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連夜布陣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連夜布陣

時入五月,包圍圈漸已收縮完畢,至五月二日,包圍圈已收縮最近處離漁陽城只剩二十里出頭。

在包圍圈一步推進到漁陽城下之前,巨鹿軍做了巧妙布置。

到只差臨門一腳就能把漁陽城團團圍定的時候,所有隊伍一反常態的突然停下不走了,整個白日所有隊伍不約而同的一步都沒往前走。

做此安排的考量是,包圍圈在二十裡外跟包圍圈逼到敵城之下,敵軍會是兩種反應。包圍圈在二十裡外,以二十里地域之大,敵軍不能見水泄不通之合圍陣勢,但若包圍圈進逼至漁陽城下,哪怕並非團團合圍之勢,哪怕只有區區三兩千人逼近城下,敵軍必將反應劇烈,應激的敵軍定會傾撲出來拚命阻撓。

於巨鹿軍而言,若面臨敵軍的拚死反擊,自然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黑夜是絕佳的掩護,若趁夜急驅漁陽城下,摸黑把漁陽城團團圍定,在敵軍未有察覺未有遇到阻擾的情況下安然把包圍圈收縮完成,這省去了大量麻煩。

在五月二日這一天,白天,所有隊伍在整個白天未寸進半步,到了夜裡,至伸手不見五指,進發命令突然下達,早有準備連營帳都沒下的各部將牲口輜重全部撇在後邊,只以步卒輕裝推著戰車輕裝上陣連夜朝漁陽城方向急行。

是夜,從東南西北通往漁陽城的大大小小的道路上,一支支夜行隊伍除了有發出車輪滾動的吱扭聲外如同死人一般毫無聲息。

以短短二三十里遠,說近很近,急行半夜就至,說遠也遠,遠達二十多里地,在敵軍活動範圍被極度壓縮的現在,敵軍難以感知二十裡外的動態。

至後半夜,多數隊伍已到了約定地點,在約定地點,早有斥候伏路等待,夜裡行軍最難在於辨別方向和路途,在斥候帶領下,各部隊伍緩緩向漁陽城接近,此時,各部普遍離漁陽城只有二三里距離了。

多日以來,巨鹿軍作戰的狼群戰術發揮的極好,敵軍被的拖的銳氣與糧草盡失,進而使得,現在入夜,敵軍連一支成規模的兵力都未散在外邊,巨鹿軍的行動如入無人之境,沒有受到任何干擾。

到後半夜,隊伍推進至漁陽城外五百步處,在這個距離,城頭火光清晰可見,以城池之體量和城池之高度,幾乎是在敵軍眼皮子底下行動了。

黑暗中想摸黑排兵布陣,最難的是在光亮,可已抵近到和城池遲尺相望的距離,若點起火光則有暴露之可能,至此時,曾經積累下的經驗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夜間埋伏有【藏火之法】,藏火之法乃是,以微弱火藏於遮擋物之中,火光上方前方及左右皆遮擋,獨後方不遮,如此,火光就成了單向可見,同向的己方軍隊可見火光,對向的敵軍不能見絲毫光亮。

藏火之法的細節有,遮擋物用的是麻布,麻布有細微間隙,容易漏光,故用黃泥湖封之;火光乃是夜間布陣的核心,車陣要依據火光確定位置,火光嚴密齊整與否,關乎車陣是否能齊整,關乎行動是否混亂,故,在步陣之前,火光先行,先有人力以謹慎細微的方式,一點點悄悄把定位火光布置好,此過程,不怕慢,就怕出錯,花了良久時間,諸將官步步盯守,終於在零出錯的情況下把所有火光點布置完畢。

火光完成之後,在雙方視角看來,在漁陽城城頭往外看,只能看到外面漆黑一片,看不到絲毫光亮,而從另一個方向,從巨鹿軍的方向看來,黑暗中一點點螢火似的光亮如同珠串般整齊分佈,顯眼異常。

夜晚伏擊這麼重要的事,李孟羲自然在現場盯著,站在黑暗中,身後就是預備行動的車陣隊伍,前方就是布置下的火光,李孟羲自黑暗中往火光處看,一眼看過去,一時間看的滿眼繚亂。

火光自然是很整齊很有序的,可是無從辨別其順序,之後要令各隊按火光位置一一對應以完成陣勢,一片漆黑之中,標識只有長長一排一模一樣的火光,這就好比,對站在一裡外對著一里處的一片樹林對麾下士卒說,爾等去往樹林里,比著樹,一人站一棵樹下站好,這其中所必然出現的問題是,樹太多,標識不清,士卒走到樹林處根本不知到底該往哪裡站,自然要產生混亂。

往後看了一眼,身後黑壓壓都是待命的隊伍,想了想,若想讓各個隊伍一步到位,得事先交代清各隊所屬的位置,給各隊一個明晰的位置編號,比如,讓第一隊去第一個火光點,第二隊去第二個火光點,以此類推,這樣,各隊尋著自己所屬的火光點直接到位,省去了諸多麻煩。問題就在這裡,對著長長一排一模一樣令人眼花繚亂的光點,要讓士卒們精確找到其中某一個火光的位置,這極容易看差進而導致混亂。

由此,李孟羲想到了旗幟系統,旗幟系統中,分有多級旗幟來提高辨識度,每一什有隊旗,每百人隊有更大的百人旗,再上有將旗,這樣,有了三層辨識體系,往茫茫人海一眼看去,士卒先查將旗,可知自己的作戰區域在哪個位置,確定作戰區域之後,再在作戰區域中查百人隊的旗幟,從而再確定自己所屬的營再哪,然後在百人隊中查小隊旗幟,輕易可查到自己所在的伍什所在。

這樣,比之在茫茫人海中,士卒從一堆伍什旗幟中去尋找自己所屬的那個小小隊旗要簡單的多,簡單十倍不止。

按照一樣的方法,若設下多級旗幟系統,可大大降低辨識難度,李孟羲想到了給火光編程的方法。

依火旗的用法,夜戰之時,尋常旗幟夜間不可見,可以火光代替旗幟,同時,夜戰之時,士卒要持火把作戰,指揮也要用到火光,茫茫然無數火點混雜到一起,難以顯出旗幟所在,所以在此時,便有了給火焰編程之法。以多個火把擺成一排,一橫排整齊的火光放在無數光點中分外顯眼,足夠顯眼便足可指揮之用了。

今番夜間行動,火游標識不清,可用到火焰編程之法,可每十處火光當頭設一大火,大火或點一堆洶洶火焰,或用三五火把點在一處亦和尋常火光作為區分,如此,自遠看來,便是漫長的火光當中,每隔十個單獨光點便有一簇火光,這就如同戰旗系統的多級旗幟一樣,士卒先由大的火光點查清自己所處防線段落,然後循著段落徑自上前,哪怕到了跟前再細細查清自己所處順序也為時不晚。

於火焰的小小問題,事到臨頭給巨鹿軍的行動帶來了不小隱患,可也沒辦法了,沒那麼多時間去改變了,只好將就著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

思索定,李孟羲下意識想掏出紙筆把方才所想到的記下來,手碰到了筆他又停住了,現在四下黑漆漆一片,一點火光沒有,沒辦法寫字。

在多日以前,遇到車馬行進時無法簽署命令的問題,現在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在夜間埋伏的情況下,簽署命令也是問題。簽署命令得寫字,寫字得有光亮,夜裡有光亮自然得照明,可於夜間埋伏這一場景下,一旦點火,必然增加暴露之可能。

之前解決行進間簽署命令問題時積累下的方法提供了一些參考,可以專門訓練一些能在黑暗中寫字如常的文書人才以應對黑暗中籤署命令的情況,亦或是,用印章法降低書寫難度,亦或是,印製通用格式的命令文書以替代部分書寫,這些方法都不失為可行方法。

而最好的方法,依然還是解決光照問題。在實戰場景中,距離是光照的重要影響因素,有距離因素在,使得一定情況下火光可被己見而不可被敵所見。

法之一,藏火之法,彷照藏火之法特製一種單面有光的燈籠,以在黑暗中提供必要的照明。

法之二,李孟羲想到了夜光,小時候曾躲在被窩裡玩夜光手錶,夜光的光亮貼著書本可以看清書本上面的字,以夜光光源的微弱之光,放在夜晚,稍微遠一兩步便不能看見,更何況更廣闊的範圍。

於夜光法,得找一種稀世珍寶,夜明珠,著人將夜明珠凋刻成寫字板形狀,黑暗之中,以薄紙覆於夜光板上,借夜光的微暗光亮,足夠寫字之用同時無有暴露之憂。

——

最後一步行動開始了。

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之中,一支支小型的車隊以分次行動的方式批次向火光位置移動,車隊中之人,人人口中銜枚,腳上赤足,身上只著布衣,刀槍兵刃連同鐵甲全都置於車輛之上。雖然,布陣位置離漁陽城有幾百步遠的位置,這麼遠距離敵軍大抵聽不到腳步聲,但由於人數太多,無法確定人多了之後腳步聲累積起來會達到怎樣程度,故為謹慎,便儘可能減少聲音。還有,實戰亦是難得的訓練過程,今次只為布陣,誰言明日後日不會遇到需要夜晚設伏之時?有今夜一場訓練,全軍皆熟夜間行動,往後一月之內的所有需要夜間埋伏的戰事,全都無憂了。

第一批隊伍到了預備位置了,李孟羲沒有跟到前邊去,他在後方看著,看到車隊接近火光之時,本來隱在黑暗中的人影被火光照亮了出來,他立時皺眉警惕的抬頭朝遠處的漁陽城看去,深夜當中的漁陽城,只有一個矗立在大地上的黑壓壓輪廓,輪廓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細微光亮,那是城頭守軍所升起的火把。仔細看了好一會兒,見城頭火光依然安靜,沒有騷亂的跡象,看來是太遠了,敵軍未能注意到這邊的光亮。

李孟羲敏銳察覺到了這處破綻,他立時向後續隊伍下令,各隊抵近火光之後,立把火光遮掩,以免暴露身形。

此時,火光陣線上,第一批抵達的一組組車隊開始布置防線了,每一組車隊都有複數以上的戰車,在巨鹿軍老兵的帶領下,摸黑把戰車以首尾相接的方式橫起,車陣遂就成了。

算著時間,約摸著第一隊差不多成了,第二隊也抹黑上前。

等第二隊也到達火光處,第二隊工作更複雜,他們不僅要找到自己所在位置,還要與先行車陣配合把車陣接上去,這過程中,要交涉,要協同,細微的工作多了許多。

又是一段時間之後,第二批車隊普遍完成了任務,將車陣接續完成,按照新的命令,各隊完成作業之後,把火光遮掩了起來,這本是為防止暴露而增設的規則,卻有意外的作用。

多了遮掩火光的這一舉動,每隊完成布置之後,遂就把火光遮住,這樣在後方看來,只需掃一眼就能看清總體的完成進度。

這只是其一,其二,當火光和任務完成聯繫起來之後,火光不僅能反應進度,還能反應完成質量。當李孟羲發現,某一處火光遲遲未能熄滅,他立刻派人去摸查情況,過去一看,果然出了問題,那隊車隊弄出了差錯,車頭和車尾弄反了,耽誤太多時間,因此火光遲遲未滅。

隨著行動繼續,一隊隊車隊陸續上前,於陣線處,車陣在黑暗中一截截接續,陣線上的火光也一點點的熄滅。

滅火步驟的第三點作用出現了,當到處都是火光時,識別困難,當某一處完成了布置后立刻遮掩光亮,少了干擾項,餘下的人尋找位置時容易了許多。

行動繼續往下,至半途之時,第四點作用出現了,李孟羲於後方凝望火光,他發現出現了偏差,有某些位置的火光熄滅的很慢,遠比他處要慢,派人上前探查,發現不是士卒的問題,而是安排的問題。確切的說,是誤差,整個陣線系統,所有的測量,從火光布置,到戰車,到車陣安排,每個環節都有誤差。

黑燈瞎火的,火光分佈能大致筆直大致均分已經很難了,細微的誤差在所難免;其二,軍中戰車未能統一,戰車大大小小不一而足,這是誤差其二;其三,車陣不是多精密的陣勢,同樣十輛車,有的隊伍把戰車放的緊密一點,車陣就短,有的放的鬆散一點,就長,因此不同車隊之間陣列長度差別不小。

雖在行動之前,總體做了細緻謀划和安排,但是精細的人力安排放到滿是誤差的陣線上,會出現人力與陣線並不完全契合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又被火光信號完美的反應了出來。

火光恰把陣線的缺漏處完美的顯現了出來,只要見哪處火光熄滅的慢,必是那處人力不夠了,從後方再調備用隊伍往前,缺漏輕易被彌補上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第一兵法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末第一兵法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連夜布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