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第一章(2)

那天上午,袁小秋隨一家廣告歌舞推介團,來到這個大學城,向男男女女的年輕者推銷據說可以增加青春魅力的某種化妝品或者其他商品,名義上是商品的廣告推介活動,但因為有歌有舞,中間還有詩朗誦,相聲小品表演等,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現象在大學校園裡的延伸。

這也算是那種「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在校園裡的一個小小的翻版吧——袁小秋就是這樣理解的。在檯子上她主要扮演唱歌跳舞的角色,唱的歌一般都與愛情有關的,跳的舞一般是那種鏗鏘有力的節奏——健美操韻律操什麼的,都是擦點邊兒的,偶爾夾入點夢幻色彩的青春勁舞。

有時候,她唱,有三個女孩子在台上伴舞。

當她禁不住被人非議——導致她有什麼想法的時候,她就以「伊豆的舞女」聊以自慰,解脫的效果不錯。但是她真情的抒發對象呢?卻一直不能像「伊豆的舞女」那樣,在山路的青松翠柏間蜿蜒而下。

她25歲,高中畢業后,一直在社會上浪跡天涯——自由職業者。

校方女主持人,一個叫胡青的大學生,通過推介團的領導,堅持讓這些唱歌跳舞的社會女孩子中的一個去請「抽象哲學家」鄭丙春,請他下午來觀看「文化演出」,讓這個具體的生活給他「抽象抽象」,然後「具體具體」。

當然他出山與否並不太重要,即使如此,胡青蠻有信心的認為這是一個促使他警醒並符合人性的完美設計。

推介團的領導指定了袁小秋,認為她絕對堪當此任。

因為,她早已以善解人意能說會且知識豐富道馳名於她的生活圈兒,而且她也不太謙虛的認定自己是一個漢語的小小發燒友了。到了大學校園裡,她不去請人誰能去?這是她的同事們一致的看法。

但是,她從來不認為自己只是能說會道,只是什麼「嘴好」、「嘴皮子厲害」等通俗說法,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生理的人純技術上的生活技能和經驗,如果是本能、天賦、能力的話,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大驚小怪的。

但這在她看來這個還偏偏不是這些,而是她內心深處的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傾向、情緒和因素。是自己對母語的一種本能的摯愛的深情,導致自己在生活中的價值選擇和思想趨從。因此,她思考和選擇的落腳點更在於:人,其實更為主要的是心理的人、精神的人。

這麼樣看來,這就不單單是什麼語言問題了,不單單是什麼技巧、能力問題了,而是通過語言的積極、主動的狀態,體現的是一種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問題了。由語言層面上升到心靈感受的層面,當然,再積極的母語態度也不可能直接等同於人生觀和世界觀本身,它首先應該是一種方法論意義。

但是,積極的母語態度,的確能十分明顯的影響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甚至在局部的意義上能超越方法論,有什麼樣的母語情感,就可能有什麼樣的人生。

因此,在所有的幾乎是涵蓋社會各個物質或精神領域中的發燒友所指的對象中,例如汽車發燒友、棋類發燒友、旅遊發燒友、文學發燒友等等吧!

袁小秋最在意的就是「漢語發燒友」這個稱謂給自己定位的頭銜兒。

首先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重量沒有形狀的,但依賴於人的喉嚨和聲帶的、與人交流和溝通所必須的聲音——語言的聲音、漢語的聲音,人與人之間母語的對話——最常見的最普通的生活中的對話,暗含其中的某種情愫,尤其是它的音樂性,音樂美,抑揚頓挫的聲調,就使她迷戀不已,並認為為此「發燒」,很值得。

然後是漢語字形字義的天生的形象美,更使她流連忘返。當然,這個不是她現在關注的重點,因為她現在前去面對的是母語的對話,是語言的聲音——這裡她先省略主體,適合的場合她再重點關注。

她在日常與人交流中,最關注的就是聲音,漢語的聲音。

哦,它的音樂性,它的音樂美,無與倫比。

你可以避開所有的音樂形式,如樂器、演奏、音樂會、朗誦會,單單就可以說:漢語的聲音,字詞句組合在一起的聲音,母音偏多、普通話的諸多音變、語調都美妙處理,什麼停頓、重音,升調、降調、平調、曲折調等等,有很多是漢語獨一無二具有的——你就可以說漢語的聲音,字詞句組合在一起的總體效果,那感受,本身就相當於音樂——當然,它不直接等同於音樂。

再具有音樂感和音樂美的語言,它還是語言,而不是音樂本身,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袁小秋習慣於把這個差別縮小,究其原因,實在是來源於她心中強烈的情感因素,那就是她對漢語——母語摯愛的深情使然。

袁小秋認為自己的工作除了歌舞,還有「唯命是從」。

除了對母語的對話心底隱隱嚮往,還出於對哲學的某種神秘性的眷戀,她對以這種正式的使命去拜訪一個「抽象哲學家,」而且還是西方語言哲學專業的博士生,展開一場嚮往中的母語聲音盛宴一般的對話,她心底還真是產生了幾分由衷的興趣和嚮往。

哦,真的是由衷的興趣和嚮往——她的靈魂為此撼動。

只是她很清楚,這次則是「哲學搭台語言唱戲」,突然間她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一下子由唱歌的舞台就轉到這個母語對話的舞台上了,她對此好像並不陌生,而是暗暗鍾情。磨刀霍霍,養兵千日,難道只是用在今天的一時?這一時你等待了多久?千年還是萬年?

她再次驗證了那句格言:有準備的人生才不虛無你才不慌張!語言就在嘴邊,張嘴就說,但是,如果你沒有準備,沒有儲存,準保你還是會慌張。

現在她不慌張,所以,她欣然前往。

那天上午,袁小秋隨一家廣告歌舞推介團,來到這個大學城,向男男女女的年輕者推銷據說可以增加青春魅力的某種化妝品或者其他商品,名義上是商品的廣告推介活動,但因為有歌有舞,中間還有詩朗誦,相聲小品表演等,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現象在大學校園裡的延伸。

這也算是那種「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在校園裡的一個小小的翻版吧——袁小秋就是這樣理解的。在檯子上她主要扮演唱歌跳舞的角色,唱的歌一般都與愛情有關的,跳的舞一般是那種鏗鏘有力的節奏——健美操韻律操什麼的,都是擦點邊兒的,偶爾夾入點夢幻色彩的青春勁舞。

有時候,她唱,有三個女孩子在台上伴舞。

當她禁不住被人非議——導致她有什麼想法的時候,她就以「伊豆的舞女」聊以自慰,解脫的效果不錯。但是她真情的抒發對象呢?卻一直不能像「伊豆的舞女」那樣,在山路的青松翠柏間蜿蜒而下。

她25歲,高中畢業后,一直在社會上浪跡天涯——自由職業者。

校方女主持人,一個叫胡青的大學生,通過推介團的領導,堅持讓這些唱歌跳舞的社會女孩子中的一個去請「抽象哲學家」鄭丙春,請他下午來觀看「文化演出」,讓這個具體的生活給他「抽象抽象」,然後「具體具體」。

當然他出山與否並不太重要,即使如此,胡青蠻有信心的認為這是一個促使他警醒並符合人性的完美設計。

推介團的領導指定了袁小秋,認為她絕對堪當此任。

因為,她早已以善解人意能說會且知識豐富道馳名於她的生活圈兒,而且她也不太謙虛的認定自己是一個漢語的小小發燒友了。到了大學校園裡,她不去請人誰能去?這是她的同事們一致的看法。

但是,她從來不認為自己只是能說會道,只是什麼「嘴好」、「嘴皮子厲害」等通俗說法,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生理的人純技術上的生活技能和經驗,如果是本能、天賦、能力的話,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大驚小怪的。

但這在她看來這個還偏偏不是這些,而是她內心深處的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傾向、情緒和因素。是自己對母語的一種本能的摯愛的深情,導致自己在生活中的價值選擇和思想趨從。因此,她思考和選擇的落腳點更在於:人,其實更為主要的是心理的人、精神的人。

這麼樣看來,這就不單單是什麼語言問題了,不單單是什麼技巧、能力問題了,而是通過語言的積極、主動的狀態,體現的是一種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問題了。由語言層面上升到心靈感受的層面,當然,再積極的母語態度也不可能直接等同於人生觀和世界觀本身,它首先應該是一種方法論意義。

但是,積極的母語態度,的確能十分明顯的影響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甚至在局部的意義上能超越方法論,有什麼樣的母語情感,就可能有什麼樣的人生。

因此,在所有的幾乎是涵蓋社會各個物質或精神領域中的發燒友所指的對象中,例如汽車發燒友、棋類發燒友、旅遊發燒友、文學發燒友等等吧!

袁小秋最在意的就是「漢語發燒友」這個稱謂給自己定位的頭銜兒。

首先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重量沒有形狀的,但依賴於人的喉嚨和聲帶的、與人交流和溝通所必須的聲音——語言的聲音、漢語的聲音,人與人之間母語的對話——最常見的最普通的生活中的對話,暗含其中的某種情愫,尤其是它的音樂性,音樂美,抑揚頓挫的聲調,就使她迷戀不已,並認為為此「發燒」,很值得。

然後是漢語字形字義的天生的形象美,更使她流連忘返。當然,這個不是她現在關注的重點,因為她現在前去面對的是母語的對話,是語言的聲音——這裡她先省略主體,適合的場合她再重點關注。

她在日常與人交流中,最關注的就是聲音,漢語的聲音。

哦,它的音樂性,它的音樂美,無與倫比。

你可以避開所有的音樂形式,如樂器、演奏、音樂會、朗誦會,單單就可以說:漢語的聲音,字詞句組合在一起的聲音,母音偏多、普通話的諸多音變、語調都美妙處理,什麼停頓、重音,升調、降調、平調、曲折調等等,有很多是漢語獨一無二具有的——你就可以說漢語的聲音,字詞句組合在一起的總體效果,那感受,本身就相當於音樂——當然,它不直接等同於音樂。

再具有音樂感和音樂美的語言,它還是語言,而不是音樂本身,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袁小秋習慣於把這個差別縮小,究其原因,實在是來源於她心中強烈的情感因素,那就是她對漢語——母語摯愛的深情使然。

袁小秋認為自己的工作除了歌舞,還有「唯命是從」。

除了對母語的對話心底隱隱嚮往,還出於對哲學的某種神秘性的眷戀,她對以這種正式的使命去拜訪一個「抽象哲學家,」而且還是西方語言哲學專業的博士生,展開一場嚮往中的母語聲音盛宴一般的對話,她心底還真是產生了幾分由衷的興趣和嚮往。

哦,真的是由衷的興趣和嚮往——她的靈魂為此撼動。

只是她很清楚,這次則是「哲學搭台語言唱戲」,突然間她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一下子由唱歌的舞台就轉到這個母語對話的舞台上了,她對此好像並不陌生,而是暗暗鍾情。磨刀霍霍,養兵千日,難道只是用在今天的一時?這一時你等待了多久?千年還是萬年?

她再次驗證了那句格言:有準備的人生才不虛無你才不慌張!語言就在嘴邊,張嘴就說,但是,如果你沒有準備,沒有儲存,準保你還是會慌張。

現在她不慌張,所以,她欣然前往。

那天上午,袁小秋隨一家廣告歌舞推介團,來到這個大學城,向男男女女的年輕者推銷據說可以增加青春魅力的某種化妝品或者其他商品,名義上是商品的廣告推介活動,但因為有歌有舞,中間還有詩朗誦,相聲小品表演等,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現象在大學校園裡的延伸。

這也算是那種「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在校園裡的一個小小的翻版吧——袁小秋就是這樣理解的。在檯子上她主要扮演唱歌跳舞的角色,唱的歌一般都與愛情有關的,跳的舞一般是那種鏗鏘有力的節奏——健美操韻律操什麼的,都是擦點邊兒的,偶爾夾入點夢幻色彩的青春勁舞。

有時候,她唱,有三個女孩子在台上伴舞。

當她禁不住被人非議——導致她有什麼想法的時候,她就以「伊豆的舞女」聊以自慰,解脫的效果不錯。但是她真情的抒發對象呢?卻一直不能像「伊豆的舞女」那樣,在山路的青松翠柏間蜿蜒而下。

她25歲,高中畢業后,一直在社會上浪跡天涯——自由職業者。

校方女主持人,一個叫胡青的大學生,通過推介團的領導,堅持讓這些唱歌跳舞的社會女孩子中的一個去請「抽象哲學家」鄭丙春,請他下午來觀看「文化演出」,讓這個具體的生活給他「抽象抽象」,然後「具體具體」。

當然他出山與否並不太重要,即使如此,胡青蠻有信心的認為這是一個促使他警醒並符合人性的完美設計。

推介團的領導指定了袁小秋,認為她絕對堪當此任。

因為,她早已以善解人意能說會且知識豐富道馳名於她的生活圈兒,而且她也不太謙虛的認定自己是一個漢語的小小發燒友了。到了大學校園裡,她不去請人誰能去?這是她的同事們一致的看法。

但是,她從來不認為自己只是能說會道,只是什麼「嘴好」、「嘴皮子厲害」等通俗說法,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生理的人純技術上的生活技能和經驗,如果是本能、天賦、能力的話,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大驚小怪的。

但這在她看來這個還偏偏不是這些,而是她內心深處的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傾向、情緒和因素。是自己對母語的一種本能的摯愛的深情,導致自己在生活中的價值選擇和思想趨從。因此,她思考和選擇的落腳點更在於:人,其實更為主要的是心理的人、精神的人。

這麼樣看來,這就不單單是什麼語言問題了,不單單是什麼技巧、能力問題了,而是通過語言的積極、主動的狀態,體現的是一種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問題了。由語言層面上升到心靈感受的層面,當然,再積極的母語態度也不可能直接等同於人生觀和世界觀本身,它首先應該是一種方法論意義。

但是,積極的母語態度,的確能十分明顯的影響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甚至在局部的意義上能超越方法論,有什麼樣的母語情感,就可能有什麼樣的人生。

因此,在所有的幾乎是涵蓋社會各個物質或精神領域中的發燒友所指的對象中,例如汽車發燒友、棋類發燒友、旅遊發燒友、文學發燒友等等吧!

袁小秋最在意的就是「漢語發燒友」這個稱謂給自己定位的頭銜兒。

首先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重量沒有形狀的,但依賴於人的喉嚨和聲帶的、與人交流和溝通所必須的聲音——語言的聲音、漢語的聲音,人與人之間母語的對話——最常見的最普通的生活中的對話,暗含其中的某種情愫,尤其是它的音樂性,音樂美,抑揚頓挫的聲調,就使她迷戀不已,並認為為此「發燒」,很值得。

然後是漢語字形字義的天生的形象美,更使她流連忘返。當然,這個不是她現在關注的重點,因為她現在前去面對的是母語的對話,是語言的聲音——這裡她先省略主體,適合的場合她再重點關注。

她在日常與人交流中,最關注的就是聲音,漢語的聲音。

哦,它的音樂性,它的音樂美,無與倫比。

你可以避開所有的音樂形式,如樂器、演奏、音樂會、朗誦會,單單就可以說:漢語的聲音,字詞句組合在一起的聲音,母音偏多、普通話的諸多音變、語調都美妙處理,什麼停頓、重音,升調、降調、平調、曲折調等等,有很多是漢語獨一無二具有的——你就可以說漢語的聲音,字詞句組合在一起的總體效果,那感受,本身就相當於音樂——當然,它不直接等同於音樂。

再具有音樂感和音樂美的語言,它還是語言,而不是音樂本身,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袁小秋習慣於把這個差別縮小,究其原因,實在是來源於她心中強烈的情感因素,那就是她對漢語——母語摯愛的深情使然。

袁小秋認為自己的工作除了歌舞,還有「唯命是從」。

除了對母語的對話心底隱隱嚮往,還出於對哲學的某種神秘性的眷戀,她對以這種正式的使命去拜訪一個「抽象哲學家,」而且還是西方語言哲學專業的博士生,展開一場嚮往中的母語聲音盛宴一般的對話,她心底還真是產生了幾分由衷的興趣和嚮往。

哦,真的是由衷的興趣和嚮往——她的靈魂為此撼動。

只是她很清楚,這次則是「哲學搭台語言唱戲」,突然間她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一下子由唱歌的舞台就轉到這個母語對話的舞台上了,她對此好像並不陌生,而是暗暗鍾情。磨刀霍霍,養兵千日,難道只是用在今天的一時?這一時你等待了多久?千年還是萬年?

她再次驗證了那句格言:有準備的人生才不虛無你才不慌張!語言就在嘴邊,張嘴就說,但是,如果你沒有準備,沒有儲存,準保你還是會慌張。

現在她不慌張,所以,她欣然前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白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白妹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