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那年,鄭丙春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本市的一所大學哲學系現代西方哲學語言哲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對一些藍眼珠綠眼珠紅臉膛以及滿臉絡腮鬍子的、嘟嚕嘟嚕說話的、聲音和文字像流水的老外哲學家們迫不得已的感興趣。
尤其對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的否定辯證法更是「情人眼裡出西施」,迷戀他的「絕對精神」等抽象理念理念到「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
為此,他和黑格爾本人一樣,很不在意語言的表達和透明度問題。
雖然黑格爾本人對語言問題並不單獨關注,而且他直接遭到直接關注語言問題的維特根斯坦和羅素等人的諸多質疑,雖然,維特根斯坦和羅素比黑格爾還是他主要學習與研究的語言哲學家,但是,鄭丙春卻願意避開前兩個人,而把傾向的情愫繞道轉給黑格爾,主要還是他熱衷於黑格爾「抽象和具體關係」的神奇理念,遠遠勝過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的「西方語言哲學」轉向。
因此,他習慣於學習黑格爾本人的做法,沉溺於書齋中對各種抽象概念自我陶醉,就像是沉迷於桃花源中一樣。好像語言,所有的語言都是多餘的了——尤其是生動活潑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語言更是他忽視和淘汰的對象,因為黑格爾的抽象概念主要靠抽象思維來演繹,一般不顧語言的簡潔、明晰、透徹,雖然是晦澀之至,但在他看來,好像這才是世界的正源和美妙之所在。
所以鄭丙春對此卻是津津有味。
其中,抽象與具體這一對兒概念,他感覺像是被一隻異乎尋常的蠟筆著上了夢幻般的色彩,他偏愛抽象的世界忽略具體的世界甚至對具體的生活細節懷有一種偏見,認為這是天底下正當而崇高的事業,為此值得付出夢幻般的追求,並頑固不化到像是放了纏腳的老太太怎麼也不適應現代社會的水泥馬路一樣。
他29歲,眼睛近視,聽力正常。自我「高度」評價:大愚若智型。
若干年後,他將有一個很不錯的分配去向,應該是到大中型城市的大學或社會機構的哲學系或研究所任教,住房、收入都頗有保證,如果有配偶的話,也可以一併解決工作問題。
這是他所屬的社會中局部成文、人所共知的事實。出於對現實這個既定原則的尊重和對未來物質或精神生活的美好界定,他對此認同已成習慣,懷疑不合時宜,認為這是抽象的知識在被以具體的學歷等形式被掌握在手中的一種必然的回報,是對具體的有效超越。
因此,他歷來以「抽象」這個辭彙為榮,基本上形成了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抽象方式,並已達到中等迷戀的程度。
「跟他說話就像是在跟某種抽象觀念說話,你問到他對具體的某個事情怎麼看,他從來都是『一般來說,總體上來看』之類的話」,就是不說到他自己,就是不下移自己,好像他這個人也成了一般、抽象的代表。」
他的一個任課教授李明說,「那意思好像是說『我一直在抽象中習慣了,我天生不是反對具體的英雄,但容我慢慢、慢慢進入到具體中。』」
因此,他在系裡以「被黑格爾抽去了具體只存留抽象」的一個年輕的老學究而著名。在說話的風格上,他視三言兩語為富貴,視片言隻語為神聖。語言的簡潔、高度濃縮乃至抽象性十足,成為他人生學問與生存的哲學。
因此他被人議論:「還是搞語言哲學的,這越搞語言就越少。」
於是能接近他的人就少之又少。
但這一點都不耽誤想接近他的人想方設法的接近。至於這部分人在看不見的生活的後台,鄭丙春的語言表現如何,很多人不得而知,當然,除了這部分人之外。
就在他上博士上到第二年的春季的一天,他的抽象之船的甲板上,來了一個「具體的」不速之客——所有突然到他的這條「抽象」之船上的,不經他的邀請而來的人或者事物、觀念什麼的,他都稱之為「具體的」不速之客。
有些他有理由認為這具體是對他抽象世界的合理補充,修點邊角什麼的,再好的樓房也會需要一些下腳料,因此他歡迎;有些他帶有一種責任感和遺憾性的認為這具體是對他抽象的無理冒犯,因此他反感、排斥。
這個具體的不速之客就是袁小秋。
那年,鄭丙春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本市的一所大學哲學系現代西方哲學語言哲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對一些藍眼珠綠眼珠紅臉膛以及滿臉絡腮鬍子的、嘟嚕嘟嚕說話的、聲音和文字像流水的老外哲學家們迫不得已的感興趣。
尤其對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的否定辯證法更是「情人眼裡出西施」,迷戀他的「絕對精神」等抽象理念理念到「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
為此,他和黑格爾本人一樣,很不在意語言的表達和透明度問題。
雖然黑格爾本人對語言問題並不單獨關注,而且他直接遭到直接關注語言問題的維特根斯坦和羅素等人的諸多質疑,雖然,維特根斯坦和羅素比黑格爾還是他主要學習與研究的語言哲學家,但是,鄭丙春卻願意避開前兩個人,而把傾向的情愫繞道轉給黑格爾,主要還是他熱衷於黑格爾「抽象和具體關係」的神奇理念,遠遠勝過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的「西方語言哲學」轉向。
因此,他習慣於學習黑格爾本人的做法,沉溺於書齋中對各種抽象概念自我陶醉,就像是沉迷於桃花源中一樣。好像語言,所有的語言都是多餘的了——尤其是生動活潑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語言更是他忽視和淘汰的對象,因為黑格爾的抽象概念主要靠抽象思維來演繹,一般不顧語言的簡潔、明晰、透徹,雖然是晦澀之至,但在他看來,好像這才是世界的正源和美妙之所在。
所以鄭丙春對此卻是津津有味。
其中,抽象與具體這一對兒概念,他感覺像是被一隻異乎尋常的蠟筆著上了夢幻般的色彩,他偏愛抽象的世界忽略具體的世界甚至對具體的生活細節懷有一種偏見,認為這是天底下正當而崇高的事業,為此值得付出夢幻般的追求,並頑固不化到像是放了纏腳的老太太怎麼也不適應現代社會的水泥馬路一樣。
他29歲,眼睛近視,聽力正常。自我「高度」評價:大愚若智型。
若干年後,他將有一個很不錯的分配去向,應該是到大中型城市的大學或社會機構的哲學系或研究所任教,住房、收入都頗有保證,如果有配偶的話,也可以一併解決工作問題。
這是他所屬的社會中局部成文、人所共知的事實。出於對現實這個既定原則的尊重和對未來物質或精神生活的美好界定,他對此認同已成習慣,懷疑不合時宜,認為這是抽象的知識在被以具體的學歷等形式被掌握在手中的一種必然的回報,是對具體的有效超越。
因此,他歷來以「抽象」這個辭彙為榮,基本上形成了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抽象方式,並已達到中等迷戀的程度。
「跟他說話就像是在跟某種抽象觀念說話,你問到他對具體的某個事情怎麼看,他從來都是『一般來說,總體上來看』之類的話」,就是不說到他自己,就是不下移自己,好像他這個人也成了一般、抽象的代表。」
他的一個任課教授李明說,「那意思好像是說『我一直在抽象中習慣了,我天生不是反對具體的英雄,但容我慢慢、慢慢進入到具體中。』」
因此,他在系裡以「被黑格爾抽去了具體只存留抽象」的一個年輕的老學究而著名。在說話的風格上,他視三言兩語為富貴,視片言隻語為神聖。語言的簡潔、高度濃縮乃至抽象性十足,成為他人生學問與生存的哲學。
因此他被人議論:「還是搞語言哲學的,這越搞語言就越少。」
於是能接近他的人就少之又少。
但這一點都不耽誤想接近他的人想方設法的接近。至於這部分人在看不見的生活的後台,鄭丙春的語言表現如何,很多人不得而知,當然,除了這部分人之外。
就在他上博士上到第二年的春季的一天,他的抽象之船的甲板上,來了一個「具體的」不速之客——所有突然到他的這條「抽象」之船上的,不經他的邀請而來的人或者事物、觀念什麼的,他都稱之為「具體的」不速之客。
有些他有理由認為這具體是對他抽象世界的合理補充,修點邊角什麼的,再好的樓房也會需要一些下腳料,因此他歡迎;有些他帶有一種責任感和遺憾性的認為這具體是對他抽象的無理冒犯,因此他反感、排斥。
這個具體的不速之客就是袁小秋。
那年,鄭丙春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本市的一所大學哲學系現代西方哲學語言哲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對一些藍眼珠綠眼珠紅臉膛以及滿臉絡腮鬍子的、嘟嚕嘟嚕說話的、聲音和文字像流水的老外哲學家們迫不得已的感興趣。
尤其對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的否定辯證法更是「情人眼裡出西施」,迷戀他的「絕對精神」等抽象理念理念到「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
為此,他和黑格爾本人一樣,很不在意語言的表達和透明度問題。
雖然黑格爾本人對語言問題並不單獨關注,而且他直接遭到直接關注語言問題的維特根斯坦和羅素等人的諸多質疑,雖然,維特根斯坦和羅素比黑格爾還是他主要學習與研究的語言哲學家,但是,鄭丙春卻願意避開前兩個人,而把傾向的情愫繞道轉給黑格爾,主要還是他熱衷於黑格爾「抽象和具體關係」的神奇理念,遠遠勝過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的「西方語言哲學」轉向。
因此,他習慣於學習黑格爾本人的做法,沉溺於書齋中對各種抽象概念自我陶醉,就像是沉迷於桃花源中一樣。好像語言,所有的語言都是多餘的了——尤其是生動活潑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語言更是他忽視和淘汰的對象,因為黑格爾的抽象概念主要靠抽象思維來演繹,一般不顧語言的簡潔、明晰、透徹,雖然是晦澀之至,但在他看來,好像這才是世界的正源和美妙之所在。
所以鄭丙春對此卻是津津有味。
其中,抽象與具體這一對兒概念,他感覺像是被一隻異乎尋常的蠟筆著上了夢幻般的色彩,他偏愛抽象的世界忽略具體的世界甚至對具體的生活細節懷有一種偏見,認為這是天底下正當而崇高的事業,為此值得付出夢幻般的追求,並頑固不化到像是放了纏腳的老太太怎麼也不適應現代社會的水泥馬路一樣。
他29歲,眼睛近視,聽力正常。自我「高度」評價:大愚若智型。
若干年後,他將有一個很不錯的分配去向,應該是到大中型城市的大學或社會機構的哲學系或研究所任教,住房、收入都頗有保證,如果有配偶的話,也可以一併解決工作問題。
這是他所屬的社會中局部成文、人所共知的事實。出於對現實這個既定原則的尊重和對未來物質或精神生活的美好界定,他對此認同已成習慣,懷疑不合時宜,認為這是抽象的知識在被以具體的學歷等形式被掌握在手中的一種必然的回報,是對具體的有效超越。
因此,他歷來以「抽象」這個辭彙為榮,基本上形成了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抽象方式,並已達到中等迷戀的程度。
「跟他說話就像是在跟某種抽象觀念說話,你問到他對具體的某個事情怎麼看,他從來都是『一般來說,總體上來看』之類的話」,就是不說到他自己,就是不下移自己,好像他這個人也成了一般、抽象的代表。」
他的一個任課教授李明說,「那意思好像是說『我一直在抽象中習慣了,我天生不是反對具體的英雄,但容我慢慢、慢慢進入到具體中。』」
因此,他在系裡以「被黑格爾抽去了具體只存留抽象」的一個年輕的老學究而著名。在說話的風格上,他視三言兩語為富貴,視片言隻語為神聖。語言的簡潔、高度濃縮乃至抽象性十足,成為他人生學問與生存的哲學。
因此他被人議論:「還是搞語言哲學的,這越搞語言就越少。」
於是能接近他的人就少之又少。
但這一點都不耽誤想接近他的人想方設法的接近。至於這部分人在看不見的生活的後台,鄭丙春的語言表現如何,很多人不得而知,當然,除了這部分人之外。
就在他上博士上到第二年的春季的一天,他的抽象之船的甲板上,來了一個「具體的」不速之客——所有突然到他的這條「抽象」之船上的,不經他的邀請而來的人或者事物、觀念什麼的,他都稱之為「具體的」不速之客。
有些他有理由認為這具體是對他抽象世界的合理補充,修點邊角什麼的,再好的樓房也會需要一些下腳料,因此他歡迎;有些他帶有一種責任感和遺憾性的認為這具體是對他抽象的無理冒犯,因此他反感、排斥。
這個具體的不速之客就是袁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