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秦
公元前239年,楚女西行入秦和王行大婚,於夏抵達咸陽王宮。
婚期定在重九之日,除了佳期之外,其它大部分隨我西行和親的人馬最終沒有進入咸陽。我的未來夫君,他以儘管秦宮節儉,但為迎王后,一切早已預備妥帖為由,拒絕了楚國的諸多安排。
但我其實知道他的用意,秦已經有了一個宣太后和華陽太后,絕不能出現第三個,尤其還是身上流著楚國血脈的王。
他的童年本身也不幸福,出生時就被當成了一顆棄子,父親不記得他,母親不在乎他。
可正是這樣一個少年後來獨自成長為了最偉大的君王。
此時的秦國,呂不韋當政,他的母親趙太后尋歡作樂,親弟弟成蟜不把他放在眼裡蠢蠢欲動,華陽祖太后又是堅定的楚國外戚集團維護者……幾方勢力博弈盤旋,而他一人需要中和種種,萬萬不能多生變故。
他其實有和他祖先一樣的宏大志願,可無人在乎他欲展翅高飛的方向。所以一切與大秦帝國興盛為敵的,一切阻擋遠大前程的,都將被他親自殲除。
哪怕最後身邊空無一人。
楚昭作為來自未來熟悉他這段歷史的人,自身有著最大的優勢即是時間。兩千年本身的高度使得她身在局中還能有置身事外的清醒認知。
對於歷史來說一切已是過去。
她熟悉一切歷史的走向,然而楚昭也清楚歷史不等於史書,很多歷史的細枝末節都已經隨著時間的遠去風吹葉落,孰是孰非誰又能真正說得清楚。
或許隨著一個來自兩千年後靈魂的到來,很多不影響歷史大勢的事情能得到改變。真相可能是不重要,但歷史所記載的本身沒有是非對錯。只是,除去兩千年兩百年歷史的高度后與這個時代平等對視,你會發現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
史書里他的結局並不光彩,後人因為他建起的高樓而不斷詆毀,奸佞傍身,忠臣枉死,他的幼子為權力迫害親友手足。理想崩塌堆疊成慾望的漩渦,他最終被這無窮無盡的慾望吞噬。血流成河,子孫臣子在王權的丹樨之下爭奪利亂,將帝王的屍骨丟棄腐爛,連同這座王城一起埋葬。
楚昭真的,覺得這位帝王不應該擁有這樣一個結局。
不論是生前事,還是身後名,她是否都可以做出一些改變?
始皇帝八年入秋,王弟長安君成蟜奉命率軍攻打趙國,在半途中突然謀反。
她並不知道王知道這件事情後會是怎樣的反應,畢竟那是他的親弟。幼年在趙為質子,他一定是渴望過有一個玩伴的。等到好不容易被接回秦,有了一個親弟弟,這應該是他童年時期最值得高興的事。到之後母親豢養情人男寵,呂不韋賣弄權術屢屢壓制他,他大概還會因為自己有一位親弟而感到慰藉。
他的父親,拋卻他。他的母親,嫌棄他。到如今,他的親生弟弟,他最照顧最委以重任的人,連同趙國一起背叛他。
誅心之事,所以大概帝王生來就不要有心。
楚昭並不知道王在這一場叛亂前有沒有預見,亦或是早已寒心任其膨脹一網打盡。但是她確實是這個時代最先確定這件事情的人。
她早就想幫忙想告訴王即將發生的一切,但是這個時代性別和身份立場皆為枷鎖,她太過無能為力。
只是期望未來會有不同。
這正是兩個社會的不同,楚昭生活的21世紀可以通過當下努力改變現實,但過去的封建社會,許多事情無法改變,你只能寄托在迷茫飄渺的未來或是來生。
那場著名的「成蟜之亂」很快就如同這個秋天的落葉被風迅速吹得乾乾淨淨,這個名字將來不會在秦帝國的青史中留載,而只是在王的功績上添了微不足道的一筆。將來隨著世事的更多磨礪,這件事情、這個人將不會在帝王心中激起任何漣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