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沙丘之變
就在劉邦還在山裡打野味、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時候,秦王朝內部最高權力交接出現了危機,沙丘之變爆發了。
我們跳過劉邦啃野味的鏡頭,看看秦始皇正在幹什麼。
秦始皇喜歡巡遊,一方面欣賞東方美景,一方面鎮撫地方反對勢力,彰顯大秦國威。
不要以為五次出巡只是簡單地遊山玩水,出巡也是很危險的。
秦始皇連續大規模出巡,自然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當時一些六國的貴族遺老便想趁著秦始皇再次出巡之際行刺,以報亡國喪家之仇。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韓國貴族張良夥同大力士在博浪沙這個地方用大鐵鎚襲擊過秦始皇,但運氣不佳,誤中副車。
秦始皇命大,逃過一劫,副車的幾位同志無辜慘死,提前向閻王報了到。
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秦始皇與四名武士微服出巡,在蘭池宮附近再一次遇到刺客劫殺,始皇身處險境狼狽不堪,多虧隨身的四名武士奮力搏鬥,當場擊殺了刺客,始皇才得以脫險。
很明顯,這絕對不是一件普通的劫財劫色刑事案件,而是一場預謀已久的政治謀殺。
因為沒有哪個普通的劫匪,會傻到在重兵把守的蘭池宮附近搶劫。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有顆隕星墜落在東郡,落地后變為大石塊。
這事看起來很稀奇,但從我們現代人的思維來看,大家不要過於擔心,這只是一次自然現象。
當時情況可不一樣,這是天意。偏偏還有人不甘寂寞,偷偷在那塊石頭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這7個字,瞬間就成為輿論焦點,產生了強烈的社會轟動效應。
沒想到,一個人無聊,成千上萬人掉了頭。
無聊的人只能罵人,秦始皇卻能殺人。
秦始皇聽說后,勃然大怒,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問,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全部殺了,焚毀了那塊隕石。
不要以為不認罪就沒事了,我有全部殺掉的經驗。
這個秦始皇太殘暴了,寧可錯殺成千上萬,也不放過一個,關鍵是,如果人家刻了就跑了,你不但沒殺到這個誹謗者,還落下一個暴君的口實。
暴秦,天下共討之、共誅之。
大秦天下暗流涌動,危機四伏,猶如積薪於原野,只需一簇小小火苗引燃,便會燒起熊熊烈火。
天下反抗秦始皇統治的人越來越多,但秦始皇太過威猛,無人敢出頭,只能發自內心狠狠地詛罵。
秦王朝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早已波濤洶湧,總有神靈希望秦始皇去死。秦始皇的使者就碰到過一回。
有一位神靈手持玉璧對使者說「今年祖龍死」,說完就不見了。使者嚇得瑟瑟發抖,又不敢瞞著,馬上上報。
秦始皇一確認,玉璧竟然是自己以前沉江祭祀的那塊,真是活見鬼了。不過始皇有一個特點:固執。老天指示「一統天下」的使命,我信;老天顯示「今年祖龍死」,我不信。
這是固執的通病。對我有利的,我信;不利的,我不信。
這裡的「今年祖龍死」,肯定不是指我秦始皇。
當然,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神靈。如果有的話,那就是人為製造的。就看這次的水平,絕對不是粗製濫造,真可謂處心積慮。就算搞不死你秦始皇,也要噁心你一把。
秦始皇討厭說「死」,群臣就沒有敢說死的事情。可是討厭說「死」並不能不死,到了沙丘,他病得更厲害了,就寫了一封信給公子扶蘇:回咸陽來主持喪事,在咸陽安葬。
意思就是要長子扶蘇繼承皇位。
秦始皇就要仙逝了,還是自負的很,以為全世界必定會按照自己的遺願一辦到底。
秦始皇這封絕筆信漏洞百出,司馬遷這樣記載,真實性我們暫且不說,我們就認定這封信是秦始皇寫的。
不過秦始皇你不要有意見。你雖然權力無可復加,脾氣也很壞,但是你就算不死,也不能拿史聖司馬遷怎麼樣。
因為人家司馬遷根本就不是你們秦王朝的人。
這封信很明顯要秦始皇仙逝之後才能送給扶蘇。總不能扶蘇來咸陽主持喪事,發現父皇還活著,那就哭笑不得了。
這裡我們允許趙高自己澄清一下。
大家總是議論紛紛,說秦始皇死前就命令我趙高把詔書發出去,是我趙高扣留了詔書,真的很冤枉。
這封信能在秦始皇活著的時候發給公子扶蘇嗎?我趙高只是在秦始皇死後才扣留詔書而已,不要誤會了。
秦始皇在病重的時候,寄信給長子扶蘇,雖然我有這麼多兒子,我也很喜歡胡亥,可是我心裡始終住著扶蘇,雖然你總是惹我生氣,但我一直都是你最慈愛的父親。
扶蘇,我的兒子,我死後,你才是皇位的繼承人。
可惜秦始皇還心存幻想,不到最後一刻,不死神葯就有希望到來,如果不死了,信就不寄給扶蘇,自己接著干。
人算不如天算,信已封好,存放在中車府令兼掌印璽事務趙高的辦公處,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秦始皇就歸天了。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
秦帝國最大的危機出現了,秦始皇死了,死於第五次出巡途中。
沙丘可不是一個好地方,趙國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就在這裡被兒子困住,活活餓死,這可是「困龍之地」。
很多人認為秦始皇不是自然死亡,是被野心家謀殺的。
正史上存有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問,本人也不清楚,從胡亥第五次巡遊纏著秦始皇去玩,到秦始皇生病之時派蒙毅返回會稽禱告山川,蒙毅未返始皇已死,諸多偶然隱隱透露出陰謀的氣息。
秦始皇一死,陰謀就開始了。
話又說回來,如果說秦始皇一死,趙高在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下,臨時起意,想搞點陰謀,也說不過去。
因為先人們總教導我們,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陰謀的開始,在於一個厲害的人,做了一件合符常規的事情。
丞相李斯認為皇帝在外地逝世,咸陽空虛,恐皇子們、各地反秦勢力乘機製造變故,就對秦始皇逝世一事嚴守秘密,不發布喪事消息,繼續按照既定路線走。
文武百官都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
一般而言,李斯的做法是沒錯的,皇帝死在外地,沒有皇后,也沒有太子,如果消息走漏,皇子們肯定會你爭我奪,六國遺老就會趁機而起,大秦就要處於風雨飄渺之中了。
一般而言,那肯定也存在特殊例外,宦官趙高出場了。
忽悠大王趙高的出現,讓大家深刻體會到,有時嚴守秘密的結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秦始皇遺體放置在既密閉又能通風的車中,享受著死前的生活待遇,讓過去受始皇寵幸的宦官做陪乘。
每走到適當的地方,就獻上飯食,百官象平常一樣向皇上奏事,宦官就在車中冒充始皇批複奏事。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只有胡亥李斯趙高和受寵幸的幾個宦官知道始皇死了,知道世上再無活著的秦始皇。
不得不誇讚各位領導身邊的紅人,口風真的很緊。也不得不嘆息秦始皇的御下之術,嚴格管理也是把雙刃劍。
李斯趙高為了掩蓋屍臭,就下令隨從官員往車裡裝一石有腥臭氣的鮑魚,讓大家分不清屍臭和魚臭。
同志們,最近皇帝胃口比較獨特,喜歡腥臭氣的鮑魚。
大臣們捂住鼻子,山呼萬歲。只是可憐了秦始皇,生前威風凜凜,死後竟然和一堆臭魚為伍。
趙高這傢伙不是一般的狠角色,秦始皇活著的時候唯唯諾諾、畢恭畢敬,始皇一死就露出猙獰面目,這種能屈能伸、集溫順和狠辣於一身的性格,就是用來干大事的。
趙高挺身而出,秦王朝就變了,不再是始皇令出必從的天下。從前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趙高挺直脊樑,衝上了歷史的舞台。現在該我趙高做主了,其他人說的都不算。
趙高曾經教胡亥寫字和獄律法令等事,說起來還是胡亥的啟蒙老師,很得胡亥的寵幸,所以他想立胡亥繼承帝位。反正自己的學生當了皇帝,老師也不會差到那裡去。
趙高還真是陰謀實幹家,決定了就勇敢走了下去,從無到有,走出輝煌,把所有人玩弄於股掌。
趙高先用皇位的誘惑說服公子胡亥,再威逼利誘丞相李斯同流合污,和李斯胡亥暗地謀划,立胡亥為太子,矯詔扶蘇自裁。
太子既已立畢,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搞死長子扶蘇。
陰謀集團的核心成員胡亥李斯趙高,首先抓住了政變成功的關鍵,先派使者,偽造詔書,捏造罪名,模仿秦始皇的口吻,責問扶蘇不能開疆闢土、建功立業,反而屢次上書、直言毀謗,沒做太子就日夜怨恨,為子不孝;將軍蒙恬知情不報、不加匡正,為臣不忠,賜秦始皇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死罪,軍隊交給副將王離掌管,立即執行,不得拖延。
趙高確實是一個高明的陰謀家,從李斯同意那刻起,長子扶蘇就必死無疑。李斯的加入,除了沒有秦始皇真實授意,沙丘之謀擁有極大的權威性,無人可以違抗。
可是,身在千里之外的扶蘇,又怎知父皇有無授意?
對李斯和趙高而言,最令他們擔心的就是駐守北方的扶蘇和蒙恬。扶蘇聲望頗高,蒙恬又統帥秦帝國龐大軍團,這兩個人很厲害,要擊敗他們是非常困難而危險的。
李斯更厲害,決定利用趙高手中掌管的玉璽、符節和始皇隨身佩劍,他首先選擇最為可靠的屬下為特使,並配屬大量禁衛軍,帶有偽造的始皇敕令,急速直撲北方軍的大本營。
禁衛軍首先以突擊方式,收繳了蒙恬的軍權,又假傳始皇命令,將北方軍指揮權交付副將王離,任命李斯親信門客為代理監軍,一切準備就緒后,再行逮捕蒙恬及扶蘇,並出示偽造敕令及始皇佩劍,要賜死扶蘇和蒙恬。
始皇父子不和雖是公開的秘密,但剛愎暴躁的始皇從未有殘害大臣的記錄,更不要說自己的親生子。始皇健康不佳,也早有耳聞,然而在東巡途中,無任何事前跡象,便突然賜死長子和北征軍統帥,讓人措手不及,豈不令人起疑?
更何況扶蘇也不是傻蛋,在中央和地方都干過,乾的也不錯,既有理論武裝,又有基層實踐,還富有鬥爭精神,怎會只為一把佩劍及一張未經證實的皇令便急於尋死。
不幸的是,扶蘇和蒙恬遇到的,是上能玩政治、下能耍陰謀的李斯。李斯這傢伙太狠了,要把政敵一網打盡。
策劃此陰謀的李斯趙高想必早已顧及,與其說是派使者去賜死扶蘇,不如視為李斯趙高利用禁衛軍,對北征軍作了一次策劃周密的不流血突擊戰。結果很明顯,非常成功。
北方軍雖號稱30萬大軍,但他們必須防衛數千裡邊疆,勢必分守各地要塞,留守大本營的軍力其實不多。李斯派遣的禁衛軍同屬友軍,事前也沒有任何不利風聲,蒙恬自然不會預作防備,因此禁衛軍很快便控制住大本營。
蒙恬即使想作反抗,也無能為力了。況且秦法嚴明,將士也不知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皇已死,北征軍團也未必敢反抗。沒有周密的部署和準備,誰也不敢搭上全家性命,去干造反的勾當。
雖然蒙恬極力反對扶蘇自殺,主張應要求晉見始皇。但扶蘇明顯比蒙恬更富有職場鬥爭經驗,認為大勢已去,苟延生命反而自取其辱,何況有始皇佩劍為證,遂自殺。
蒙恬堅持親見始皇,使者唯恐逼得太急,造成北征軍團不滿而生變,只好將蒙恬暫時監禁於陽周的軍事監獄中,並依皇令解除蒙氏一族的所有軍權。
蒙恬自然是永遠見不到活著的秦始皇了。如果想見始皇的話,只能在地下相會了。果不其然,蒙恬日後在秦二世胡亥令下,吞葯自殺於獄中,終究還是沒有逃過一死。
扶蘇和蒙恬英明神武,但在皇權的威嚴下,還是干不贏皇帝身邊親信,吃了信息不對稱的虧。有人會批判扶蘇,你和蒙恬手握兵權,怎麼不幹脆造反,帶領30萬大軍搶皇位。
當然這只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
「兵仙」韓信就被劉邦這樣搞了,還不僅僅是一次。沒等你反應過來,先剝奪了兵權,再說其他。你服從,就擺上一座宴席喝酒吃肉;你不從,自然就有刀劍棍棒伺候。
話說,有幾個人比韓信還狠的。就算有,也不是你。
扶蘇不是不夠聰慧,而是信息不對稱造成了準備不足,不利情勢已經形成,刀已架在自己脖子上了,也只能在已成之勢下權衡利弊,則路而行了,自殺已成為最優選擇。
不自殺,只能死的更慘。
大家也只能嘆息,趙高拉李斯入伙,這一步棋下的太妙了。
李斯這個人可不是一個簡單淳樸的傢伙,政治頭腦不是一般的厲害,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優勢,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了強大的政敵。
當然,造反也有一條成功的道路。
先來學習下新功課,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楚成王想廢黜太子商臣,改立王子職為太子。商臣不甘被廢,主動出擊,率領自己的警衛軍包圍楚成王,逼楚成王自殺。
楚成王哀求兒子,吃了熊掌以後再死,企圖拖延時間,等待外援。但太子商臣就是不答應,要求父王立即馬上去死。楚成王無奈上吊自殺。商臣成功即位,是為楚穆王。
看到了沒有,造反要想成功,就要快、准、狠、等。
快,就是要在對方還沒反應過來就包圍。
准,就是要包圍父王,而不是其他阿貓阿狗。
狠,就是要馬上去死,不能吃熊掌。
等,就是要等待機會,等父王親信有的出差、有的走親戚,趕不來幫忙,而不能臨時起意,拉起人馬就去拚命。
每一點都有技術含量,每一點都來不得半點馬虎。
扶蘇明顯沒一條符合標準,不幸的是,胡亥條條達標。
得到扶蘇自殺的消息后,胡亥一行蝸牛變駿馬,快速行進,第一時間趕回咸陽,發布治喪的公告,主持喪事。
前210年,胡亥順利繼承皇位,是為秦二世,秦帝國最大的危機已經引爆。
最壞的趙高一家,成為胡亥登位的最大利益獲得者。
趙高升任郎中令,為九卿之一,掌管宮廷警衛,宮廷內外全憑趙高溝通聯絡。
趙高的中車府令職位,由趙高之弟趙成接任;首都咸陽自是重中之重,咸陽令由趙高女婿閻樂擔任。
當秦始皇死去的消息慢慢傳開,大秦帝國的支柱已折,而它底下洶湧的暗流,已是噴薄欲出,就看後來人的政治智慧了。
秦二世繼位后,天下人都很期待。二世您就發發善心,救救我們老百姓吧,我們已經活不下去了。能不能改變一下秦始皇一貫暴虐兇殘的政策,讓我們有尊嚴地活下去。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秦二世別的都不如秦始皇,卻比秦始皇更加殘暴,寵信一肚子壞水到處發泄的的趙高,屠殺宗室大臣,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們一網打凈,大規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重建因始皇去世而擱淺的阿房宮。
秦二世大開殺戒,企圖達到「振威天下」的目的,不僅殺了諸公子、公主,還連帶著殺了好多大臣及郡縣一級的官吏,造成人人自危的恐怖氣氛。秦末起義時,郡縣一級的官吏幾乎沒有抵抗的,更多的是趁勢也造了反,這不能不說是胡亥自食其果了。
在秦二世的領導下,誅罰日益嚴苛,賦役越來越重。
你們活不活得下去關我屁事,我只要自己過得舒坦就行。在始皇時代本已思亂的民眾,又開始摩拳擦掌了。
有人會質疑,說不定秦始皇的遺命就是要胡亥登基為帝,李斯和趙高只是執行秦始皇的指示。況且人家在密室里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你怎麼知道的,不能信口雌黃。
大家要記住,自古至今,政治家這種高級動物,千萬不要聽他的嘴說了什麼,會上當的,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
沙丘之變后的行動,就是按照司馬遷的記載來執行的,你不信都沒有辦法,「史聖」榮譽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
何況再往深處想一想,一個得位正常的皇帝,怎麼會如此瘋狂,把兄弟姐妹屠戮乾淨。畢竟還是心虛惹的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