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硬骨頭
說到硬骨頭,朱允炆算是沒見過比朱桓更犟的人。
太祖皇帝朱元璋還在的時候,朱桓就是個硬骨頭。
錯了不認,認了不改,改了不做。
好幾次氣的朱元璋險些把朱桓流放,不過在看到朱桓向風一吹就著的瘦弱身軀后,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再怎麼犟,那也是他自己生的孩子。
或許是因為犟脾氣和燕王朱棣、湘王朱柏對得上,打小這三個人關係就很好,這也讓朱允炆心生警惕,一上位就把朱桓幽禁了起來。
「祁王叔,你可還記得朕的五叔周王嗎?」朱允炆不緊不慢的說。
「你對五哥下手了?」朱桓明知故問。
「周王叔啊,養了一個好兒子,他的次子朱有爋向朝廷舉報周王叔圖謀不軌,朕也沒有辦法。」朱允炆笑眯眯的說:「不過朕也不是喜歡把事做絕的那種人,只是把周王叔貶為庶人,流放蒙化而已。」
而已,好一個而已。
把一位高高在上的藩王,貶到了白身,這對周王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大的羞辱,比殺了他還難受。
「你在威脅我嗎?」朱桓平靜的說。
「王叔何出此言,侄兒絕無此意啊!」朱允炆故作慌張的姿態,言語上卻沒有半點敬意,滿是威脅:「朕早就聽聞祁王叔和燕王叔關係甚好,如今祁王叔犯下大錯,怎麼也不見四叔來看一看祁王叔呢?」
「你太天真了,你以為我四哥會蠢到這種地步嗎?」朱桓冷冷的說。
「不試試怎麼知道呢?」朱允炆輕笑著說。
誰不知道祁王、燕王、湘王關係甚密?
燕王坐鎮北方,羽翼豐滿,動起來並不容易。而如今祁王朱桓被幽禁,朱允炆心中便有了個注意,借朱桓把燕王朱棣釣到京城來,只要到了京城,那朱棣就成了籠子里的老虎,任他爪牙鋒利,也無濟於事。若是燕王不來,那朝野上下就會起傳聞,說燕王朱棣冷酷無情,手足遇難,他卻視而不見。
這是陽謀,無論朱棣是否來京城,都免不了要中箭。
朱允炆此次來見朱桓,為了就是讓朱桓演一次「苦肉計」,以此來昭告天下,對朱棣實施輿論打擊。
「祁王叔,朕只要你給四叔寫一份信。」朱允炆用誘惑的語氣說:「只要祁王叔答應朕,以後便不用在這青陽宮受苦了,朕保證讓王叔重新回到之前藩王的地位,要什麼有什麼?」
「此話當真?」
朱允炆聞言大喜,他還以為朱桓心動了:「祁王叔想要什麼?」
「我想要你,把帝位還給我四哥。」朱桓淡淡的說。
「祁王叔好會開玩笑。」朱允炆的面色冷了下來。
「你怎麼會覺得,我在和你開玩笑?」朱桓平淡的說:「這位子本就不屬於你,若是我大哥坐上帝位,我等自然心服口服,藍玉大將軍也會不死,你算個什麼東西?按禮制,本該坐上這皇位的應該是我四哥!」
洪武年間的太子朱標,就是朱桓的大哥。
洪武元年,朱元璋正式稱帝,朱標順其自然地成了大明朝開國皇太子,帝國未來的儲君。
歷朝歷代,皇帝自稱「寡人」,而太子身邊卻從來都是前呼後擁,因為誰都知道,現在的太子就是將來的皇帝,一國之主,自身榮辱都繫於太子一人。可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於是這些臣子為了自己的私利,往往會教唆太子做出有悖之事,一旦東窗事發,太子之位不但不保,
還會掀起一陣血雨腥風。這從歷史上「太子之位」竟然成了高危職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太子身邊人的配置頗費皇帝心思。
而朱標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一來大明初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文臣武將各司其職,皇帝號令莫敢不從;二來朱元璋自己就是用人高手,能幹什麼,能幹好什麼他再清楚不過。因此朱元璋在挑選輔助太子的人選時,可謂是帝國的最高配置: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右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事吳禎、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
這份名單中包括了幾乎最頂尖的開國功臣,如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勝、湯和、鄧愈、劉伯溫……,這哪裡是太子團隊配置,分明是帝王團隊配置!
朱標師傅們的儒學教育和朱元璋對自己經歷的言傳身教,讓朱標的三觀始終維持在一個高水準上,他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朝野上下無人不讚譽他。他明白父親創業不易,因此日常崇尚節儉,不張揚,不奢華,稱得上是個「低調的謙謙君子」。
作為長子,朱標不但要在父親在外征伐期間照顧好幾個弟弟,還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為弟弟們做出榜樣,所以這些弟弟們對朱標十分尊敬,絲毫沒有奪嫡之心。
若是朱標沒死,哪怕他只做了一天的皇帝就掛了,那麼朱桓對於朱允炆算是心服口服。
朱標是個好大哥,也是好太子,沒死的話,亦是好帝王。
可惜朱標死了,老朱白髮人送黑髮人,心中無限的悲傷和無奈。
朱標死後,最適合的繼承人莫過於老四朱棣了,早年老朱親自給予「此子類我」評價的兒子,英武雄壯,殺伐果斷,屢立戰功,在軍中擁有巨大的聲威。而且按照禮制,朱棣也是最適合的。老大朱標、老二朱樉、老三朱棡全領了盒飯,朱棣便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若是朱棣被立為太子,天下人都服氣,老朱為朱標準備的頂級團隊也不用全殺光。
可惜,老朱太喜歡自己這個大兒子了,乃至於冒險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豪賭了一把。
朱允炆算個什麼東西,誰服他?
老朱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誰不服,那就死。」
朱標死後,老朱大開殺戒,殺的天下血流成河,連封狼居胥的藍玉大將軍也死了。
一切因果,都因為朱標的死,和朱允炆的上位。
而現在朱桓說的話,無疑是在朱允炆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