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出征前夕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李潔清和潘夢婷母女倆就開始準備上大學的物品。
兩床被褥挺費事的,潘夢婷一針一針的縫,雖然很小心,但手指還是被扎破,流了點血。潘夢婷把這點紅顏色看作是上大學的特殊的紀念。
李潔清給兩個女兒一人做了一身兒運動服,價廉物美,而且還耐穿,這就是她們上大學的新衣服了。其他的衣服都是舊的,有些是重新改裝的。她覺得自己也就有這一點能力了,她還能給予女兒們什麼呢?
除此之外,秋霜悄悄的去買了一身高檔一點的衣服。
其它的一切也都從簡,有就比沒有好,很快的就都準備好了。
李潔清和女兒春雪有說不完的話。她們知道,在不久之後母女將要再一次分別,彼此都有一種依依難捨的感覺。她們幾乎無話不說,只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誰也不談「孫玉」,彼此都避開「孫玉」這個話題,把沉默的權利和想象的空間都留給了對方。
的確,很長時間以來,在母女二人之間,也許早已經達成了這樣的一個協議,一個十分默切的協議。偶而,李潔清會忘記什麼,會無意中說了出來——你媽怎麼怎麼的,但是潘夢婷從來沒有主動提到過生母。如果是李潔清讓她回答具體的問題,她才涉及到一點點,而且很快就轉移話題。
潘夢婷怕自己說到生母,會對養母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她寧願把生母的影子全部的隱藏在自己的心間,哪怕一點都不願意讓自己的生母見到陽光,她也不說。生母幾乎成了自己內心的歌兒,成了自己內心的故事。
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內心的故事,一個死去的人成為一個活著的人的內心的故事,這件事情對死去的人不難理解,但對活著人來說,理解的難度一直存在。而且,隨著這個人的成長,是越來越難。潘夢婷就是這樣,對生母的理解,不但不是輕鬆自如,而是倍感艱難,在養母這裡如履薄冰一樣。
與此同時,潘香婷還是一如既往:整天不著家,跟同學到處瘋玩,不到吃飯時間不回來。她歷來如此,似乎早已經成了習慣。她認為有母親和姐姐在,就萬事大吉,用不著她去操什麼心。
她一天天跑的特別的開心,交下了許多的朋友,有些還是社會上的人。家裡向外面辦的事情,在她這裡都是很容易的。看上去,她的人氣特別的高,人緣也特別的好,讓潘夢婷好不羨慕。
而潘夢婷卻很閉塞,整天在家裡和母親在一起,不買東西不辦事情,她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哪兒也不去,整天就圍在母親身邊轉,為小弟小妹服務。
蔣方略回來過一次,給家裡送回一些吃的用的東西,又給李潔清一些錢,其中除了必要的生活開支,還有兩個女兒上大學的基本費用。
秋霜就在身邊坐著,他沒有撕碎她,但連看女兒一眼都不看。春雪出去買菜去了,在父親快走的時候她才回來,跟父親說了話。父親跟她在院子里說了很長時間的話。潘香婷恨恨的直往院子里看這兩個人。
蔣方略臨走的時候,對春雪有交代:「你們上大學時我就不送了,你倆路上要小心!」父親顯然對女兒們有點兒不放心。
「不行,你得送她們,這種時候你怎麼能不管?」一旁的李潔清卻這樣表態。
「我看吧,要是有時間我肯定送。」蔣方略說。
潘夢婷對父親說;「爸,您就放心的走吧!我和秋霜會照顧好自己的。您別忘記去綏化城我很熟悉的。」
蔣方略怎麼會忘記大女兒與綏化城的關係呢!她在那裡讀了三年的高中,剛剛從那裡回來,現在又要馬上返回去,她對那裡當然很熟悉了,所以他對兩個女兒的遠行很放心。
秋霜沒有出來送父親,她知道父親也不需要她來送。
這個男人,此時正處壯年,四十齣頭不多,正是人生大有作為,意氣風發之時,然而,他卻歷盡了人間的滄桑,仕途始終不順暢,眼看人生韶華已逝,他卻倍感無力,無可奈何。
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他都是積極的參與者,但每次都敗下鎮來,每次都成為犧牲品。他與政治運動似乎很有緣分,但每次都是傷痕纍纍。這個在他那個時代的高才生,很早就擔任場子領導的男人,在時代的號角一直沒有找准他的方向,歸宿,還是在漂泊著,流浪著。
用行話說,就是點兒很背。
在改革開放后,他的元氣還是沒有恢復過來,政治運動少了,時代因素干擾的因素沒了,但他卻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性格中的弊端牽扯住了他前進的動力。別人一個個都官復原職,而他卻扯出了兩個家庭,如果說這就是什麼成果的話,那麼這實在又是十分凄慘的成果,傷痕纍纍的,給他招來無數煩惱和麻煩的成果。
蔣方略的人生滄桑是與三個女人有關的。男人的情感歷程怎麼能與女人無關呢!是福是禍,如今蔣方略都已走過來了,一生的格局也就大概如此了,他知道自己也沒多大的能耐了。即使是新時代來臨,也不會有什麼起色,自己的命就是如此,儘管他不信命,但他的確越來越感到他在這個世界面前是如此的軟弱無力!
現在兩個女兒考上了大學,這件事情本身對蔣方略來說,也是一個人生的衝擊波,他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深愛著自己的女兒,他當然也是十分的高興和寬心。壓力驟然增加,但他也願意承擔下來。
他的擔子實在是不輕,但誰讓自己是個男人呢?生活中,他是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的,那就是他還是想找准自己在時代生活中的位置。一點都沒有放棄自己心目中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失敗了的,沒有關係,也是一種美好的積累。
潘夢婷在這之後又去了幾次江邊。
與以前去那裡相比,這幾次她似乎沒有了那麼多的沉重。以前她為自己的前途及與自己的前途有關的一切事情擔憂,尤其是擔憂自己沒有能力贍養母親,所以她的心事才那麼沉重。但現在事情已經明朗化了,上大學即將成為現實,並且千真萬確,以往的變數突然間消失了,成為一種不變數,雖然在這不變中還會有無數的變數,但眼下來說,可以把這件事情放一放,她可以喘口氣兒了。這種情況對人的心裡的影響也就與以往自然不同。
在江邊,潘夢婷的感覺就是漂流。以前她只是幻想著去漂流,但現在自己卻真的要去漂流了。駕一葉小舟,人生的一葉小舟,沿松花江北上,去黑龍江,入大海,暢遊太平洋。世界是如此之大,任你漂流,也漂流不盡,千千萬萬年你都漂流不盡,但你今生註定要漂流,你的命運就是這漂流啊!
此時,潘夢婷對漂流的理解,此時最為強烈的莫過於「生母」一詞。生母,生你的人,給你生命的那個女人。她給了你血肉之軀,她是你生命的源頭,是你生命的延續。這是一種天定,也是一種命運。這種生理意義上的含義,是任何後天力量也改變不了的,也是根本改變不了的。
正因為她你可以思念她,可以無盡的想念她,但你再也見不到她,再也無法見到她。她,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你明明知道她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可你還是要去找她。不錯,她是一個特定的人,生你的這個女人絕對是一個特定的人。
生母就是人生的漂流,想到對漂流一詞的這個理解,潘夢婷的心好像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漂流終於有了具體的認識和理解,自己不再那麼懸空著,就像突然間找到了自己的家一樣。她太高興了。
你明明知道她已死去,可你怎麼去找她呢?這個問題她似乎想了很久,也似乎沒怎麼想,最後歸結到簡單:打聽一下她的消息,她的死的確切的消息,例如時間,地點,還有其它的什麼!然後你就在她的墳頭上磕個頭,然後再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對母親再傾心訴說點什麼!算是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吧!這大概就可以了卻了她的一個心愿,她二十年來的最大的一個心愿。
這心愿好沉好沉啊!多年來堵的她幾乎喘不過氣來。潘夢婷認為她能為生母做的大概就只有這樣一個事情了,今生她與生母的所有的全部的關係大概也就只有如此了,可供你潘夢婷選擇的就只能是這樣了,你只能跪在母親墓前痛痛快快的哭一場而已!除此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是的,你和她其實本就是兩條道上的人,你這樣做,也只能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也不枉為和她真命母女一回!而母親才是遺憾,沒有看到今天的女兒,連思念都不可以了,就是在天國里那也是永生的遺憾和痛苦啊!而自己雖然也是一直到永遠看不到母親,但心底對母親默默的思念卻延棉無絕期,是痛苦,但也是幸福啊!
漂流,是人生的孤獨的歌,也是尋找生母足跡的路。潘夢婷理解自己對生母是多麼的思念,多麼的眷戀。關於生母孫玉,她今生今世是永遠不會忘記了,哪怕對她只是有一種感覺,生你的感覺,那就足夠了。
潘夢婷更知道,她對生母的思念,是不能在養母面前有過多的表現的。她知道如何在養母面前克制自己的過於強烈的感覺,養母對你恩重如山,不是生母卻勝似生母,她是你永遠不可逾越的高山大河,她也很想和養母談她對生母的感覺,但每到關鍵時刻,話到嘴邊,她都難以開口,她生怕她說了會刺激養母,怕養母多想什麼,因此她在養母面前格外小心,怕說的不妥當,她於是就對生母的事情幾乎不提。她的確在外表和內心裡把養母當作生母,情感和道義上絕對如此,今生今世也報答不完。
但養母,她,畢竟不是生母啊!因為,她畢竟不是生你的人啊!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李潔清和潘夢婷母女倆就開始準備上大學的物品。
兩床被褥挺費事的,潘夢婷一針一針的縫,雖然很小心,但手指還是被扎破,流了點血。潘夢婷把這點紅顏色看作是上大學的特殊的紀念。
李潔清給兩個女兒一人做了一身兒運動服,價廉物美,而且還耐穿,這就是她們上大學的新衣服了。其他的衣服都是舊的,有些是重新改裝的。她覺得自己也就有這一點能力了,她還能給予女兒們什麼呢?
除此之外,秋霜悄悄的去買了一身高檔一點的衣服。
其它的一切也都從簡,有就比沒有好,很快的就都準備好了。
李潔清和女兒春雪有說不完的話。她們知道,在不久之後母女將要再一次分別,彼此都有一種依依難捨的感覺。她們幾乎無話不說,只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誰也不談「孫玉」,彼此都避開「孫玉」這個話題,把沉默的權利和想象的空間都留給了對方。
的確,很長時間以來,在母女二人之間,也許早已經達成了這樣的一個協議,一個十分默切的協議。偶而,李潔清會忘記什麼,會無意中說了出來——你媽怎麼怎麼的,但是潘夢婷從來沒有主動提到過生母。如果是李潔清讓她回答具體的問題,她才涉及到一點點,而且很快就轉移話題。
潘夢婷怕自己說到生母,會對養母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她寧願把生母的影子全部的隱藏在自己的心間,哪怕一點都不願意讓自己的生母見到陽光,她也不說。生母幾乎成了自己內心的歌兒,成了自己內心的故事。
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內心的故事,一個死去的人成為一個活著的人的內心的故事,這件事情對死去的人不難理解,但對活著人來說,理解的難度一直存在。而且,隨著這個人的成長,是越來越難。潘夢婷就是這樣,對生母的理解,不但不是輕鬆自如,而是倍感艱難,在養母這裡如履薄冰一樣。
與此同時,潘香婷還是一如既往:整天不著家,跟同學到處瘋玩,不到吃飯時間不回來。她歷來如此,似乎早已經成了習慣。她認為有母親和姐姐在,就萬事大吉,用不著她去操什麼心。
她一天天跑的特別的開心,交下了許多的朋友,有些還是社會上的人。家裡向外面辦的事情,在她這裡都是很容易的。看上去,她的人氣特別的高,人緣也特別的好,讓潘夢婷好不羨慕。
而潘夢婷卻很閉塞,整天在家裡和母親在一起,不買東西不辦事情,她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哪兒也不去,整天就圍在母親身邊轉,為小弟小妹服務。
蔣方略回來過一次,給家裡送回一些吃的用的東西,又給李潔清一些錢,其中除了必要的生活開支,還有兩個女兒上大學的基本費用。
秋霜就在身邊坐著,他沒有撕碎她,但連看女兒一眼都不看。春雪出去買菜去了,在父親快走的時候她才回來,跟父親說了話。父親跟她在院子里說了很長時間的話。潘香婷恨恨的直往院子里看這兩個人。
蔣方略臨走的時候,對春雪有交代:「你們上大學時我就不送了,你倆路上要小心!」父親顯然對女兒們有點兒不放心。
「不行,你得送她們,這種時候你怎麼能不管?」一旁的李潔清卻這樣表態。
「我看吧,要是有時間我肯定送。」蔣方略說。
潘夢婷對父親說;「爸,您就放心的走吧!我和秋霜會照顧好自己的。您別忘記去綏化城我很熟悉的。」
蔣方略怎麼會忘記大女兒與綏化城的關係呢!她在那裡讀了三年的高中,剛剛從那裡回來,現在又要馬上返回去,她對那裡當然很熟悉了,所以他對兩個女兒的遠行很放心。
秋霜沒有出來送父親,她知道父親也不需要她來送。
這個男人,此時正處壯年,四十齣頭不多,正是人生大有作為,意氣風發之時,然而,他卻歷盡了人間的滄桑,仕途始終不順暢,眼看人生韶華已逝,他卻倍感無力,無可奈何。
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他都是積極的參與者,但每次都敗下鎮來,每次都成為犧牲品。他與政治運動似乎很有緣分,但每次都是傷痕纍纍。這個在他那個時代的高才生,很早就擔任場子領導的男人,在時代的號角一直沒有找准他的方向,歸宿,還是在漂泊著,流浪著。
用行話說,就是點兒很背。
在改革開放后,他的元氣還是沒有恢復過來,政治運動少了,時代因素干擾的因素沒了,但他卻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性格中的弊端牽扯住了他前進的動力。別人一個個都官復原職,而他卻扯出了兩個家庭,如果說這就是什麼成果的話,那麼這實在又是十分凄慘的成果,傷痕纍纍的,給他招來無數煩惱和麻煩的成果。
蔣方略的人生滄桑是與三個女人有關的。男人的情感歷程怎麼能與女人無關呢!是福是禍,如今蔣方略都已走過來了,一生的格局也就大概如此了,他知道自己也沒多大的能耐了。即使是新時代來臨,也不會有什麼起色,自己的命就是如此,儘管他不信命,但他的確越來越感到他在這個世界面前是如此的軟弱無力!
現在兩個女兒考上了大學,這件事情本身對蔣方略來說,也是一個人生的衝擊波,他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深愛著自己的女兒,他當然也是十分的高興和寬心。壓力驟然增加,但他也願意承擔下來。
他的擔子實在是不輕,但誰讓自己是個男人呢?生活中,他是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的,那就是他還是想找准自己在時代生活中的位置。一點都沒有放棄自己心目中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失敗了的,沒有關係,也是一種美好的積累。
潘夢婷在這之後又去了幾次江邊。
與以前去那裡相比,這幾次她似乎沒有了那麼多的沉重。以前她為自己的前途及與自己的前途有關的一切事情擔憂,尤其是擔憂自己沒有能力贍養母親,所以她的心事才那麼沉重。但現在事情已經明朗化了,上大學即將成為現實,並且千真萬確,以往的變數突然間消失了,成為一種不變數,雖然在這不變中還會有無數的變數,但眼下來說,可以把這件事情放一放,她可以喘口氣兒了。這種情況對人的心裡的影響也就與以往自然不同。
在江邊,潘夢婷的感覺就是漂流。以前她只是幻想著去漂流,但現在自己卻真的要去漂流了。駕一葉小舟,人生的一葉小舟,沿松花江北上,去黑龍江,入大海,暢遊太平洋。世界是如此之大,任你漂流,也漂流不盡,千千萬萬年你都漂流不盡,但你今生註定要漂流,你的命運就是這漂流啊!
此時,潘夢婷對漂流的理解,此時最為強烈的莫過於「生母」一詞。生母,生你的人,給你生命的那個女人。她給了你血肉之軀,她是你生命的源頭,是你生命的延續。這是一種天定,也是一種命運。這種生理意義上的含義,是任何後天力量也改變不了的,也是根本改變不了的。
正因為她你可以思念她,可以無盡的想念她,但你再也見不到她,再也無法見到她。她,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你明明知道她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可你還是要去找她。不錯,她是一個特定的人,生你的這個女人絕對是一個特定的人。
生母就是人生的漂流,想到對漂流一詞的這個理解,潘夢婷的心好像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漂流終於有了具體的認識和理解,自己不再那麼懸空著,就像突然間找到了自己的家一樣。她太高興了。
你明明知道她已死去,可你怎麼去找她呢?這個問題她似乎想了很久,也似乎沒怎麼想,最後歸結到簡單:打聽一下她的消息,她的死的確切的消息,例如時間,地點,還有其它的什麼!然後你就在她的墳頭上磕個頭,然後再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對母親再傾心訴說點什麼!算是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吧!這大概就可以了卻了她的一個心愿,她二十年來的最大的一個心愿。
這心愿好沉好沉啊!多年來堵的她幾乎喘不過氣來。潘夢婷認為她能為生母做的大概就只有這樣一個事情了,今生她與生母的所有的全部的關係大概也就只有如此了,可供你潘夢婷選擇的就只能是這樣了,你只能跪在母親墓前痛痛快快的哭一場而已!除此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是的,你和她其實本就是兩條道上的人,你這樣做,也只能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也不枉為和她真命母女一回!而母親才是遺憾,沒有看到今天的女兒,連思念都不可以了,就是在天國里那也是永生的遺憾和痛苦啊!而自己雖然也是一直到永遠看不到母親,但心底對母親默默的思念卻延棉無絕期,是痛苦,但也是幸福啊!
漂流,是人生的孤獨的歌,也是尋找生母足跡的路。潘夢婷理解自己對生母是多麼的思念,多麼的眷戀。關於生母孫玉,她今生今世是永遠不會忘記了,哪怕對她只是有一種感覺,生你的感覺,那就足夠了。
潘夢婷更知道,她對生母的思念,是不能在養母面前有過多的表現的。她知道如何在養母面前克制自己的過於強烈的感覺,養母對你恩重如山,不是生母卻勝似生母,她是你永遠不可逾越的高山大河,她也很想和養母談她對生母的感覺,但每到關鍵時刻,話到嘴邊,她都難以開口,她生怕她說了會刺激養母,怕養母多想什麼,因此她在養母面前格外小心,怕說的不妥當,她於是就對生母的事情幾乎不提。她的確在外表和內心裡把養母當作生母,情感和道義上絕對如此,今生今世也報答不完。
但養母,她,畢竟不是生母啊!因為,她畢竟不是生你的人啊!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李潔清和潘夢婷母女倆就開始準備上大學的物品。
兩床被褥挺費事的,潘夢婷一針一針的縫,雖然很小心,但手指還是被扎破,流了點血。潘夢婷把這點紅顏色看作是上大學的特殊的紀念。
李潔清給兩個女兒一人做了一身兒運動服,價廉物美,而且還耐穿,這就是她們上大學的新衣服了。其他的衣服都是舊的,有些是重新改裝的。她覺得自己也就有這一點能力了,她還能給予女兒們什麼呢?
除此之外,秋霜悄悄的去買了一身高檔一點的衣服。
其它的一切也都從簡,有就比沒有好,很快的就都準備好了。
李潔清和女兒春雪有說不完的話。她們知道,在不久之後母女將要再一次分別,彼此都有一種依依難捨的感覺。她們幾乎無話不說,只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誰也不談「孫玉」,彼此都避開「孫玉」這個話題,把沉默的權利和想象的空間都留給了對方。
的確,很長時間以來,在母女二人之間,也許早已經達成了這樣的一個協議,一個十分默切的協議。偶而,李潔清會忘記什麼,會無意中說了出來——你媽怎麼怎麼的,但是潘夢婷從來沒有主動提到過生母。如果是李潔清讓她回答具體的問題,她才涉及到一點點,而且很快就轉移話題。
潘夢婷怕自己說到生母,會對養母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她寧願把生母的影子全部的隱藏在自己的心間,哪怕一點都不願意讓自己的生母見到陽光,她也不說。生母幾乎成了自己內心的歌兒,成了自己內心的故事。
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內心的故事,一個死去的人成為一個活著的人的內心的故事,這件事情對死去的人不難理解,但對活著人來說,理解的難度一直存在。而且,隨著這個人的成長,是越來越難。潘夢婷就是這樣,對生母的理解,不但不是輕鬆自如,而是倍感艱難,在養母這裡如履薄冰一樣。
與此同時,潘香婷還是一如既往:整天不著家,跟同學到處瘋玩,不到吃飯時間不回來。她歷來如此,似乎早已經成了習慣。她認為有母親和姐姐在,就萬事大吉,用不著她去操什麼心。
她一天天跑的特別的開心,交下了許多的朋友,有些還是社會上的人。家裡向外面辦的事情,在她這裡都是很容易的。看上去,她的人氣特別的高,人緣也特別的好,讓潘夢婷好不羨慕。
而潘夢婷卻很閉塞,整天在家裡和母親在一起,不買東西不辦事情,她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哪兒也不去,整天就圍在母親身邊轉,為小弟小妹服務。
蔣方略回來過一次,給家裡送回一些吃的用的東西,又給李潔清一些錢,其中除了必要的生活開支,還有兩個女兒上大學的基本費用。
秋霜就在身邊坐著,他沒有撕碎她,但連看女兒一眼都不看。春雪出去買菜去了,在父親快走的時候她才回來,跟父親說了話。父親跟她在院子里說了很長時間的話。潘香婷恨恨的直往院子里看這兩個人。
蔣方略臨走的時候,對春雪有交代:「你們上大學時我就不送了,你倆路上要小心!」父親顯然對女兒們有點兒不放心。
「不行,你得送她們,這種時候你怎麼能不管?」一旁的李潔清卻這樣表態。
「我看吧,要是有時間我肯定送。」蔣方略說。
潘夢婷對父親說;「爸,您就放心的走吧!我和秋霜會照顧好自己的。您別忘記去綏化城我很熟悉的。」
蔣方略怎麼會忘記大女兒與綏化城的關係呢!她在那裡讀了三年的高中,剛剛從那裡回來,現在又要馬上返回去,她對那裡當然很熟悉了,所以他對兩個女兒的遠行很放心。
秋霜沒有出來送父親,她知道父親也不需要她來送。
這個男人,此時正處壯年,四十齣頭不多,正是人生大有作為,意氣風發之時,然而,他卻歷盡了人間的滄桑,仕途始終不順暢,眼看人生韶華已逝,他卻倍感無力,無可奈何。
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他都是積極的參與者,但每次都敗下鎮來,每次都成為犧牲品。他與政治運動似乎很有緣分,但每次都是傷痕纍纍。這個在他那個時代的高才生,很早就擔任場子領導的男人,在時代的號角一直沒有找准他的方向,歸宿,還是在漂泊著,流浪著。
用行話說,就是點兒很背。
在改革開放后,他的元氣還是沒有恢復過來,政治運動少了,時代因素干擾的因素沒了,但他卻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性格中的弊端牽扯住了他前進的動力。別人一個個都官復原職,而他卻扯出了兩個家庭,如果說這就是什麼成果的話,那麼這實在又是十分凄慘的成果,傷痕纍纍的,給他招來無數煩惱和麻煩的成果。
蔣方略的人生滄桑是與三個女人有關的。男人的情感歷程怎麼能與女人無關呢!是福是禍,如今蔣方略都已走過來了,一生的格局也就大概如此了,他知道自己也沒多大的能耐了。即使是新時代來臨,也不會有什麼起色,自己的命就是如此,儘管他不信命,但他的確越來越感到他在這個世界面前是如此的軟弱無力!
現在兩個女兒考上了大學,這件事情本身對蔣方略來說,也是一個人生的衝擊波,他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深愛著自己的女兒,他當然也是十分的高興和寬心。壓力驟然增加,但他也願意承擔下來。
他的擔子實在是不輕,但誰讓自己是個男人呢?生活中,他是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的,那就是他還是想找准自己在時代生活中的位置。一點都沒有放棄自己心目中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失敗了的,沒有關係,也是一種美好的積累。
潘夢婷在這之後又去了幾次江邊。
與以前去那裡相比,這幾次她似乎沒有了那麼多的沉重。以前她為自己的前途及與自己的前途有關的一切事情擔憂,尤其是擔憂自己沒有能力贍養母親,所以她的心事才那麼沉重。但現在事情已經明朗化了,上大學即將成為現實,並且千真萬確,以往的變數突然間消失了,成為一種不變數,雖然在這不變中還會有無數的變數,但眼下來說,可以把這件事情放一放,她可以喘口氣兒了。這種情況對人的心裡的影響也就與以往自然不同。
在江邊,潘夢婷的感覺就是漂流。以前她只是幻想著去漂流,但現在自己卻真的要去漂流了。駕一葉小舟,人生的一葉小舟,沿松花江北上,去黑龍江,入大海,暢遊太平洋。世界是如此之大,任你漂流,也漂流不盡,千千萬萬年你都漂流不盡,但你今生註定要漂流,你的命運就是這漂流啊!
此時,潘夢婷對漂流的理解,此時最為強烈的莫過於「生母」一詞。生母,生你的人,給你生命的那個女人。她給了你血肉之軀,她是你生命的源頭,是你生命的延續。這是一種天定,也是一種命運。這種生理意義上的含義,是任何後天力量也改變不了的,也是根本改變不了的。
正因為她你可以思念她,可以無盡的想念她,但你再也見不到她,再也無法見到她。她,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你明明知道她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可你還是要去找她。不錯,她是一個特定的人,生你的這個女人絕對是一個特定的人。
生母就是人生的漂流,想到對漂流一詞的這個理解,潘夢婷的心好像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漂流終於有了具體的認識和理解,自己不再那麼懸空著,就像突然間找到了自己的家一樣。她太高興了。
你明明知道她已死去,可你怎麼去找她呢?這個問題她似乎想了很久,也似乎沒怎麼想,最後歸結到簡單:打聽一下她的消息,她的死的確切的消息,例如時間,地點,還有其它的什麼!然後你就在她的墳頭上磕個頭,然後再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對母親再傾心訴說點什麼!算是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吧!這大概就可以了卻了她的一個心愿,她二十年來的最大的一個心愿。
這心愿好沉好沉啊!多年來堵的她幾乎喘不過氣來。潘夢婷認為她能為生母做的大概就只有這樣一個事情了,今生她與生母的所有的全部的關係大概也就只有如此了,可供你潘夢婷選擇的就只能是這樣了,你只能跪在母親墓前痛痛快快的哭一場而已!除此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是的,你和她其實本就是兩條道上的人,你這樣做,也只能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也不枉為和她真命母女一回!而母親才是遺憾,沒有看到今天的女兒,連思念都不可以了,就是在天國里那也是永生的遺憾和痛苦啊!而自己雖然也是一直到永遠看不到母親,但心底對母親默默的思念卻延棉無絕期,是痛苦,但也是幸福啊!
漂流,是人生的孤獨的歌,也是尋找生母足跡的路。潘夢婷理解自己對生母是多麼的思念,多麼的眷戀。關於生母孫玉,她今生今世是永遠不會忘記了,哪怕對她只是有一種感覺,生你的感覺,那就足夠了。
潘夢婷更知道,她對生母的思念,是不能在養母面前有過多的表現的。她知道如何在養母面前克制自己的過於強烈的感覺,養母對你恩重如山,不是生母卻勝似生母,她是你永遠不可逾越的高山大河,她也很想和養母談她對生母的感覺,但每到關鍵時刻,話到嘴邊,她都難以開口,她生怕她說了會刺激養母,怕養母多想什麼,因此她在養母面前格外小心,怕說的不妥當,她於是就對生母的事情幾乎不提。她的確在外表和內心裡把養母當作生母,情感和道義上絕對如此,今生今世也報答不完。
但養母,她,畢竟不是生母啊!因為,她畢竟不是生你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