著點吃,一兩個月是勉強能夠得上的。
蘇鳴鳳立刻跟相熟的大夫私下提及這個姓黃的大夫,醫者們很是感興趣,互相之間也是熟悉的,找起來比蘇家這樣無頭蒼蠅去尋要容易得多了。
大夫二話不說就應下,帶著葯童趕過去,跟同僚們私下打聽,很快鎖定了幾個姓黃的大夫,把他們都叫過來了。
幾人被叫過來還十分疑惑,問過後才得知在找一種能治療瘟疫的葯。
他們面面相覷,其中一人還真是開口道:「此葯老夫剛研製出來,尚未用上,蘇家人是怎麼知道的?」
此事這人連家裡人都沒提過,只因為剛做好,還沒用,都不知道效果如何。
瘟疫最大的特地是高燒不退,然後上吐下瀉,哪怕昏迷了用上也該是很快醒過來。
很多病人就是因為昏迷后很難清醒,喂葯就很難了,藥效也差了很多。
其他大夫一聽這個葯如此好用,那還等什麼,這地方滿地都是病人,就能試一試了!
只說是不要錢的葯,可能沒效,但是吃著不會壞人,不少病人都願意試藥了。
他們病懨懨的,肚子疼得不行,有的還高熱不退,被蘇家派來的人單獨安置,免得傳染其他人。
畢竟不清楚這是什麼病,只能小心為上。
黃大夫還是仔細把脈后,這才開始喂葯,好在這些人都適用,一個個喂下去后,等了半天,確實上吐下瀉的已經開始好轉,次數越來越少,漸漸就沒了。
高熱的等到入夜的時候就退燒了,人也精神了一些。
最方便的是,這葯還是藥丸,直接喂就行了,都不需要煎藥,在受災的地方來說是尤為便利,實在這裡生火還湊合,葯爐就真的不可能有。
哪怕大夫們每人都帶著一個,也是不夠分的。
藥丸的話就容易得多了,黃大夫把藥丸分發給其他大夫,幫著餵了葯,看著病人漸漸好起來。
黃大夫還用炭筆記錄下來,以後也能改良藥方,其他人倒是很快就把消息遞給蘇家人。
蘇鳴鳳知道了,沐瑤也就知道了。
她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這個姓黃的大夫,頓時十分驚喜。
有這人和新葯在,那麼災民們就有救了。
哪怕真的有瘟疫,起碼有葯在,就能救下許多人,不至於死傷無數。
沐瑤自然把這個消息告訴乾隆,雖然她感覺乾隆應該也知道了。
乾隆確實知道了,還覺得沐瑤的運氣果然不錯,因為資助不少大夫的關係,這位姓黃的大夫也被資助,才有資金去研發新葯。
要不然的話,這葯估計得晚上幾年才出現,那時候就太遲了。
他心裡感慨果然什麼事到沐瑤這裡,總會迎刃而解,就笑著道:「這葯已經快馬加鞭送到太醫院這邊來,院首帶人檢查后,若是沒什麼問題,就會大規模研製,也能儘快送到江南那邊去。」
光靠江南那些大夫們,用手搓藥丸,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做出一批葯來。
但是有乾隆加入,不說資金,就是藥材的問題都能立刻解決。
大批藥材就在路上了,很快就能送到京城。
一部分還送去江南那邊,讓附近大夫或者葯童,甚至是藥房的人,只要會做葯的都過去。
藥方是分開的,一部分人炮製一種,自然而然就不知道完整的藥方了。
沐瑤忍不住看了乾隆一眼,他倒是很會物盡其用,把流水線作業用在製藥上了。
不但能保全這個方子,還不耽誤事,又能加快速度製藥,可以說是一箭三雕了。
不過這樣速度確實很快,國家機器運轉起來,只比幾個大夫互相集結一起製藥要快太多了。
不過三五天的功夫,第一批藥丸已經送去受災的地方,給不舒服的災民們喂上了。
原本被隔開的災民,家屬們都十分擔心,一知道皇上賜葯救人,頓時就不鬧了,轉頭還幫大夫送飯送水,生怕他們累著了。
他們心裡還十分感激,高呼萬歲,乾隆的名聲更響亮了一些。
乾隆還給藥丸起了個名字,叫做救天丸。
畢竟這藥丸來得正是時候,救了天下人。
黃大夫也得到嘉獎,以及大筆賞賜。
最讓他動容的是,乾隆的賞賜里還包括了不少珍惜藥材,給黃大夫以後也能繼續研製新葯。
送賞賜的人私下還道,若是黃大夫缺什麼葯,只需要送信過來,自然有人給他送來。
哪怕他以後不能做出什麼新葯來,光是這藥材,乾隆就願意包一輩子!
黃大夫自然感激涕零,對一個熱愛製藥的大夫來說,藥材比任何賞賜都要珍貴和實用了!
蘇家人的名聲也因為此事水漲船高,因著他們幫忙安置災民,又特意騰出地方來,讓人搭建簡易的房子。
雖說不是特別結實,起碼能遮風擋雨,讓人有個能睡覺的地方。
這還是沐瑤想出來的簡易房,如果就地建造房子,那也太慢了,哪怕很小的一排房子,十天半個月都很難建起來。
如果做泥房子,快倒是快,但是一下雨就得塌掉了。
用木頭的話,只讓人切割成差不多大小的木塊,然後跟積木一樣堆起來。
木塊兩頭有拼接的地方,那就不會輕易移動了。
用流水線作業的話,木塊做起來就很快了。
一部分人去砍樹,一部分人用尺子測量后在木頭上用炭筆畫上痕迹,其他人切開這個木塊,大小差不多。
後來沐瑤感覺這樣還是太慢了,就直接讓約翰做了個簡單的機器。
木頭塞進去后,前面有個板子擋住,後邊刀子就直接切開,於是每一塊木頭都一樣長了。
可惜時間有限,沒能做成全自動的,切開還需要人手。
另外一個機器則是把切好的木塊放進去,兩頭做個凹凸的,然後就能拼接起來了。
拼接就更快了,木塊堆起來,半天就能堆好幾個房子。
每個房子有一面牆是共用的,連在一起,就能更省木頭了。
災民能動的都來幫忙,一天下來就堆上幾十個小房子,讓人能湊合住進去。
幾天後,幾乎大部分的災民都能安置妥當了。
以後若是不需要,拆掉房子之後,這些木塊也能繼續用。
很多地方受災,房子都衝垮了,這種簡易房子建造起來快,拆掉后每人領一部分回去,也能當天就組建一個小房子出來,就不必露宿在外頭了。
災民都安置妥當,他們養鴨苗就更為用心了。
過年的時候乾隆都沒大辦,還打算年後四月的時候就下江南親自看看受災的情況。
大臣們都是勸了又勸,畢竟之前大災之後很可能會有瘟疫或者其他疾病,並不適合乾隆去冒險。
乾隆沒把話說死,就看開春后如何了。
沐瑤也是憂心忡忡,讓蘇家盯著江南那邊,別是蝗蟲沒給鴨子吃光,等開春后就瘋狂回撲,叫受災的地方雪上加霜的。
好在她提早預防,鴨子們被養得好,食慾旺盛,地里的蝗蟲卵都吃個一乾二淨。
只有一些沒什麼人居住的地方,因為沒有鴨子在,還有零星的蝗蟲出現。
卻也造不成天災,被村民當場就用火撲殺了。
他們才發現,年前讓養鴨,原來是專門對付蝗蟲,提前壓制了蝗蟲的災害。
百姓們只以為是乾隆提前預知了,更是對他讚頌不已。
乾隆接到消息,在御書房裡呆了一會,這才叫了傅恆進來:「江南的蝗蟲災害沒能起來,周邊卻未必了。」
鴨子把田地里的蝗蟲卵吃掉了,但是其他地方卻沒有。
傅恆皺眉一看,又是驚喜又是詫異,那位貴妃竟然連蝗蟲會出現也預知上了?
「皇上,周邊只怕要讓人巡視才是,尤其是南邊。」
南邊的土壤肥沃,加上天氣熱,只怕比他們這邊的蝗蟲孵化更快一些。
乾隆點點頭,果然幾天之後就接到八百里加急,南邊被蝗蟲大軍侵襲,田地都被啃食殆盡。
田地里剛播種的苗都被啃食掉了,蝗蟲過境,土地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留下。
也幸好南邊的糧食儲存還是夠的,不至於家家戶戶餓肚子。
若是發生在江南,受災原本糧食就不夠,好不容易熬到春天補種,要是種苗給啃食掉,那些災民根本不可能再有第二茬的苗。
春天沒有播種,幾個月後沒有收成,餓死的人只怕就要無數了。
傅恆心裡慶幸,又開始發愁怎麼對付南邊這些蝗蟲的。
這些蟲子會飛,火攻雖然好,但是人靠近的話,恐怕也會被波及。
若是用人手去抓,根本就抓不完。
乾隆也是這麼覺得的,召集議政大臣商議了許久,眾人都沒能想到特別好的法子,大多都是多派人手,然後刨出一個隔離帶,放火后不至於周圍一片山都給燒掉了,只燒中間一圈。
但是地上被蝗蟲啃食得寸草不生,這火要怎麼燃過去呢?
哪怕燒在那些蝗蟲身上,它們也要互相挨著才能燒起來了。
蝗蟲哪怕鋪天蓋地,卻未必都連著的,遇到火肯定會避開,那就燒不完了。
商議到入夜,乾隆揮揮手讓大臣退下,滿臉疲倦去景仁宮。
他早就派人去知會過沐瑤,要在這邊留飯,沐瑤早早就讓林御廚準備好一桌菜。
只是乾隆心不在焉的樣子,筷子夾了幾口就吃不下了。
沐瑤就問道:「皇上,可是飯菜不合口?讓小廚房那邊換一桌上來?」
乾隆搖頭道:「不必,朕沒什麼胃口。對了,南邊的蝗蟲飛過來了,那邊的守軍攔也攔不住,用火攻也不太奏效,很是擔心蝗蟲會飛進來禍害農田。」
「正是開春播種的時候,要是種苗都被啃食,今年秋天的收成只怕要遭殃了。」
沐瑤看乾隆蹙眉的樣子,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可是忘了那些農戶養的鴨子了?鴨子最是喜歡吃蝗蟲了,讓它們過去南邊幫忙不就好了?」
乾隆一怔,一時沒回過神來:「派鴨子過去吃蝗蟲?倒是個稀奇的法子。」
沐瑤就笑道:「聽聞鴨子最喜歡吃蝗蟲,不比守衛用手抓或者用火燒來得快?而且這蝗蟲烤過後味道不錯,磨成粉也是能吃的。」
所以捉了也別浪費,還能當口糧用呢!
乾隆完全被沐瑤打開了新世界,還能這樣弄?
蝗蟲的話人能不能吃不知道,鴨子喜歡吃那就好辦多了。
正好江南的鴨子都長成了,正是膘肥力壯的時候。
乾隆先讓人收鴨子,一部分就先快馬加鞭送去南邊的邊城。
邊城的守軍看著一車車的鴨子,人都懵了,這就是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