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
第七章1】上古時代,山西省之南地屬豫州,北部屬冀州。冀州以北,即後來的蒙古地區,還是一片漫無邊際的翰海,也稱北海。冀豫西面是雍州,雍州往西、終南山以北,就是古老的山海。從梁山衝出的山水,滔滔不絕地流入山海。山海西面就是西海,山海東面有大澤,大澤水深莫測。那時候,黃河稱為大河,長江稱為大江。當時中國的北部、西部尚是一片湖泊和汪洋大海,地勢比較低洼。而那時被稱為東海的,也即是當今的東海、黃海、渤海。那時候的中國大陸只有冀、豫、兗、青、徐、揚、荊、梁、雍這九州,九州之外,即為四海,其水域面積約為九州面積的四到五倍,四海之外,就是八荒。
唐堯時代,宇宙發生了一次大變化,地球遭遇了一次大劫難,地殼進行了一次大變動。洪水肆虐,火山噴發,山崩地裂,形成了新的高原,新的山脈。那西海、山海的海水,被新出現的高原與山脈阻隔,別無出路,都流進了大澤,而大澤的水又因賀蘭山、陰山的升起,不能流入瀚海,只能經孟門山後從呂梁山分南北兩面沖發而下,滔滔不絕,淹沒萬頃良田,沖毀無數房屋,傷害億萬人畜。正如《尚書。堯典》所記載的: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
唐堯雖說以其仁德治天下,民望很高,但面對這「洪水橫流、泛濫天下、草木暘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交於中國,」的狀況,也只能是愁腸百結,望洋興嘆。
暴雨連綿不斷,到處一片汪洋,直接威懾著帝都平陽,帝堯為天下萬民擔憂,為儘快賓士大洪水而處心積慮。帝堯召集京都眾臣和各方長老,在仁信殿里研究治水大計。
帝堯說:「誰能順應天時,順利完成治水事業呢?」
驩兜說:「共工家世世代代為水正工正,當今共工氏孔壬遍攬事務而且很有成效,可以擔此重任。他已經在黃河中游集結了本族民眾,預備好了土石木料,只等命令,即可動工。」
共工氏是被黃帝打敗的炎帝的後裔,雖說在黃帝家族王天下后得以倖存,但是一直對新王朝不肯馴服。身為諸侯,而常懷不臣之心,詭窺天下,侵陵諸侯,後來跟帝堯的先祖顓頊、帝嚳爭奪霸業。共工爭帝不得,從而怒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以至日月星辰移位,地不滿東南,水潦塵埃歸。
帝堯素知驩兜與共工氏「更相為舉」,心裡很不滿意,說道:「我聽說共工這個人只會說漂亮話,實則陽奉陰違,淫辟窮奇,貌似恭謹,但卻違背天常,怠慢天神,用之治水不可!」
驩兜力薦說:「昔共工為伏羲臣,至炎帝、至顓頊、帝嚳,皆有水陣。所居水處十之七,陸處十之三,歷今代不絕人,皆因治水有功。縱觀諸氏族,唯有共工氏治水有方,當可舉用。」眾人都懼怕驩兜專橫,都不做聲。
帝堯想來想去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人選,就說:「既然這樣,就試之以觀其功。」
共工總攬了全天下的防洪防汛工程。傳到桀驁不遜的孔壬理事的時候,孔壬頂風作浪,虞於堪樂,淫失其身,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振滔洪水,以蒲空桑,中原成了澤國,連靠近海邊的太陽紅得最早的空桑也被洪水淹沒了。
帝堯震怒了,召共工降罪,說道:「你墮高堙庳,壅防百川,違背天常。從古以來的聖王,不毀墮高山使其低,不使低洼地壘土以增高,不堵塞河流使其不暢通,不隨意泄放澤水。可你治水逆道而行,果然淫辟窮奇!」
共工能言善辯,反駁帝堯:「河水泛濫,橫溢支流,皆因積石堵塞河道,水流不暢。欲清理河道,須先截流,則水勢更高,塞而複流水勢更虐;泥石流來源與壺口與龍門山,由其狹窄阻遏造成,欲根除必得先鑿龍門山。但是,龍門石堅,非短時可以鑿成。今洪水橫流,包圍山陵,黎民聚山陵而局,水又漫漲衝擊,黎民危在旦夕,要就此急,就須在山陵、丘、壩、塬黎民所居之地築圍壘寨,和泥夯土壘石為牆垣以隔絕洪水,不料石崩堤塌,亂石積河,河水復又倒灌,洪水如猛獸,始料不及啊!」
驩兜在一旁說:「共工說得很有道理。」
帝堯不以為然,說道:「聽起來你說的頭頭是道,實際上是侮辱、怠慢了天道,以至釀成大禍。」
帝堯罷黜了共工。復召四岳、大司農棄、大司徒契以及皋陶、大巫師等近臣商議,尋求治水之人。
帝堯說:「四岳啊,共工治水不力,現在滾滾洪水正在造成禍害,滔天的洪水包圍了山嶺,衝上了高崗,民眾都在愁腸百結,長聲嘆息,還有誰能夠治理洪水呢?」
驩兜就力推鯀說:「崇伯鯀可以勝任此任。」
帝堯說:「鯀這個人很任性,很驕橫,常常不聽從命令,還毀壞族人的利益,不可以擔得起這個擔子。」
四岳說:「現在的情況是,還找不到比鯀更合適的治水人選,就讓他試試吧,然後再任命就是!」
帝堯就說:「伯鯀,去干吧,一定要謹慎啊!」
共工掘高土以填低洼,坼東牆以補西牆,以至百川橫流,手忙腳亂,最後黔驢技窮。鯀的拿手好戲是築城,這位建築上的專家的看家本事用錯了地方,於是對共工的故伎重演,好不容易築起高堤,洪水一到又毀於一旦,於是再築,加厚加高,年復一年,有的已經達到九仞。如城廓般的堤防時築時毀,蒼茫的唐堯古國大地,滔滔洪水,到處肆虐泛濫,無所止息。
鯀依然固我地採用他的築堤之法。鯀的兒子禹自小跟在父親身邊,小小年紀,絕頂聰明,見父親辛辛苦苦築的堤城毀於一旦,就勸父親採用改堵為疏,以疏為主,堵疏結合的方法治水。禹當父親說:「我跟同伴們在小溝里玩,只要用土把溝水塞死了,那水就會往四面亂溢,如果把堵水的呢胚撤除,再把下游的土團、石頭、垃圾一類東西疏除,水就會暢通。這不是跟治水一個道理嗎?」鯀哪裡聽得進去,說道:「小孩子家別管大人的事。」
眼見得鯀治水八年,水患非但沒有根除,堤崩壩垮時節,給下游老百姓帶來的災難更是變本加厲,帝堯心急如焚,於是召集百官議事。
帝堯說:「鯀治水已經八年,但是未見任何成效,此人還能用嗎?」
皋陶說:「伯鯀曾經挖掘濮陽帝丘、館陶及高唐堯丘的土方填堙洪水,事先不待帝命。」
帝堯說:「鯀果然是負命毀族,不可再用!」
四岳說:「洪水滔天,情勢危機,鯀築城設堤,不使洪水亂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鯀之功大於過,尚可以用。」
帝堯覺得自己老了,就對四岳說:「我在位數十年,如今水患經年,不得賓士,足見我德行淺薄,老天不願垂憐。現今我已經老了,自感精力不濟,再居帝位,恐怡誤蒼生猶甚。四岳,你為人謙恭,行事謹慎,頗得眾望。是否有人願意代替我踐帝位管理國家大事?」
四岳說:「我無德無能,如若行天子事,會辱沒了天子帝位,愧對天下萬民。」
堯問道:「那麼,在侯伯貴胄或是民間,有不有合適的人選呢?」
放齊一臉奸笑,站了出來:「我等本想勸帝退位,又恐傷害帝的自尊。帝今自己提出,真是再好不過!都說帝仁德如天,看來此話不假。帝子丹朱聰明能幹,可以讓他繼位。」
放齊話一落音,驩兜立馬說:「帝子丹朱理應繼承帝位。」
帝堯說:「丹朱不成才,虛偽狂妄,狡詐善變。言語荒謬,又好爭論,跟鯀治水,人皆吃苦耐勞,鼎力治洪,他倒好,倒玩起旱地行舟的把戲來了。身為帝子,如此荒誕,怎可君臨天下!」
驩兜見帝堯如此說,就說道:「孔壬行嗎?」
帝堯:「孔壬巧言令色,治水玩忽職守,哪有為帝之德。」
孔壬氣鼓鼓說:「帝可說我治水不夠勤奮,用了伯鯀治水,伯鯀嘔心瀝血,吃苦在前,雙手布滿了繭子,可是水就治好了嗎?」
帝堯說:「鯀忠於職守,但卻異常剛愎自用。」
孔壬說:「帝自詡仁德如天,可是帝子丹朱卻在治水工地飲酒作樂,旱地行舟。帝連兒子都教育不好,以何指責人長人短?」
皋陶看共工氏孔壬氣焰囂張,說道:「知子莫若父,故爾帝不同意丹朱繼位。帝英明如此,還有甚值得你孔壬這等小人橫加指責?」
棄與契同聲說:「對呀,對呀!」
孔壬一時無言以對。驩兜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丹朱之事是帝之家事,我不想多評。可我三苗已經退到了高山密林,華夏族部落還不斷侵吞我三苗土地,使我部族難以安身立命。帝言語之中還對我三苗族屢加指責,如此不公,叫我三苗部族如何臣服?」
篯鏗怒火中燒,將手裡蛇矛在地上用力一蹬,厲聲說道:「你驩兜乃出身三苗,當年屢屢挑起爭端,帝收納於你,對你的劣行並沒降罪,反而封你為侯伯,請問歧視哪有?三苗時而滋擾我土,身為帝臣,你熟視無睹也罷了,還要信口雌黃,你到底居心何在?」
四岳也忍無可忍了,憤然說道:「驩兜,帝封你為侯伯,是要通過你緩解南、北民族矛盾,這你明明知道,可你竟然顛倒黑白,是有意要再次挑起我北方華夏民族集團與南方苗蠻民族集團的對立么?」
仁信殿里一片嘰嘰咕咕聲。
伯鯀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伯鯀想問帝一聲,當初用我治水之時說好了條件的,人力、物力由我徵調,可如今治水物資供應不上,糧食供應不上,既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這做得到嗎?」
帝堯為了治水,已經舉全國之力,自己節衣縮食,黎民忍飢挨餓湊拼糧食,如今資金匱乏,本就心急如焚。關於解決的辦法已經跟鯀商量過了,這時候又提將出來,實在不合時宜。心浮氣躁之時就大聲喝斥說道:「我要眾臣推薦繼位人選,大家卻東扯西拉起來,今天權且到這裡吧。」
議論之聲爭吵之聲方才停止下來。
第七章1】上古時代,山西省之南地屬豫州,北部屬冀州。冀州以北,即後來的蒙古地區,還是一片漫無邊際的翰海,也稱北海。冀豫西面是雍州,雍州往西、終南山以北,就是古老的山海。從梁山衝出的山水,滔滔不絕地流入山海。山海西面就是西海,山海東面有大澤,大澤水深莫測。那時候,黃河稱為大河,長江稱為大江。當時中國的北部、西部尚是一片湖泊和汪洋大海,地勢比較低洼。而那時被稱為東海的,也即是當今的東海、黃海、渤海。那時候的中國大陸只有冀、豫、兗、青、徐、揚、荊、梁、雍這九州,九州之外,即為四海,其水域面積約為九州面積的四到五倍,四海之外,就是八荒。
唐堯時代,宇宙發生了一次大變化,地球遭遇了一次大劫難,地殼進行了一次大變動。洪水肆虐,火山噴發,山崩地裂,形成了新的高原,新的山脈。那西海、山海的海水,被新出現的高原與山脈阻隔,別無出路,都流進了大澤,而大澤的水又因賀蘭山、陰山的升起,不能流入瀚海,只能經孟門山後從呂梁山分南北兩面沖發而下,滔滔不絕,淹沒萬頃良田,沖毀無數房屋,傷害億萬人畜。正如《尚書。堯典》所記載的: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
唐堯雖說以其仁德治天下,民望很高,但面對這「洪水橫流、泛濫天下、草木暘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交於中國,」的狀況,也只能是愁腸百結,望洋興嘆。
暴雨連綿不斷,到處一片汪洋,直接威懾著帝都平陽,帝堯為天下萬民擔憂,為儘快賓士大洪水而處心積慮。帝堯召集京都眾臣和各方長老,在仁信殿里研究治水大計。
帝堯說:「誰能順應天時,順利完成治水事業呢?」
驩兜說:「共工家世世代代為水正工正,當今共工氏孔壬遍攬事務而且很有成效,可以擔此重任。他已經在黃河中游集結了本族民眾,預備好了土石木料,只等命令,即可動工。」
共工氏是被黃帝打敗的炎帝的後裔,雖說在黃帝家族王天下后得以倖存,但是一直對新王朝不肯馴服。身為諸侯,而常懷不臣之心,詭窺天下,侵陵諸侯,後來跟帝堯的先祖顓頊、帝嚳爭奪霸業。共工爭帝不得,從而怒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以至日月星辰移位,地不滿東南,水潦塵埃歸。
帝堯素知驩兜與共工氏「更相為舉」,心裡很不滿意,說道:「我聽說共工這個人只會說漂亮話,實則陽奉陰違,淫辟窮奇,貌似恭謹,但卻違背天常,怠慢天神,用之治水不可!」
驩兜力薦說:「昔共工為伏羲臣,至炎帝、至顓頊、帝嚳,皆有水陣。所居水處十之七,陸處十之三,歷今代不絕人,皆因治水有功。縱觀諸氏族,唯有共工氏治水有方,當可舉用。」眾人都懼怕驩兜專橫,都不做聲。
帝堯想來想去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人選,就說:「既然這樣,就試之以觀其功。」
共工總攬了全天下的防洪防汛工程。傳到桀驁不遜的孔壬理事的時候,孔壬頂風作浪,虞於堪樂,淫失其身,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振滔洪水,以蒲空桑,中原成了澤國,連靠近海邊的太陽紅得最早的空桑也被洪水淹沒了。
帝堯震怒了,召共工降罪,說道:「你墮高堙庳,壅防百川,違背天常。從古以來的聖王,不毀墮高山使其低,不使低洼地壘土以增高,不堵塞河流使其不暢通,不隨意泄放澤水。可你治水逆道而行,果然淫辟窮奇!」
共工能言善辯,反駁帝堯:「河水泛濫,橫溢支流,皆因積石堵塞河道,水流不暢。欲清理河道,須先截流,則水勢更高,塞而複流水勢更虐;泥石流來源與壺口與龍門山,由其狹窄阻遏造成,欲根除必得先鑿龍門山。但是,龍門石堅,非短時可以鑿成。今洪水橫流,包圍山陵,黎民聚山陵而局,水又漫漲衝擊,黎民危在旦夕,要就此急,就須在山陵、丘、壩、塬黎民所居之地築圍壘寨,和泥夯土壘石為牆垣以隔絕洪水,不料石崩堤塌,亂石積河,河水復又倒灌,洪水如猛獸,始料不及啊!」
驩兜在一旁說:「共工說得很有道理。」
帝堯不以為然,說道:「聽起來你說的頭頭是道,實際上是侮辱、怠慢了天道,以至釀成大禍。」
帝堯罷黜了共工。復召四岳、大司農棄、大司徒契以及皋陶、大巫師等近臣商議,尋求治水之人。
帝堯說:「四岳啊,共工治水不力,現在滾滾洪水正在造成禍害,滔天的洪水包圍了山嶺,衝上了高崗,民眾都在愁腸百結,長聲嘆息,還有誰能夠治理洪水呢?」
驩兜就力推鯀說:「崇伯鯀可以勝任此任。」
帝堯說:「鯀這個人很任性,很驕橫,常常不聽從命令,還毀壞族人的利益,不可以擔得起這個擔子。」
四岳說:「現在的情況是,還找不到比鯀更合適的治水人選,就讓他試試吧,然後再任命就是!」
帝堯就說:「伯鯀,去干吧,一定要謹慎啊!」
共工掘高土以填低洼,坼東牆以補西牆,以至百川橫流,手忙腳亂,最後黔驢技窮。鯀的拿手好戲是築城,這位建築上的專家的看家本事用錯了地方,於是對共工的故伎重演,好不容易築起高堤,洪水一到又毀於一旦,於是再築,加厚加高,年復一年,有的已經達到九仞。如城廓般的堤防時築時毀,蒼茫的唐堯古國大地,滔滔洪水,到處肆虐泛濫,無所止息。
鯀依然固我地採用他的築堤之法。鯀的兒子禹自小跟在父親身邊,小小年紀,絕頂聰明,見父親辛辛苦苦築的堤城毀於一旦,就勸父親採用改堵為疏,以疏為主,堵疏結合的方法治水。禹當父親說:「我跟同伴們在小溝里玩,只要用土把溝水塞死了,那水就會往四面亂溢,如果把堵水的呢胚撤除,再把下游的土團、石頭、垃圾一類東西疏除,水就會暢通。這不是跟治水一個道理嗎?」鯀哪裡聽得進去,說道:「小孩子家別管大人的事。」
眼見得鯀治水八年,水患非但沒有根除,堤崩壩垮時節,給下游老百姓帶來的災難更是變本加厲,帝堯心急如焚,於是召集百官議事。
帝堯說:「鯀治水已經八年,但是未見任何成效,此人還能用嗎?」
皋陶說:「伯鯀曾經挖掘濮陽帝丘、館陶及高唐堯丘的土方填堙洪水,事先不待帝命。」
帝堯說:「鯀果然是負命毀族,不可再用!」
四岳說:「洪水滔天,情勢危機,鯀築城設堤,不使洪水亂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鯀之功大於過,尚可以用。」
帝堯覺得自己老了,就對四岳說:「我在位數十年,如今水患經年,不得賓士,足見我德行淺薄,老天不願垂憐。現今我已經老了,自感精力不濟,再居帝位,恐怡誤蒼生猶甚。四岳,你為人謙恭,行事謹慎,頗得眾望。是否有人願意代替我踐帝位管理國家大事?」
四岳說:「我無德無能,如若行天子事,會辱沒了天子帝位,愧對天下萬民。」
堯問道:「那麼,在侯伯貴胄或是民間,有不有合適的人選呢?」
放齊一臉奸笑,站了出來:「我等本想勸帝退位,又恐傷害帝的自尊。帝今自己提出,真是再好不過!都說帝仁德如天,看來此話不假。帝子丹朱聰明能幹,可以讓他繼位。」
放齊話一落音,驩兜立馬說:「帝子丹朱理應繼承帝位。」
帝堯說:「丹朱不成才,虛偽狂妄,狡詐善變。言語荒謬,又好爭論,跟鯀治水,人皆吃苦耐勞,鼎力治洪,他倒好,倒玩起旱地行舟的把戲來了。身為帝子,如此荒誕,怎可君臨天下!」
驩兜見帝堯如此說,就說道:「孔壬行嗎?」
帝堯:「孔壬巧言令色,治水玩忽職守,哪有為帝之德。」
孔壬氣鼓鼓說:「帝可說我治水不夠勤奮,用了伯鯀治水,伯鯀嘔心瀝血,吃苦在前,雙手布滿了繭子,可是水就治好了嗎?」
帝堯說:「鯀忠於職守,但卻異常剛愎自用。」
孔壬說:「帝自詡仁德如天,可是帝子丹朱卻在治水工地飲酒作樂,旱地行舟。帝連兒子都教育不好,以何指責人長人短?」
皋陶看共工氏孔壬氣焰囂張,說道:「知子莫若父,故爾帝不同意丹朱繼位。帝英明如此,還有甚值得你孔壬這等小人橫加指責?」
棄與契同聲說:「對呀,對呀!」
孔壬一時無言以對。驩兜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丹朱之事是帝之家事,我不想多評。可我三苗已經退到了高山密林,華夏族部落還不斷侵吞我三苗土地,使我部族難以安身立命。帝言語之中還對我三苗族屢加指責,如此不公,叫我三苗部族如何臣服?」
篯鏗怒火中燒,將手裡蛇矛在地上用力一蹬,厲聲說道:「你驩兜乃出身三苗,當年屢屢挑起爭端,帝收納於你,對你的劣行並沒降罪,反而封你為侯伯,請問歧視哪有?三苗時而滋擾我土,身為帝臣,你熟視無睹也罷了,還要信口雌黃,你到底居心何在?」
四岳也忍無可忍了,憤然說道:「驩兜,帝封你為侯伯,是要通過你緩解南、北民族矛盾,這你明明知道,可你竟然顛倒黑白,是有意要再次挑起我北方華夏民族集團與南方苗蠻民族集團的對立么?」
仁信殿里一片嘰嘰咕咕聲。
伯鯀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伯鯀想問帝一聲,當初用我治水之時說好了條件的,人力、物力由我徵調,可如今治水物資供應不上,糧食供應不上,既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這做得到嗎?」
帝堯為了治水,已經舉全國之力,自己節衣縮食,黎民忍飢挨餓湊拼糧食,如今資金匱乏,本就心急如焚。關於解決的辦法已經跟鯀商量過了,這時候又提將出來,實在不合時宜。心浮氣躁之時就大聲喝斥說道:「我要眾臣推薦繼位人選,大家卻東扯西拉起來,今天權且到這裡吧。」
議論之聲爭吵之聲方才停止下來。
第七章1】上古時代,山西省之南地屬豫州,北部屬冀州。冀州以北,即後來的蒙古地區,還是一片漫無邊際的翰海,也稱北海。冀豫西面是雍州,雍州往西、終南山以北,就是古老的山海。從梁山衝出的山水,滔滔不絕地流入山海。山海西面就是西海,山海東面有大澤,大澤水深莫測。那時候,黃河稱為大河,長江稱為大江。當時中國的北部、西部尚是一片湖泊和汪洋大海,地勢比較低洼。而那時被稱為東海的,也即是當今的東海、黃海、渤海。那時候的中國大陸只有冀、豫、兗、青、徐、揚、荊、梁、雍這九州,九州之外,即為四海,其水域面積約為九州面積的四到五倍,四海之外,就是八荒。
唐堯時代,宇宙發生了一次大變化,地球遭遇了一次大劫難,地殼進行了一次大變動。洪水肆虐,火山噴發,山崩地裂,形成了新的高原,新的山脈。那西海、山海的海水,被新出現的高原與山脈阻隔,別無出路,都流進了大澤,而大澤的水又因賀蘭山、陰山的升起,不能流入瀚海,只能經孟門山後從呂梁山分南北兩面沖發而下,滔滔不絕,淹沒萬頃良田,沖毀無數房屋,傷害億萬人畜。正如《尚書。堯典》所記載的: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
唐堯雖說以其仁德治天下,民望很高,但面對這「洪水橫流、泛濫天下、草木暘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交於中國,」的狀況,也只能是愁腸百結,望洋興嘆。
暴雨連綿不斷,到處一片汪洋,直接威懾著帝都平陽,帝堯為天下萬民擔憂,為儘快賓士大洪水而處心積慮。帝堯召集京都眾臣和各方長老,在仁信殿里研究治水大計。
帝堯說:「誰能順應天時,順利完成治水事業呢?」
驩兜說:「共工家世世代代為水正工正,當今共工氏孔壬遍攬事務而且很有成效,可以擔此重任。他已經在黃河中游集結了本族民眾,預備好了土石木料,只等命令,即可動工。」
共工氏是被黃帝打敗的炎帝的後裔,雖說在黃帝家族王天下后得以倖存,但是一直對新王朝不肯馴服。身為諸侯,而常懷不臣之心,詭窺天下,侵陵諸侯,後來跟帝堯的先祖顓頊、帝嚳爭奪霸業。共工爭帝不得,從而怒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以至日月星辰移位,地不滿東南,水潦塵埃歸。
帝堯素知驩兜與共工氏「更相為舉」,心裡很不滿意,說道:「我聽說共工這個人只會說漂亮話,實則陽奉陰違,淫辟窮奇,貌似恭謹,但卻違背天常,怠慢天神,用之治水不可!」
驩兜力薦說:「昔共工為伏羲臣,至炎帝、至顓頊、帝嚳,皆有水陣。所居水處十之七,陸處十之三,歷今代不絕人,皆因治水有功。縱觀諸氏族,唯有共工氏治水有方,當可舉用。」眾人都懼怕驩兜專橫,都不做聲。
帝堯想來想去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人選,就說:「既然這樣,就試之以觀其功。」
共工總攬了全天下的防洪防汛工程。傳到桀驁不遜的孔壬理事的時候,孔壬頂風作浪,虞於堪樂,淫失其身,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振滔洪水,以蒲空桑,中原成了澤國,連靠近海邊的太陽紅得最早的空桑也被洪水淹沒了。
帝堯震怒了,召共工降罪,說道:「你墮高堙庳,壅防百川,違背天常。從古以來的聖王,不毀墮高山使其低,不使低洼地壘土以增高,不堵塞河流使其不暢通,不隨意泄放澤水。可你治水逆道而行,果然淫辟窮奇!」
共工能言善辯,反駁帝堯:「河水泛濫,橫溢支流,皆因積石堵塞河道,水流不暢。欲清理河道,須先截流,則水勢更高,塞而複流水勢更虐;泥石流來源與壺口與龍門山,由其狹窄阻遏造成,欲根除必得先鑿龍門山。但是,龍門石堅,非短時可以鑿成。今洪水橫流,包圍山陵,黎民聚山陵而局,水又漫漲衝擊,黎民危在旦夕,要就此急,就須在山陵、丘、壩、塬黎民所居之地築圍壘寨,和泥夯土壘石為牆垣以隔絕洪水,不料石崩堤塌,亂石積河,河水復又倒灌,洪水如猛獸,始料不及啊!」
驩兜在一旁說:「共工說得很有道理。」
帝堯不以為然,說道:「聽起來你說的頭頭是道,實際上是侮辱、怠慢了天道,以至釀成大禍。」
帝堯罷黜了共工。復召四岳、大司農棄、大司徒契以及皋陶、大巫師等近臣商議,尋求治水之人。
帝堯說:「四岳啊,共工治水不力,現在滾滾洪水正在造成禍害,滔天的洪水包圍了山嶺,衝上了高崗,民眾都在愁腸百結,長聲嘆息,還有誰能夠治理洪水呢?」
驩兜就力推鯀說:「崇伯鯀可以勝任此任。」
帝堯說:「鯀這個人很任性,很驕橫,常常不聽從命令,還毀壞族人的利益,不可以擔得起這個擔子。」
四岳說:「現在的情況是,還找不到比鯀更合適的治水人選,就讓他試試吧,然後再任命就是!」
帝堯就說:「伯鯀,去干吧,一定要謹慎啊!」
共工掘高土以填低洼,坼東牆以補西牆,以至百川橫流,手忙腳亂,最後黔驢技窮。鯀的拿手好戲是築城,這位建築上的專家的看家本事用錯了地方,於是對共工的故伎重演,好不容易築起高堤,洪水一到又毀於一旦,於是再築,加厚加高,年復一年,有的已經達到九仞。如城廓般的堤防時築時毀,蒼茫的唐堯古國大地,滔滔洪水,到處肆虐泛濫,無所止息。
鯀依然固我地採用他的築堤之法。鯀的兒子禹自小跟在父親身邊,小小年紀,絕頂聰明,見父親辛辛苦苦築的堤城毀於一旦,就勸父親採用改堵為疏,以疏為主,堵疏結合的方法治水。禹當父親說:「我跟同伴們在小溝里玩,只要用土把溝水塞死了,那水就會往四面亂溢,如果把堵水的呢胚撤除,再把下游的土團、石頭、垃圾一類東西疏除,水就會暢通。這不是跟治水一個道理嗎?」鯀哪裡聽得進去,說道:「小孩子家別管大人的事。」
眼見得鯀治水八年,水患非但沒有根除,堤崩壩垮時節,給下游老百姓帶來的災難更是變本加厲,帝堯心急如焚,於是召集百官議事。
帝堯說:「鯀治水已經八年,但是未見任何成效,此人還能用嗎?」
皋陶說:「伯鯀曾經挖掘濮陽帝丘、館陶及高唐堯丘的土方填堙洪水,事先不待帝命。」
帝堯說:「鯀果然是負命毀族,不可再用!」
四岳說:「洪水滔天,情勢危機,鯀築城設堤,不使洪水亂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鯀之功大於過,尚可以用。」
帝堯覺得自己老了,就對四岳說:「我在位數十年,如今水患經年,不得賓士,足見我德行淺薄,老天不願垂憐。現今我已經老了,自感精力不濟,再居帝位,恐怡誤蒼生猶甚。四岳,你為人謙恭,行事謹慎,頗得眾望。是否有人願意代替我踐帝位管理國家大事?」
四岳說:「我無德無能,如若行天子事,會辱沒了天子帝位,愧對天下萬民。」
堯問道:「那麼,在侯伯貴胄或是民間,有不有合適的人選呢?」
放齊一臉奸笑,站了出來:「我等本想勸帝退位,又恐傷害帝的自尊。帝今自己提出,真是再好不過!都說帝仁德如天,看來此話不假。帝子丹朱聰明能幹,可以讓他繼位。」
放齊話一落音,驩兜立馬說:「帝子丹朱理應繼承帝位。」
帝堯說:「丹朱不成才,虛偽狂妄,狡詐善變。言語荒謬,又好爭論,跟鯀治水,人皆吃苦耐勞,鼎力治洪,他倒好,倒玩起旱地行舟的把戲來了。身為帝子,如此荒誕,怎可君臨天下!」
驩兜見帝堯如此說,就說道:「孔壬行嗎?」
帝堯:「孔壬巧言令色,治水玩忽職守,哪有為帝之德。」
孔壬氣鼓鼓說:「帝可說我治水不夠勤奮,用了伯鯀治水,伯鯀嘔心瀝血,吃苦在前,雙手布滿了繭子,可是水就治好了嗎?」
帝堯說:「鯀忠於職守,但卻異常剛愎自用。」
孔壬說:「帝自詡仁德如天,可是帝子丹朱卻在治水工地飲酒作樂,旱地行舟。帝連兒子都教育不好,以何指責人長人短?」
皋陶看共工氏孔壬氣焰囂張,說道:「知子莫若父,故爾帝不同意丹朱繼位。帝英明如此,還有甚值得你孔壬這等小人橫加指責?」
棄與契同聲說:「對呀,對呀!」
孔壬一時無言以對。驩兜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丹朱之事是帝之家事,我不想多評。可我三苗已經退到了高山密林,華夏族部落還不斷侵吞我三苗土地,使我部族難以安身立命。帝言語之中還對我三苗族屢加指責,如此不公,叫我三苗部族如何臣服?」
篯鏗怒火中燒,將手裡蛇矛在地上用力一蹬,厲聲說道:「你驩兜乃出身三苗,當年屢屢挑起爭端,帝收納於你,對你的劣行並沒降罪,反而封你為侯伯,請問歧視哪有?三苗時而滋擾我土,身為帝臣,你熟視無睹也罷了,還要信口雌黃,你到底居心何在?」
四岳也忍無可忍了,憤然說道:「驩兜,帝封你為侯伯,是要通過你緩解南、北民族矛盾,這你明明知道,可你竟然顛倒黑白,是有意要再次挑起我北方華夏民族集團與南方苗蠻民族集團的對立么?」
仁信殿里一片嘰嘰咕咕聲。
伯鯀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伯鯀想問帝一聲,當初用我治水之時說好了條件的,人力、物力由我徵調,可如今治水物資供應不上,糧食供應不上,既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這做得到嗎?」
帝堯為了治水,已經舉全國之力,自己節衣縮食,黎民忍飢挨餓湊拼糧食,如今資金匱乏,本就心急如焚。關於解決的辦法已經跟鯀商量過了,這時候又提將出來,實在不合時宜。心浮氣躁之時就大聲喝斥說道:「我要眾臣推薦繼位人選,大家卻東扯西拉起來,今天權且到這裡吧。」
議論之聲爭吵之聲方才停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